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語文 第8講 古詩鑑賞定勢思維-邊塞詩

教學過程

人教版高三語文 第8講 古詩鑑賞定勢思維-邊塞詩

第八講 古詩鑑賞定勢思維-邊塞詩

一、課堂導入

在唐代,有一批詩人(如高適、岑參、王昌齡、王維、李益等)十分擅長描寫邊塞征戰生活,後人稱他們為"邊塞詩人",形成了所謂的"邊塞詩派",反映邊塞征戰生活的詩作逐漸蔚為大觀。邊塞詩是唐代這個詩歌大國的一束奇葩,今天,我們就走進這個王國去欣賞邊塞詩這朵奇葩。

二、複習預習

請鑑賞下面的懷古詩。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鑑賞提示:

行,詩歌的一種體裁,從軍行,寫軍隊生活的樂府古題,王昌齡共寫《從軍行》七首,這是第四首。這首詩反映了戍邊將士殺敵立功、保衛國家的豪情壯志。詩的前兩句描繪邊地風光,藉以渲染戰爭氣氛。後兩句集中概括了戍邊將士長期參與的酷烈戰爭生活以及決心破敵的豪情。壯闊的塞外景色與將士宏偉的抱負融合在一起,氣魄雄闊,風格渾豪。"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常被用來表現殺敵衛國的英雄氣概和堅強意志。中唐詩人戴叔倫寫有"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雄豪詩句,同此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知識講解

考點1

常見意象:

從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書、戈、矛、劍、戟、斧、鉞、刀、鎩、簫笛……

從景物看:大漠、烽煙、長城、黃沙、長雲、秋月、雪山、孤城、雁飛、鷹揚、箭飛、馬走……

從地名和民族名看:磧、西、輪臺、龜茲、夜郎;胡、羌、羯、夷、樓蘭、安西、單于……

考點2

思想情感:

抒發報效國家、渴望建功立業的豪情。

讚頌邊疆將士不畏辛勞、保衛邊陲的戰鬥精神、奉獻精神。

狀寫將士的鄉愁、家中親人(妻子)的離恨,同情邊關將士。

批判統治者窮兵黷武。

專業術語:豪邁、豪氣、豪情、報國之志、殺敵豪情、昂揚精神、同情、厭戰、離恨……

考點3

表現手法:

對比、觸情入景、虛實結合、用典 。

四、例題精析

定勢思維法

所謂定勢思維,就是按照積累的思維活動經驗教訓和已有的思維規律,在反覆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維。某類題材的詩歌,使用的意象和藝術手法、抒發的情感往往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掌握了這些特點和規律,便可以運用定勢思維快速解決問題。

信息三看法

1.看標題。

2.看註釋。

3.看題幹。

【例題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①

岑參

聞說輪臺路②,連年見雪飛。 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 勤王敢道遲,

私向夢中歸。

[注]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②輪臺:庭州厲縣,在今新魯木齊。

【題幹】1.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答案】在本詩中,詩人應該是在前往邊塞的途中,所寫並非親眼所見,詩人出於想象,並將想象之景訴諸筆端。從標題可以看出,作者此時尚處於前往邊塞的途中;開頭"聞說"二字也表明後面的描寫是憑聽聞所得。

【解析】從"連年見雪飛"至"青山過武威"寫景,但詩人並沒有直接說環境多麼寒冷和惡劣,而是通過描寫春風不來、人少、植被稀疏來襯托北庭連年見雪飛的苦寒的惡劣環境。"連年見雪飛"寫氣候之寒冷,"春風曾不到"寫其荒涼,"白草通疏勒"寫其蕭瑟,"漢使亦應稀"寫其地距中原之遙遠,揭示出西域戍邊的艱苦性。

【題幹】2.詩的尾聯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有怎樣的作用?

【答案】尾聯表現了詩人雖有羈旅思鄉之愁,卻能以國事為重的愛國熱忱。(3分)使得詩中的思鄉之情不至流於感傷,也提升了全詩的格調。

【解析】此所寫,都是回應其他人的關心和慰問。詩題"發臨洮將赴北庭",因而詩中所敘述,也是臨洮至北庭沿途景物。開頭"聞說"者,則說明此行輪臺和第一次去的安西不同,暗示著和安西有對比:自然方面,春風不到,連年雪飛;人事方面,漢使應稀。此次雖是作者第二次出塞,但到北庭還是第一次,所以憑傳聞寫出輪臺的寒冷與荒涼,但是調子並不低沉。

尾聯在內容情感上起到了點染和昇華的作用,全面地抒發了詩人的愛國情懷,"勤王敢道遠"就是指要竭盡全力報效祖國,而"私向夢中歸"表達了詩人想念家鄉,想和親人團聚的情感。這兩句其實是回答別人"勤王道路遠,家鄉何時歸"的關懷,寫得很有創意,把忠君報國之志和思念故鄉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結構上點明瞭詩歌主旨,昇華了主題,言簡義豐,言有盡而意無窮。

全詩從"聞說"落筆,極寫通往輪臺之路的奇寒景象和邊地風物,以抒發詩人不辭路途遙遠艱苦,盡力國事的高昂的思想感情。

【例題2】

冬至留滯舒州有懷歲旦泊舟平江門外①

曹彥約②

舒郡驚冬節,吳門憶歲時③,天寒城閉早,凍合水行遲。

再拜為兄壽,同聲念母慈。窮年終是客,至日始題詩。

【注】①舒州:位於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歲旦:一年的第一天。②曹彥約:南宋大臣、詩人,江西人。③吳門:指蘇州或蘇州一帶,即詩題中的"平江門外"。歲時:每年一定的季節或時間,此指

春節。

【題幹】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A.詩歌標題中的"冬至"交代了詩人寫這首詩的時間,"留滯舒州"點明瞭這首詩的寫作地點及緣由。

B.詩歌第三、四句寫詩人回憶去年在吳門時,城門早早關閉,江面結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誤的情景。

C.詩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是指拜兩次,詩中表達的是詩人對兄長的敬意。

D.最後兩句寫詩人想到自己身在異鄉,又處於貧寒之中,無暇思念故鄉,冬至時思念之情頓起,寫下了這首詩。

E.這首詩採用化虛為實的手法,將對往事的回憶和現實的擔憂融為一體,擴大了詩歌的內涵。

【答案】B3分、D2分、E1分。

【解析】B項"回憶去年在吳門時"說法錯誤,三、四兩句寫的是眼前"滯留舒州"的景象,詩人擔心江面結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誤。D項"又處於貧寒之中"望文生義,"窮年"指一整年。E"化虛為實"應為"虛實結合"。

【題幹】2. 詩眼指詩句中最精練傳神的某個詞句,本詩首聯中哪個字是詩眼?它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答案】首聯中的"驚"是詩眼。詩人為冬至到來、春節為期不遠了感到驚歎,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傷感之情,以及因留滯在舒州,擔心不能及時趕回家與母親春節團聚的憂慮之情。

【解析】回家的船停泊在舒州城外,聽說今天是冬至,心頭一緊:離春節又不遠了!不禁回憶起了去年春節泊舟平江門外的情景。北風呼嘯,城門早早的關閉,江面也凍結了,真擔心船無法航行,回家的行程會因此被延遲。回憶去年春節給兄長拜年時,共同思念遠方的母親的情景。想到自己一年到頭都是客居他鄉,一直到現在才寫下這首詩真是感慨萬千!

【例題3】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選二)

岑參

【其五】

蕃軍遙見漢家營,滿谷連山遍哭聲。

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

【其六】

暮雨旌旗溼未乾,胡煙白草日光寒。

昨夜將軍連曉戰,蕃軍只見馬空鞍

【題幹】1.

這兩首詩描寫戰爭場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

【答案】第一首,正面描寫戰爭。蕃軍從夢中驚醒,已是殺聲震天,戰場一片哭聲,血流成河。詩人通過對戰爭的直接描寫,表現戍邊將士的英雄氣概。

第二首,側面描寫戰爭。詩人通過描寫戰鬥結束後的天明時分,戰場上失去主人的胡人戰馬"空鞍",來暗示昨夜的激烈,含蓄、內斂。

【題幹】2. 簡要分析"萬箭千刀一夜殺"一句詩中數字體現的意義。

【答案】"萬箭千刀一夜殺",句中連用萬、千、一三個數目字,深刻地描寫了戰爭的激烈和廝殺的殘酷無情。萬箭千刀"互文見義,寫殺戮的激烈狀態,"一夜"可見戰鬥持續時間長是一場惡戰。

【解析】這組詩由六首七言絕句組成,是岑參在封常清幕府供職時為封所作的頌歌之一。封大夫即封常清,他瘦瘠跛足,入伍後憑藉謀略戰功,迅速升遷,曾任安西四鎮節度使攝御史大夫兼北庭都護、伊西節度使、瀚海軍使,公元754年(天寶十三年)冬,他率軍大破播仙,此詩所記就是破播仙之戰。《破播仙凱歌》前四首寫凱旋,後兩首則追敘戰鬥情形。蕃軍遙見漢家營一首最具個性特色,是邊塞詩中少有的慓悍之作。

從蕃軍遙見漢家營及組詩其二的營幕傍臨月窟寒,可以看出戰前呈兩軍對壘的形勢。從組詩末首的暮雨旌旗溼未乾,則可知戰事告捷有賴雨夜偷襲的成功。滿谷連山遍哭聲則是夜襲時的實況:蕃兵從睡夢中驚起,已是殺聲震天,戰場一片哭聲。但詩人沒有完全按實況的順序安排,而是將這遍地哭聲安排在對壘句後,這就產生了一種先奪其志(鬥志)的效果。而奪志比奪帥,更是兵家之大忌。唐軍決勝,已唾手可得了。

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二句採用放筆直乾的寫法,展現夜襲的激烈戰鬥場面,字裡行間充滿刀光劍影。萬箭千刀一夜殺,句中連用萬、千、一三個數目字,深刻地描寫了戰爭的激烈和廝殺的殘酷無情。一夜可見戰鬥持續時間長是一場惡戰;但就整個戰役而言又可謂速決,最後,是一個令人發怵的詩句:平明流血浸空城。表現戰血和雨水相滲和,紅成一片。但在一夜殺三字後,推出流血浸空城的鏡頭,就產生了一種怵目驚心的感覺。在前句殺聲哭聲震天的描寫後,出現這個紅色恐怖畫面,又產生了死一般沉寂的效果。

暮雨旌旗溼未乾一首在寫法上,較接近盛唐人普遍的時代風貌。它採取了正面不寫寫旁面的辦法,通過戰鬥結束後的天明時分,戰場上失主的胡人戰馬空鞍,來暗示戰鬥的激烈,顯得含蓄蘊藉。暮雨旌旗溼未乾與平明流血浸空城,都以溼的場面,顯示出戰事剛剛結束,殺氣尚未全消。

五、課堂運用

【基礎】

浣溪沙·荊州①約馬舉先登城樓觀塞

[南宋]張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鳴鞘②聲裡繡旗紅,澹煙衰草有無中。

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酒闌揮淚向悲風。

[注]①荊州,在宋、金對峙時期,是南宋的國防要塞。本詞作於張孝祥知荊州時。②鞘"指拴在鞭子

頭上的細皮條。

詞人觀望邊塞,感慨萬千,請結合下闕概括作者抒發了哪些情感。

【答案】對中原故土和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萬里中原烽火北"被敵人佔領的萬里中原遠在火線的北面。詞人眼前遍地烽火,往日的大好河山,萬里中原就在遙遠的北方,而如今還受金人的侵佔和踐踏。

愛國之情和無盡的悲痛之感。"一尊濁酒戍樓東",借酒澆愁。"酒闌揮淚向悲風" "揮淚"即灑淚,表現內心悲慼之深。秋風吹來,令人不寒而慄,感念中原未復,人民陷於水火之中,而朝廷只求苟安,不圖恢復,故覺風亦滿含悲意。

【解析】這首詞抒寫了因觀塞而激起的對中原淪陷的悲痛之情,上闋寫觀塞,下闋抒悲感。此詞上闋描寫望中要塞景色,明麗壯闊,其中景物也隱約隱呈作者的感情色彩,眼前一片清麗,而人的心情卻深藏陰黯。下闋抒發感慨,從人的活動中表現。在讀者眼前儼然呈現一位北望中原悲憤填膺的志士形象。整首詞色彩鮮麗,而意緒悲涼,詞氣雄健,而蘊蓄深厚,是一首具有強烈愛國感情的小詞。

【鞏固】

秋夜紀懷

[宋]陸游

北斗垂莽蒼,明河①浮太清②。風林一葉下,露草百蟲鳴。

病入新涼減,詩從半睡成。還思散關③路,炬火驛前迎。④

(選自《四庫全書》本《放翁詩選》)

[注]①明河:銀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關:即大散關。④炬火驛前迎:舉著火把到驛館前迎接。

1.三、四兩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

【答案】抒發了詩人的愛國情懷:詩人雖秋夜病臥,仍壯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關的戰鬥生活,還想重返戰場,報效國家。

【解析】首聯描寫了秋夜星空的高遠,頷聯細緻地寫出了秋夜的寂靜,營造出一種悽清的氛圍。頸聯、尾聯抒發了詩人的愛國情懷:詩人雖秋夜病臥,仍壯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關的戰鬥生活,還想重返戰場,報效國家。

【拔高】

轉應曲

戴叔倫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1.這首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案】這首詞描繪了蕭瑟悽清,山川寂寥的畫面;邊塞將凋的枯草,積滿山山嶺嶺的冰雪,初晴的夜空普照大地的明月,偶爾傳來的悲切嗚咽的胡笳聲,孤獨苦守的贏弱老兵…… 表達了戍邊將士對長期戍邊生活的極度愁怨,對家鄉的極度思念, 詩人對將士們的同情。

2. 簡要賞析這首詞中兩組疊句("邊草"、"邊草"與"明月"、"明月")的表現效果。

【答案】"邊草"一疊,營造了荒草連天,茫無際涯的荒涼意境,為老兵提供了活動的背景,烘托了老後空虛彷徨的心理狀態。 "明月"一疊,營造了月光滿地,冷清悽苦的意境,烘托了老兵望月懷鄉、輾轉難眠的思鄉情緒。疊句重唱,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和音韻美。渲染了"愁絕"的氣氛。

解析】這是一首反映邊地戍卒思歸情緒的小令。

開頭"邊草"兩字重疊,固是詞調格律的要求,而在這裡使人聯想到一望無際的草原,顯示出空間的寥闊,同時點明邊塞的地理環境,渲染了荒涼的氣氛。接著"邊草盡來兵老"一句,寫時間之悠長。邊草一次次從生長到枯萎,戍卒年年盼歸,從青年到衰老。值得注意的是以"草盡"烘托"兵老",還暗寓著統治者把戍卒當作"邊草"一樣看待的意思,表現出作者對統治者不管戍卒死活的斥責和抗議,寄託著對戍卒遭遇的深切同情。

中間一聯對句,非常工整。"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前句寫邊塞冰天雪地,一片銀白,"山南山北"點明白雪覆蓋面之廣闊,"晴"字點明飄雪已經停止,同時為下句的"月明"作鋪墊。下句寫白雪襯托下的月色分外皎潔,"千里萬里"寫月亮普照之廣,同時也暗寓著邊塞與家鄉相隔之遙遠。人隔兩地,但所望之月是同一個月,所以明月是最易引起懷人思鄉之景,李白著名的詩篇《靜夜思》就是描繪見月思鄉的情景,唐代寫望月懷鄉的詩篇不勝枚計。接著又按格律要求疊用"明月,明月",使讀者更體會到:戍卒面對明月,思鄉懷人之情更切,似乎戍卒的思想已長著翅膀飛回了家鄉。

結句"胡笳一聲愁絕",一聲胡笳使戍卒從思鄉夢中驚醒過來,原來自己仍舊身在邊地,最後用"愁絕"二字表現出戍卒的極端憂愁苦悶,同時也起了點明主題的作用。

全詞沒有出現思鄉懷人的字樣,但句句都圍繞著這一主題,其特點是全用景物烘托的手法。邊地將盡的枯草,積滿山嶺的冰雪,晴朗夜空的明月,淒涼悲切的胡笳聲,所有這些景物描寫,都是為了烘托戍卒的心情,有了前面的層層鋪墊,最後用"愁絕"二字點明,就顯得心情特別沉重而有力。

此詞的另一特點是重疊的結構形式。按照詞的格律要求,全詞有兩對疊句,這種重疊通過重複歌詠可加強感情的抒發,同時也起了加深意境的作甩。"邊草"重疊,形成一種荒涼的意境,描寫了戍卒的活動背景,也烘托出戍卒空虛淒涼的心境,這就與單用"邊草"二字的作用不同。"明月"重疊,一方面是上句末尾"月明"二字的顛倒,使之與上句轉折呼應,這也是轉應曲詞調的格律要求,形成上下句勾連的格局,可產生迴環往復的韻致,另一方面,"明月"二字的重疊,造成了一種明月普照的柔和氛圍,烘托出了戍卒思鄉懷人的強烈不安的情緒。

課程小結

三大考點:

1.邊塞詩常見意象。

2.邊塞詩用見手法。

3.邊塞詩常抒情感。

信息三看:

1.看標題。

2.看註釋。

3.看題幹。

解析技法:

1.定勢思維法。

2.三步答題法。

人教版高三語文 第8講 古詩鑑賞定勢思維-邊塞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