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钟,你就……搞定了思维发散?!

在我日常平面设计教学中,几乎所有同学都在授课初期与我反馈过这样两个问题:

“老师,我有个想法,但是发散着发散着就走到了死胡同。”

“老师,我有想法,但是却无法将其视觉化。”

其中,70%的同学两种情况都遇到过。

为了能够帮助大家能够提高创作效率,尽快度过这段创作瓶颈期,今天的文章,我便以“光污染”为主题,抛却晦涩难懂的理论,通过实际项目推演的方式,直截了当为大家演示解决方法。(全程干货,建议收藏,根据不同创作话题灵活变动)

01 “发散到中间卡住了,

有什么方法继续下去?”

在本科学习及作品集初期创作阶段,大家应该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灵感自觉不错,但发散过程中要么是自己越发散越觉得平淡,要么围绕一个小词绞尽脑汁,却还是无法和主题有一个好的结合。

这时候部分同学选择用“自己的逻辑”将这个灵感套到主题上,多数同学会陷入自我怀疑中,怀疑目的,怀疑人生,最后开始忐忑作品集无法按时完成。

这个僵局,自然是有打破的方法。通过日常教学及教研会的讨论总结,加上我在国外学习时无数项目积累经验所得,为同学们总结出两种最为容易接受及应用到创作中的方式,下面为大家一一细讲:

1.“大—小—大….”原则

所谓“大—小—大”原则,我们先看具体案例:

本次项目,我以“光污染”为主题,然后通过调研了解到其中一个细化点叫做“视觉污染”,可以说,“视觉污染”属于“光污染”大主题下的细化分支,亦可将其称为一个“小主题”。

之后,我调研了解到“城市中杂乱的视觉环境”也是光污染的一种,但这10个字中包含的信息仍旧很多,比如“城市、杂乱的、视觉环境”三个词都可以继续发散出更多内容,这个阶段是大家很容易出问题的阶段,因为无法分清方向,便会造成每一个话题都衍生出很多想法,但却不知道哪一个更有用。

因此,这个阶段,大家需要在这样一个稍大概念时便做出自己的一个选择。以我个人为例,我对城市中纷繁复杂的环境并不感兴趣,所以在这一分支下,我并没有做更多深入,而是从“杂乱视觉环境”入手,去做更多发散。

其后,通过网络及查阅大量相关书籍文献,我从中抽离出一个概念:任何不想被看到的“反射(事物)都叫光污染”,即我不想看到的事物对我而言都是光污染。而“我不想看到的事物”,便将设计的情感更偏向于个人化,设计中便开始带有自己的影子。

于我而言,我特别不喜欢粘在身上那种bling bling的亮片,于是我决定选取“亮片”这个及充满视觉感受有代表个人感受的材质作为我想法的一个载体,然后我再根据这一视觉元素去决定表现形式,比如拼贴、海报、装置或者字体。

以上便是我就“光污染”这一主题的前期思考,抽茧剥丝式推演下来打击可以发现,其实主题的并不难,大家要在这一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细化”和“抽离概念”,而这也是所谓“大—小—大”原则的真实意义:大到小,深化主题;小到大,抽离概念。

这样不断循环思考,将一个大而广之的话题,附上个人情感,让话题核心更深入且不可取代。

8分钟,你就……搞定了思维发散?!

2. 找寻图像,寻求灵感

第二种方法,也是极为常用的寻求灵感的方法,但我在教学中更建议同学们在对话题稍有深化后再进行这一步,对于同学们来说,如今对于主题的把控度还不够成熟,如果没有主题的深化,很容易出现“找到的图片多数围绕话题本身,浮于表面,深度不够”这样子下来,还是没有头绪,白白浪费了时间。

而找图时,大家需要自己对于图片质量进行把控,这里的图片质量不只是说审美过关,还要与主题概念相关。而把控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我与大家简单分享下我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的一个习惯:在找图时,我会通过纸笔或者其他自己习惯的方式做以下记录。具体记录内容包括:

1. 我为什么选择这张图,哪些地方吸引到我?

2. 我选择的这些图中,现在这张可以归到哪一类里,这类图片传递出的信息是什么?

3. 这些图中可以分成几类,每一类间的关系如何,主题深入的逻辑顺序是什么?

4. ........

依照此逻辑,关于“光污染”图片找灵感方法,我的思考过程如下:

下面几张图,都给我一种光污染的氛围感,尤其是光晕开的外围,对我而言像是光污染的一个标志。因此我根据这个点继续发散,并与现实相结合,自己得出一个结论:外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污染,比如佛光、荧光等。

8分钟,你就……搞定了思维发散?!

8分钟,你就……搞定了思维发散?!

8分钟,你就……搞定了思维发散?!

另外,这个过程中,大家如果觉得文字记录过于隐晦,也可以采用画简笔画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更直观的表达想法。

8分钟,你就……搞定了思维发散?!

02 “我该如何将想法视觉化?”

关于如何把想法视觉化,大家基本都看过或者听过创意绘画、创意拼贴、创意装置、创意材料等方式,

方法都对,但用到自己的作品上,怎么看怎么契合不上,硬怼上去更是看着十分另类。将自己深入调研的结果初步予以视觉化其实也有具体方法可以借鉴,而大家最常遇到的“抽象概念无法转换”的问题,以下两种方法是在教学中,我对学生应用最多的:

1. 比喻、同义替换(具象、抽象)

其实一些抽象概念还是偏具象,只是大家可能未曾找到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这时候大家可以借助比喻或者同义替换的方式,将这一词汇变个说法,或者在此基础上不断变化同义词,将其变得立体。比如从光污染中,我找到了“室内照明过度”这个点,然后借助我的视野及认知联想到了“无影灯”。这便是一个典型的同义替换,让一个本来抽象的词变得更具象,更容易被可视化。

2. 深化细节、找概念

另一类抽象概念,蕴藏很深的含义,使得大家难以描述出其具体形象,这时候大家便需要在此想法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细节寻找概念,过程更像我最开始谈及的“大—小—大”原则。而我第一个mindmap图便可以看的比较直观:

8分钟,你就……搞定了思维发散?!

在“光污染”这一主题下,我以其中推导出的某个想法做例子:我最终的想法为“用采访污染变大一种多余溢出的过载情绪”,其中“彩色污染”和“溢出的情绪”是最为关键的词语。之后我抽离出基本元素:

  • 彩光污染→“刺眼的彩色颜料、彩色金属丝、碎玻璃.....”
  • 溢出的→“爆裂状、液态、射出”

然后这些元素可以任意拼凑在一起,做多种尝试,最终形成最为合适的视觉。

以上是教研团队在教学中常用的引导学生思维发散的方法之一,而面对每一位同学的项目时,考虑到学生性格及实力所在,引导其形成具体的思维发散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