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植物之油楠

油楠(Sindora glabra Merr. ex de Wit )

能源植物之油楠

能源植物之油楠

油楠是常绿阔叶乔木,高20~30米,胸径1米以上,树干挺拔,高大魁梧。一般从树苗到成品树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叶子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2~10对;小叶对生而微偏斜,革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急尖或骤尖,基部钝形或圆,无毛。

油楠的花期为4—5月,花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长15~20厘米,密生黄色毛;花较小,雌雄同体;萼片4片, 两片2合生,最上面的阔卵形,其他3片椭圆状披针形,长约7~8毫米,外面密生黄棕色绒毛,萼片外面常有软刺(国产种),有一极短的管和基生的花盘,裂片4片,上面2枚合生;花瓣通常为一片,很少2片,被包于最上面萼片内,外面密生长柔毛;雄蕊10枚,上面1枚稍短而无花药,其他9枚合生成一束,花丝基部连合,上面1枚的最长,突出;花药丁字着生,花柱长,拳卷。子房近卵形,密生毛,具有短柄,有胚珠2~7颗;

油楠的荚果成熟期为6~8月,荚果扁平,斜圆形,长4~8厘米,阔3.8~4.7厘米,果瓣坚硬,有散生、短的直刺,很少无刺,刺在受到损伤时常有胶汁流出;种子1~2颗,含油量较高,可入药。

油楠是热带、亚热带的能源树种,其树干木质内含有丰富的一种淡棕色可燃性油质液体,气味清香,颜色如同煤油,用棉花蘸上一点火就着,可燃性能与柴油相似,经过滤后可直接供柴油机使用,可作为柴油的代用品。当油楠长到12~15米高,胸径40~50厘米时,油楠树的心材部位就能形成黄色油状树液,分泌出树脂。当削开它的韧皮部或砍断枝丫时,油脂就会从伤口自行溢出。林业工人和当地居民常用来点灯照明,叫它“煤油树”。

根据资料记载,油楠出油率高达90%以上。人们在采集油楠的树脂时,一般采用两种办法。一是在树干上钻个5厘米大小的孔,然后插入竹筒,经过2~3小时后,从孔中即可流出5~10升的油液,这样下来一株成年油楠一年可产50斤油,最多可产100斤。而是直接将油楠伐倒取油,一株伐倒后的油楠可从树心中流出几十斤油状物。在采伐过程中,有的植株锯到心材时,“柴油”就顺流而出,树液溢如泉涌;有的则在伐倒的树干断面上,渐渐分泌出“油”来。一棵大树采集一次就能流出7~8斤油,一天能产“柴油”10~15千克。1981年初,华南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吊罗山林区采集了油楠树脂的样本,经过过滤、蒸馏、化验,发现油液中75%左右是无色透明具有清淡木香香气的芳香油,25%是棕色树脂类残渣。芳香油中有11种化合物,其中依兰烯含量40.8%,丁香烯30.5%、杜松烯6.4%,其他华拔烯、蛇麻烯等都在4.4%以下。

油楠在我国海南岛还有一定的蕴藏量,在石油等矿物资源不断枯竭的今天,人们再次把注意力转向可再生资源——森林,而生长在海南岛的油楠,是我国未来很有希望的能源植物。为此,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已制定了保护和发展计划,在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区已成功引种栽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