8分鐘,你就……搞定了思維發散?!

在我日常平面設計教學中,幾乎所有同學都在授課初期與我反饋過這樣兩個問題:

“老師,我有個想法,但是發散著發散著就走到了死衚衕。”

“老師,我有想法,但是卻無法將其視覺化。”

其中,70%的同學兩種情況都遇到過。

為了能夠幫助大家能夠提高創作效率,儘快度過這段創作瓶頸期,今天的文章,我便以“光汙染”為主題,拋卻晦澀難懂的理論,通過實際項目推演的方式,直截了當為大家演示解決方法。(全程乾貨,建議收藏,根據不同創作話題靈活變動)

01 “發散到中間卡住了,

有什麼方法繼續下去?”

在本科學習及作品集初期創作階段,大家應該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靈感自覺不錯,但發散過程中要麼是自己越發散越覺得平淡,要麼圍繞一個小詞絞盡腦汁,卻還是無法和主題有一個好的結合。

這時候部分同學選擇用“自己的邏輯”將這個靈感套到主題上,多數同學會陷入自我懷疑中,懷疑目的,懷疑人生,最後開始忐忑作品集無法按時完成。

這個僵局,自然是有打破的方法。通過日常教學及教研會的討論總結,加上我在國外學習時無數項目積累經驗所得,為同學們總結出兩種最為容易接受及應用到創作中的方式,下面為大家一一細講:

1.“大—小—大….”原則

所謂“大—小—大”原則,我們先看具體案例:

本次項目,我以“光汙染”為主題,然後通過調研瞭解到其中一個細化點叫做“視覺汙染”,可以說,“視覺汙染”屬於“光汙染”大主題下的細化分支,亦可將其稱為一個“小主題”。

之後,我調研瞭解到“城市中雜亂的視覺環境”也是光汙染的一種,但這10個字中包含的信息仍舊很多,比如“城市、雜亂的、視覺環境”三個詞都可以繼續發散出更多內容,這個階段是大家很容易出問題的階段,因為無法分清方向,便會造成每一個話題都衍生出很多想法,但卻不知道哪一個更有用。

因此,這個階段,大家需要在這樣一個稍大概念時便做出自己的一個選擇。以我個人為例,我對城市中紛繁複雜的環境並不感興趣,所以在這一分支下,我並沒有做更多深入,而是從“雜亂視覺環境”入手,去做更多發散。

其後,通過網絡及查閱大量相關書籍文獻,我從中抽離出一個概念:任何不想被看到的“反射(事物)都叫光汙染”,即我不想看到的事物對我而言都是光汙染。而“我不想看到的事物”,便將設計的情感更偏向於個人化,設計中便開始帶有自己的影子。

於我而言,我特別不喜歡粘在身上那種bling bling的亮片,於是我決定選取“亮片”這個及充滿視覺感受有代表個人感受的材質作為我想法的一個載體,然後我再根據這一視覺元素去決定表現形式,比如拼貼、海報、裝置或者字體。

以上便是我就“光汙染”這一主題的前期思考,抽繭剝絲式推演下來打擊可以發現,其實主題的並不難,大家要在這一過程中,時刻提醒自己“細化”和“抽離概念”,而這也是所謂“大—小—大”原則的真實意義:大到小,深化主題;小到大,抽離概念。

這樣不斷循環思考,將一個大而廣之的話題,附上個人情感,讓話題核心更深入且不可取代。

8分鐘,你就……搞定了思維發散?!

2. 找尋圖像,尋求靈感

第二種方法,也是極為常用的尋求靈感的方法,但我在教學中更建議同學們在對話題稍有深化後再進行這一步,對於同學們來說,如今對於主題的把控度還不夠成熟,如果沒有主題的深化,很容易出現“找到的圖片多數圍繞話題本身,浮於表面,深度不夠”這樣子下來,還是沒有頭緒,白白浪費了時間。

而找圖時,大家需要自己對於圖片質量進行把控,這裡的圖片質量不只是說審美過關,還要與主題概念相關。而把控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我與大家簡單分享下我教學中引導學生養成的一個習慣:在找圖時,我會通過紙筆或者其他自己習慣的方式做以下記錄。具體記錄內容包括:

1. 我為什麼選擇這張圖,哪些地方吸引到我?

2. 我選擇的這些圖中,現在這張可以歸到哪一類裡,這類圖片傳遞出的信息是什麼?

3. 這些圖中可以分成幾類,每一類間的關係如何,主題深入的邏輯順序是什麼?

4. ........

依照此邏輯,關於“光汙染”圖片找靈感方法,我的思考過程如下:

下面幾張圖,都給我一種光汙染的氛圍感,尤其是光暈開的外圍,對我而言像是光汙染的一個標誌。因此我根據這個點繼續發散,並與現實相結合,自己得出一個結論:外發光的物體都是光汙染,比如佛光、熒光等。

8分鐘,你就……搞定了思維發散?!

8分鐘,你就……搞定了思維發散?!

8分鐘,你就……搞定了思維發散?!

另外,這個過程中,大家如果覺得文字記錄過於隱晦,也可以採用畫簡筆畫的方式,來幫助自己更直觀的表達想法。

8分鐘,你就……搞定了思維發散?!

02 “我該如何將想法視覺化?”

關於如何把想法視覺化,大家基本都看過或者聽過創意繪畫、創意拼貼、創意裝置、創意材料等方式,

方法都對,但用到自己的作品上,怎麼看怎麼契合不上,硬懟上去更是看著十分另類。將自己深入調研的結果初步予以視覺化其實也有具體方法可以借鑑,而大家最常遇到的“抽象概念無法轉換”的問題,以下兩種方法是在教學中,我對學生應用最多的:

1. 比喻、同義替換(具象、抽象)

其實一些抽象概念還是偏具象,只是大家可能未曾找到與其他事物的聯繫,這時候大家可以藉助比喻或者同義替換的方式,將這一詞彙變個說法,或者在此基礎上不斷變化同義詞,將其變得立體。比如從光汙染中,我找到了“室內照明過度”這個點,然後藉助我的視野及認知聯想到了“無影燈”。這便是一個典型的同義替換,讓一個本來抽象的詞變得更具象,更容易被可視化。

2. 深化細節、找概念

另一類抽象概念,蘊藏很深的含義,使得大家難以描述出其具體形象,這時候大家便需要在此想法的基礎上,繼續深化細節尋找概念,過程更像我最開始談及的“大—小—大”原則。而我第一個mindmap圖便可以看的比較直觀:

8分鐘,你就……搞定了思維發散?!

在“光汙染”這一主題下,我以其中推導出的某個想法做例子:我最終的想法為“用採訪汙染變大一種多餘溢出的過載情緒”,其中“彩色汙染”和“溢出的情緒”是最為關鍵的詞語。之後我抽離出基本元素:

  • 彩光汙染→“刺眼的彩色顏料、彩色金屬絲、碎玻璃.....”
  • 溢出的→“爆裂狀、液態、射出”

然後這些元素可以任意拼湊在一起,做多種嘗試,最終形成最為合適的視覺。

以上是教研團隊在教學中常用的引導學生思維發散的方法之一,而面對每一位同學的項目時,考慮到學生性格及實力所在,引導其形成具體的思維發散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