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識付費,線上網際網路力量和線下終端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合力

新·知識付費,線上互聯網力量和線下終端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合力

知識付費,就是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其實知識付費誕生已久,最早期就是培訓班、輔導班了,比如學生時代的課外輔導班等等,就是付費獲得知識的過程,該模式注重線下。後來發展到互聯網時代,PC線上網課誕生,網絡教育興起。再到後來移動互聯網時代,伴隨著移動互聯網傳播速度快,效率高等特點,也就是2016年的時候,才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知識付費。

從2016年開始,一系列標誌性的事件讓內容付費漸漸成為時尚 。2016年5月15日,付費語音問答平臺——“分答”上線。通過這一平臺,你可以快速地找到能給自己提供幫助的那個人,用一分鐘時間為你答疑解惑,很多名人和各領域的專家也都加入分答付費問答模式。隨後,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全力打造“得到APP”,喜馬拉雅FM創辦知識付費節”123知識狂歡節” ,知乎上線知乎live等等。

直到2018年,這一趨勢絲毫沒有減速的跡象,在注意力和優質內容越來越成為稀缺品的時代,這些敏感的機構和個人彷彿嗅到了遠處傳來的風信,準備拎著知識迎風而起。 但是,從根本上來看,現在的知識付費,就是過去的培訓與輔導,只不過載體不同而已,核心目的都是一樣的:拿著所謂的知識,換取高額的金錢。

並不是說知識不應該付費,相反,知識是必須要付費的,作為知識內容的生產者,他們製造優質的知識,本身就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成本甚至物質成本,理應獲得相當的收益。正如,你想參加輔導班,就必須要交錢,一個道理。

目前知識付費的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是很多機構對於知識付費,是通過滿足用戶的獵奇心理來完成的,比如新世相刷屏,其背離了知識分享的初衷。

其次,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讓眾多擁有專業而有豐富知識的人士遭到了排擠,甚至出現高質量知識生產者逃離的現象。

第三,版權的界定相對模糊,保護力度還比較薄弱,原創知識被抄襲屢見不鮮,單單依靠維權騎士進行原創保護,是遠遠不夠的。

最後,知識付費領域的監管審查也亟須創新,語音、直播和短視頻是目前知識付費的主流模式,但與之相適應的審核技術不成熟,帶來了監管風險。

面對種種問題,未來知識付費的發展,完全可以按照2016年馬雲的新零售理論進行。

新零售,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模式。該理論可以說能夠影響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的商業發展,尤其是對於C端。而新·知識付費,其實就是,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的,數據驅動的,泛知識付費模式。

以消費體驗為核心,就是滿足消費者的痛點,目前知識付費的痛點是圍繞焦慮展開的,但真正要長遠發展,應該以“終身學習”為核心,活到老學到老,紮實經營。在農耕時代,一個人讀幾年書,就足夠用一輩子;在工業經濟時代,一個人讀十幾年書,才夠用一輩子;到了知識經濟時代,一個人必須學習一輩子,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獲取知識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緩解焦慮、升職加薪,而是讓自己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和價值,離開校園以後,唯一能夠學習的地方,只有本職工作,但是想要有所突破,就需要獲得其他人知識,在這樣的動機下,才會誕生知識付費。但不管怎麼說,知識付費所做的一切是為了讓用戶有個良好的體驗感,這一點不可動搖。

數據驅動其實指的知識內容的載體,大數據可以用於分析用戶的需求,分析哪些知識值得學習。而載體,則是和時代發展的產物有關,比如現在的小程序,就是一個很好的載體,而在未來,AR、物聯網等也是好載體,為了能夠讓用戶有一個良好的體驗,或者說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知識付費一定會藉助當下最流行的技術和載體(工具),從而達到極致的體驗感。

最後就是泛知識付費模式,也就是知識的體裁。知識的傳播,不一定是文字,圖片,視頻等等傳統方式,目前當下流行的方式主要是音頻(可以邊做事邊聽)、短視頻(碎片化時間學習)、直播(互動體驗感強)等模式,而再進一步發展,則是需要結合更多的元素,比如動漫、遊戲等等,這樣對於用戶體驗也是極好的。

對於體裁,如果誰能夠將遊戲、動漫和知識相結合,或許能夠提前抓住00後的市場,目前口水三國、飛碟說和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已經初現雛形,看這些動漫的時候,可以普及到一些知識,但是他們核心還是動漫。未來如果想要滿足年輕一代的需求,可能需要藉助動漫和遊戲的力量,將知識和二次元結合在一起,將知識存在於無形之中,利用00喜歡的事物,潛移默化完成知識的傳遞,這或許是一種新的突破。

知識付費,畢竟也是零售的一種,也是面向C端的,因此未來一定是線上+線下的全渠道運營模式,現在大部分的知識付費,已經開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了,線上課程+線下培訓,成為了知識付費的標配。“新零售”的核心要義在於推動線上與線下的一體化進程,其關鍵在於使線上的互聯網力量和線下的實體店終端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合力,而“新·知識付費”,其關鍵也是在於線上課程+線下沙龍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合力,從而打造更加健康的知識付費生態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