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對鹽業公司的影響

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對鹽業公司的影響

25號發佈的國務院關於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對於國企員工而言無疑是一個重量級的炸彈,對於鹽業公司這個剛在改革旋渦裡打轉的企業而言到底有什麼影響?

1、再次強調政企分離

政企分離,一個企業不能即是運動員還是裁判員,這對於市場競爭而言顯得尤為不公。這對於鹽業公司這個習慣用行政掌管市場的企業而言更是痛苦的一件事。雖然前期的改革已經明確政企分離,但截至到目前很多鹽業公司的鹽政力量依舊非常強大,通過對政策的解讀一再用行政手段圍堵省外的競爭勢力。政企再一次明確化的分離,讓企業像一個企業該有的樣子去做事,這個可能會讓鹽業公司很痛,甚至很多會死亡,但蛻變之後的企業就能如火鳳凰一樣浴火重生。

2、加工資需要實現國有資產的增值

這天新規對於老前輩而言,真心沒啥意義。他們的薪酬現在基本處於一個固定化的狀態,對於新人而言那無疑就是一個噩耗,現場除了少部分的幾家鹽業公司,在走出去的工作上做的還不錯,很多鹽業公司都處於縮水的狀態,而且由於食鹽銷售縮水使得其他副產業也跟著下滑,如果後期沒有走出去或者創造其他贏利點,新人的高薪夢堪憂。

3、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也能促使工資上漲

這個意味著只要肯幹多幹就會有上升空間,但是對於鹽業公司而言這又是一個空話,隨著改革的深入跟時間的推移,就會有更多人在等待退休,秉承多幹多錯,少幹少錯,不幹沒錯安全退休的理念,鹽業這個戰艦上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吸附在那,不是推動他前行,是慢慢等著別人把他拖到岸邊,置於未來走向真的跟他無關。

各種改革,其目的就是讓很多不公平趨於公平,讓很多不合適趨於合適,在改革的浪潮裡,說不上好壞,唯有適應這個,適者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