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搖」樓盤也怕棄選,「韭菜」不夠割,開發商正在搶跑


“萬人搖”樓盤也怕棄選,“韭菜”不夠割,開發商正在搶跑



PART 1

明天中午12點,寶盛道谷酒店3樓,萬科江灣城選房!

608套房子,前1200戶到場。除了入圍的608戶外,另有592戶家庭輪候選房

乍看之下,又將是一場開盤盛宴。

但你發現了嗎?608套房子,1200戶。也就是說,開發商做好了50%人棄選的準備。

最終結果雖未定,但在熱門紅盤,尤其是7個“萬人搖”樓盤中,江灣城的備選數量可能是最多的,將近1:1。

放在5、6月,那是不敢想的。

首個登記破萬的紅盤——融信瀾天,最後404套房源開盤,預備46戶替補。最後,第410號選走了最後一套房子。只有6人棄選。

我粗略統計了搖號後,熱門紅盤預備的替補情況。發現,6月底前開盤的紅盤,開發商預備的替補數量都不多。綠城梧桐郡最少,替補家庭只佔10%,其他的有20-30%。

棄選的很少。中獎的人,大多不願放棄,哪怕只剩一樓的房子。


“萬人搖”樓盤也怕棄選,“韭菜”不夠割,開發商正在搶跑



替補數量越小,意味著開發商銷售信心越強。否則,像寶嘉譽府這樣,安排了替補,仍有房子沒選完,還要“二輪替補”。

寶嘉譽府也是杭州首個,官方發表聲明,推盤房源未售罄,需要“二輪替補”的樓盤。

自那時起,搖號的助推器效應愈發減弱。

就連紅盤,也出現開盤當天未能售罄的現象。西雅圖8月再開盤時,就出現類似情況。391套房源,叫了500人選房,結果當天只賣了356套。

剩下一堆大戶型,開發商只好把500號以後的,叫來選房。

眼下,熱門紅盤雖然銷售不愁。但開發商為了一次性把房子賣完,只好通過增加選房人數加大售罄概率。

候補人數多的,是可售房源量的兩到三倍,甚至還要多。

購房者也不傻,知道應該怎麼選擇。我一朋友,中了江灣城800多號。在替補名單裡,算是排位比較靠前的,但她放棄了。

“就是輪到我,也不會有什麼好房子,還不如不折騰。”

PART 2

以前行情好,只要一二手價差大,什麼房子都敢買。眼下行情微妙,自然要謹慎些。

搖號效力,眼看著在減弱,開發商推盤節奏,卻有加快趨勢。臨平的法蘭公園、未來科技城的華夏之心、蕭山的越溪府,8月接連領了兩張預售證。

華夏之心推盤量最多,749套住宅,兩次開盤售罄。

從首開到清盤,花了不到一個月。

未來海岸、天空之翼,都是8月首開的純新盤,很快又加推。天空之翼,前兩天剛公示了新的預售證。

良渚的夢棲祥雲、藏瓏玉墅、沐瀾,也是一個接一個地開盤。

還有未來科技城一帶,未來悅、時代之城、華夏之心,以及遠一點的江南府、未來海,推盤節奏就沒停過。

不光在售樓盤推盤速度加快,老盤中還有組團沒賣完的,也趕著開盤。


“萬人搖”樓盤也怕棄選,“韭菜”不夠割,開發商正在搶跑



最典型的是東海,一年半沒賣過高層的閒湖城、一年沒開盤的水景城,上週接連領出預售證。一下子,推盤量超800套。

有的開發商甚至加速搶跑。

餘杭遠郊一帶,正在登記的A樓盤,業內普遍認為是在搶跑。板塊內另一新盤,差不多節點也要開盤。

城東B新盤也是一樣。售樓處剛開放不久,就已發動中介蓄客。整個城東新城,可售庫存有70多萬㎡,若是幾大新盤相繼開盤,客戶很快被分流。

新盤扎堆的申花、崇賢、蕭山市北、南部臥城、臨安等區域,各新盤間的競爭壓力,也不小。

大家心照不宣,早點開盤,還能早一點收割市場上,那為數不多的“韭菜”。


PART 3

開發商搶跑,除了預期轉變,還有來自業績下滑和負債高企的雙重壓力。

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今年7月和8月,全國TOP100房企銷售業績,已連續兩個月保持低迷,僅成交7661億和7758億。

而今年6月,TOP100銷售額高達11164億。相比之下,跌幅超過30%。

另一方面,負債高融資難的問題,始終未解決。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36家上市房企最新資產負債總額超過10萬億,平均負債率約80%。

國內地產企業貸款期限以3年為主,過去兩年瘋狂擴張產生的大量貸款,將在2018—2019年到期。也就是說,未來1-3年,地產行業債務到期壓力非常大。


“萬人搖”樓盤也怕棄選,“韭菜”不夠割,開發商正在搶跑



雪上加霜的是,在嚴厲金融監管態勢下,融資渠道不斷收窄,“借舊還新”這種模式基本被堵。

於是,降負債、去槓桿……已經成為不少企業首要目標。

所以,我們看到,曾經在土地市場上叱吒風雲的激進房企,大部分消失了。以杭州為例,下半年的慘烈,與上半年的瘋狂,形成了鮮明對比。

甚至還可以看到,不少大型房企,掀起了“裁薪減員”風。

比如,8月底,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房企——長江實業上海公司被曝大量裁員,不少員工已離職。

據統計,最近半年內,傳出裁員的大型房企,包括綠地、長實、萬科、富力、雅居樂等近10家大型上市房企。

近期公示的房企中報也顯示,包括融創、恆大、碧桂園等頭部公司,在內的多家房企,均透露出控制發展節奏、淡化年初既定銷售目標的信號

PART 4

少拿地、甚至不拿地,開發商都可以控制。但在搶跑、去化現有庫存方面,開發商卻是左右為難。

因為早期低價獲取的項目,逐漸售罄。留在手上的,大部分是過去兩年,為搶佔市場,而獲得的高地價項目。

限價體系下,拿出來賣必然虧本,捂著手裡資金壓力又大。

眼下的杭州,就是典型代表。隨著江灣城、西湖國際城等限價紅盤的陸續出貨,接下來真正有豐厚利潤的住宅已屈指可數。

但供應接力者——高地價樓盤,卻因為限價原因,遲遲未上市。如公園1872、都會森林、錢塘天譽等樓盤開盤時間,一拖再拖。

大概率可以預見的是,高地價項目,最終將屈服於限價之下。


“萬人搖”樓盤也怕棄選,“韭菜”不夠割,開發商正在搶跑


首先,全年銷售業績和資金成本的壓力,將促使開發商加速項目去化和銷售回款。

其次,按目前政府表態,短期之內,限價基本不會寬鬆。也就是說,縱使拿地成本4萬+,最終也只能賣給5萬左右。

所以,接下去,極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有趣現象。

由於高地價樓盤,所在位置往往比較優越,但因為限價,最終售價仍會低於周邊二手房,或與之齊平。

品質優劣對比明顯的情況下,購房者可能會一擁而上,搶購地王盤,導致二手房更加慘淡。(一個板塊同樣4萬,多數人優先選擇新房。)

接下來,改善購房者應該擦亮眼睛,因為很可能會出現一批“高性價比筍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