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上半年淨利潤預降一半 誰是下一個死在沙灘的「前浪」?

上市動力電池企業2018年中報業績預告出爐,“電池一哥”寧德時代淨利潤預計同比下降一半,多家企業預計迎來較大幅度上漲,動力電池行業兩極分化加劇,正在加速洗牌。

南都記者梳理了十家上市動力電池企業的業績預告發現,有6家企業淨利潤同比上漲,4家下跌,包括寧德時代、億緯鋰能、ST尤夫(智航新能源)、猛獅科技。其中,2017年迎來快速擴張的寧德時代,淨利潤卻預計同比下降49.7%,原因是上年同期轉讓了北京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萊德”)的股權取得的處置收益影響。而猛獅科技2018年上半年預計虧損2.82億元,淨利潤相比上年同期下降696.68%之多。

分析指出,淨利潤下跌的企業主要是受到補貼退坡、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但由於市場需求強勁,增量完全抵消了補貼和成本方面的不利影響,因此大部分電池企業上半年淨利潤迎來較高幅度的增長。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接受南都記者採訪預測道,這種強勁增速下半年將放緩,與此同時優勝劣汰加劇,兩級分化愈發明顯,動力電池行業將迎來洗牌。

淨利潤普遍上漲,僅1家虧損

多家動力電池企業近日發佈了2018年中報業績預告,南都記者梳理發現,在新能源車市強勁發展的帶動下,大部分動力電池企業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同比均有兩位數增長,少部分企業與上年同期淨利潤相比出現下滑,其中包括寧德時代、億緯鋰能、ST尤夫(智航新能源)、猛獅科技。

寧德時代今年上半年淨利潤預計為9.11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8.11億相比下降49.7%,原因是上年同期轉讓了普萊德的股權。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寧德時代的負債率僅為43.58%。這家今年6月11日正式登陸創業板、上市第9天市值就超過比亞迪達到1266.5億元的動力電池“獨角獸”,因搭上政策便車,近兩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南都記者查閱其近幾年財報發現,寧德時代2015年的淨利潤為9.31億,2016年、2017年分別達到28.52億和38.78億。

億緯鋰能、ST尤夫(智航新能源)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分別下滑36%和75%。

億緯鋰能淨利潤同比下降的原因是上年同期轉讓了深圳麥克韋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克韋爾”)控股權的處置收益12,244.33萬元,若減去這部分收益,上年同期的淨利潤為1.11億,而今年上半年淨利潤預計為1.49億,同比增長為34%。

ST尤夫(智航新能源)今年上半年淨利潤預計為3,070.9萬,同比上年同期的1.23億下降75%,公司在解釋原因時提到“公司鋰電池業務板塊受到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下調、行業景氣低及開工率不足的影響,鋰電池業務的收入大幅下降並出現了虧損”。

據悉,今年6月12日起,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正式實施,續航里程300公里成為補貼升降的分水嶺,而續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補貼則完全取消。未來,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向高品質、高續航里程的車型傾斜,,到2020年終完全取消。眾所周知,阻礙純電動汽車在普通消費群體中普及的一個主要因素是價格高昂,而動力電池作為電動汽車最核心的部件,佔整車成本的一半左右。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會長董揚告訴記者,電動汽車成本高是長期存在的,前一階段主要靠補貼解決這個問題,後一階段要靠企業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十家上市的動力電池企業中,猛獅科技是唯一虧損的企業。業績預告顯示,其今年上半年預虧2.82億,與上年同期的4,721.99萬相比,下跌幅度達到近7倍。猛獅科技在解釋淨利潤變動時列了7條原因,包括:公司上半年到期融資大多未能續貸,造成運營資金緊缺;鋰電池業務由於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配套業務仍處於淡季,計劃中的大訂單未能在預期時間落地;清潔電力板塊受國家最新政策影響,光伏業務未能按計劃開展;子公司台州臺鷹電動汽車有限公司與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整車形成較大的經營虧損;鉛材料價在二季度大幅上漲導致鉛電池業務繼續虧損,等等,既有企業自身經營問題,也有行業存在普遍遇到的成本上漲等問題。

電池需求高增長抵消不利因素

從十家上市企業的經營情況可以看出,動力電池行業正迎來快速發展期。“主要原因是上半年電池增長強勁。”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一針見血分析道。

崔東樹告訴南都記者,2017年1-12月的新能源車產量為81萬臺,同比增長99%,而電池的需求累計達到3602萬度電,在上半年負增長的背景下,下半年同比大幅正增長,達到30%的增長。2018年1-6月的電池需求也是同比增長2.8倍,在2017年低增長的基數下,增長非常強勁。“今年1-6月新能源車電池用量1575萬度,較2017年1-6月的574萬度增加1000萬度。”據悉,電池需求的高增長不僅抵消了政策補貼退坡、材料成本增長的影響,還有效拉動動力電池企業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

據崔東樹介紹,電池廠家的整車配套有明顯的變化,尤其是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目前的配套總體是乘車,尤其是以北汽能源,奇瑞汽車和長安汽車為代表,著力開發了長安和奇瑞兩大企業,而鄭州宇通等客車企業的佔比大幅下降。比亞迪的電池外賣已經取得一定的進展,前期主要是供給北京華林,2018年的供給名單出現了華晨汽車,未來還有長安汽車參股,這對比亞迪電池業務的發展是一件好事。

下半年增速或放緩 加速行業洗牌

上半年過半動力電池企業都賺得盆滿缽滿,加上動力電池市場需求量持續大幅增長,這是否意味著未來一兩年內動力電池企業都可以高枕無憂呢?答案是否定的。

與較高的市場增量如影隨形的是,動力電池企業之間的競爭也相當激烈,近兩年已有1/3企業被淘汰出局。在6月27日舉辦的中國(青海)鋰產業與動力電池國際高峰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直指動力電池出現結構性產能過剩,小型低水平動力電池企業將被淘汰,行業將加速洗牌。

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大約有150家動力電池配套企業,2017年只剩100家左右,1/3的企業已經被淘汰出局。與此同時,動力電池企業頭部效應愈發明顯。根據中汽研合格證數的數據,裝機電量前五的動力電池企業,市場份額從2017年的61%提升到2018年1~5月的71%,其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動力電池佔有率從44%上升到63%。

崔東樹告訴南都記者,今年上半年新能源市場和電池市場增長強勁,是因為提前釋放了市場增量,因此表現特別突出,而到了下半年,這種市場增速將放緩,電池業績增長也將放緩。明年隨著外資電池企業逐步進入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加上存在動力電池產能過剩的問題,動力電池企業的經營壓力將明顯增大。

不過,崔東樹也表示這個行業不會只剩下幾家大型製造企業,可以肯定的是,動力電池技術將得到快速提升,市場份額越來越集中在主流企業手中,行業洗牌將持續,未來仍將有一批中小企業被淘汰出局,更有一批大型企業會“僵而不死”。

寧德時代上半年淨利潤預降一半 誰是下一個死在沙灘的“前浪”?

動力電池上市企業2018年中報業績預告(單位:元)

採寫/製表:南都記者 何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