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面對劉強東事件,該有哪些警醒和防備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一批又一批卓越的企業家不斷成長,在嚴酷的市場經濟挑戰下站起來強大起來。這些是伴隨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應運而生的,很多人從一無所有到財務自由,很大程度上也是藉助了這種大環境優勢。企業家能夠成長壯大最終站在世界經濟舞臺,這些和企業家的自身成長和艱苦奮鬥同樣也是分不開的。

作為旁觀者我們更多的時候看到的是企業家光鮮亮麗的一面,但是我們很少去關注企業家在成長的路上面對的艱辛和屈辱,試問中國現在能夠站在潮頭的企業家有誰沒有哭過,哪一位沒有一段艱苦的磨難。

任正非曾經說過“華為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作為知名度很高的企業家每天考慮要怎樣成長,已經非常成功的一位企業家的眼裡沒有成功,只有成長。能說明什麼問題?這些只能說明企業面對的永遠是風險和挑戰,作為企業家同樣要面對無法預知的未來。

中國企業家面對劉強東事件,該有哪些警醒和防備

潘石屹同樣作為知名度非常高的一位企業家,成長經歷同樣艱辛。1963年生於甘肅天水農村。小時候由於母親常年臥病在床,家庭成分又高,家庭生活非常困難。艱苦的生活反而塑造了一位優秀的企業家,成為一位優秀企業家成長必備的營養。

中國企業家面對劉強東事件,該有哪些警醒和防備

成功企業家們一直在強調成長而不是成功,為什麼呢?不斷成長的事物是有活力的是有生命力的,成長面對不確定性是要面對挫折,面對苦難的。有些是發展必然面對的。

中國企業家面對劉強東事件,該有哪些警醒和防備

劉強東事件的出現,作為旁觀者,沒有真正瞭解事情真相,沒有官方明確調差結果之前。我們不能用自己的好惡,去議論去猜測,更不能惡意去詆譭一位經歷磨難的企業家。更應該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

我們更應該反思,這個事件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或者這種環境下出現。作為企業家最基本的防範意識的缺失,或者是面對其他什麼惡意傷害防衛性缺失。不應該成為我們反思的嗎?

企業家注重成長正說明是年輕的,年輕的經驗相對老牌的資本主義手段還是要多加防衛的。建立防衛思想和防衛意思能夠讓企業家避免無謂的傷害,同時減少不必要的磨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