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鵬「減速」:造車比網際網路創業難10倍「愉觀車市」

何小鹏“减速”:造车比互联网创业难10倍「愉观车市」

這是一場推遲了整整一年的發佈會。

站在臺上的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眼裡竟有淚花。

說不清楚是感概小鵬汽車第二代產品正式發佈還是二次創業的不易,抑或對於何小鵬而言,此刻兩者都有。

“我們現在的慢是為了以後的快,新勢力造車需要時間積累。”4月23日,一場名為“鯤鵬之變”的發佈會趕在北京車展前夕舉行,而互聯網出身的何小鵬,站在臺上,語重心長吐露了造車以來的心路歷程。

何小鹏“减速”:造车比互联网创业难10倍「愉观车市」

小鵬汽車,曾經是新勢力造車企業中起步最早的。

2017年10月12日,當其他新勢力造車都還處於PPT階段的時候,小鵬汽車首款量產車型已率先實現量產,並且小鵬汽車還於去年獲得了資質公告。

不過,時光荏苒,如今,同行已陸續推出了產品,甚至已陸續上牌,而小鵬汽車卻還在謹慎中前行,產品拖到2018年底才上市。

何小鵬感概相對於互聯網創業,汽車行業的“坑”太多了,二次創業的難度也比想象的大了很多。

不過,在經過了前期的“摸爬滾打”未來的小鵬有信心可以做得更好。

造車是互聯網創業難度的10倍

“二次創業,這是特別痛苦的事。汽車領域的跨度和深度,遠超互聯網,是原來的10倍。”何小鵬坦言。

小鵬汽車由UC優視聯合創始人、前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總裁何小鵬,YY創始人李學凌、前騰訊高管吳霄光等多位互聯網大佬和高榕資本創始合夥人高翔於2014年共同投資,前廣汽新能源控制系統開發負責人夏珩,前廣汽智能汽車和無人駕駛負責人何濤聯合創辦。

雖然公司也有60%員工來自傳統車企,但何小鵬坦言:“造車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一路走來一路遇到很多‘坑’。”

而之所以放慢腳步,也是互聯網出身的何小鵬,在前期度過了很多造車的“坑”之後,設定的日期。

小鵬汽車於2016年9月發佈Beta版樣車並首次試乘試駕;在造車新勢力中,於2017年7月首個獲得國家工信部產品資質公告;率先在2017年10月成功下線首批工程量產車,並於12月3日首次交付京牌工程量產車給第一位車主何小鵬。

如今,小鵬汽車1.0量產車已經交付了超過200位員工,累計測試里程近500萬公里,並在黑龍江黑河、新疆吐魯番、青海格爾木完成了近萬小時的三高(高寒、高溫、高原)測試。

“造車不難,但成功交付,特別是交付以後,要取得消費者的認同,並不是那麼容易。”何小鵬感概。

第一代產品填“坑”,第二代可以更好

對於任何新造車企業,消費者都不應該是第一批用戶。所以在1.0量產車的基礎上,小鵬進行了二次迭代改進,推出了第二代產品G3。

最終敢把產品賣出來是需要勇氣的。”何小鵬說,未來是可以差異化,但品質是基礎。我們特別關注把口碑做好,所以我們推出了下一代。

雖然小鵬汽車也有60%員工來自傳統車企,但是何小鵬坦言從無到有打造一款車並非易事,而在此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細枝末節的問題。

在接受愉觀車市採訪時,何小鵬說他不希望上市了產品還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需要前期先去檢驗和驗證。

第二代產品G3剛剛經歷了從廣州到北京3000多公里的長途行駛考驗。而小鵬汽車舉辦的這個“一路向北”的活動,就是要了解產品使用過程中的痛點和問題,以便在產品正式上市前全部解決。

何小鹏“减速”:造车比互联网创业难10倍「愉观车市」

實際上,即便目前市場上已經上市的電動車,也是問題頻發。“我去網上搜消費者對電動車的問題,最開始以為是充電不方便、里程焦慮,或者電動車太醜了,但發現最大的問題是掉電。”何小鵬說,他想不到出現了這樣問題的電動車也能在市場上賣,如果以此為標準,小鵬的第一代產品也可以去賣,當然,這些問題對於何小鵬而言都是難以接受的。

此外,電動車還面臨充電上的“坑”,除了充電設施不完善佈局不夠,很多社會充電站的槍做得很不好,插上車後拔不下來,因為槍有問題。

“這些發生在產品設計之外的問題,你不通過一代車去測試、去實踐,很難發現和解決。”何小鵬說,所以,出個500臺、1000臺,上路跑1年、2年,會發現有無數的坑,你把這些坑解決後交付給用戶,他會發現你的車比其他品牌第三代、第四代產品還要成熟。

“後來者”小鵬之道

不過,小鵬在減速的時候,同行們紛紛衝到了前面,先是去年年底,蔚來汽車以8000萬元聲勢浩大的發佈會搶走了新勢力造車的首批客戶,就在小鵬G3首秀的當天,蔚來汽車的高層們紛紛在朋友圈發佈了蔚來首款車順利上牌的信息。

而就在兩天前,另一家主打大眾消費的新勢力造車——威馬汽車,直接將起步價殺倒最低9.9萬元的區間。

加上包括愛馳、前途等新勢力造車企業紛紛發佈最新戰略,小鵬與眾多尚未上市的造車新勢力一樣,不得不面對嚴峻的考驗——這個市場將是一場混戰,不管造車新勢力最初顛覆傳統車企的理想多麼烏托邦,但現實很可能是成本和價格的血腥競爭。甚至互聯網北京的造車新勢力,不得不採用互聯網慣用的手法,為了流量不惜賣車不賺錢。

“威馬的低價會讓後來者很難定價。”業內紛紛發出這樣的感慨。23日,小鵬發佈了20-28萬的補貼前官方售價。

“我們是走差異化的競爭路線,不會去比拼價格。”何小鵬說。“我們的智能系統和無人駕駛系統都可以升級。”何小鵬說,而智能化上的領先,也是小鵬汽車希望打造的核心競爭力。

以G3為例,配有20個智能感應設備適配本地化自動駕駛,並將提供覆蓋高頻生活場景的自動泊車。

智能網聯方面,小鵬汽車G3提供OTA雲升級服務,支持遠程下載和升級小鵬汽車官方驗證的各種應用,實現通過專屬APP遠程控制門窗及空調開啟以及車輛監控預警。

小鵬汽車G3將實現鑰匙和語音操控的全場景車位識別、無需人工介入的全自動泊車。整車前後或左右各留有不小於40釐米空間就可以自由泊入,並具備常用車位記憶,有效解決國內停車的痛點。

何小鹏“减速”:造车比互联网创业难10倍「愉观车市」

除了配置標誌性車頂攝像頭和中國品牌獨有太空駕駛座艙,小鵬汽車G3的駕駛座艙還標配12.3英寸全液晶儀表和15.6英寸懸浮觸摸中控,全面集成在線音樂、地圖導航、實時天氣和車輛狀態控制,駕駛員可通過智能語音系統控制全部功能。

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副總裁谷俊麗進一步闡釋小鵬汽車的AI進化之路:“自動駕駛國際化存在不少瓶頸,自動化駕駛進化的必然趨勢是軟件的強本地化。沒有中國實際駕駛場景數據的積累,很多自動駕駛功能在中國“水土不服”,無法適應中國的實際駕駛路況、交通密度和中國用戶的駕駛習慣。”谷俊麗講到,“小鵬汽車的目標是具備六維感知能力(自我感知、物體感知、高精定位、預測未來、交互和事件及決策推理能力)的量產高智能互聯網汽車(AI Car)。”

何小鹏“减速”:造车比互联网创业难10倍「愉观车市」

應該說從G3 1.0 到2.0,實現了非常大的升級。不過,無論是小鵬汽車所在的新勢力造造車領域還是所謂的傳統車企,都走在轉型的路上,每家企業都在“新四化”的道路上竭盡全力在趕超,小鵬在智能化的路上保持長久的領先,以及最終是否能獲得市場的認同,仍有待觀察。

往期精彩回顧

何小鹏“减速”:造车比互联网创业难10倍「愉观车市」
何小鹏“减速”:造车比互联网创业难10倍「愉观车市」

【愉觀車市】已入駐以下平臺

何小鹏“减速”:造车比互联网创业难10倍「愉观车市」
何小鹏“减速”:造车比互联网创业难10倍「愉观车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