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宁愿去青楼得梅毒,也不想去后宫,只因为清朝的一项制度

清朝同治皇帝是慈禧太后的儿子,也是咸丰皇帝驾崩之时唯一存活的后代,他仅仅6岁就登基继位了。他的母亲慈禧对他给予了厚望,希望他可以成为中兴之主,复兴清王朝,然而他却在同治十三年就驾崩了,当时仅仅19岁。同治皇帝死于在青楼中寻花问柳之时所得的花柳病,即梅毒。

同治皇帝宁愿去青楼得梅毒,也不想去后宫,只因为清朝的一项制度

有人可能想,同治他不是皇帝吗,三千佳丽藏于后宫,亿万妃嫔环绕帝侧,他还用去青楼那种地方找乐子吗?同治皇帝之所以会这样做,主要是因为清朝的一项祖制。这项祖制就是一个规定,即为皇帝挑选后妃之时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出身”或者说是“血统加品格”。因为这项制度的存在,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宽仁”“孝慈”“温恭”等词语出现在皇后和妃嫔的册封书之上。

同治皇帝宁愿去青楼得梅毒,也不想去后宫,只因为清朝的一项制度

这项祖制存在的意义就是保证皇家的血统和维护满清贵族的尊严和统治。从顺治时期,清朝皇帝的婚姻对象就局限于满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八旗的贵族女子,并且主要是上三旗的人(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因为婚姻对象范围的狭窄和出身至上的原因,所以清朝皇帝的后宫中的妃嫔都不是很好看。

同治皇帝宁愿去青楼得梅毒,也不想去后宫,只因为清朝的一项制度

甚至还可能出现身份、品格都合格,但是因为秀女的长相太好看的缘故,而落选的情况。因为清朝认为,明朝皇帝昏庸的原因就是因为后妃太漂亮而迷惑了君王。清朝为了吸取这样的教训就定下了这项制度。有人或许会问,同治是皇帝,他可不可以打破或规避这项制度的限制呢?答案是不可以,因为就连乾隆这样大权在握的皇帝都违背不了这项制度,何况是同治了(如果乾隆违背的了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在六下江南之时收刮那么多的美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