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何小鵬:智能汽車製造需要汽車人融合AI網際網路的全新基因

9月1日,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受邀出席第14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並在"

電動化、智能化引領汽車產業變革"專題峰會上進行主旨演講,分享了他對智能汽車上半場的思考和小鵬汽車發展規劃。

小鵬汽車何小鵬:智能汽車製造需要汽車人融合AI互聯網的全新基因

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

在演講中,何小鵬重申了他對智能汽車上半場的理解:"智能汽車的上半場,品質製造是基礎,生態運營是核心。未來智能汽車生態,如果我們的品質、製造做好了,最重要的一定是運營體系,這樣才能夠把數據用起來。如果沒有運營,我們的數據只是存儲,不是使用。"

他認為,智能汽車可以從車內智能、車身智能、車外智能三個方面定義。

  • 首先,操作系統是車內智能的靈魂,語音是交互方法的一部分,小鵬汽車正在探索更多創新交互方法,並在思考汽車中的"APP Store"可以推動的變化。
  • 第二,自動駕駛和懂得用戶的硬件構成車身智能的重點。何小鵬從用戶的角度,以自動駕駛使用率為新的維度,認為使用率高於85%的才能被稱為三級或以上的自動駕駛。
  • 最後,從產品運營的維度思考車外智能,駕駛者會成為首批產生數據的人,但乘坐者也將成為數據的重要產生者。

同期,何小鵬闡釋了小鵬汽車發展的思路。他認為"創業公司的優勢也許是我們足夠的小,所以我們跑得足夠的快。"在整車製造上,小鵬汽車以學習為主,以"汽車人"為主導推動微創新,在大力投入研發的同時,融合AI與互聯網的全新企業基因,首先把品質做好,以實現智能電動汽車的大眾化。

在泰達國際論壇上,小鵬汽車首款交付給消費者的車型——小鵬G3進行了現場展示。何小鵬宣佈,小鵬G3將在年內上市,並於12月實現量產並啟動交付。

以下為何小鵬現場演講實錄: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作為新造車勢力的代表能夠來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小鵬汽車對於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對於未來的智能汽車的一些思考,以及在思考和感悟下我們在做什麼事情,我們在計劃做什麼事情。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泰達汽車論壇,感悟還是蠻深的,論壇在整個汽車行業沉澱很多年,專業性很強。從我昨天來開閉門會議到今天,我覺得有四個詞讓我有蠻強的感悟:

第一個是變革,現在整個的市場處在變革的前夜;第二個是新能源,剛剛也講了很多跟新能源相關的話題;第三個是智能汽車;但第四個詞在我來之前我完全沒有想到的就是焦慮。

很多朋友包括來自整車廠、供應鏈的領導,他們都跟我說他們在焦慮。然後我就問,為什麼你們會焦慮,我們覺得我們新勢力才應該焦慮。我覺得真正的焦慮是開放的焦慮,政策變化的焦慮,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挑戰的焦慮,所以我相信不管是現在的整車廠,他們做得非常棒的,不管是我們的合作伙伴,統一的合作伙伴,供應商,他們也做得很棒,還是我們這樣的新進入整個中國智能汽車市場的公司,現在我覺得都在一個困惑創新焦慮的過程。

那麼我想今天首先快速和大家分享一下小鵬汽車的現狀。

小鵬汽車是在2014年廣州成立,那麼我們是將汽車的硬件,智能的軟件以及整車和軟件的運營一起來做的一家公司,所以在一開始的定位是有一些區別的。那麼小鵬汽車在最近完成了一輪B+輪融資在40億元,那麼我們創立以來累計募資近100億元,大部分在過去的一年中拿到。但是汽車是一個非常高投入的事情,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股東里面有阿里巴巴,有富士康等,既有來自純財務投資的投資者,也有來自於戰略投資的投資者,大家要注意我們裡面實際上比較少是來自於政府資金,因為我們更想用一種新的角度去拿到錢,用一種新的角度來說服投資者。

為什麼我們可以在未來能夠做成有不同?那麼我們在未來為什麼會不同?我覺得小鵬汽車跟很多新造車勢力不同,很多人問我們的時候,他會問你們的優勢在哪裡,你們的壁壘在哪?我們都說一家新公司怎麼會有壁壘,不可能。優勢也許是我們足夠的小,所以我們跑得足夠的快。

我覺得這裡我想說一下小鵬汽車想做成一家不一樣的整車的硬件軟件運營的公司,它主要有幾點:

第一點,我們想打造一個完全不一樣基因的公司,也就是說這家公司裡面絕大部分人應該來自於汽車行業,有少部分人來自於互聯網行業,有另外的一部分人來自於金融或者其他的科技行業,我們覺得只有一家不一樣的想法的人組合在一起,依託在汽車能進行創新,汽車能進行變化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做出一家不一樣的公司。

我覺得小鵬汽車在基因的不同的情況下,我們還想做的第二個事情就是一定重研發。在我第一次創業的過程中間,

我們基本上75%是研發人員,但在汽車整車廠想做到這個比例真的非常的困難。我們在現在接近2500人,目前我們還可以把研發做到接近70%,但是在明年後年,當我們做到了6000人、1萬多人的時候,肯定就會有很多的銷售製造體系的更多的人才進來,那麼研發人員比例會下降,但是我一直都認為如果在軟件智能自動駕駛上不是全生態的自己去設計考慮研發體系,你是沒有辦法做到運營個性化本土化的動作。

第三,小鵬汽車從一開始就知道新能源汽車不是一新公司能夠真正做大的,更別說做強。那麼新能源汽車現在的競爭,我認為還是來自於中國,來自於海外的這些大型的整車廠。那麼一家新的造車勢力,我們一直認為我們要把智能汽車做好,智能汽車是基於新能源汽車的。我們一直認為我們一定要把品質做好,因為如果今天中國的願意開智能汽車跟買智能汽車的消費者,如果你不把品質做好,不把安全做好,他們根本不會接受。但是我們要想把價格做下去,如果價格做下去,我們怎麼盈利,有哪些商業模式可以補貼我們多少比例,能不能像小米一樣,在上個季度400多億的收入裡面有40億的收入來自於軟件跟互聯網,他該怎麼做到,我們在思考。另外

我們要去做一個高顏值的車,所以某種情況上,小鵬汽車想把智能的電動汽車做成大眾化,這是我們一直的思路。

那麼談到智能汽車,我覺得首先還是要談談汽車。如果小鵬汽車今天已經交付了10萬臺或者更多,我覺得是我們可能更多的注意力在智能上面,那麼今天我想先談談汽車,從我的角度來看,汽車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一個技術、人才跟資金的組合。那麼在這個裡面基本上從我的邏輯來看,在汽車所有的設計,供應鏈,品質製造,銷售,售後的所有的流程基本上都要完全地學習,很難做大量的創新,我們可能可以在裡面做微創新,所以在過去的時間裡面,我們基本上覺得多做少說基本上完全在學習。

我想說我們現在做了一些微創新的地方,第一個點就是說以汽車人為核心,剛剛我也講,而且我們的做法跟很多的整車廠不一樣,我們有60~70%的研發來自於汽車行業裡面的,80%來自於35歲到45歲左右中青年。我在做互聯網上一直有這樣的一個感知,這種認為純互聯網能做硬件,基本上一百個衝進去,可能只有一個活著99個都死掉。

那麼汽車是硬件裡面最難的,那麼一定要讓汽車人去學互聯網汽車,能去學AI ,如果花5到15年的時間,他們學會了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小鵬汽車,今天在第四年,我們有非常多的中青年來自於整車廠的科長,部長級別的同學們一起在做汽車,同時我們也有很多汽車人來指導我們。那麼在這個裡面我們一直都想說先學習再創新。

第二個就是快和慢。很多人都在關注你們什麼時候交車,你們能交多少臺車,你們怎麼教出這麼多臺車,你們怎麼把品質做好?我覺得小鵬汽車的快慢講出來了,我們的思考邏輯就是說我去看了包括特斯拉,包括中國很多整車廠第一款汽油車或者第一款電動車或者第一款自研電動車,他們的路徑,我們發現第一款車的品質都出現了很多問題。所以在去年我們是中國新造車勢力裡面最開始就拿到公告,也可以把車從產線下線的車,但是我們一直都在交付給我們內部的員工。

那麼我們看到非常多的問題,說老實話,我們現在每一個月大概跑50萬公里,我們看到有電的問題,我們看到有軟件的問題,我們看到有NVH的問題,我們看到有各種各樣的工藝供應鏈一致性特別多的問題,我覺得不管是非常有實力的整車廠,造一臺新的智能汽車或者電動汽車,還是一家新的公司,這個問題我認為都需要經歷這個過程,所以我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去做了一箇中改。

從去年的3月份到今年的年底,我們期望能夠推出一款不一樣的G3,這也就是我們在一樓所看到的車,我們計劃在今年12月份可以交付。那麼G3的裡面我想說的比如說我們去年這款車NEDC續航不到300公里,現在我們已經是超過350,而且在我們內部的現在的測試裡面已經有接近400,所以這是一個技術的前景。

第三個我們現在在生產製造上走了一條特別之路,也就是說我們是從我看到我們是國內第一家新造車勢力自己建工廠,又同時會合作的一個公司,大家看到右邊的圖是我們跟鄭州海馬一起合作,以它為基礎,我們也參與了很多生產建設以及後面的管理,海馬的第三工廠是一個全新的第三工廠,那麼同時我們在廣東肇慶也就是離廣州大概只隔了55分鐘的車程的地方,我們正在建一個新的廠,這是我們正在看的事情。

第四個我們在探索一些銷售跟超充的一些新的模式。我們現在已經開了3家2S店的模式,以前很多人都跟我說4S店要變化,為什麼變化現在有很多價值?4S店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如何打通。我們現在的邏輯是我們思考是要將偏僻地方的4S店分拆成兩個2s,我們將銷售和數據的收集跟服務體系,他們可以做成一些比較小型的2S店,在未來的15個月裡面,我們可能會有近百家這樣的探索,我們會在不同的城市探索不一樣的2S的銷售體系,用不一樣的數據方法來去看如何提高銷售。

其次,小鵬汽車也會跟阿里巴巴一起探索新零售的模式,很多人很多數據都告訴我們在網上賣車是不靠譜的,我們也發現轉化率極低。那麼極低的原因是什麼?數據在哪裡產生了斷裂,,為什麼用戶不從有興趣變成真正的轉換銷售購買率?我覺得現在我們正在探索,我相信明年或者後年,我們會將這些探索能夠再分享給大家一些。

另外小鵬汽車,也是我一直都認為今天中國的家用充電非常困難,特斯拉在最開始進入中國的時候,90%的用戶可以安裝,在今天從我瞭解已經不到70%。隨著特斯拉用戶群的擴大,今天有很多城市的用戶是裝不了固定充電,所以我認為新的廠商一定要考慮超充。那麼一個右邊的這張圖是我們的超充,我們在今年明年後年我們會建超過一千個超充站,連接接近1萬個超級充電樁,以及我們會把社會的串聯到一起打通。那麼來提供給用戶的充電里程焦慮是今天用戶不敢買電動汽車不敢買智能汽車的第二個原因。

那麼這裡面有一些簡單的思考,小鵬汽車在整車上基本是以學習為主,沒有做太多創新,我們覺得過去了一百多年的這些知識,這些沉澱非常重要,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去顛覆。

我在前天跟有一群朋友聊天,他們都來自於科技行業,這個故事我很感慨,他們跟我說了很多,他們能看到中國汽車行業的奇怪的現象,然後他們提了無數建議,覺得可以創新。我感覺有點像我兩三年前,你看到一個市場的問題,你提出了一些建議,覺得可以改變它,可以創新它,但是因為你不懂這個市場,所以你提的這些建議實際上在這個市場是落不到地的,所以今天我覺得小鵬汽車在市場落地是學習之後再去微創,而不要一開始想創新。

第二,小鵬汽車不做概念車。概念汽車浪費了我們的錢,浪費我們的精力。我們能造出一個這麼漂亮這麼酷的車,我們所有做的車都是要做得到,做得好的車。

另外,一個不開電動汽車的員工真的很難(做好電動車)。我想在這裡做一個調查,我想問一下在座的各位,如果最近六個月常開新能源汽車或者開智能網聯汽車的舉下手好嗎?

20個,比例是超出我的想象!我跟大家分享一些數據,我在去年跟200個做汽車研發的有部分同學開了一個會,也就是兩個人開電動汽車。然後我在今年年初1月份在極客公園北京大會上2000多人上不到一個點,那麼實際上非常少的人在開電動汽車、智能汽車,這個是非常困難,做出好的電動汽車。那麼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我想跟大家所說的是,我真的是期待所有的人,如果真的是看新能源汽車,看智能汽車,你一定要嘗試去買一臺跟體驗一下智能汽車。

我開了四年的特斯拉,第一個加速度,我相信所有人都知道,第二個我開了,我以前是很喜歡保時捷、雷克薩斯,但是我基本上不聽音樂。開了電動汽車之後才考慮音樂。第三個,用到的輔助駕駛在高速上真的非常方便。但是,特斯拉有一點沒做好,針對中國用戶的升級沒做好,針對中國用戶的運營沒做好,所以在智能汽車領域裡面,我覺得我這個維度是從用戶從消費者的維度來看,

如果我是一個消費者,他怎麼來認為什麼叫智能汽車?我認為它分為車內智能,車身智能和車外智能。那麼如果作為一個車內的智能,首先你會有一個系統,沒有系統就沒有他的靈魂,他又有系統,有網絡。其次,新的交互方法,我覺得語音交互是其中的一部分,小鵬汽車正在探索更多的新的交互方法,在智能汽車內部。然後等我們出來,我們再跟大家分享一些數據,然後一定要去思考在汽車裡面的app store,未來的車輛智能一定會有非常多的變化。

第二個車身智能。第一個自動駕駛,從我的分析來看,我跟很多的技術人員不一樣,我把第二級自動駕駛叫做使用該使用率在5%以下的場景叫做第二級自動駕駛,也就是說你開這個車一百次或者開一百個小時,只用了五次自動駕駛的,那麼叫第二級,如果用了15次的,我認為叫第三級用到了85次或以上,我認為叫第四或者第五級。這是完全從用戶的角度,不是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一個世界

,那麼懂我的硬件。

如果我到了車門那裡,它自動開了空調自動開了車門,我不用按鑰匙,這是不是非常的smart?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們懂我的硬件,那麼車外智能今天有很多的朋友都在探討更聰明的城市更聰明的路以後更聰明的車怎麼看?但是我覺得一個很重要的點,從用戶角度為什麼能夠看到車外智能對他是有價值,比如說無線充電是不是?這是我們的一些思考。

那麼在這裡面我也想說是我一直在思考,因為我從產品的維度去看,智能汽車最開始的產生數據的人到底是駕駛者,還是乘坐者,我覺得現在肯定是駕駛者為主,但是未來一定是乘坐者為主,他們什麼時候開始過渡,他們今天的互相的比例是什麼樣的,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這個話題我期望我在兩年後能夠用非常多的數據能夠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問題,這也是我最近認為智能汽車上半場,品質製造是基礎,生態運營是核心。如果把運營做好,一定要來知道用戶是誰,行為在哪,場景在的。

在未來智能汽車生態,如果當我們的品質好了,如果我們的製造好了之後,最重要的一定是運營體系

。我們把運營體系可以分成很多種,我們的運營跟營銷是不一樣,比如說對一個用戶怎麼運營,為什麼用戶會升級?為什麼用戶會使用它?為什麼用戶使用得更好?我們還把它作為一個產品進行運營,為什麼這些車上可以有不同的相同的硬件體系能夠去供軟件升級?為什麼我們有不同的相同的軟件模式來進行管理,它是安全的,他是可以擴展我們的價值體驗的。這些都是在智能汽車的智能環節,我認為的想象力,那麼在這個想象力裡面,我認為一定要有一個新的不同基因的組織去來思考,來建設,來製造和渠道運營它,這才是真正能夠把數據用起來,如果沒有運營,我們的數據只是存儲不是使用。

那麼今天我想說的智能汽車的上半場,我覺得他剛剛開始,也許上半場還需要五年到十年的時間。隨著我們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隨著我們的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隨著我們智能網聯技術的發展,我覺得但是在這個裡面我特別想呼籲一下,就是說我為什麼剛才一直在強調有一個觀點,所有的領導,所有的專家,所有的同行,所有的媒體朋友們,你一定我們要帶頭去來去先去體會什麼是智能汽車,什麼是電動汽車,我們才能夠去更好的去扶持這個產業

我覺得今天我們出現了很多的不能理解,是因為它不是一個純粹的軟件,它不是說你可以下載下來就可以用的,不是說你可以靠想象力的,它一定是以真正是用了真正使用的感受。我們中國的退補政策之後,電動汽車跟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的變化,我覺得未來肯定會有新的政策的變化,但是最希望的是用戶會感覺到智能汽車跟以前的車不一樣。如果和企業宣傳的不一樣,車用起來是一樣用,無法去真正讓用戶形成口碑。所以我想說明上半場我們想做得更好,一定是我們這一群人一起去做的事情。所以有句話我覺得講得非常好,未來不是靠想象,是靠我們所有人一起去行動做出來的!

我非常期待小鵬汽車能夠在一年後能夠在三年後能夠給大家更多更不一樣的產品跟數據,能夠告訴大家,我們是這樣做的,而且我們把它做到,謝謝大家。

關於小鵬汽車

小鵬汽車由UC優視聯合創始人、前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總裁何小鵬,YY創始人李學凌、前騰訊高管吳霄光等多位互聯網大佬和高榕資本創始合夥人高翔於2014年共同投資,前廣汽新能源控制系統開發負責人夏珩,前廣汽智能汽車和無人駕駛負責人何濤聯合創辦。

公司的研發總部位於廣州,並在北京、上海、廣東肇慶、美國硅谷設有研發、生產與營銷機構。小鵬汽車在廣東肇慶投資百億元人民幣建設肇慶新區智能科技產業園並在鄭州與海馬汽車深度合作智能生產基地。

截至目前,小鵬汽車已完成B+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估值近250億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