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扶貧行記之七——回到大山

每年夏天,國華紀念中學都會組織全體高一學生開展為期十天的暑期社會實踐調查活動。今年夏天,70名國華學子追隨碧桂園扶貧人的腳步,走進碧桂園幫扶的河北灤平、湖南平江縣等9個縣。來自貧困家庭的他們走進不同的貧困村,接觸到不同的村民,感觸良多。

今天,跟隨國華學子李承諭一起走進平江。

為期10天的暑期社會調查結束了,我坐在車上準備回程。從活動剛開始到活動結束,我一直在思考,這次活動對於我們的意義是什麼?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車窗外,平江縣的街道不斷閃過,我的思緒飛回到10天前的那個晚上。

碧桂園扶貧行記之七——回到大山

國華學子在泊頭村走訪

將近一整天的車程後,我們終於到達了湖南省平江縣泊頭村。凹凸不平的黃土路、黑夜中幾棟閃著微光的小房子,這是我對這裡最初的印象。 泊頭村位於平江縣東南,連雲山腳,汨羅江畔,全村仍有3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是當地典型的貧困村。我們的任務,就是在這幾天內走訪所有的建檔立卡戶,瞭解他們的具體情況。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們在第二天便開始了入戶走訪。

跨上摩托車的後座,我們新的一天在晨光中開始。我們走進大山、經過汨羅江,在烈日下暴曬,猶豫、躊躇、膽怯,但即使是這樣,我們也從未想過放棄。為了訪問一戶人家,我們三次上門。顛簸盤旋的山路、生硬難懂的平江方言、滾燙的摩托車座椅,我們汗如雨下。

經過連續兩天的努力,全村33戶建檔立卡戶的基本資料,我們都收集完畢。走訪完所有人家,有兩戶讓我印象十分深刻,久久不能忘懷。

碧桂園扶貧行記之七——回到大山

國華學子在訪問建檔立卡戶

第一戶建檔立卡戶曾格動家在村尾一座大山的深處,那是全村最偏遠的地方。如果是步行,就算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從他們家走到泊頭村的村委至少也要兩個小時。

這一戶人家目前只有曾格動父子兩人相依為命。曾格動已經七十多歲了,身體不好,兒子四十多歲,但從小便患有腦部疾病,至今無法與人正常交流。來到他們家的時候,我驚呆了。他們家的房子是用黃土夯就的,背山而建, 家中沒有一件像樣的電器。曾格動與兒子已經基本喪失勞動能力,但父子兩人仍然不放棄家中的幾分田地。平日裡,他們在大山中撿撿木柴、摘摘野菜,並且依靠政府的救濟過活。

碧桂園扶貧行記之七——回到大山

曾格動家的房子

看到他們這樣的生活,心中的無力感襲來,我不知道我可以做點什麼來改變這種現狀。 聽帶隊的組長說,政府已經為他們在村中修了新房,建成之後就可以搬過去住了。 但他們的田地是在山上,如果搬到新房裡,他們將失去唯一的經濟來源,即使他們的生活大部分是依靠政府救助,但是他們仍然不願放棄這一點自立更生的收入。

從山上下來,我們來到另一戶建檔立卡戶家裡。戶主常年外出務工,家裡有一個臥病在床的老人,戶主的老婆留在家裡照顧老人,並幫助親戚照看一個孩子。他們有兩個女兒,小女兒還是初二的學生,大女兒今年已經二十歲了,目前賦閒在家。

得知她有工作,我們向她推薦了碧桂園綠色苗木種植基地的工作,但她的語氣卻顯得非常冷淡並且說:“這是我媽的事,你們去問問她有沒有興趣吧。”

“那你現在在家裡幹什麼呢?”我們問她。

“我?”她似乎很驚異地指了指自己,滿不在乎地答道,“帶小孩,再說,我現在這樣不也挺好的嗎?”

我無法理解,明明知道家中情況,在該工作的年齡,為什麼還能如此心安理得地待在家中,享受父母的勞動成果。 那天我們走訪的兩個家庭都陷入了貧困的泥沼,情況是那麼相同,但他們之間的想法又是那麼不同。

那天晚上我想了很久。 有一部分家庭,他們曾經希望通過個人奮鬥來改變家庭命運,但由於自然災害或是重大疾病,家庭成員失去了勞動能力,只能等待政府以及社會的幫助,即使是如此,他們仍然生活得積極。

碧桂園扶貧行記之七——回到大山

國華學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過生日

但是有另一部分家庭的成員,面對可以改變的未來,他們寧可安於現狀,待在家裡等著父母的供養,政府的救濟。在當地,那些真正希望改變,願意去追求幸福的人早已自尋出路,離開大山,前往發達地區,去社會上打拼,為了家人而闖蕩。

作為國華學子,我們絕大多數人是從窮山惡水中走出來的,深知貧困之荼毒。扶貧先扶智,那些思想上貧困的人,必須從思想上來幫扶。只有他們真正改變“認命”的思想,願意為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奮鬥,才能真正脫離貧困。

看到他們的生活和思想的侷限,我很慶幸我能擁有在國華學習的機會,正是因為走出大山、來到國華,我才得以見識更加廣闊的世界,思想才能更加開闊。

來到泊頭村之後,我找了人生奮鬥的意義,雖然我已經走出了大山,但是還有千千萬萬的人,囿於大山之偏遠,限於思想之貧瘠。幫助更多的人追求美好的生活,這是我,也是所有碧桂園扶貧人共同的奮鬥目標。

“國華學子當以奉獻社會為終生追求”,這是在國華紀念中學階梯教室後的話,從這個學校誕生起,它就一直掛在那裡,至今已有16年了。但是我相信, 哪怕在60年之後,所有的國華人都不會忘記這種信念,不會忘記我們的使命,不會忘記我們的責任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