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公安局全面實施 交管「放管服」20項便民新舉措

日前,公安部部署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升交通管理服務便利化工作,並公佈了簡捷快辦、網上通辦、就近可辦等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措施,9月1日起全部推行。切實落實“放管服”改革各項工作,既是當前交管工作深化改革的著力點,也是保障汽車社會安全、提升汽車社會運轉效率與和諧度的重要抓手。

今日,我市交通管理“放管服”在8月1日前先期推出了8項便民服務類措施,9月1日起,20項“放管服”改革便民服務新舉措將在我市全面推行。

重慶市公安局全面實施 交管“放管服”20項便民新舉措

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舉措明細

1、申請材料四個減免

2、18類業務一證即辦

3、普通業務一窗通辦

4、個性服務自助快辦

5、交管服務網上辦理

6、政務信息網上互通

7、安全教育網上學習

8、交通事故網上處理

9、社會服務網點代辦

10、郵政服務網點代辦

11、延伸農村交管服務

12、推進交通事故快處快賠

13、實行車輛全國“通檢”

14、推進車檢程序優化

15、便利車輛異地轉籍

16、便利駕駛證省內異地申領

17、健全監督制度機制

18、加強智慧監管建設

19、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20、加強信息系統安全保障

重慶市公安局全面實施 交管“放管服”20項便民新舉措

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舉措解讀

近日,公安部辦公廳印發《公安交管部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交管服務便利化的措施》,部署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陸續推行20項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新舉措。現將相關措施予以解讀。

重慶市公安局全面實施 交管“放管服”20項便民新舉措

重慶市公安局全面實施 交管“放管服”20項便民新舉措

一、7月底前,我市落實的8項便民服務類措施

1.問:請介紹一下窗口服務“申請材料四個減免”具體內容?

答:改革前,辦理交管業務需提交身份證明及複印件,填寫紙質申請表格,提交相關證明憑證,辦理車輛業務還需要群眾花錢自行拓印車輛識別代號,材料多、環節多,群眾往往不太熟悉、不便操作,也滋生了一些非法中介,擾亂辦公秩序和服務環境。

改革後,“減證便民”,方便群眾更簡便、更高效、更快捷辦理交管業務。免複印——原來需申請人提交的身份證明覆印件,將由窗口工作人員通過身份證讀取設備自動讀取,由高拍儀掃描留存電子文件,或者由車管所免費複印。免填表——原來需要申請人填寫的紙質申請表格,轉由窗口工作人員採集信息、打印表格,申請人只需簽字確認。免費拓印——辦理機動車登記需要拓印車輛識別代號。原來需要申請人自行拓印車輛識別代號,轉由車輛管理所、機動車登記服務站等免費拓印,切實減輕了群眾負擔。

免提交——原來需要申請人提交的相關部門的證明憑證,如醫院體檢證明等,均取消提交紙質證明憑證。

2.問:此次改革提出了18類車駕管業務“一證即辦”,請介紹一下具體內容?

答:“一證即辦”:即對補換領、審驗駕駛證等18類車駕管業務,申請人憑本人居民身份證明一證即辦。原需審核或收回的駕駛證、行駛證,通過內部信息核查,不再要求群眾提交。“一證即辦”的具體業務事項如下(表格展示):

重慶市公安局全面實施 交管“放管服”20項便民新舉措

重慶市公安局全面實施 交管“放管服”20項便民新舉措

重慶市公安局全面實施 交管“放管服”20項便民新舉措

重慶市公安局全面實施 交管“放管服”20項便民新舉措

重慶市公安局全面實施 交管“放管服”20項便民新舉措

重慶市公安局全面實施 交管“放管服”20項便民新舉措

重慶市公安局全面實施 交管“放管服”20項便民新舉措

重慶市公安局全面實施 交管“放管服”20項便民新舉措

3.問:請問這次改革如何實現交管業務“一窗通辦”?

答:改革前,辦理車駕管業務一般需要經過受理、審核、繳費、發證等多個環節和崗位,特別是繳費等環節,群眾需要到不同窗口多次排隊、多次往返,程序較為繁瑣,耗費時間較長。

改革後,整合優化辦事流程,變群眾往返為內部轉遞,變群眾跑腿為數據傳輸,實現辦理車駕管業務只進“一扇門”、只到一個窗口辦結。

業務辦理一窗式。整合業務窗口,實行所有業務窗口可以辦理全項車駕管業務,實現群眾到任一窗口即來即辦。推行繳費支付電子化,實現“一次排隊、一次受理、一次辦結”。車輛登記通道式。推行受理、審核、查驗、照相等通道式、流水化作業,群眾只要按照標誌和地面標線所指行進,實現只排一次隊即可完成驗車。同時,推行PDA終端查驗車輛,查驗結果信息化傳送,簡化機動車登記程序。

4.問:這次改革對推行自助服務方面有哪些考慮?

答:交管業務自助服務終端是“互聯網+交管服務”的延伸,是智慧交管的重要體現,有利於拓展交管服務時空範圍,有利於提高業務辦理效率。

2018年初,市公安局自主研發推出交管自助服務終端,並在車管所、派出所、交警中隊以及人員密集的鄉鎮、商圈、學校、醫院全面配置,設置“24小時交管服務自助區”,將服務觸角延伸到群眾身邊,將服務時間拓展為“全天不打烊”,群眾在任何時間都可以通過自助辦證一體機,一站式自助完成駕駛證補換申請、繳費和領取證件,還可以自助完成補牌補證、違法處理、罰款繳納等14項交管業務,既減少了過去群眾窗口排隊等候時間,節約了群眾往來辦事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也打破以前只能在工作日辦理業務的限制。

5.問:此次改革在提升交管網上服務水平有哪些舉措?

答:2015年公安部推行了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www.122.gov.cn),配套研發“交管12123”手機APP等系統,為群眾提供了網上辦理交管業務途徑,構建“互聯網+交通管理”新機制。

市公安局在全面運用“交管12123”平臺基礎上,全力打造e交管、支付寶、微信等網絡平臺,通過網上受理申請、遠程審核、後臺制證發證,網上學習、網上教育,讓群眾足不出戶就可辦理車駕管業務,最大限度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不跑路。全面實施駕駛人網上自助約考、網上預約檢車、網上預約辦證,開展週末考試、週末檢車等服務,企業、群眾根據自己時間安排,“隨到隨考”、“隨到隨檢”、“隨到隨辦”。2018年,通過拓展微信、支付寶兩大金融支付平臺,將互聯網業務與互聯網金融進行深度融合,在全國率先實現微信、支付寶辦理各項業務、繳納各種業務規費,打通了互聯網+業務辦理的最後一個環節,實現了業務受理、審核、制證、繳費、送達的全互聯網化。

6.問:請介紹一下交管服務向社會延伸方面的內容?

答:交管服務社會化是優化服務供給、解決資源配置不足的重要途徑,是織密服務網絡、滿足群眾新需要的有效載體。近年來,我市主動將放權的末端向社會單位延伸,充分發揮社會力量,有效延伸車駕管服務窗口和觸角,進一步拓寬服務渠道,完善社會化服務的規範標準、信息系統等制度性建設和支撐,大力推行社會機構代辦交管業務,先後向汽車銷售企業、機動車檢測站、二手車交易市場、汽車報廢回收企業、保險、銀行等社會單位讓渡機動車註冊登記、轉移登記等9項車駕管業務權限。目前,全市新建、改建車駕管社會服務站達114家,實現了“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

7.問:針對農村地區交管服務延伸有哪些舉措?

答:為積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適應農村汽車和駕駛人快速增長的新形勢,有效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此次改革,公安機關主動將交管服務進一步向農村延伸,構建了農村交管服務新格局。

一是向區縣下放車駕管業務。近年來,先後向區縣車管所下放車駕管業務121項,41個區縣車管所由過去僅承擔4項機動車業務,到現在已經能夠承擔除 4類重點車型以外的121項所有車駕管業務。

二是向農村延伸交管服務。依託交警中隊、派出所等基層單位以及保險、郵政等社會單位布建車駕管社會服務點,辦理摩托車註冊、核發免檢合格標誌、補換領駕駛證等業務。同時,通過“流動車管所”下鄉、交通安全員和勸導員代辦等方式,大力開展“上門辦”服務,著力打通農村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8.問:機動車檢驗方面有哪些新的便利舉措?

答:2014年公安部會同原質檢總局推行機動車檢驗制度改革,推出新車六年免檢、省內異地檢車、放寬檢驗機構許可等系列改革措施,有效破解了檢車難、排隊長等問題。

推行網上預約檢車、週末檢車、網上申領免檢標誌,我市93家機動車檢驗機構全部實現網上預約檢驗,其中65家實現檢驗審核後置。機動車檢驗後置服務,將群眾檢車時間從4個小時減至25分鐘以內,有效減少了群眾辦事的時間成本。

二、8月底前,我市落實的9項便民服務類措施

1.問:請問滿分教育和審驗教育適用的駕駛人有哪些?建設網絡學習平臺的目的、作用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是什麼?

答:滿分教育是指機動車駕駛人在一個記分週期內累積記分達到12分及以上的,應當參加為期七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學習。審驗教育是指持有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的機動車駕駛人,在一個記分週期內有記分且尚未達到12分的,持有其他準駕車型駕駛證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承擔同等以上責任未被吊銷駕駛證的,以及校車駕駛人等三類駕駛人接受審驗時,應當參加不少於3小時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交通安全文明駕駛、應急處置等知識學習,並接受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現階段,“兩個教育”工作在加強重點駕駛人交通安全再教育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我市每年有超過6萬人次參加滿分教育,超過20萬人次參加審驗教育。

改革前,傳統的“兩個教育”模式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如:有的教育場所遠離市區,駕駛人接愛教育不方便,特別是在外地工作的駕駛人極不方便;有的教學能力欠缺,警力不足,教育效果不佳,監管存在漏洞。

為積極適應“互聯網+”給交通管理工作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進一步嚴格重點駕駛人教育管理,不斷提升信息惠民水平,2017年底,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組織研發了機動車駕駛人違法記分滿分教育和審驗教育網絡學習平臺。力求通過平臺的推廣應用,實現“三個提高”,

一是提高“兩個教育”管理效能。平臺將對駕駛人區分管理,對審驗教育駕駛人及偶有滿分記錄的駕駛人,可以通過平臺實現互聯網自主報名、學習、預約,減少往返教育點間的無謂“跑腿”,並逐步實現“網上審驗”;對多次嚴重違法的駕駛人,將採取“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教育方式,利用平臺嚴格監管線下教育的報名和學習環節、網絡教育學習過程。二是提高“兩個教育”教學質量。公安交管部門將組織製作音視頻等內容豐富的各類課件並上傳至學習平臺,通過“統一建設、各省維護、資源共享、全國使用”的模式,豐富教育內容,提高教學質量。三是提高學習教育監管力度。平臺與公安網數據對接,規範“兩個教育”報名、學習、業務辦理流程。通過人臉識別、信息比對等技術手段,對違法駕駛人身份信息進行核對,確保違法駕駛人本人參加,有效遏制“分蟲”、替學替考及買分賣分等違法現象。為彌補傳統教育模式的不足,我市2017年自行研發了互聯網“兩個教育”學習平臺,可在微信、支付寶上申請和學習,平臺自2017年4月開始運行。

改革後,迅速解決了群眾參加教育不便的難題,社會各界反響較好。截至8月27日,已有4萬人通過平臺完成滿分教育、6萬人通過平臺完成審驗教育。下一步,公安部交管局將積極踐行“互聯網+交通管理”,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進一步推廣機動車駕駛人違法記分滿分教育和審驗教育網絡學習平臺應用,並同步開發手機APP版網絡學習平臺,不斷創新重點駕駛人宣傳教育工作。

2.問:請介紹一下我市郵政服務網點代辦的情況?

答:交管服務社會化是優化服務供給、解決資源配置不足的重要途徑,是織密服務網絡、滿足群眾新需要的有效載體。近年來,各地公安交管部門積極探索、努力創新,充分發揮社會力量,有效延伸車駕管服務窗口和觸角。此次改革,公安部及時總結提煉各地經驗做法,進一步拓寬服務渠道,完善社會化服務的規範標準、信息系統等制度性建設和支撐,大力推行社會機構代辦交管業務,實現“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

郵政網點代辦就是建立警郵合作平臺,充分利用郵政網點遍佈城鄉、貼近群眾的優勢,推行在郵政網點代辦補換領號牌、行駛證、駕駛證、申領免檢標誌、變更聯繫方式等業務,織密覆蓋城鄉的交管服務網,實現就近受理、後臺制證、郵寄送達。此次推行交管業務向社會延伸,關鍵是要堅持放管並重、放管結合,做到“三個統一”:統一規範程序。推行統一的准入條件、服務標準、業務流程,保障業務辦理規範化、標準化。統一信息系統。

統一使用公安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臺專網服務系統,統一配置業務權限,統一開展人員培訓,提高業務辦理時效性、安全性。統一監管制度。配套制定統一的監督管理制度,所有社會代辦機構統一納入信息化監管中心,實施分層級同步監管,確保放得下、管得好。目前,我市郵政網點代辦已開設2家,可辦理12種業務。下一步,還將協調郵政方面,逐步在我市各區縣建立遍佈城鄉的警郵合作網點。

3.問:駕駛證異地申領條件有哪些變化?

答:隨著人流、車流、物流大增長、大發展,群眾異地生活、學習、工作的情況越來越普遍,異地申請駕駛證需求持續旺盛。此前,公安部已全面放開駕駛證異地申領,但群眾仍需提交所在地居住證或者暫住登記憑證,社會群眾希望能進一步放寬條件。

此次改革,公安部堅持民意導向、需求導向,在完善升級信息系統基礎上,逐步放寬異地申領駕駛證條件,進一步便利群眾就近、自主考試領證。重慶作為直轄市,更是早就實行了市內通考:一是本市居民持身份證市內“通考”。

對在市內不同區縣申領駕駛證的申請人,可憑居民身份證直接申請,無需提交居住證或暫住登記憑證。二是外省居民持居住證市內“通考”。對跨省(區)異地工作、生活的人員,在辦理所在全市任一區縣的居住證後,可以直接在全市範圍內申領駕駛證。

4.問:什麼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如何發揮作用?

答:為公正高效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2017年10月,最高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國保監會聯合部署在全國部分地區開展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改革試點,搭建“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對法院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通過互聯網將人民法院、公安交管、司法行政部門以及調解、保險、社保、鑑定機構等有關職能單位的信息聯通共享,為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當事人提供在線損害賠償調解、賠償計算和保險理賠、司法鑑定、司法確認、法院訴訟等服務,確保有效分流訴案、化解矛盾糾紛、提高調解和訴訟效率。

此次改革,公安交管部門將積極做好改革試點工作,不斷豐富和完善交通事故人民調解機制,在積極引導當事人通過“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模式解決損害賠償糾紛的同時,充分發揮保險公司在定損理賠中的專業優勢,推動開展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對公安交管部門受理的全部道路交通事故,推行在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環節全面引入保險行業參與人民調解機制,廣泛建立以保險從業者為主體的人民調解委員會,通過在公安交管部門辦案場所設置專門的人民調解室、巡迴人民調解室等形式,由保險行業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更多承擔事故損害賠償調解職能,搭建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機制,使大量糾紛在訴前得到分流化解,節約司法和行政資源,進一步提高調解效率。

目前,市高級人民法院已確定渝北、江北、巴南等15家法院為“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試點單位,屬地交巡警支(大)隊正全力配合開展相關工作。

5.問:如何提高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水平?

答:發生財損道路交通事故,不僅容易造成交通擁堵,而且容易引發二次事故,當事人希望提高效率、儘快處理。為推動財損交通事故快處快賠,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積極會同重慶保監局、保險行業協會推行事故快處快賠改革,全面推廣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服務中心“一站式”處理等工作模式,推行財損交通事故互聯網在線快速處理,對發生財產損失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可以拍照固定證據後快速撤除現場,並通過手機APP或者微信公眾平臺上傳事故信息,在線自行協商處理或申請交巡警在線定責。為進一步方便駕駛人快速、高效辦理事故理賠,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正積極推動與保險等部門信息共享,積極探索治理模式創新,充分運用社會力量,不斷完善事故處理理賠運行機制,持續拓展服務範圍,延伸服務觸角,進一步提升事故處理效率和理賠服務水平。一是推行輕微事故網上定損理賠。

通過與保險機構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搭建集事故在線受理、在線定責、在線協商、在線定損、在線理賠為一體的全流程網上服務平臺,推動跨區域、跨機構、跨層級的保險和事故信息實時查詢共享,實現事故車輛財產損失在線定損、在線理賠,將理賠環節由“線下”升級為“線上”,打通事故快處快賠服務“最後一公里”。二是推行“警保聯動”新模式。充分發揮保險機構在事故車輛勘驗、定損和理賠上的優勢,實行保險公司理賠員與交警、輔警共同上路巡查模式、參與事故快處快賠,通過定點值守與動態巡邏相結合、交警帶領與單獨巡查相結合、徒步巡邏與摩托車巡邏相結合等方式,織密巡控網絡,第一時間發現和到達事故現場,並藉助“交管12123”事故互聯網在線快速處理系統和保險理賠軟件,協助當事人自行協商,快速處理理賠、快速撤離現場,提高交通事故快速反應能力,提升事故處理效率,有效防範和減少因交通事故造成交通擁堵。三是推行農村地區事故快處協理新機制。在農村地區組建以保險業務員、保險理賠員以及農村交通安全員、勸導員為主體的交通事故協理員隊伍,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手機APP軟件等協助當事人快速處理事故和辦理事故理賠,為廣大駕駛人快速、高效處理事故提供貼身和便捷的服務。

6.問:請介紹一下“健全監督制度機制”具體情況?

答:為加強我市公安交通管理業務工作監督管理,壓實常態化監管責任,規範監管行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相關車駕管、事故處理、違法處理規定和公共安全行業標準,照公安部和市公安局關於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結合重慶實際,制定《交通管理業務監督管理暫行規定》。並結合監督管理需求,市局報告市政府,成立全國首家正處級駕考監督支隊,履行對全市41各區縣所有交管業務的全監督。通過對車駕管、事故處理、秩序管理、交通執法等多方位的監管,有效促進了全市交管業務規範化、標準化和信息化。

7.問:請問這次改革如何開展智慧監管建設?

答:原來監管手段較為傳統,多為線下抽查及簡單的網上巡查,無法實現智能預警。

現在,根據全市交管業務監管的實際情況,建立交管業務監管中心,監管系統按照業務類型設置四大監督板塊,涵蓋車駕管、事故處理、秩序管理、交通執法四個方面。以大數據分析、挖掘為基礎,從業務數據中提取監督信息,並對數據進行關聯核查、比對碰撞、預警分析、趨勢預測處理。實現業務監督模塊化,異常數據預警化,工作處置流程化,深度研判集約化,結果運用權威化的“五化”工作模式。對業務辦理進行全過程音視頻監管,定期研判分析重點異常業務,實現異常情況實時預警、及時核查處理,依託智能手段,實現智慧監管。

8.問:請問這次改革如何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答:通過加強網上網下監督巡查,採取大數據分析、音視頻巡查、問卷調查、電話問訪、明察暗訪、線索核查、回訪問效等監督手段,對存在管理不嚴格、違規違法等問題依法依規嚴格查處,嚴格責任追究,嚴格違規退出。

9.問:如何加強信息系統安全保障措施?

答:一是搭建公安交管信息安全監管平臺。完成了公安交管信息安全監管平臺方案設計和論證,平臺相關設備採購已納入智能交通項目建設。二是健全信息網絡安全接入體系。按照公安部要求建立企事業接入鏈路,所有業務訪問通過身份認證系統、堡壘機、防火牆、數據交換系統等進行嚴格的授權訪問,確保了系統安全。三是加強操作日誌審核。交巡警綜合應用平臺所有業務操作接入市公安局日誌審核平臺,確保能夠及時發現系統異常並進行預警和規範,進一步加強了系統日常監管。

三、9月1日起,我市推行的3項便民服務類措施

1.問:車輛全國“通檢”有哪些變化?

答:改革前,2014年公安部推出6座及6座以下非營運載客汽車六年免檢、省內異地檢車等系列措施,有效破解了檢車難、排隊長等問題,但小型汽車、貨車和中型客車跨省異地檢驗仍需在機動車登記地辦理委託檢驗手續。

改革後,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物流降本增效、助力經濟發展的要求,積極適應人員車輛大流動的新形勢,進一步放寬異地檢車政策,優化車檢服務措施,更好地方便群眾出行,更好地促進物流降本增效。自2018年9月1日起,全面推行小型汽車、貨車和中型客車跨省異地檢驗,實現全國範圍“通檢”。申請人可以在機動車登記地以外的省份直接檢驗,申領檢驗合格標誌,無需辦理委託檢驗手續。對6年內免檢車輛,申請人可以跨省異地申領檢驗標誌。

2.問:目前,車輛異地轉籍程序比較複雜,這次改革有哪些新的政策安排?

答:車輛異地轉籍是指機動車所有人因住所遷出或者遷入車輛管理所管轄區域,向登記地車輛管理所申請的機動車變更登記,適用於辦理非營運小型、微型載客汽車轉籍業務。

改革前,車輛異地轉籍需要車主在遷出地車管所交驗車輛、交回號牌、提取檔案、申領臨牌,再到遷入地車管所提交檔案、交驗車輛、選號領牌,車主和車輛兩頭跑,往返周折多、週期長、成本高。

改革後,公安部門聚焦群眾反映車輛轉籍手續繁雜等問題,試點推行非營運小型、微型載客汽車檔案電子化網上轉遞,變群眾跑腿為數據跑路。一是轉籍檔案網上轉遞。對機動車遷出登記地的,申請人不再需要到遷出地車輛管理所提取紙質檔案,檔案信息通過網絡轉遞給遷入地車輛管理所,減少了提取檔案的等候時間,也減少了攜帶、保管、轉交檔案的種種不便。同時,機動車檔案由紙質形式改為電子化形式,更有利於嚴格規範管理,降低偽造、篡改以及遺失的風險。二是轉籍驗車一次完成。在實現電子檔案網上轉遞的基礎上,簡化遷出、遷入車輛登記程序。對機動車遷入登記的,申請人可以直接到車輛遷入地車輛管理所申請,不再需要回到遷出地車輛管理所驗車,變“遷出、遷入地兩次驗車”為“遷入地一次驗車”,減少群眾兩地間往返。

需要提示的是:考慮到車輛檔案電子化需要配備相應軟硬件、升級完善信息系統等工作,該項服務措施將選擇在部分地方先行試點,堅持邊試點、邊總結、邊完善,逐步擴大覆蓋範圍。

3.問:請介紹一下推進政務信息網上互通的情況?

答:推進互聯網政務是指整合部門信息資源,打破信息孤島,積極推進互聯網服務平臺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推進網上信息交換共享、精準核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