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何小鵬:最痛苦的時候還遠遠沒有到來

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本次論壇以“把握形勢聚焦轉型 引領創新”為主題,繼續秉持“傳遞權威信息、廣泛展開討論、促進溝通合作”的目標,試圖幫助業界人士梳理分析產業形勢,探討及回應產業關切的問題,尋找今後3-5年產業調整的方向及路徑。

在11日下午的“把握形勢,聚焦轉型,引領創新”論壇上,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在現場發表了精彩言論。他認為,今後這五年也就是2020到2024年,如果我們不能一起做好技術創新,之後的挑戰一定比2019年更大。

何小鹏:最痛苦的时候还远远没有到来

以下為嘉賓精彩實錄,未經本人審閱,有刪改。

我以前在互聯網行業,請允許我這個從另外一個行業到汽車行業的新人,但我相信又不是一個完全的新人,來談一談我的一些看法。

最痛苦的時候還遠遠沒有到來

2019年整個環境不太好,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比很多人想象得要慢。但是從我的角度來看,在未來四到五年裡面,中國甚至全球的汽車行業我認為會產生非常巨大的變化,最痛苦的時候還遠遠沒有到來。在過去,是因為整個宏觀經濟,整個需求跟產品的情況沒有到來;在明天、後天,我相信是因為科技在變化,產生新的巨大的變化。

我想反思幾個問題,我們今天只做好新能源汽車是不是足夠讓我們從大變強?我們今天看到有些新的電動汽車企業越來越強大,他們的核心是電動強大還是科技創新的強大?今天我們來看看中國的互聯網在最近十年二十年,真正變強大,是因為什麼原因?因為我過去在互聯網創業,我覺得今天在汽車行業有很多的事情都正在重演。12年前,我記得我跟領導彙報,說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規模巨大,產業巨大。但是幾年後,我們就發現中國很多互聯網公司還是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很多來自海外的互聯網公司已經成為是全球互聯網公司。我們看到全球新的巨頭往往不是做軟件的就是做軟件+硬件組合的,只做硬件的公司足不足夠?

新能源汽車我認為核心還是從硬件體系去思考這個邏輯。比如從規模,我在之前曾經說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大概只有25%左右來自於賣給個人消費者的EV,這個市場雖然增長很快,但是基數很低。

今天我們在這個市場上所取得的規模化,真的不足以導致我們將來在規模效應上形成巨大的變化。有很多人跟我說,在做智能,在做網聯,但是我想說的是,中國很少有公司在做自有智能網聯全過程的研發。

中國的BAT大家都知道,小鵬汽車今天有1700人在做智能網聯和電動化相關的研發工作,但是中國大部分的企業我覺得都是在做集成的創新。剛剛苗部長和李斌說到了品牌向上,中國發明瞭物美價廉這個單詞,這個詞在中國非常有價值,但是在全球是不是有足夠的價值?

我特別想呼籲的一點,新能源汽車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能夠從一個新的方式、新的賽道作為開始。但是真正變成強者,一定是智能電動汽車,我認為智能代表軟件,智能代表數據,這才是未來。

今天我欣喜的看到有些造車企業,包括很大的造車企業、新的造車企業都在智能上發力。但是發力的速度、力度還不夠,中國互聯網有十萬級的公司在創新、創業,最後形成了十家或者數十家公司的成功。我認為在未來五年會形成巨大的變化。

小鵬汽車:智能是核心

小鵬的定位在一開始從2014年就是智能電動汽車,我認為電動汽車是最基礎的,我們要把品質做好,要把規模做好,要把成本控制好。我們要把所有跟電動的事情都要做好,包括安全。但是智能是我們將來的核心。

去年小鵬汽車交付了接近15000臺,特別讓我開心的是,在單車型面向個人消費者中,我們的智能電動汽車交付量排名造車新勢力第一。小鵬汽車主要的用戶絕大部分都是交給個人消費者,這個數據不說明什麼,但是有一個更重要的數據。

我們有92 %的用戶是買了帶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的,意味著雖然我們有最低配置、最便宜的汽車,但是用戶並不買,這讓我有一個非常大的衝擊,用戶以前都覺得智能是一個噱頭,是一個錦上添花。但現在的用戶已經開始認為智能是前三的購車理由之一。

數據表明,在買我們自動駕駛汽車的用戶中間,有90%的用戶每個月主動使用自動駕駛,有97%的用戶每個月在主動使用我們的語音,包括我們的智能座艙業務,這代表了強烈的信號。數據化、智能化、可運營化,這是一萬幾千個用戶的數據,不是幾個用戶的數據,它正在變化。小鵬G3是我們的第一代智能汽車,我們第二代智能汽車我非常有信心,這個數據會進一步提高。

第二個讓我非常開心的事,小鵬汽車去年在安全上面做了很多事情。在中國2018年五星碰撞安全裡面,我們是電動汽車的五星安全,且我們很開心是排名第一。最近我剛跟中汽研的朋友聊天,很欣喜的知道,我們今天還是這個五星安全的中國電動汽車的第一。安全包括汽車的安全、電的安全和智能的安全,小鵬在這裡面做了非常多的事情,比如說我們新的車在自動輔助駕駛做到全球最高的安全級別。

創新商業模式,把品牌服務做好

跟大家分享我們的一些銷售商的創新,我們有幾點小小的創新。第一個,我們到目前為止總共有151家線下門店,覆蓋了全國51個城市。我們創新在商場裡面用小型的小鵬直營店來進行探索,把品牌把銷售做好,並且把它分享給我們的合作伙伴;

第二個創新是,小鵬汽車在去年下半年探索先銷售再生產,然後再去交付,雖然讓用戶的服務滿意度、交付成功率稍微有所下降,但是我們發現對一個企業的穩健有巨大變化。這是在我們以前一直想做但不敢做的,但是我們在去年真正去做了這個事情;

第三,小鵬的車主在248個城市,我們會把服務做得更好,今年我們會有更多城市覆蓋的服務中心,把整個汽車的售後服務、維修做好。這個數據很有趣,我單獨拿出來,在電動汽車新勢力裡面,小鵬汽車是最早做超充的一家。我們現在做了146座,並且運營了近100座,在12月份,單月我們的超充能夠營收打平有微利,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消費者通過我們的大數據計算,跟我們的交互引導,已經達到了一個剛剛開始的平衡。在今年、明年,我相信更多社會化的超充會做的更好。在我們國網、南網,以及其他的公司一起的努力下,很多買電動汽車的第一挑戰就是續航跟充電,我相信充電這個事情隨著商業的可行,在今明年將快速成長,這是我特別開心的事。

小鵬P7:首個量產的、針對中國路況的第三代自動輔助駕駛

今年第二季度,我們會交付一款新車,我們內部叫P7。首先我想介紹一下這款車幾個有趣的創新:第一,我們的目標是NEDC做到全球第一。現在我們正在內部測試,這款車能夠做到700公里的綜合續航,這是非常棒的,百公里電耗已經低於13kWh,正在努力能夠做的更好;同時,我們跟保時捷工程聯合開發了一個全新智能純電底盤,在非常好的運動性情況下,風阻非常低,百公里加速度4.3秒,但是這些都是汽車和電動上的特性。

最主要的特性,它是首個量產的、針對中國路況的第三代自動輔助駕駛。很多人跟我說,自動輔助駕駛可以一定程度淺度幫助我們的車主,但是我相信第二代是這樣,第三代很快會出現技術拐點。他可以深度地幫助我們每個人。我希望在明年,我們的車主每開一百個小時的車,可以有三十到四十個小時是可以放手的,是可以很安全的。

比如我們舉例,我們針對中國做了什麼事情,中國的馬路上有很多車會加塞,如何能夠通過硬件跟軟件的配合防止加塞,這是中國化的自動駕駛。比如我們如果開到自己家的停車場,我們以前一直在做一個事情,做一個停車場加車的解決方案。就是在停車場做簡單的激光雷達或者攝像頭處理,來指揮車能夠開進去是安全可靠的。但是去年第三季度我們把這個項目暫緩了,為什麼?我們突然發現隨著第三代自動駕駛的研發,不需要雲端,靠車的計算能力、感知能力就足夠了。

我們年內就會推出,當你的自動駕駛P7開到停車場,當你開進去一次,開出來一次,它就會記下來你的停車位在哪裡,你怎麼轉彎的、切線、停車,它把你的個人屬性跟系統屬性結合,以後你再到停車場,就可以坐在駕駛位自動開進去、開出來。這就是我們想說的新的技術在形成巨大的拐點,包括我們要做的,對中國的紅綠燈駕駛輔助提醒,我們在今年就會推出。

另外還有我們會推出中國城市場景,能夠識別紅綠燈,能夠記錄到你從家到公司全路段,有30%-50%的機會讓你完全不用開,能夠做到,這就是我們在做中國自動輔助駕駛。做了這個事情之後,我們發現一些很有趣的點,比如第三代自動輔助駕駛需要高清定位,大家知道高清定位的成本大概在數百塊錢到數萬塊錢人民幣。但是如果你做了全感知融合,你會發現你可以將數萬塊錢的人民幣解決方案變成只用按千來計算,可能一千塊錢人民幣甚至更低的解決方案。為什麼?因為通過大數據,通過感知的融合,能夠進行反標定。

我們的BOM的下降,以前的邏輯是規模、規模、規模,但是在明天,智能化的BOM下降,有很多是來自於技術創新和數據。這會導致我們在很多車的邏輯和原來不太一致。今天有海外的整車廠,有些友商他們非常有優勢,相信在明年、後年如果他們價格再降30%。技術在兩年內達到拐點,會變化什麼?我一直很擔心,我們中國的汽車廠商一定要把軟件能力,要把智能的自研能力作為一個重點。

造車新勢力在快速奔跑

最後我想簡單說幾個期盼:第一個,大家對我們新造車企業多一點包容,新造車勢力大部分成立在四到五年,特斯拉成立17年。中國很多整車廠,比如民營的吉利都是17到20年,一個五年的企業跟一個大概十幾、二十年的企業差距巨大,但是我們在快速的奔跑;第二,我想稍微呼籲一下,今天當我們評估做全球化的時候發現,中國民族企業和海外造車企業的待遇差別巨大,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的問題。在互聯網行業,我們完全沒有碰到,反而中國的很多互聯網是來自於中國的政策對民族企業的支持;第三個是從媒體、政策、行業來看追求規模。沒有質量的規模,沒有品牌高度的規模,我認為價值會不夠大;第四,如果中國的一些老大哥企業,如果帶我們走出去,要到全球搶才是真的搶,在家裡打全是友商;最後是如何開放合作,因為做車的門檻太多了,錢多,技術難,希望更多的造車企業,更多的新造車企業能夠一起合作。今後這五年也就是2020到2024年,如果我們不能一起做好技術創新,之後的挑戰一定比2019年更大。

所以我相信,雖然問題很多,但是我們已經看到了。雖然挑戰很大,但是我們在路上。我期待中國的造車企業,包括新造車企業一起,用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時間走向世界的最強。謝謝大家!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renwu/10787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