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來交易的一兩銀子,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多少人民幣?

古裝劇看多了,裡面的流通貨幣大家都很熟悉了,老百姓出門用的是銅錢,買貴重商品用的是銀子,賄賂官員用的是黃金,一堆堆白花花的銀子,跟現在一堆堆的人民幣一樣,都是錢,那麼大家有沒有好奇過,古代時候的一兩銀子,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多少人民幣呢?

古代用來交易的一兩銀子,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多少人民幣?

有些朝代太遠,我們就拿最近的清朝舉個例子,那時候在京城謀生的人,基本相當於現在在首都謀生的人了,一個月的工資2兩銀子左右,而這2兩銀子,根據當時的市場行情,可以買150斤大米、50斤豬肉或者600斤黃瓜,足夠一家人吃一個月的。

當時的房價,在京城中心也差不多15兩銀子左右足夠,也就是說,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大概省吃儉用攢個幾年,也是可以買套房子的,起碼不用擔心住宿問題。

但是那些食物,就算按照現在的物價水平來算,也就不到2000塊錢,也就是說,一兩銀子換成食物的話,在現代最多值1000元。

但房子就不一樣了,目前一套房子動不動就成百上千萬,一兩銀子至少值50萬,只能說房價已經不能當成標準來折算了,現在的打工族辛苦一輩子,有時候,連北京中心的一個廁所都買不起。

所以,雖然古代的物資並不是很富裕,但自給自足下,百姓生活還是很富足的,你羨慕古代人的生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