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植物之油楠

油楠(Sindora glabra Merr. ex de Wit )

能源植物之油楠

能源植物之油楠

油楠是常綠闊葉喬木,高20~30米,胸徑1米以上,樹幹挺拔,高大魁梧。一般從樹苗到成品樹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葉子為偶數羽狀複葉,小葉2~10對;小葉對生而微偏斜,革質,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5~10釐米,寬2.5~5釐米,先端急尖或驟尖,基部鈍形或圓,無毛。

油楠的花期為4—5月,花排成頂生的圓錐花序,長15~20釐米,密生黃色毛;花較小,雌雄同體;萼片4片, 兩片2合生,最上面的闊卵形,其他3片橢圓狀披針形,長約7~8毫米,外面密生黃棕色絨毛,萼片外面常有軟刺(國產種),有一極短的管和基生的花盤,裂片4片,上面2枚合生;花瓣通常為一片,很少2片,被包於最上面萼片內,外面密生長柔毛;雄蕊10枚,上面1枚稍短而無花葯,其他9枚合生成一束,花絲基部連合,上面1枚的最長,突出;花葯丁字著生,花柱長,拳卷。子房近卵形,密生毛,具有短柄,有胚珠2~7顆;

油楠的莢果成熟期為6~8月,莢果扁平,斜圓形,長4~8釐米,闊3.8~4.7釐米,果瓣堅硬,有散生、短的直刺,很少無刺,刺在受到損傷時常有膠汁流出;種子1~2顆,含油量較高,可入藥。

油楠是熱帶、亞熱帶的能源樹種,其樹幹木質內含有豐富的一種淡棕色可燃性油質液體,氣味清香,顏色如同煤油,用棉花蘸上一點火就著,可燃性能與柴油相似,經過濾後可直接供柴油機使用,可作為柴油的代用品。當油楠長到12~15米高,胸徑40~50釐米時,油楠樹的心材部位就能形成黃色油狀樹液,分泌出樹脂。當削開它的韌皮部或砍斷枝丫時,油脂就會從傷口自行溢出。林業工人和當地居民常用來點燈照明,叫它“煤油樹”。

根據資料記載,油楠出油率高達90%以上。人們在採集油楠的樹脂時,一般採用兩種辦法。一是在樹幹上鑽個5釐米大小的孔,然後插入竹筒,經過2~3小時後,從孔中即可流出5~10升的油液,這樣下來一株成年油楠一年可產50斤油,最多可產100斤。而是直接將油楠伐倒取油,一株伐倒後的油楠可從樹心中流出幾十斤油狀物。在採伐過程中,有的植株鋸到心材時,“柴油”就順流而出,樹液溢如泉湧;有的則在伐倒的樹幹斷面上,漸漸分泌出“油”來。一棵大樹採集一次就能流出7~8斤油,一天能產“柴油”10~15千克。1981年初,華南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從吊羅山林區採集了油楠樹脂的樣本,經過過濾、蒸餾、化驗,發現油液中75%左右是無色透明具有清淡木香香氣的芳香油,25%是棕色樹脂類殘渣。芳香油中有11種化合物,其中依蘭烯含量40.8%,丁香烯30.5%、杜松烯6.4%,其他華拔烯、蛇麻烯等都在4.4%以下。

油楠在我國海南島還有一定的蘊藏量,在石油等礦物資源不斷枯竭的今天,人們再次把注意力轉向可再生資源——森林,而生長在海南島的油楠,是我國未來很有希望的能源植物。為此,我國政府和有關部門已制定了保護和發展計劃,在廣東、廣西和福建等省區已成功引種栽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