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說出抗戰的最大功臣,不是指揮出色的名將,也不是政務高官

在好不容易結束了清朝統治之後,多災多難的中國國內,又相繼發生了多起戰事。而對我國早有企圖的日本,趁著國內軍閥林立的時候,公然侵佔了我國東北。隨後在1937的盧溝橋事變中,徹底開始了侵華戰爭。

蔣介石說出抗戰的最大功臣,不是指揮出色的名將,也不是政務高官

但在隨後的八年抗戰中,軍民上下一心共同抗敵,在此期間曾湧現出不少的抗日名將。也正是因為在他們的努力下,日軍才一次次被我軍擊敗,將企圖侵佔我國的夢最終破滅。在許多人的眼中,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我國才處於不敗之地。

但是在身為國軍領袖的蔣介石眼中,這八年抗戰之中最大的功臣,其實另有其人,而這個人就是當時非常著名的孔祥熙。

蔣介石說出抗戰的最大功臣,不是指揮出色的名將,也不是政務高官

大家肯定會說,此人在更方面記載中,並沒有上過戰場,為何會最終成為老蔣口中的功臣呢?原來啊,在當時的社會之中,並不是僅有在戰場上勝敵,才可以算是功臣,在其他領域之中,能改變我國被人欺負,落後的局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這個孔祥熙,早在1933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國民政府的財政部任職,同時還兼任中央銀行的總裁,可見在此人的手中,有著不少的財富。而在隨後的八年抗戰裡,戰士們吃的穿的,以及武器裝備和軍餉,其實都是靠著他一人來提供的。

蔣介石說出抗戰的最大功臣,不是指揮出色的名將,也不是政務高官

也正是因為在他的努力下,使落魄非常窮的中國,才能夠在抗戰的時候,得到一筆較大的財政保障,這才會有各抗日名將獲勝的消息。要不是他的存在,想必戰士們連吃穿都成問題,更別說武器裝備的配備了,就算真的遇到人數較少的日軍,沒有裝備的之稱,根本就很難獲得最終的勝利。

更別說在今後的八年時間,一直苦苦支撐著,說不定不出幾個月,就已經被徹底打敗了,哪還有這之後所發生一系列的事情。

蔣介石說出抗戰的最大功臣,不是指揮出色的名將,也不是政務高官

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孔祥熙去世以後,蔣介石還曾親自寫下悼文,主要概括出孔祥熙在生前,統一了國家的貨幣與財政,為教育事業以及軍隊所需,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這才得以讓很多人都知道,在幕後還有這樣一個人的存在。

想必大家肯定會說,誰掌握財政結局肯定都會一樣,但如果你這樣想就錯了,因為早在1944年的時候,他就曾被人逼迫下臺,但是很快國民政府的財政以及金融方面的產業,很快就降低了下來,使得各地的經濟完全癱瘓。

因此可見,此人在財政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一面。不知道大家對他是功臣這一說辭,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