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朝不是被滿清取代而是另一個漢族政權,中國能否完成類似明治維新的全面變革?

wamg帥


日本是唯一一個在二戰前西化,跟上歐美腳步的非白人國家。歐洲人怎麼看待此事?


荷蘭萊登大學現代日本研究中心出了一本《現代日本》的書,講述日本能開啟明治維新這個過程的原因:


一,日本獨特的政治結構:天皇代表了帝國權威,將軍則掌控實際權力。天皇的任命是幕府合法性的前提,而天皇的存在則完全依賴幕府。這一政治結構和近代歐洲的君主立憲制極其相似。


二,日本在18世紀在經濟結構上就已經是個現代化國家,例如日本當時已經有遍佈全國的良好道路交通網,日本城市化水平極高(江戶當時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日本商人地位很高,日本人民的識字率已經達到了歐洲的水準等等。


有人說了,這些和實現現代化有什麼關係?


因為政治上存在多箇中心彼此競爭,所以面對西方影響才不會鐵板一塊的全盤拒絕。而商人地位高,良好的道路網和大城市,識字率意味著信息和知識傳遞速度快,在很短的時間裡,日本全國的精英都瞭解到變革的必要性。


而在中國卻不是這樣,南北各省的聯繫是極少的,一個例子是馬關條約簽訂後,日本獲得了進入內地城市沙市的權利,但是等到日本人來到沙市時,發現沒人知道這件事:當地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北方和日本打了仗。


大家有沒想過,北京的滿清貴族相比南方的漢人士大夫,為何會保守落後?


一個原因是,人們很難想象與自己所見完全不同的事情,日本那些後來參與維新的武士,見到西方力量後的表現,其實和中國南方的士大夫完全一樣。


日劇《坂本龍馬》中,明治維新思想家坂本龍馬,在1853年見到美國”黑船“,當時給他的震動是顛覆性的,因此他拋棄了從小學到大的劍術,開始轉變為西方現代化的熱心學習者。


而中國歷史上也是如此:1861年湘軍創始人之一胡林翼,與安慶太平軍交戰中,行之江邊時,胡林翼見到兩艘洋船鼓輪西上,速度之快,非尋常風帆所能及。胡林翼見此,“變色不語,勒馬回營,中途嘔血,幾至墜馬。”


不管你是內陸草原學原的野蠻人,還是農耕帝國的士子,在遭遇到近代工業力量之前,都無法想象這力量有多麼偉大,只有真見過,才能有所思有所想。才能意識到歷史發生了改變,”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不僅僅超越了滿州統治者的見識,同樣超過了儒家士大夫的想象。

在太平天國戰爭以後,清朝的南方和北方實際已經貌合神離:因為南方的士大夫和精英人物已經意識到世界潮流,瞭解學習西方制度和技術是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根本,而北京的朝廷卻還茫然無知。


這和種族無關,而是因為從鴉片戰爭以後,南方士大夫已經不得不和香港,上海的洋人打交道。例如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割讓香港,然後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5個沿海港口城市為通商口岸。


南方的士大夫在意識上實際比北京的滿清王爺們早進入現代幾十年,後者大概要等到八國聯軍進北京才真正被觸動。所以八國聯軍入華時,才會出現詭異的南北分治現象。


存在決定意識,讓南方漢人士大夫比北方滿族統治者更瞭解大勢的原因,不是種族分別,而是他們耳濡目染了很多西方事物:電報,鐵路,西式軍隊,武器,輪船等等等。


而相反的是北京城,由於古代交通不發達,北京又很長時間不許西方人進入,所以當西方軍隊打進北京時,這裡的本質上和200年前沒什麼不一樣,就如同一個保存良好的博物館,他們還活在乾隆時代呢。


閉家鎖的紅楓


這個問題是一個假設命題,我更樂於從經濟的角度來討論。

日本出現明治維新的核心條件是什麼?是一個明治天皇,還是有佩裡的黑船?

都不是,是日本特殊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結構。

日本的政治結構是二元制體系,一方面保留了天皇宮廷作為政治和宗教核心象徵;另一方面有幕府將軍分級分封的封建體制。

在社會結構上,四民分離,身份世襲的狀態讓各個階層各自發展,農民中“地頭”向租佃地主的方向變化,並與商品經濟對接;武士由於脫產的制度,走向職業化的公務員和管理者、經營者;商人則通過內海海運編織了巨大的商貿網絡;手工業者則走向職人化,規模化。

這種狀態與中國明清社會的狀態是完全不同的,明清中國發育出了強大的士紳階層,這部分人逐步與土地脫離,成為當時商品經濟的節點和重要參與者。

兩者都是走向市場的狀態,但是明代到清代,商人都與政治結合交織,也就是所謂的特權商人,這個身份,因政治而興,又因政治氣候的變化不斷髮生轉移,別說富不過三代,甚至往往一代即亡。

這種資本因政治頻繁再分配的情況,造就了明清商業、手工業的大面積、低質量發展,而沒有形成主導經濟發展的金融體系,反而是政治在主導金融,進而主導經濟。

另一方面,出身士紳的官員群體,重政務輕事務,根本不是合格的近現代意義上的公務員,通俗地說就是擅長玩兒人,不擅長做事,能做事又能玩兒人的幹吏在整個文官體系裡鳳毛麟角。

所以,明清的經濟社會結構本質上都是“內卷化”的,而非擴張性的。

而日本的中堅階層,武士的教育,往往接觸更多的實務,具體來說就是對於“蘭學”,也就是西方科學有基礎的認識,這部分人約200萬左右,佔日本人口1/30,是日本近代化進程的中堅力量。

而中國的士紳階層的利益導向與科舉緊密聯繫,對於實務的興趣非常之低,這一點從晚清士紳開辦西式工廠的比例就可以看得出來,只有極少部分覺醒者有此覺悟,絕大部分根本不關心。

所以,即便沒有戊戌政變,清朝這種國家也不具備近代化的人才儲備,而在士紳利益導向上,明清根本沒有本質區別,甚至由於清朝對於漢人士紳的依賴度要遠低於明朝還進行了種種特權的削弱。

如果是一個在明朝制度軌跡上建立起的漢人王朝,在這方面的表現恐怕比清朝還差。

也就是說,特權商品經濟或許比明朝、清朝都發達,卻只是富了流通領域的商人,而真正幹實業搞生產的實業家,仍舊鳳毛麟角。

而缺少實幹者,就不可能有明治維新這樣的全盤西化運動,因為就沒人知道怎麼幹,更噁心的是,可能都沒人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劉三解


不可能。

中華文明自身過於早熟,強大的過早過長,對待異質文明永遠是“爾等蠻夷”的態度,這個和滿清沒有一毛錢關係。

去看看漢書裡對西域諸國、安息等國家的記載,再看看宋明江南文人對阿拉伯商人的調侃,以及鄭和下西洋明代儒家精英是如何用看動物園的心態圍觀從東南亞到西亞的一眾小國?

說到底,滿清天朝上國的心態是中原王朝一以貫之的態度。除非被近代的堅船利炮徹底打疼,否則不可能改變。換誰來都不可能,即使秦皇漢武唐太宗位於清末那個局面也不可能。

你能想象人類突然放棄自己是萬物之長的想法突然去和猩猩猴子學習嗎?對不起,不是種族歧視,在古代中國儒家精英文人眼裡,包括歐陸諸國在內的“爾等蠻夷”比猴子猩猩強不了多少。

其實這個現象在當今世界也有,某些號稱自由開放的發達國家裡,其民間對主要競爭對手的認知竟然停留在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前,要知道現在可是信息時代。


老貝


明末徐光啟就開眼看世界了,皇帝也重視,積極引進西方技術,明朝也意識到西方是未來威脅,開始西學東漸了,仿製的武器都比西方先進,只是財政和腐敗問題無法批量製造,漢人政權不會出現滿清維護統治打壓漢族知識分子萬馬齊喑的氛圍,不信看下中國曆代科技發明數量,滿清幾百年是空白,日本人說的一句話,你們發展五千年不如我們發展五十年,為什麼?因為被滿清打回奴隸時代了。奴隸的思維麻木了國人,鴉片戰爭看到清軍戰船被擊沉都歡呼,八國聯軍進北京很多民眾都幫忙遞梯子,表面看是麻木,其實是民眾心裡不認同這個異族殘暴政權!對比下萬曆朝鮮戰爭和甲午戰爭就知道了!不要說沒有可比性,地點對象裝備規模都沒有很大差距!


戎馬丹心


不請自來。

歷史不容假設,明若再續二百年,則我中華必領先於世界完成資本主義變革。藉助於大明無窮之物力與財力,十八、十九世紀的世界一定是中國人的世界,絕無所謂日不落帝國產生之可能。

一、經濟基礎絕定上層建築。大明自萬曆年間起,資本主義就在沿海城市興起。經濟的發展形態與帝國上層建築的嚴重滯後產生了巨大的矛盾。崇禎末年,國家財政處於完全崩潰之狀態,而擁有無限之活力的新興資本主並沒有給國家帶來任何裨益。但此種狀態絕不會持久,倘若大明能再堅持一段時間,經濟基礎的倒逼效應便會產生。

二、大明政治體制已經具備了君主立憲制的各項特徵,國家權力在皇帝、內閣、司禮監、六部以及監察等政權架構中高效運行。如果不是民主成份缺失,明代的政治體制毫不遜色於日本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政治體制。

三、明代後期,以王陽明為代表的思想解放運動蓬勃興起,帶有東方哲理的思想變革可以為社會變革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只可惜,大明氣數已盡,隨著滿清入關,中華民族失去了一次登頂世界民族之林巔峰之歷史機遇。

俱往矣,看今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待實現。


不可道人


漢族朝廷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小几率的對外開放,,沒得說,通過交流,吸取西方先進科技系統(中國有科技,沒系統)和殖民擴張思想以及自身的中央帝國思想和教化蠻夷思想,科技實力會處於領先地位,那這個漢族統治階級將會是bug級別的存在;;;另一種是閉關鎖國,這種情況是中國傳統,幾率更大,疆域上來說肯定沒有滿清大且鞏固,科技會差西方很多(畢竟沒有系統科學),但軍工絕不會出現滿清壓制漢族禁止熱武器發展的情況,會一直處於前沿,再差也不會有代差,小几率極大領先世界,,不管以上什麼情況,西歐扣門的時候,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政治清明,西歐打不贏中國,但打疼了中國,中國因此清醒,開始睜眼看世界,然後走向列強路;另一種是,政治腐敗,不管武器好或者差,初期被歐洲按著打,然而中國大,反抗激烈,形成類似清末的情形,中國被打懵了,然後師夷長技以制夷,進行改革維新,但這不會出現官場所謂的漢強滿弱的情況,出現維持政治平衡,壓制漢族的政權混亂情況,少了最大的隱患,再加上自己的軍工體系和民族產業基礎,會更好的改革進化,更快的復興,就算出現改朝換代,但強國基礎已經打下,因為受西方殖民擴張思想以及自身中央帝國思想,仍會走向列強路。。列強路上,疆域,科技,經濟,軍事,文化,穩定性,等等都不成問題


杉木鋼格板


首先,近現代歷史而言,實現強國目標最根本的不是什麼制度主義(如教科書們熱炒的什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封建主義之類的),而是要實現一個生產方式的突破——工業化

接著,分析一下滿清這個政權的性質。滿清是一個殖民統治政權,漢人是亡國奴。滿清統治者是為了防止漢人造反,千方百計壓制漢人發展科技,發展生產力,也千方百計防止漢人接受教育(看看民國時代,95%都是文盲,就是受了滿清的影響),他們力爭將中國人變成愚昧無知的行屍走肉。中國人連最基本的接受教育的權利都沒有,當然也就不可能實現近代化和工業化。

而另一方面,新中國成立後就致力於掃盲工作,接著就開始著手工業化,但由於新中國時代已經不是殖民時期了,因此工業化的惡果只能自己承擔(這也是三年困難的根本原因,工業化的負面效應,但要是不工業化,那以後餓死的人會更多)。但是正是新中國成立後的快速工業化,讓中國迅速發展成為了當今的世界級強國之一。

這裡再提一下,英國等西方國家沒出現三年困難之類的情況,是因為他們充分利用了殖民地地區的人力,餓死的也都是殖民地的人。他們是利用了殖民地的人力,實現了自己的工業化。

而漢人政權統治時,沒實現工業化如國民政府,武器什麼的全靠買,則在抗日戰爭中直接被日本鬼子吊打,因為沒有工業體系,你只有被動挨打,這也說明了國糞們吹噓的十年黃金時期純粹就是扯淡,因為沒實現工業化,什麼東西都是白搭,發達工業國入侵的話不是美國蘇聯的話就會亡國。

所以要是漢人政權代替滿清,那也得看統治者的戰略眼光了(當然,像蔣光頭和宋美齡這種披著漢人外表的基督徒,不能算正兒八經的中華領袖),要是統治者有太祖的戰略眼光,敢於實現工業化,肯定會變為一個強國而不會擁有屈辱的近代史。

不過正常情況下,即使是沒有早實現工業化而捱了英法的打,漢人政權的話也一定會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技,來實現中國自己的工業化,而且要是殖民時代的話,肯定也會在外搶殖民地,利用殖民地的人力實現的工業化,要不然肯定會餓死很多中國人。如果要保證國內的百姓不造反推倒政權,就只能對外擴張殖民地,利用殖民地人力發展工業,餓死殖民地的人。


嗜血殺神—誅殺禿驢粉


爭論有何用?看看今天的發展就知道漢族政權會不會領先世界了。我相信不遠的未來,中國還是世界第一,核心政權是絕不能落入少數民族的,他們侷限性大,因自身民族人數少,為了保護自己會壓迫其他民族,政治上趨於保守,這是治國的大忌。蒙元,滿清無不是如此


鉛心彈頭


如果沒有清朝,明朝一樣會“消亡”,殘明、李賊、張屠夫等人都無法統一中國,中國會陷入新的割據時代。這時的西方殖民者恰恰在尋求東進。西方殖民者無法對付一個統一強大的中國封建王朝,但要對付單個割據勢力估計還是可以的,而且,那些割據勢力為了內鬥,也必然尋求西方人的支持。結果是怎麼樣?最起碼葡萄牙就不會安心住在鳥窩般大小的澳門了。

.鳥蛋般大小的澳門、香港,以及那些芝麻般大小的租界,是無法對中國社會、經濟、政治產生足夠的影響的。但是,如果西方殖民者把幾個沿海省份都佔了,其擁有的能量就足夠對整個中國產生深厚的影響。說嚴重點,中國可能會象印度一樣,成為某個或若干個西方殖民者的附屬國,徹底接受西方國家的制度改造。

明朝末年很腐爛,但正因為它的腐爛,才是中國2千年封建專制王朝最為脆弱的時候,才擁有被西方征服並可能改造的因素。不是嗎?明末官員腐敗、世人貪婪財富、追求享受,從本質上講,他們已經放棄了儒家的某些理念,在人性上和西方資本家類似。他們缺的是新的世界觀、新的剝削方式、新的奢侈品、新的競爭對手。一旦擁有這些刺激因素,他們同樣會和西方資本家一樣為追求資本而不惜一切。就算是自命清高的許多知識分子,面對明末社會的亂象,對傳統儒家同樣感到了失落,所以才提出新的觀點。雖然在我們看來,這些新觀點同樣沒有脫離儒家的範疇,但如果能夠大範圍、深度的接觸西方思想的衝擊,他們也必然有更深的領悟。
中國人口眾多,社會組織形態複雜,且久經各種災難。不像印地安人那樣社會結構單一、且人口稀少,在西方的火槍和疾病的雙重打.下,輕易就被滅絕。

所以我說“百年國難”來的太晚了,如果中國能被西方殖民者更早、更深的打敗,就能更早、更近距離地瞭解現代文明。明末的中國正是具備了這些因素。百年國難是痛苦的,但晚痛不如早痛,長痛不如短痛,這也算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選

擇了。

是的,“百年國難”是痛苦的,要放棄“遼闊領土”更是痛苦的,但是,用這些痛苦來換取國人一次睜眼看世界的機會,換取國人今天能享受自由、民主和科學的機會,那是值得的。可惜,歷史是殘酷的,這一切都被清朝的征服、被清朝的盛世所打斷。在清朝的統治下,中國人重新回到了封建帝國的正常軌道,在“康乾盛世”的催眠下繼續沉睡在世界中心的美夢中。當鴉片戰爭打響的那一刻,國人開始睜眼睛了,可惜,世界走遠了。

漢人當信盤古和吃豬肉


歷史沒有假設,但平心而論,漢族當政的政權會提前進行一次社會大變革。

漢族是一個開放包容而又善於學習創新的一個民族,從大一統到廢封建、置郡縣,再到行科舉,這些都是社會結構從根本上的巨大創新和進步,所以才有了舉世矚目甚至是長達千年的社會文化制度與科技的領先。


但自從宋亡於蒙,後續長達七百餘年的時間裡,中國的文化與科技逐步走向僵化與停滯。

明承宋制,在民族經歷一次悲慘的傾覆後急劇恢復漢文化,但相比前朝不得不說已大為保守,但即便如此,仍出現了鄭和下西洋的壯舉,雖然世人對下西洋的初衷有諸多說辭,但不可否認,此舉積極的推動著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遺憾的是此後中國逐漸閉關,而西方已悄然開展了文化復興運動,在諸多發麵,西方逐步趕上並反超了中國。

不過至晚明時期,特別是隆慶開關後,當中國發現西方的某些方面比自己先進的時候,都會積極主動的去交流學習 ,其中徐光啟是最具代表者。


徐光啟與意大利學者利瑪竇



萬曆三十年(1602年),太僕寺少卿李之藻出資刊行,曰《坤輿萬國全圖》。萬曆三十六年(1608),明神宗下詔摹繪12份,傳於現世。

隨著社會的發展,明末時期的思想也及其活躍,明末三大思想家,即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他們主張提高商人地位,重實踐、輕理論的實用主義,並且已經意識到權利不加制約的危害性,但在後來君主集權嚴重的清朝並沒有多少發展。

反觀清朝,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大興文字獄、大肆收集焚燬各類自認為不利於自己統治的書籍,以禁錮人們的思想,極力強化君主專制,使君主專制達到中國數千年的巔峰,嚴重的封閉自守,拒絕與外界交流,盲目的傲慢自大,不肯正視自己的不足。

不是少數民族同胞不能當政,關鍵是看對社會帶來什麼影響,是進步還是後退,是消極還是積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