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生活得很快樂,就必須要有一種很好的生活態度

《老人與海》是我一生中最喜愛的書之一,從它英雄主義的浪漫中,我找到了擺脫生命虛無的道路。

老人的這種精神讓我振奮,讓我激動,但我覺得它太悲情了,這畢竟是一種古典的英雄主義。人生短暫,生命不是表現悲壯的道具,也不是一場賭博,我們總要想辦法讓它既充實又快樂啊!

生命只有一次,因此生命是珍貴的,正因為它的珍貴,所以我們不僅要體現生命的價值,也要盡情地享受生命。

生命短暫,死後一切皆空,這也決定了我們生命中惟一的意義:就是要享受生命,讓生命真正快樂。

關鍵是怎樣才能讓生命真正快樂?

我問過很多人:人活著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他們,包括一些小學生都告訴我:“活著就是為了成功!”

我反問:“那你活著所有的目的就是為了成功,那成功比活著還重要了?”

我再問:“成功是為了什麼?”他們說成功了就會有很多錢,會得到很多人的尊重,能對社會做出很大貢獻。

我說:“成功了會有許多錢,但有很多錢又是為了幹什麼呢?難道還不是為了你能過得更好嗎?成功了會得到社會的尊重,能對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但這還不是為了你能活得更有價值,更開心,更好嗎?”

人生的目的其實就是活著,讓自己活得更好,更快樂,更有價值。成功只是讓你活得更好的一種手段,甚至可以當作是最重要的手段,但絕對不是目的。很多人總把成功當成人生的目的,這種人活著是不會有真正的快樂的,因為成功是沒有止境的,你會陷於蕭伯納所說的那種循環論式的痛苦裡不能自拔。

活著就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更快樂。但僅僅活著就能快樂了嗎?人生中有那麼多的煩惱痛苦,顯然僅僅活著並不能得到快樂,還需要加上一些別的東西。需要加上一些什麼東西呢?需要加上一些美好的人生態度!

我看到很多人活得很痛苦,老是覺得受到了生活的虐待,其實只是因為他的心態不好,心態上出了問題。

人要生活得很快樂,就必須要有一種很好的生活態度。

有些人看到我很開心的時候,就問我:“你為什麼那麼開心啊?”

我會說:“你有毛病啊,開心需要理由嗎?”

一個人很快樂,他如果能找到快樂的理由,這種快樂就不是真快樂。比方說我因為有了這個玩具就很開心,那沒有了這個玩具的時候我不是就不開心了嗎?

就如愛一個人一樣。愛一個人是什麼?是一種感覺和對她整體的愛。如果愛可以說出具體的理由,我認為這個愛就不是真愛。比如說你愛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好漂亮啊!但如果她的眼睛瞎了怎麼辦呢?你還愛不愛她呢?

真正的愛就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對整體的感覺,是說不出具體原因的。同樣,快樂也是這樣,快樂是一種常態。

你去醫院問醫生:“我為什麼那麼健康啊?”醫生肯定會把你送到精神病院去。健康是正常的,自然的,是不需要理由的。你只有不健康了才會去醫院,醫生就會幫你找原因,為你治療。

快樂是正常的,是自然狀態,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快樂才是有原因的。

快樂就像山間的泉水,它會自然地、不間斷地往下流。如果哪天你感覺不快樂了,這個泉水不流了,那一定是有了問題。你不需要去再造一條山泉,你只要去找一下原因,可能是有一塊石頭堵住在這個泉眼上面,阻礙了水流,你只需要把這塊石頭搬掉就行了。

我希望大家能永遠記住這一點,快樂是自然狀態,是正常的,活著就應該快樂。如果你哪一天不快樂了,那一定是不正常的,是有原因的。你要去找一下原因,可能是你的心理問題還是有什麼別的問題阻礙了你,你只要將這塊石頭搬掉就好了。

快樂是正常的,不快樂才是不正常的。

你不快樂的時候,就需要搬掉你思想裡的那塊石頭。

不要比較中獲得快樂。既然快樂是常態,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會感覺不快樂呢?只是因為他們將快樂建立在了錯誤的基礎上。

記得讀書的時候,有次考試,我同桌考了70分,他成績很好的,考了70分就很難過。那天我也考得不好,才考了60分。當他看到我的成績後,就突然很開心了,“哇,你才60分啊!”

我說你不是混蛋嗎,你怎麼能因為我考得不好就開心呢?

其實有很多人的開心都是在比較中得到的。比方說有人買了一部豪華小車,他就很開心。為什麼開心呢?是因為別人沒有車。他怎麼能因為別人沒有車就開心呢?我以前經常開摩托車,一下雨就很麻煩,要穿雨衣,顯得很臃腫。我有了汽車以後,就特別喜歡下雨,一下雨我就開車去街上看那些開摩托車的人,覺得心裡特別爽。

很多人的快樂都是通過比較得到的。這種快樂有兩面:一面是通過比較會有滿足感,能讓你快樂;但一山還比一山高,另一面就一定會給你帶來痛苦。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一面寫著滿足,另一面寫著不滿足。

我搬了新居以後,一直覺得很開心,坐在家裡就覺得舒服,總在幸福地思量著這裡掛幅畫,那裡加點小裝飾。

那天我朋友也住進了新居,我就去他家參觀。我看著他家的豪華裝修,覺得自己家簡直無法與其相比,於是我對買畫、買小裝飾品的熱情就頓然沒有了。

我的家並沒有變,但為什麼僅因為別人的家比我家漂亮,我就不快樂了呢?這就是比較的結果。

奧修先生講過一個故事:

老爹帶著他的兒子去看50個美女跳裸體舞。邊看的時候就邊在那裡發出“呸!呸!呸”的嫌惡聲。

兒子就問:“老爸,你不喜歡看啊?”

他老爸說:“我當然喜歡看,只是我看的時候就想起了你媽而已。”

老爹與他妻子的關係本來可能是很好的,但看著美女的表演,比較起妻子來,就頓生了嫌惡之心,於是他也就開始不滿足了,不快樂了。

人生活在社會中,必然要與社會發生關係。當我們擁有財富時,別人也擁有,於是出現比較。你擁有百萬,我得擁有千萬,比你富有;你坐桑塔納,我得坐奔馳,比你神氣;你吃一桌用一千元,我吃一桌得花五千元,比你豪華;你當市長,我得當上省長比你大。

帶著比較心態去生活的人,他永遠都沒有滿足的時候,因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就如電腦20年前有臺286就很了不起。用比較心態生活,總想出人頭地,超過別人,希望從他人羨慕的眼光中去感受幸福。30年前誰家有一輛自行車,就夠他幸福很長時間了,但自行車一普及,擁有自行車就不再有幸福感了;於是要有摩托車才感到幸福,買摩托車的人多了,擁有摩托車的幸福感又隨之消失,要有轎車才覺得幸福。社會總在不斷的推陳出新,生活在比較中的人,為了幸福他是不可能滿足的。

佛教將我們這個有情的世界稱為“欲界”。認為執著慾望正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我們所謂的幸福快樂,說穿了不過是慾望的滿足。而慾望又是沒有一定的東西,慾望與物質條件有關係,但具備什麼條件滿足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它往往隨著物質環境的改善而水漲船高。物質條件豐富了,人的慾望也在不斷的攀比中隨之膨脹,於是人就總是處在不斷向外的追求中,也就總是處在慾望煎熬下的痛苦之中。

人的快樂是不應該建立在比較上的,真正的快樂應該源自於自己,源自於自己的內心。

從比較中得到快樂,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一面寫著滿足;另一面寫著不滿足。

有時候,放下是一種快樂。

有一個國王,他擁有無盡的權勢和財富,王后美麗,王子可愛,王族家庭生活也很美滿。但是他就覺得不快樂,一直不快樂。

有一天他把御醫招來,說:“我怎麼這樣不快樂呢?你應該讓我快樂起來!你要讓我快樂起來了,我就賜給你大量的財富,如果你不能做到,我就砍下你的頭。”

這個御醫一下就慌了。該怎麼辦呢?要怎麼樣才能讓一個人快樂呢?他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什麼辦法,就對國王說:“尊敬的國王,我需要靜心,要回去參照一下古代的經典,以及以前的醫學有什麼方法,我明天來告訴你。”

國王說:“好啊,你回去查吧。”

這個御醫回去就頭痛了,心想:怎麼辦呢?怎樣才能讓他快樂呢?這個國王看上去已經瘋了,我如果做不到,他真的會砍下我的頭的。他想了一個晚上,到第二天早上,他得出了一個結論:其實那很簡單。

他對國王說:“陛下,你想快樂,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方法。你去把這個國家最快樂的人的襯衣穿上,你就會快樂了。”

國王很高興聽到這個方法,他說:“就這麼簡單?”於是他告訴宰相:“去找一個快樂的人,並儘快把他的襯衫帶來給我。”

宰相出發了,他在想:什麼人才快樂呢?應該是有錢人才快樂。

他就去到那個最有錢的人家裡,講了這件事情。那個有錢人說:“可以啊,你要拿多少衣服去都可以,但我實在告訴你,我一點都不快樂。我還很感謝你告訴了我這個方法,我也要我的僕人去找這個最快樂的人的襯衣。”

宰相又去找了很多人,但大家都不快樂。宰相知道自己上當了,那個御醫的問題現在變成了他的問題。他有麻煩了,怎麼辦呢?

這時有一個手下跟他說:“宰相,別擔心,我知道一個快樂的人,你也應該知道這個人,他每天晚上都在河邊吹笛子,他的笛聲很優美,很動聽,他一定是一個很快樂的人。”

宰相一聽,說:“對啊,有時候在深黑的夜晚,我陶醉在他的笛聲裡,那些曲調是那麼的美。這個人是誰啊?他在哪裡呢?”

手下說:“到了晚上,我們就可以去河邊尋找他,他每個晚上都出現。”

第二天晚上那個吹笛子的又出來了,他吹著他的笛子,傳出的笛聲有著無與倫比的美,每個音符都充滿了喜悅,宰相非常高興,他說:“我終於找到這個人了。”

當他們到達河邊時,那個人正吹著笛子,他問宰相:“你要做什麼?”

宰相問:“你快樂嗎?”

他說:“我很快樂,我就是快樂。你想要做什麼?”

宰相高興得手舞足蹈,他說:“你只要給我你的襯衫就好了。”

這個人安靜不語,宰相就說了:“你為什麼不說話?給我你的襯衫!國王需要它。”

這個人說:“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我沒有任何襯衫。你現在看不到是因為夜晚太黑了,但事實上,我是赤裸裸地坐在這裡。如果我有的話,我可以給你襯衫,我甚至可以給你我的生命,但我沒有任何襯衫。”

宰相問:“那你為什麼感到快樂?你怎麼快樂起來的呢?”

這個人說:“那一天,當我懂得了放下我所有東西的時候,我就變得快樂了。”

其實快樂有一個很簡單的法則:就是學會放下。

當我努力從思想上放下這件事後,我就感覺自己變輕鬆了。

放下說起來容易,其實做起來很難,這與人的修養有很大關係。

生活中很多人總在拼命追逐著一些東西,他們所有的精力都用於索取,但他們卻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些索取的東西是不是他們真正的需要?很多人只是見到大家都這樣,於是他也要這樣,卻沒有停下來想想:我所追求的目標,是不是我想要的。在學校時,我們想要好分數;到了社會上,我們要事業成功,賺大錢,有聲望,買更好的汽車,到各地觀光等等。然而,如果我們能在這些瘋狂活動的時候停下來想一想:“如果我真的獲得了這些東西,我是否就快樂了呢?”

小時候我很想要汽車,是一個小車迷。但現在我開著車,又不覺得有什麼了不得。其實很多人瘋狂追逐的東西,當你得到時,你會覺得也就那麼回事。

捨得,就是有舍才有得。一個人只有學會了放下,才能夠得到。

我也深愛過一位女孩,但與她交往的朋友比較起來,我總是很自卑,於是一直羞於出口。那天她過生日,我知道她喜歡照相,我逛了很多藝術品商店,精心挑選了一套精美的相框,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她。過了幾天,我去她家玩,發現我送的相框裡鑲進了一個男孩在歐洲的組照。我只好苦笑。

我沒有人喜歡,在社會上也沒有地位,我對於這個世界可有可無,放在哪裡都微不足道。我很痛苦,也很自卑,在外人面前我都不說自己是教師。我在社會上有一些有錢的朋友,他們生意很成功,坐騎是奔馳,我卻常開摩托車。每當他們開車接我出去玩時,我的心就有些酸澀。那天在一家有名的酒店裡,一位朋友請客拉我作陪,席間他偷偷對我說:“你看吃飯的人這麼多,但買單的總是那麼幾個人。”雖然這話並不是針對我,但我聽在耳裡,卻只是覺得難受。

於是我想我要努力,我要賺錢,讓別人不再用那種“你是老師啊”,“現在教師不錯嘛”的帶有同情和寬解的語調同我說話。

我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我取得了一些成就,也算有錢了,還有了自己的公司。

那天一位港商給我打電話,想和我聊一下。於是我們約好,下個週末我去他的私人會所小住兩天。

那天他開著一部紅色法拉利跑車來接我。我們沿著海濱奔馳著,幾小時後到了他位於海邊盡頭的私家會所。那是背山面海的一棟園林式別墅,有網球場,私人海灘,通往別墅的路都是他自己修的。我在那裡盡情享受著陽光、沙灘、海浪、椰風,晚上伴隨著海浪舒緩的拍擊節奏入眠,那時我彷彿才真正體味到快樂生活的滋味。第二天又來了一批朋友,我們一起坐上他的遊艇出海。那是一種美妙的感覺,躺在甲板上的躺椅上,喝著冰鎮啤酒,欣賞著無邊海景,人竟然有這樣的享受。我在想:當資本家真好,我也要當資本家。

但我發現他們太有錢,我怎麼都不可能賺那麼多錢,於是我又有了自卑。但我感覺他們的素質也並不比我高,而且對我還蠻尊重的。因此要我在他們面前自卑,我真不服。但比錢,我的確沒他們多啊!

德國總理施羅德有“奧迪總理”的雅號,因為他結過4次婚,將他送給4位夫人的戒指擺在一起就像奧迪汽車的四環標誌。他曾經自嘲道:“我每過12年就得換一個妻子,但在這12年裡我是忠誠的。”

那天報紙上有篇文章,介紹記者採訪施羅德的母親。記者說:“你養了一個好兒子。”“不”,施羅德的母親馬上糾正說,“我養了兩個好兒子。”施羅德的弟弟是水管工。在母親眼裡,總理施羅德和水管工弟弟都是她的好兒子。

我明白了,人只有機遇、環境、分工的不同,人的本質都是同樣的高貴。別人可以輕視我,但我自己不能輕視自己,因為我和他們一樣,同樣是上帝的寵兒,是獨一無二的,是沒有人可取代的。我要體現自己的作用,表現出自己的價值。我的價值並不在賺錢的多少和權位的高低上,那些只是身外物,我的價值應該在於發展自我,使自我成長,成為與自己潛能相符的人。

實際上,人的快樂和幸福是不能寄託在外物上的,否則這山望著那山高,你就總會有自卑,總會有痛苦。有了幾百萬,見到上千萬的會痛苦,有了上千萬,見到上億的又不舒服;當了處長見了局長會自卑,當了局長見了部長又會不安。人要活得像個人,活出一種真正人的氣質來,你就只有做自己,因為你是獨特的,是世間獨一無二的,你享受自己,有自己的個性,自己的思想,不斷去發展自己,這樣你與任何人比都不會自卑。他是獨特的,他有錢,他當官,只不過是機遇使然或他熱衷於如此。而你所熱衷的是做自己,發展自己,這才是人生的真正目的,是人的最大快樂之所在。因為你不需要去討好別人、迎合人,活得像個頂天立地的漢子。雖然他有錢,當官,但遇到比他更有錢或更大的官,他還得巴結、討好人。他們並不比你快樂。

這絕不是阿Q精神。你能說那些有權、有錢的人士就一定比我們快樂嗎?我倒看到很多的位高錢多的人士整天生活在焦慮中,還不如我這樣的瀟灑自由。我去了趟法國,發現很多法國青年都是沒錢後才去工作,有了夠用的錢後,他們就會辭去工作,四處旅遊,享受人生。而那些有錢、有權的人士,由於責任重大,卻不得不整天撲在工作上,完全無暇享受,生活單調、枯燥。你說誰更快樂呢?有錢、有權並不等同於快樂,快樂應寓於創造中,應寓於自得其樂的生活中。

我並不否認物質生活給人帶來樂趣,但幾千萬與幾百萬給人帶來的享受又有什麼區別呢?而且有個性、有自己的思想和方法的人,我總覺得在社會上是不會貧窮的,只要他想去賺錢,就一定能找到適合他自己的方法。

我知道了人要尋找快樂,要活得像個人,就要做自己,找自己的特長,從發揮自己中獲得樂趣。愛因斯坦也沒當高官,也沒多少錢,但他不快樂嗎?他跟比爾·蓋茨和克林頓相比會自卑嗎?我不是愛因斯坦,但我在做自己,在發揮自己中也得到了快樂。

這樣想通了後,我遇到任何人都不自卑了,也不覺得壓抑了,我始終能將自己擺在平等的地位上和任何人交往。

我突然發現我自由了,不再被外在的金錢和權位所壓迫了。遇到錢多、位高的人我能平等交往,錢少、位低的人我也懂得尊重他們了。這樣我才感覺到是一種真正的平等,是真正地消除了自卑。

施羅德母親的話,讓我懂得了放下,讓我從年輕時一味追求賺錢、成名的獨木橋中,踏上了人生快樂的康莊大道。一些數年沒見的朋友現在見到我後,都說我更平實、祥和了,感覺到我的心更穩了。我自己也覺得我現在已經懂得了人生,是一個真正快樂的人了。而我的這種快樂正來源於我對年輕時一些“痴迷”的放下。

人要學會放下,放下了才會快樂。有人問我:“如果你對任何事物都能放下,那你還有快樂可言嗎?”

的確,我之所以說自己與佛教是有緣無份,就是因為我不能將所有的東西都放下,人生中也需要有執著。我認為:執著是對事業的執著,放下是對物質的放下。

學會放下就是快樂。

人要生活得很快樂,就必須要有一種很好的生活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