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庫尷尬轉型,想做知識領域的“淘寶”,老樹能否開新芽?

老牌互聯網產品正逐漸被“遺忘”。

一面是短視頻、網絡直播等新興的互聯網產品正不斷搶佔用戶注意力和使用時長;一面是盈利變現的壓力越來越大。博客、論壇、新聞門戶、下載工具、殺毒軟件等網站都遭遇了這個尷尬局面。

對此,有的網站直接關閉止損,有的網站仍在苦苦煎熬,有的網站選擇轉型蛻變。“條條大路通羅馬”,然而,頂端的路已擁擠不堪,其餘的路,並不好走。

百度文庫上線知識店鋪

據郭靜的互聯網圈觀察,百度文庫近期上線了知識店鋪功能。百度文庫方面介紹稱,知識店鋪是由百度文庫推出的,面向全體知識內容創作者、知識服務提供者的交易平臺。創作者可以在文庫內一鍵開店,商品內容包括文檔、視頻、音頻、專欄、圖書等多種形式。


百度文庫尷尬轉型,想做知識領域的“淘寶”,老樹能否開新芽?


百度文庫尷尬轉型,想做知識領域的“淘寶”,老樹能否開新芽?


百度文庫尷尬轉型,想做知識領域的“淘寶”,老樹能否開新芽?


百度文庫知識店鋪的思路跟淘寶非常像,知識內容創作者、知識服務提供者是“B”,用戶是“C”,百度文庫的角色是平臺方。百度文庫知識店鋪是一個典型的“B2C”模式,它想做知識領域的“淘寶”。

百度文庫知識店鋪目前仍處於試運營階段,主要表現在:

1.它並未向知識內容創作者、知識服務提供者大規模開放。只有兩種註冊方式,一是受到平臺方邀請,二是向平臺發送郵件申請。知識店鋪首批只邀請了100名用戶開店。

2.PC端頁面,系統推送了知識店鋪的Banner圖,但是並沒有更多的店鋪信息。

3.店鋪銷量數據不佳。系統推薦的“小可樂的店”於4月3日上架的573份文檔銷量都是顯示“0”。

4.知識店鋪沒有跟站內搜索打通,用戶在百度文庫內無法搜索到店鋪名稱。

5.其App在6.5.8版本中提到稱可以查看知識店鋪商品,但據郭靜的互聯網圈觀察,知識店鋪並未在App中展現出來。

平臺的難題

平臺是互聯網公司的慣性思維。互聯網公司有流量,能在很大程度上為銷售提供便利,它們也不缺用戶,唯獨“缺貨”,而隨著自媒體行業的興起,內容生產者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多,因此,做成“淘寶”式的知識電商平臺看起來並不難,但平臺也有自己的難題。

第一,從免費到付費並不容易。百度文庫上線於2009年,至今已有11年曆史,它在2019年12月公佈的數據顯示,月活用戶7億、積累文檔6.2億、日瀏覽量1.5億,入駐了超13000家合作伙伴,18萬認證作者。

百度文庫最初是免費的,任何普通用戶都可以免費上傳內容,其他用戶支付下載券/積分,而下載券/積分是可以通過做任務/上傳文檔等形式獲得的,有許多文檔內容都能夠免費下載,它誕生於“免費”思維仍舊盛行的時期。

直到後來,百度文庫推出會員模式,才真正開啟了付費之路。可從免費到付費模式中間幾乎隔著一座山。早期的百度文庫用戶受免費思維刺激,並不習慣付費模式,而對於新一代網民來說,付費的前提是內容的必須性,即用戶是否必須要購買文庫上的相關文檔,其他網站/平臺上是否有免費的替代品存在?

百度文庫的瀏覽量是夠高,但如果過濾掉免費用戶,付費用戶數量就明顯不足。

第二,怎樣吸引足夠多的知識內容創作者、知識服務提供者入駐?不同於新媒體、自媒體,百度文庫知識店鋪是以知識的形式向外分發,它的門檻就比自媒體內容要更高。一是內容的邏輯性和連貫性;二是內容的品質要達到“知識”的水平。這就意味著許多自媒體、新媒體的內容與知識店鋪的內容並不匹配。

而有能力創造知識內容的那部分作者,比如,老師、學者、專業人士等,他們有沒有可能成為內容創作者呢?

想吸引到這群人也很困難。製作相關文檔、音頻、視頻等內容是非常消耗時間的,而花費了較大精力製作的“知識”內容,商品單價並不能定的太高,比如幾百元乃至幾千元。目前平臺上的課程從10節——100節不等,售價從1元——200元不等,如果看單節課的售價就更低,這就意味著需要高銷量來對沖。

而高銷量又與平臺的推薦/不推薦密切相關,平臺的總流量是有限的,因此會有一批創作者的收入達不到預期,收入與支出不對等,知識內容創作者、知識服務提供者自然就對平臺失去了興趣。

實際上百度文庫目前對支持知識內容創作者、知識服務提供者方面有些猶猶豫豫,比如,平臺為作者提供了認證功能,但無論是個人認證還是企業認證,都需要支付300元認證費用。其介紹稱,認證後“獲得V認證標識,提高商品的可信度”等權益。PC時代有許多機構通過幫助網站進行認證來盈利,百度文庫的這一做法難道也是想靠認證來賺錢?

它的初心是幫助創作者提高收入和變現能力,但認證費用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是保證金,300元完全不夠;如果是平臺的運營費,平臺是採用邀請制和郵件申請制,靠著有限作者的認證費也相差甚遠。

內容創作者需要收入刺激才會創作更多的內容,而收入來自用戶,要想用戶付費,則需要足夠多的優質內容供挑選,這裡面並不是有流量和用戶量就能夠解決一切問題,也不是打造出“閉環”就能讓一切流通。看似正向的循環反倒有可能成為反面案例,即收入不足導致內容過少,內容過少導致用戶不願意付費。

“我的態度很明確,管得好就管,管不好就乾脆關掉!”李彥宏曾在2011年百度文庫遭遇侵權事件後回覆說。免費是互聯網內容流通的精髓,但它同時也遭遇著嚴重的版權問題。百度文庫事後刪除了大量涉及到侵權的內容。


百度文庫尷尬轉型,想做知識領域的“淘寶”,老樹能否開新芽?


2019年11月,百度文庫推出了一項“文源計劃”,試圖解決百度文庫的版權問題。1個月後,百度文庫又推出了“文值計劃”,百度文庫還計劃百度文庫在2020年拿出5億專項資金用於兩大計劃的落地。

一方面解決自身涉及到的版權問題和內容創作者被盜版的問題,另一方面,試圖提升內容創作者的收入,百度文庫顯然想要為未來做大知識付費鋪路。

老樹能否開新芽?

從百度文庫的月活用戶以及日瀏覽量數據來看,如果放棄它就太可惜,但如果繼續在百度文庫這款擁有11年曆史的產品上做創新和實驗,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百度文庫這棵“老樹”能否開出新芽?

知識店鋪自身有創新意識。據郭靜的互聯網圈觀察,市場上已經有不少知識付費產品,甚至有產品已經具備知識店鋪的雛形,用戶可以上傳文檔、音頻、視頻等付費內容,但並沒有採用“店鋪”這種商業形態。可對於百度文庫來說,僅有創新形態遠遠不夠。更需要有運營在背後推動:

1.吸引更多內容創始者入駐和上傳內容;

2.吸引用戶為之付費。

百度文庫平臺目前有很大的弊端。

1.大量無用/使用頻次不高的內容存在,6.2億文檔資源裡面能被利用的資源並不多。

2.平臺的定位不夠精準垂直。百度知道是綜合型平臺,但百度後來做成功的產品是在此基礎上孵化出的作業幫和寶寶知道。百度文庫上的內容越多就越顯得雜亂無章,並不能擊中垂直領域的用戶。綜合型跟垂直型之間有衝突。

百度文庫此前並不充當百度的變現工具,而是流量的護城河,百度知道、百度文庫、百度經驗等產品都曾充當這種角色,但隨著百度在營收壓力上的增大,護城河型產品也不得不考慮變現問題。

百度2019年Q4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百度總營收289億元,同比增長6%,與上一季度相比增長3%。其營收增速遠遠低於大多數互聯網公司,在BAT三巨頭中,也排在最末位。儘管外界已經不把“BAT”中的“B”當做巨頭,但營收增速不足依然是硬傷。

百度核心的表現不佳,百度的移動付費產品表現卻在向好。2019年百度移動產品付費用戶數突破5000萬,主要產品包括百度網盤、百度文庫等,其中尤以百度網盤的表現最佳,有數據顯示,百度網盤市佔比超過80%。

因此,百度顯然也期望百度文庫也能帶來像百度網盤這樣的良好表現。

但從免費走向付費卻並不容易,在一款老產品上就更加困難。靠百度系流量灌輸有沒有用呢?如果全力漫灌當然有用,可百度的流量也不可能都被百度文庫,最終還是要靠百度文庫自身。

當然,從內容創作者的角度來看,任何平臺只要能為之提供收入就是好平臺,事實證明,不管外界如何看待一款產品最後能夠成功,總會有人能從其中賺到錢。

平臺的“危”,反倒會刺激極少數個體的“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