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拼購突破100萬單,再不懂「社交電商」,只能被網際網路淘汰!

蘇寧拼購上線首日用戶數達200萬,蘇寧的“8.8拼購日”單天訂單量突破500萬單。拼購是蘇寧易購試水的新業務板塊,在818發燒購物節中,因為蘇寧其平價正品的好口碑,在社交電商中表現搶眼,成為品質拼購第一品牌。18日凌晨僅一小時,蘇寧拼購就突破100萬單。

蘇寧拼購突破100萬單,再不懂“社交電商”,只能被互聯網淘汰!

最近,在拼多多、小紅書等社交電商平臺異軍突起的影響下,掀起了國內消費者的拼購熱潮,而且國內的很過電商平臺也上線了拼購模式。

蘇寧拼購突破100萬單,再不懂“社交電商”,只能被互聯網淘汰!

今年3月,淘寶推出了平價版淘寶,一個月後,京東旗下的一款團購APP京東拼購也正式上線。最近,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在APP首頁還低調上線了“每日必搶”欄目,產品涵蓋日用、服飾、3 C等領域,價格從8.3元、9.9元、19.5元、149元不等,包括了限時拼團、拼團返利等功能。

社交電商為什麼會發展如此迅猛?

蘇寧拼購突破100萬單,再不懂“社交電商”,只能被互聯網淘汰!

近年來,社交電商的異軍突起,主要與以下三方面變化密切相關:

第一,主流電商發展已經進入瓶頸期。由於移動互聯網紅利期已過,主流電商的運營成本與獲客成本越來越高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流量轉化率整體走低,而新公司更是難覓機會。

第二,技術的成熟是必要條件。隨著互聯網與移動社交媒體技術的發展與成熟,供應鏈與支付環節日漸完善,這為社交電商的崛起提供了必要條件。

第三,消費者購物習慣在改變。時下,人們的時間普遍被各種新聞、視頻、遊戲、社交等應用充斥,碎片化趨勢明顯,同時消費過程中的信息傳播、交互方式、應用場景與營銷形式更加多元化。這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購物習慣,讓人們越來越願意在移動端完成購物。 以上種種,為社交電商的爆炸式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與傳統電商相比,社交電商有哪些優勢呢?

首先,社交電商的運營效率較高。相比於上一個時代“中心化”電商平臺,社交電商的精髓在於人和人的溝通,個人影響力有著更快的傳播速度和更廣的傳播面,正所謂哪裡有社交,哪裡就會有交易,不需要自上而下的蔓延,同時也基於大數據技術完成用戶管理,大大節省了時間。

其次,社交電商的推廣成本較低。社交的核心是人跟人之間的信任,只有信任才會產生交易,只有好的商品才能維持信任,進而持續銷售商品。通過社交平臺開展的電商活動,將獲得來自你整個朋友圈的穩定流量,而它的獲客成本也清晰可見——每位親友幫你砍了多少價,平臺就付出了多少成本,如果只砍了1分錢,沒錯,平臺就只花了1分錢,這樣的成本對於平臺的前期推廣來說是相當值得的。

而社交電商的購物圈恰恰是沿著社交工具中熟人關係鏈拓展的,由此可以實現購物信息即時推廣,並能夠把影響客戶的週期從幾秒延長到幾天甚至幾個月,甚至還有多次影響和持續銷售的機會,從而與客戶進行更為良好的互動,提升轉化率,實現用戶的“裂變式”擴張,並帶來更多的流量。

蘇寧拼購突破100萬單,再不懂“社交電商”,只能被互聯網淘汰!

最後,社交電商平臺功能更齊全。社交電商平臺集社交、支付、電商平臺等功能於一身。通過社交場景的應用,在“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的同時,不僅更容易將用戶引導到電商平臺進行消費與購物,大大節約獲客成本,還能夠顯著提升用戶的購物體驗,增加消費樂趣。

根據各類社交電商的特點歸類,目前社交電商主要可分為三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自然是拼團。最近淘寶和支付寶聯手推出的“五折拼團”功能,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在自家的“818電商節”期間上線了蘇寧拼購產品,這些傳統電商轉型發展的都可歸為拼團模式。

蘇寧拼購突破100萬單,再不懂“社交電商”,只能被互聯網淘汰!

第二種模式是社群,淘寶內部對社群早有佈局,“微淘”、“淘寶直播”、“淘寶頭條”、“淘寶社區”等等相繼被推出。但淘寶無心插柳的新族群——網紅,將其個人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的流量帶到平臺上,實現銷售轉化。像頭部網紅張大奕,其2017年雙十一店鋪銷量就和優衣庫是一個級別。

第三種模式是分銷,每個用戶都可以是一個分銷節點,依靠成交佣金刺激更多傳播,提高成交量。跟拼團相比,雖然分銷在短期無法產生大量利潤,但長期來看能夠為平臺電商增加大量流量入口。

蘇寧拼購突破100萬單,再不懂“社交電商”,只能被互聯網淘汰!

目前走分銷這一模式的傳統電商有京東和唯品會。今年,京東和蘑菇街、美麗聯合推出“微選”,用戶可以在“微選”上自己購買商品或分享給好友,當好友購買即可獲取分成。

縱觀整個電商行業,流量和供應鏈是最重要的兩環,兩者相輔相成。從流量來看,社交電商獲取流量的核心是賦能中心化節點,也就是小B端。而當平臺的供應鏈、營銷、物流等能力越強,小B端就越容易拉到人,在多級分銷的模式下,拉的人越多意味著賺得也越多,從而也能夠再反哺到供應鏈。

微信以往的平臺:微商城、小程序和公眾號都有一大弊病,那就是隻有自家流量,沒有公共流量。

而沒有公共流量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這個平臺沒有品牌力,沒有影響力。

而在三種模式中,背靠微信10億強大流量的微選平臺擁有先天性的發展優勢。

蘇寧拼購突破100萬單,再不懂“社交電商”,只能被互聯網淘汰!

社交電商一炮打響了電商的3.0時代,社交裂變所帶來的流量的增長也許會為平臺的成長帶來速度,但不能保證持久度。電商從來都不僅僅是流量的故事,而是關乎背後的服務、體系甚至生態。隨著老牌巨頭的入場,大戰在所難免,我們只能在改變發生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

億泰科技一直致力於為你提供:京東微選入駐,眾籌運營、電商分銷鋪貨、跨境電商運營,微信分銷、融資掛牌、品牌塑造等專業服務。

瞭解更多關於我們:http://www.eteco.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