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能據守漢中數十年,在姜維手中不到一個月,究竟誰更有能力?

漢中作為蜀漢的根據地,一直都是劉備防守的重中之重。魏延是劉備在位時期的將軍,當時劉備手下有關羽,張飛等人。卻安排魏延作為漢中守將,但是魏延不負重託,守衛漢中近近數十年的時間。為何到姜維手中不到一個月便丟了?

魏延能據守漢中數十年,在姜維手中不到一個月,究竟誰更有能力?

兩人的守備策略不同,首先是魏延的情況,劉備在手下將才眾多時,挑選了魏延作為守將,魏延感激涕零,號稱要將前來攻打漢中的所有將領斬於馬下,此時他的重心便是一心守好漢中,他的策略便是撒兵如豆,在外圍分佈一批又一批的兵馬,依仗漢中地勢險惡,組建了一層又一層的銅牆鐵壁,後來王平也依靠的是魏延的防禦工事,魏國輪番攻打漢中,久攻不下,於是也就放棄了,使得漢中的守備一直很穩固。

魏延能據守漢中數十年,在姜維手中不到一個月,究竟誰更有能力?

但是姜維上任後,此人也應該是屬於心高氣傲,畢竟是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不屑於使用魏延的策略以及防禦工事,他按照諸葛亮的方法,以攻為守,聚兵如谷。他的想法是放敵人進來,然後以漢中的地勢險要,將敵人包圍起來,關門打狗。派小股軍隊在敵人後方騷擾,斷敵人糧草。這個方法同樣很好,但是風險比較大,結果就是姜維放魏軍進來,結果沒有紮緊口袋,魏軍長驅直入,導致蜀漢門戶大開,不到一個月便丟掉了漢中。

其實守備漢中的成功與否關鍵是取決於兩人對漢中的態度,魏延想一心報答劉備的賞識之恩,

魏延能據守漢中數十年,在姜維手中不到一個月,究竟誰更有能力?

踏實守好漢中,守備方法保守但是沒有風險。但是姜維不一樣,有點恃寵而驕的意思,作為諸葛亮的關門弟子,他想要表現自己,採用的策略風險較大,於是漢中失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