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5亿条“开房信息”或正遭售卖!对付隐私泄露,法律上有没有狠招?

「热点」5亿条“开房信息”或正遭售卖!对付隐私泄露,法律上有没有狠招?

外出游玩、出差......

人们少不了需要开房住宿,

可我们的信息安全吗?

这两天,

住过汉庭、桔子等酒店的人都坐不住了,

5亿条“开房信息”或正遭售卖!

「热点」5亿条“开房信息”或正遭售卖!对付隐私泄露,法律上有没有狠招?

“出售华住旗下所有酒店数据,官网注册资料、入住登记信息、酒店开房记录……”28日,一条数据出售帖在社交媒体中被广泛传播,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热点」5亿条“开房信息”或正遭售卖!对付隐私泄露,法律上有没有狠招?

5亿条信息泄露,囊括所有个人信息

从卖家发布内容看,数据包含华住旗下汉庭酒店、美爵、禧玥、漫心、诺富特、美居、CitiGo、桔子、全季、星程、宜必思、怡莱、海友等酒店。

泄露的信息包括华住官网注册资料、酒店入住登记的身份信息以及酒店开房记录,住客的姓名、手机号、邮箱、身份证号、登录账号密码、家庭地址、生日、同房间关联号、卡号、入住时间、离开时间、房间号、消费金额等

详细数据。卖家称,以上数据信息的截止时间为2018年8月14日,数据共140G 约5亿条,这部分数据打包出售价格为8比特币或520门罗币(约合人民币37万元)。

华住酒店集团2005年以经济型酒店汉庭起家,如今已在全球排名第9位,在中国超过370座城市里已经拥有3700多家酒店。8月28日下午,华住集团发布声明表示,针对这一事件及引发的恶劣舆论影响,集团已在内部迅速开展核查。与此同时,华住表示已经聘请了专业技术公司对网上兜售的“相关个人信息”是否来源于华住集团进行核实。

警方已介入调查

「热点」5亿条“开房信息”或正遭售卖!对付隐私泄露,法律上有没有狠招?

对于信息泄露,

我们并不陌生。

或许你也曾发现,

买完车,就有人来推销车险;

买完房,就有人来推销房险;

生完孩子,就有人来推销满月照......

他们怎么知道你的电话?

「热点」5亿条“开房信息”或正遭售卖!对付隐私泄露,法律上有没有狠招?

针对此次酒店信息泄露事件,

谁该为此负责呢?

如果酒店泄露客人的信息,

应该追究酒店的责任,

因为酒店有保障客人信息安全的义务!

「热点」5亿条“开房信息”或正遭售卖!对付隐私泄露,法律上有没有狠招?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目前该案件还在调查中,

但酒店有责任确保客人信息安全。

而泄露他人隐私的,

实在是太可恶了!

那么,

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相关处罚的呢?

《网络安全法》规定,个人和组织窃取或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光罚款是不是太温柔了?

有没有再狠一点的招?

你别说,还真有!

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对于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将面临七年有期徒刑。

互联网嵌入社会生活已越来越深,

个人信息难免在网上留下痕迹。

大数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也让每个人暴露在更大的信息泄露风险中。

我们还能为隐私保护做些什么?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 左晓栋

“成立专门负责个人数据保护的独立机构,配备专门人员来执行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查处工作。”

左晓栋建议,独立机构应不仅打击涉及违法犯罪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倒卖行为,还应将尚未达到犯罪标准的买卖行为纳入社会征信体系,让公民个人信息成为谁都不敢触碰的“高压线”。

「热点」5亿条“开房信息”或正遭售卖!对付隐私泄露,法律上有没有狠招?

相信不断完善的法律,

会为我们的隐私安全保好驾,

更严格的监管审查制度会为我们护好航!

也让隐私穿好衣服!

素材来源:新华网、人民日报、江苏司法行政在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