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浪费不是贵,而是买来不用

“高频”其实是互联网行业带火的一个词。想了解它,我们举个反义词的例子:58同城、途牛和去哪儿网提供的全都是“低频服务”,正常用户不会天天在58同城租房、找工作。当然这一原则也可以用于消费领域。对于“高频服务”“高频产品”,最好的描述是“牙刷原理”,大意如下:

一个好的产品,就像牙刷一样,每天会被用户至少使用两次以上。
最大的浪费不是贵,而是买来不用


对于大多数的互联网产品,如果无法做到“高频”,就需要不断地获取流量,要么路子广,有流量大V与之合作;要么不缺钱,烧补贴,买流量。

所以如果我们从新审视“高频”这个词,其实它具有双重意义:一、“使用次数多”,比如上面提到的牙刷,比如我们每天都在用的微信,抖音;二、“刚需”,也就是说:不是伪需求。比如在福特发明汽车之前,如果去问顾客想要什么样的代步工具,顾客会说:要一匹更快的马。直到福特把骑车造出来,人们才发现:我想要这个,而不是更快的马。

使用频率高,又没有替代品的一般都是“刚需”,比如某个网银App,可能每个月只需要打开一两次,但是你却无法删除它。

所以,下面我们提出的“高频刚需”的理念也可以用于消费领域。在大家都保持乐观,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我们的消费原则就是“买买买”,实在钱不够的话,我们去“借借借”。但是当遇到“消费降级”,大家转为悲观的时候,我们的消费原则也必须做出调整。有些人说:那无外乎“省省省”和“攒攒攒”咯。笔者认为,仅仅这样做未必好,俗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吃惯了山珍海味,门口均价十元的铁板烧套餐还真未必入的了口。所以借鉴互联网的原则,我认为大家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哪些商品是“高频刚需”的,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笔者曾在朋友圈感叹过:

最大的浪费不是贵,而是买来不用。
最大的浪费不是贵,而是买来不用


这是我最近对于消费观的一次反思,这次,我反思了哪些钱花的值,哪些钱花的不值。也与今天提到的“高频刚需”精神非常契合。

比如列举一下近年来笔者买过的几件觉得很值,越来越值的东西,第一是iMac Pro,第二是iPhone X,第三是Apogee Mic Plus麦克风、第四是理光GR、第五是Ulysses(Mac + iOS版本)。这几件东西的共同特点第一是高频刚需,每日使用;第二都是“生产力工具”。

最大的浪费不是贵,而是买来不用


单独看这几个物品,单价都不低,而且相比于同类其他的“替代品”,都要相对较贵一些,但是综合整个生命周期的使用的成本,却一点也不高。如果把这些物品的成本分摊到每一天,甚至分摊到每个小时,则「每小时平均使用成本」极低。而这些东西本身带来的工作学习效率的提升,愉悦感的提升,更是数字难以描述。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高频”以及“刚需”(极大地提升效率)。高频使用会极大的分摊成本,而刚需(提升效率)又最大化了这项花费的回报。相对较低的成本和绝对领先的回报二者想加,决定了这些方面的投入是极为划算的。

当然,拿这个原则去反思自己的其他消费,也能看出问题。比如买一个比较贵的相机,却无法每天携带,这无疑会让这项投入显得非常不划算。如果花几分之一的价钱买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相机,这样的投入要理性很多。

除了把资金花在“高频刚需”的生产工具上,还有一种投入也是非常划算的,就是“放大”上面提到的高频刚需工具效用。如何放大?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资于教育本身。

比如学习Ulysses的高级使用技能,比如学习摄影技巧或者视频编辑的方法,比如在iPhone或者Mac上安装更好的生产力工具。这些投入都是极为明智的决策,它会让你生产力工具上的投入有更多的回报。这给我们一个启发:围绕一件正确的事情,去加大投入是极为有效的策略。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最近消费观的总结和反思,希望自己未来花钱更加明智,也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