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被人誤解的名言?

ft2883407


人們常說的“以德報怨”,就是典型地一種對孔子思想的歪曲。

“以德報怨”一直以來被很多人作為“寬容”之舉而大加提倡,認為其根據源於《論語》,因而被認作為孔子的主張,這其實是實用主義對《論語》原文的斷章取義的結果。“以德報怨”這句話的確出於《論語》,但卻並非孔子的主張。《論語·憲問》載:“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朱熹說過,“直道,無私曲也”,即孔子所謂“直”就是“無私曲”,善者善之,惡者惡之,以公正無私的率直平和心態對待人和事。論語這段說的是,有人向孔子請教,受人害了,不作計較,反而以恩德回應,這樣做法對嗎?對於這種說法,孔子反問到,如果報答仇怨要用恩德,那麼,受人恩惠之德又將如何報答?

“以德報怨”被誤認為是孔子的主張,根子上源於對孔子“仁愛”思想的偏見和誤解,片面地以為“以德報怨”是孔子仁愛思想的真實體現。

而實際上,這是對孔子思想的誤解,“以德報怨”並不符合孔子的仁愛思想原則。孔子主張的仁者“愛人”,對象是指愛道義君子和仁人。孔子對巧言令色的“小人”是毫無客氣可言的。“惡不仁者,其為仁矣”,憎惡不仁者,也是有仁德的表現。孔子說:“仁者必勇,勇者未必仁”,老子說“慈,故戰必勝”,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都是書生說法嗎?上兵伐謀,下兵伐戰。打打殺殺還不簡單,複雜的是如何運用智慧,是和平,不是戰爭。


麥田海洋


1,“無奸不商",其實是“無尖不商"。“尖"是說舊時的米鋪會在鬥上堆出一個“尖"來做添頭。

2,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原話沒錯,但意思被誤解了,意思是,漁網如果不曬,會很容易被海水腐蝕。

3,“人是生而自由的”,這句話出自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號召人民起來抗爭的號角,一一我們要為自由而戰!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由於這二句話太過美好,人們在引用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把後半句忘掉了。

這句話的全文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反比其他人一切人是奴隸”。前半句是理想,後半句是現實。很多人心懷理想,卻不願面對現實。或許這就是後半句被遺忘的原因吧。

4,“無毒不丈夫",這一句俗語訛傳而來。原話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量"和“度"都指的是氣量,胸懷,氣度。君子和大丈夫,必須有氣度。所謂“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大丈夫怎麼會倡導內心歹毒呢?

5,老師愛用“天才那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用這句話來鼓勵我們要勤奮,但是,老師和教材偏偏漏掉了,愛迪生的後面那關鍵的一句,“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



內江黃大姐


被誤傳的名言後多,很多誤打誤中為“名言”。這真北田說“牛角瓜”,傳到南地“牛說話”。

人們都長說“長兄為父,長嫂為母”,這一句名言使用最多,卻不知這句名言是誤傳了,成為今天的“兄為父”“嫂為母”。

什麼是正確地說法呢?

正確的說法應是“長兄為扶”,“長嫂為模”。

意思是,作為兄長年長懂事,應為家中多分擔責任。一但父母年事已高或離世。作為兄長,應盡力“扶”持弟妹,繼續生活。而作為兄嫂,也就應為丈夫分憂,為弟妹起楷“模”作用,共同把家庭建設好。

“長兄為扶”,“長嫂為模”。才是“長兄為父”,“長嫂為母”這句名的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