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N視野|荷蘭人全球最高,是因爲奶牛太幸福?

BSN荷蘭商學院

BSN視野|荷蘭人全球最高,是因為奶牛太幸福?

荷蘭人為什麼都這麼高呢?

因為他們海拔低,只有長得足夠高才能夠到空氣。

儘管這只是個引人發笑的段子,但荷蘭人長得高確實是我們都公認的實際。

《每日電訊報》曾在去年報道,荷蘭男性平均身高為1.838米,荷蘭女性的平均身高為1.699米,數據顯示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經過許多科學家研究表明,跟荷蘭人大量攝入乳製品有關。荷蘭乳業協會曾經指出,荷蘭人平均每天喝2杯牛奶,而對於奶酪的消耗量甚至多於牛奶的消耗量。

BSN視野|荷蘭人全球最高,是因為奶牛太幸福?

荷蘭雖然不大,卻是全球排行第五乳製品生產的國國。2016年的時候18000個牧場裡就養著180萬頭奶牛之多,每年生產約130億公斤牛奶,相當於一億人一年內每天喝兩杯牛奶的產量。此外還以71.12億美元的出口量位居全球乳製品第三位的國家;奶酪產量更是佔乳製品產量的55%,出口海外的奶酪也佔乳製品出口量的48%!

BSN視野|荷蘭人全球最高,是因為奶牛太幸福?

2016年乳製品出口值前五名國家,數據來源:Agriexchange

中荷奶業

BSN荷蘭商學院

關於荷蘭企業來說,乳製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商場。中荷之間在奶業上的協作頗多,政府層面、科學層面、企業層面皆有所涉獵。例如,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與我國農業大學、荷蘭皇家菲仕蘭公司在2013年就一同發起了中荷奶業展開中心(SDDDC)。

相關閱讀:中荷農業 | 它的百年校慶與中荷農業緊密相連?!

BSN視野|荷蘭人全球最高,是因為奶牛太幸福?

而最近的有關中荷奶業的大事就是,我國奶業飽覽會於6月28日至30日在成都舉辦,由9家荷蘭企業組成的逾越375平方米的荷蘭展館參加了本次的飽覽會。昨晚,荷蘭駐華使館和荷蘭買賣促進委員會成都代表處安排舉辦了中荷奶業商務晚宴。不僅如此,今天上午,“荷蘭智慧農場——完結盈利及可繼續農場的計劃”論壇在成都世紀城會議中心舉辦,一再的奶業溝通將為未來的協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閱讀:中荷農業 | “荷”你一起食

接下來,我們繼續看看荷蘭奶業的另一面吧!

1荷蘭幸福的奶牛從來不會餓肚子

假設想要前進乳製品的質量與競爭力,處理乳製品出產本錢居高不下的問題成為了要害。在荷蘭,人們為了下降出產本錢,採取了前進出產功率的辦法,效果非常不錯:荷蘭的生乳出產本錢摺合人民幣僅為1.9-2.1元,荷蘭的每頭奶牛年產牛奶8500公斤,單產量比我國高出近50%。

奶牛是具有凌亂瘤胃系統的食草動物,只需能夠給它們供應優質青貯飼料(青貯飼料是將青綠飼料切碎,在密閉缺氧的條件下,通過發酵效果剋制雜菌的繁殖之後得到的一種粗飼料)來影響瘤胃活動時,才華保證養殖效果。

與餵養豬和雞大相徑庭的是,飼餵奶牛需求考慮的要害並不是小麥或許豆粕,而是優質的青貯飼料。別的,奶牛每日的菜單都需求包括適量的澱粉和蛋白質,且保證24小時不間斷供應,根絕出現“盤子空空”的問題。在荷蘭,每一頭奶牛均勻每天會吃掉55公斤的食物,其間有75%的牧草、25%的玉米。除此之外,奶農還會給奶牛喂下約5公斤的膳食補充品,例如大豆蛋白、維生素、礦物質、小麥纖維等補充品來均衡營養。

2014年3月,我國與荷蘭簽署了一項協作協議,荷蘭的乳製品職業專家將協助我國前進產量、改善質量,幫助我國把每年牛奶的產量從3700萬噸增加到4000萬噸。當時荷蘭乳業協會代表郝瀚思(Hein Schumacher)也曾提到,讓一頭牛吃相同的草,擠更多的奶,我國奶農才華賺更多的錢,消費者才華買到更廉價的奶。

BSN視野|荷蘭人全球最高,是因為奶牛太幸福?

2讓奶農“翻身”成“股東”

在荷蘭的乳業展開方法中,當地奶農與乳製品公司的聯絡極點接近。上游奶農集體組合成一個協作社,專攻擔任奶牛養殖、生鮮出產,但一同這些奶農又是中游乳製品加工出產、出售公司的股東。當消費商場發生變化時,上游養殖能靈敏獲得信息,及時作出出產調整;而出產加工環節也能仰仗靈敏獲得的信息,對過剩出產的鮮奶進行出產調整,然後避免“奶荒”或“倒奶”情況發生。

荷蘭一同的“家庭牧場”方法已有140多年曆史。以荷蘭的菲仕蘭乳業協作社為例,荷蘭的近2萬名會員農場主,“既是奶農,又是公司股東”。奶農給公司供應牛奶,公司用現代化的工業和科技將牛奶加工成各種乳製品出售。

BSN視野|荷蘭人全球最高,是因為奶牛太幸福?

荷蘭奶農,圖片來源:荷蘭菲仕蘭乳業合作社官網

大多數參加的奶農以家庭為單位,均勻養殖85頭奶牛,能保證滿意的戶外放牧時間,也能保證非常高的鮮奶質量。一同奶農參加協作社,就不用擔憂牛奶賣不出去。這是荷蘭的牛奶協作社對奶農一個重要承諾,農場全部原奶不論多少,協作社有必要全部收購,哪怕是遇到行情不景氣,每月也有一個保底收購價。

協作社實際上把會員奶農與公司捆綁成一個一同體,每個奶農都是公司全部者,對牛奶的加工、出產和出售全權擔任,一同享受公司業績帶來的福利。公司會將盈利的55%通過績效分紅和固定會員債券方法發放給奶農。而奶農們能夠參加協作社的決議計劃,具有投票權,會員資格可繼承。因而,奶農們天然就會關心牛奶的質量安全。並且,每年都會有極少量產品不合格的奶農被請出協作社,然後保證牛奶的質量。

BSN視野|荷蘭人全球最高,是因為奶牛太幸福?

荷蘭農場內正在進食的奶牛,截圖來源:荷蘭皇家菲仕蘭康柏尼公司官網

我國幅員遼闊,奶牛牧場的規劃也各不相同,有規劃為1000頭以上的規劃化牧場,規劃在幾百頭左右的養殖小區以及奶牛散戶。規劃化牧場的集約水平較高,使得其生乳出產本錢較養殖小區和養殖散戶而言更低。而荷蘭的方法是否能夠為我國的奶牛散戶們所用,有待進一步的試驗與完善。

國際視野 · 知行合

聽而易忘 見而易記 做而易懂

The Action Learning Business Schoo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