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斯彬专栏|历史中的数学规律:王朝为何短命?

游斯彬专栏|历史中的数学规律:王朝为何短命?

游斯彬专栏|历史中的数学规律:王朝为何短命?

文 | 游斯彬

来源 | Mathaholic游斯彬

游斯彬专栏|历史中的数学规律:王朝为何短命?

大家好,这里我们要新开一系列关于历史中有趣的数学规律的课程,在这里我们会带领大家穿越到过去(成为晴川脚踩四阿哥和调戏八阿哥,哈哈扯远了,回到正题,我们这里是个严肃的科学节目),去寻找那些隐藏在历史背后的数学命题。

游斯彬专栏|历史中的数学规律:王朝为何短命?

说到这个暑假谁最热,那必数大清的乾隆爷,这个假期他可真有点繁忙,还没来得及走出令妃的套路,就又掉入了如懿的戏码,大家都觉得乾隆爷真是好命,他在位期间国家安定、天下太平自然有闲工夫七下江南和宠妃谈谈情说说爱,比起他的前几任皇帝和后几任的呕心沥血,轻轻松松就成为了一代明君。这所谓一代明君,难道真的是因为他自己夙夜忧叹、为国为民国、呕心沥血么?

游斯彬专栏|历史中的数学规律:王朝为何短命?

就拿清朝来说,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不能说不英勇善战,可为什么他们征战了几十年依然没能攻入山海关成为帝国的主人呢? 到了顺治的时候也就是时间又过去了快40年,这个几乎不管什么事的小皇帝在位时期,却反而攻入了山海关,入主了中原?而这清兵进入中原这花花世界,立刻开始了赶紧跑马圈地,其中政策远比明朝更加苛刻,例如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举不胜举,但是中原的老百姓在反抗明朝的时候如此积极,但到了如今却鲜少奋起反抗,似乎一夜之间所有的忠臣都消失了一样。

而到了康熙年间也就是清朝建立100年左右,康熙多次多外征战,平定三番、收复台湾、攻打蒙古,并多次提高赋税,百姓却安之如怡。到了乾隆期间,其多次出游规模浩大、耗资巨大,却没有像隋炀帝一样,英雄并起逐鹿中原,反而进入太平盛世。而清代自嘉庆之后,却不可避免的走上了衰落,无论后代的咸丰、光绪如何变法求存,最终都难逃失败的命运。

游斯彬专栏|历史中的数学规律:王朝为何短命?

纵观历史,就会发现中国古代的王朝存续时间几乎都不超过200年,西汉215年、北宋168年、南宋153年,似乎历史总在往复。那为什么刚好是200这个数字呢,这背后又有什么隐藏的逻辑呢?关于这点,大家众说纷纭,比较广为流传的有:土地兼并论(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唐朝和元朝),外敌入侵论(典型的就是西晋、南宋),农名起义论(东汉和明朝),甚至外戚啊宦官啊美人都成为了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这里默默的为杨玉环、赵飞燕喊个冤)。这些论点各有各自的道理,但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游斯彬专栏|历史中的数学规律:王朝为何短命?游斯彬专栏|历史中的数学规律:王朝为何短命?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个关于兔子的问题,据说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特别喜欢观察兔子生育问题(难道古代欧洲就出现了人口学家,也是为了解决计划生育问题吗?),他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对兔子每一个月可以生一对小兔子,而一对兔子出生后第三个月开始生小兔子假如一年内没有发生死亡,则一对兔子一年内能繁殖成多少对?而这兔子的对数可以表示为1,1,2,3,5,8,13,21,34,……

游斯彬专栏|历史中的数学规律:王朝为何短命?游斯彬专栏|历史中的数学规律:王朝为何短命?

大家有没发现这个数列有一个特点就是:最新的一个数字等于前两个数字之和,同时前一项等于后一项的0.618倍,这个数列后人称之为斐波那契数列(0.618也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黄金分割比)。

游斯彬专栏|历史中的数学规律:王朝为何短命?

同理,我们知道古代人的平均繁殖年龄为20岁,也就20年为一代人,如果考虑到古人的寿命普遍不超过60岁(考虑老人死去的情况),也就是说在世的人口组成主要由最近的3代人构成(父母、子女、爷爷奶奶),如果我们假设最初的人口为1,不考虑食物天灾疾病等外部条件,再世人口等于最近的3代人口的总和,我们可以计算出到了第五代也就是过去100年的时候,人口距离最初翻了4倍,而到了第十代的时候人口将增长19倍。

游斯彬专栏|历史中的数学规律:王朝为何短命?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古代王朝最多是200呢?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每次王朝统一后,人口在战乱中将锐减为前一次王朝末期人口的1/3到1/5左右(比如西汉末年中国损失了约50%的人口,晋末中国损失了约60%的人口),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100年也就是5代人过后,最初的人口经过繁殖可以达到最初的4倍,也就是人口的最佳数量,刚好弥补损失的大部分人口,这时王朝往往会进入盛世,而200年后人口倍增(也就是最初人口的19倍,如果不考虑天灾和生育下降的话),这将远远超出土地供养的极限,自然就开始战乱灾祸频发了(就算皇帝再贤明、祭再多的天也无济于事)。

游斯彬专栏|历史中的数学规律:王朝为何短命?

因此其实王朝没落与兴起本质上主要不是由于皇帝的好坏,亦或者大臣的昏庸,又或者外部的干涉,而是由于和平时期一长,中国的土地无法供养翻了十倍以上的人口,大家吃不饱饭自然就会去反抗,王朝自然也就颠覆了,等多年战争过后,打仗打出一个草头王,人口自然也就少了,大家能吃饱饭了,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了。所以200年成为了一条红线,多数王朝的周期集中在200年左右。

游斯彬专栏|历史中的数学规律:王朝为何短命?

知道了这个问题,这里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中国的股市有7年一次牛市的说法,宏观经济有20年一个周期的规律?

- 作者 -

游斯彬,数学痴迷者,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数学专业,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第四季总决赛优秀选手。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Mathaholic游斯彬。好玩的数学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好玩的数学

好玩的数学以数学学习为主题,以传播数学文化为己任,以激发学习者学习数学的兴趣为目标,分享有用的数学知识、有趣的数学故事、传奇的数学人物等,为你展现一个有趣、好玩、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

游斯彬专栏|历史中的数学规律:王朝为何短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