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乐坛里,词和曲哪个应该更为重要?

dj小周


从音乐角度讲,当然是曲更重要一些,这里的“曲”是指人声旋律和编曲,因为这个部分是纯粹且直接对应我们听感的,例如音乐色彩与情绪的关联等等。

但是中国文学自古就有诗词歌赋,因此汉语填词它骨子里就有中华传统的韵脚诗律,所以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歌词,甚至喜欢到「反复抄歌词」、「自己写歌词」、「摘录歌词经典金句」、「把歌词当作自己QQ签名」等很有趣的文化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在学生群体尤为普遍。

这种重词不重曲的另一层原因,也与我们教育缺失存在重大关联,我们中国教育在音乐基础教育是有很大问题的,很多人上完小学连一首儿歌的谱子都无法视唱,更别说背谱和钢琴弹奏了,所以你让大多数老百姓去谈论「曲」,这本身就有些违背逻辑。

因为在音乐审美中,你的一切视角的根基都要围绕「音乐理论」去分析,并得出自己客观和感性的理解。但是很显然,这种情况在中国比较少见,大多数人是基于「感性」去评判歌曲的,理性评判却有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门槛。

所以这一切,最终造成了大家重词而不重曲,毕竟歌词的阅读理解是门槛最低的,只要你认得字就好。


李嫑嫑


歌词是灵魂,曲子是魂魄。缺一不可...


吴孤独i


不知道毛不易说没说过他的《消愁》是先词后曲,还是先曲后词的?但我自己感觉,这首歌是先有词的!

歌曲就是有词有曲的,哪一个更重要?这怎么说呢?只有曲子,那也叫不成歌了;只有词,那不就成诗了么!所以,这真就说不上哪一个更重要!

但,从创作的角度出发,词和曲,哪一个在先,哪一个就更重要,在先的一定是基础,是基调,所以,我感觉毛不易的《消愁》是先有的词(也不知道到底是先有的啥),后来配的和弦,跟着哼哼出来的!

记得给beyond乐队作词的刘卓辉说过,香港当地的音乐,一般是先有曲,尤其给黄家驹填词时,都是先有曲,然后他再根据黄家驹的感觉去填词!而且,他还说,其实那时候在香港,作词的不叫作词人,而叫填词,就是因为,曲子已经有了,要把曲子配上词,所以叫填词人,而不叫作词人!

那从这个角度来看,曲子一定是更重要的,没有曲子,你哪来的填词呢?

而有一些歌就是先有词的,就像《西游记》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作曲人说,当闫肃老师的词写完拿给我要我谱曲时,我一看,这词写得太好了,回家路上就边合计边哼哼,哼哼出了“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那两句,这“乐思”就定下来了,顺利完成创作!

所以,这歌曲里的词和曲不见得哪一个更重要,如果非要比较,那就是先后顺序,先有哪一个,哪一个就更重要!之所以听者都长时间能记住旋律🎶,而总忘记歌词,那是“生物性的原理”,不是歌曲的曲更重要的原因!

如果你单独去读一首韵律非常不错的词的话,你变换节奏,声调,语气的读,也非常容易出来旋律🎶性的东西!所以,就一首歌而言,词和曲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哪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记得北京奥运会那歌《我和你》,小柯和林夕在创作时就发生了词曲哪个现行的意见不一致,小柯要林夕先写词,林夕要小柯先写曲,最后,小柯没杠过林夕,小柯先完成了曲子的创作,有了“小样儿”,林夕“填的词”!所以,怎么说呢,你能说林夕的词要比小柯的曲更重要?没有小柯的曲,林夕连词都不写!那你能说,林夕的词不重要?那词不也是相当漂亮的吗?

除了词曲一人完成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是一边写词,一边作曲,存在交叉的可能),单从创作的角度看,还是词曲先后顺序决定他们哪一个更重要!

就像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周杰伦的歌,听听听,听了7、8遍也没听明白,但就是好听,爱听,但是后来还是要看方文山的歌词,因为看了歌词才知道这歌到底是在说什么,看明白了,然后又“哇”的一声感叹,这歌太牛了……如果单单周杰伦的曲更重要的话,绝对达不到效果,因为其实你也没听明白这曲的意境,看了歌词恍然大悟,反手一个赞👍……

我是BLAH!


BLAH


理论上应该同样重要,但事实上现在的主流是更看重词。

词相比曲最大的好处,便是通俗易懂,传达的信息更容易被所有听众接受。例如曾获得过金曲奖最佳作词的作品,李宗盛的《山丘》,一句“越过山丘 才发现无人等候”,唱进了很多人的内心。同样地,也有很多作品因为具有好词而成为金曲,比如刘若英的《后来》,周华健的《朋友》等。

但词也有它的局限性,词是分国界的,只能影响华语听众;而曲是不分国界的。举个例子,上文说的《后来》是翻唱玉城千春的《未来へ》,如果咱们听众真的足够重视曲,为什么《后来》《老男孩》《最初的梦想》这些歌一定要等到被中国人翻唱了,才会被广大听众所熟知呢?

曲本身的传达还受到很多教育和审美局限性。比如刘欢老师的《凤凰于飞》,在作曲业内是非常被认可的曲目;但是国内很多听众觉得曲调怪,不怎么好听。但往往能走出国门的,就是这些有实力的作曲家。


兔老板


这个问题得针对不同的人群,对于不懂音乐的人而言,但还算有些文化的人而言词最重要 ,对于懂点音乐的人而言,曲最重要。对于拥有一定艺术追求的人而言两者都非常重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热闹就行。但对于音乐本身而言,还是曲最重要。但歌曲和最本质的音乐应该另有些差别,词也很重要。


幽深竹林听琴1


两个都很重要,举个例子好了,假如有一段非常好听的旋律,却配了一副恶俗不堪的歌词谁会去听,就算是听估计也没有勇气唱出来吧,同样,一副很好的歌词,曲却非常难听,谁愿意去欣赏,所以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往昔如风18394201


同样重要,这是两个方面的灵性,对于创作文字而言,可能门槛更低,但它不代表着你能写出一首很好的词,而对于创作好的旋律,那需要你具有对旋律敏感的天赋。

我将难易度划分个等级,你就可能知道词和曲的权重了。

钻石金曲级别 词曲双佳,尤其是词的场景感和触动感对你的影响至深,例如李宗盛的首首明星作品《山丘》《领悟》等,达到这个境界难如登天。

金曲级别 曲尤为好听,词尚佳,例如周杰伦、陈奕迅唱的大多数作品,这些作品达不到大师的创作水准,达到这样的创作境界,要求你有足够的音乐天赋,再加上多吸收营养,喜好表达,会卖弄文字,并且必须得有耐心,这个境界并不是触不可及。

好听级别,旋律同样不错,词很一般,没太多深度甚至逻辑勉强,这些作品也有不少,比如很多摇滚乐队,像逃跑计划、gala。但相比之下能写出好旋律还是需要天赋的。一个对于音乐有天赋的人,他会自满于创作出比较好听的旋律而忽略掉或者没有耐心钻研歌词的创作。而一个没有音乐天赋的人他必然会在歌词上精心雕琢,所以大多数有音乐天赋的人歌词写的都比较一般,周杰伦或者李荣浩都是这样。

“诗歌”,为什么有这样的比喻,就是这部分作品大多词富有画面感,和抽象或者标榜的表达,但旋律非常一般、过于简单甚至是落伍,例如中国大多数民谣皆如此,再比如五月天的歌也是旋律简单,并不唯美,但歌词励志。达到这样的境界不太需要你有音乐天赋,但要求你懂得装逼。学学吉他和旋,多看看书,多旅行,弄个自媒体的你是没问题的。

口水歌,不过多描述,根本不会听第二遍的。

垃圾,听了就骂街的,比如凤凰传奇。

总结而言,就是一般人最多能达到诗歌级别,对音乐有天赋的人最多能达到金曲级别,目前能达到钻石金曲级别的人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李宗盛。


发达斌


两者是相得益彰、同等重要的。经曲歌曲一定是词曲高度统一、水乳交融的。似乎不少人认为曲更重要,试想一下,一首好旋律的曲让三四流的词作者填上词,怎能成经典?《上海滩》、《我的中国心》、《万里长城永不倒》、《海阔天空》,你说曲好还是词好?曲是血、词是肉,血肉相连,密不可分。


阿郎恋什么曲


华语乐坛重视词,把曲看成是歌曲内容的附庸,完全是本末倒置,这也是为什么华语乐坛落后国外同行的原因,思想方向首先错了,把音乐当成文学对待,导致很多歌曲词虽好,但是曲不堪入目,或者干脆翻唱抄袭,音乐就是音乐,重点还是编曲作曲,词是次要的,没有词他还是音乐,没有曲,那顶多叫诗词,属于文学不属于音乐,这也同样是为什么口水歌,商业流行,民谣这些音乐形式被圈内人看不起的原因


伦语奶茶4536251


举个简单的小例子,就拿周杰伦的夜曲这首歌来说吧,不要唱原版的词,就一直啦啦啦啦啦啦的唱录一首,依然好听到爆!所以曲比词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