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知马力”专栏:黔中红颜竞芳华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洪武十七年,南京金銮殿内,一时寂静无声。跪在方砖上的一名彝族女子,如同诗中所描绘的模样,桃李年华,绝世红颜,透着一股倔强。

朱元璋端坐龙椅,微微一笑:“奢香夫人,我一定为你做主。但马晔也是朝中大臣,今我抓他为你申冤,尔有何报之?”

殿前这位皎洁女子,正是著名的彝族女首领奢香夫人。她17岁嫁与贵州宣慰使霭翠为妻,6年后,霭翠病逝,代其幼子袭贵州省宣慰使职,却遭都指挥使马晔寻衅鞭笞。士可杀不可辱,奢香暗自沉吟了许久,回答朱元璋:“我必带族人将贵州修得四通八达,与内地交通自此无碍。”

纵横一部上下两千年的中国经济史,不计其数的商人熙熙攘攘,却面孔模糊,若以性别来论,女性更寥若晨星。古代美好的女子,时常被冠以美貌或贤德之名,足不出户,看似与外面世界毫无关联。直到奢香夫人的登场,让明朝人民大开眼界,原来遥远荒凉的西南边陲,生长着凌霜傲雪、不输须眉的奇女子,她如诗一般的名字,会永远铭刻在贵州商业贸易的史书中。

当年奢香回到贵州,结识了发配云川边境的江南巨富沈万三。巾帼识英雄,二人合作开辟黔商古道,在毕节地区办学、开矿,并打开山门做起了丝绸、船运等生意。朱元璋为此大呼:“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

世间有这样一群女子,聪慧过人,驰风骋雨,让人艳羡不已。谁能知赞誉背后,往往包裹着艰辛付出。从来没有免费午餐,所有的风光都有代价。女子更需拼尽常人所不能及的坚韧心性,才能将红颜竞芳华、留青史。

女子甚少经商,但这股隐约有香气萦绕的经商之风,自汉唐之后便缕缕不绝。据《中国经济史》作者侯家驹的考据,“在北宋,妇女还从事茶肆、食店、药铺之经营。”

来到现代,女性的社会角色愈发突出。花旗银行的一份报告曾经提到,“女性已经成为强大,并且往往被忽略的经济增长引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数据表明,如果女性对国民经济的参与度提升至与男性相同的水平,GDP可实现跳跃式增长。

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0年前,记者采访贵州省恒霸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何秀容,初见时,她一身素雅衣服,言笑晏晏,并无半点商人的精明,只有率真话语。

众所周知,何秀容以擅长治疗烧烫伤而闻名,但就眼前一个平常女子,很难想象她是如何与伤痛打交道的,直到我们穿过洁白的长长走廊,来到病人床前。当斑驳的纱布一层层剥开,露出被火吻过的身体时,其他人已经转头不忍再看,何秀容手持棉签一点点地擦拭脓血,一边沉静微笑。

那一刻,那样的红颜佳人,不染半点俗世尘埃。

南方有佳人,倾城又倾国。

“老干妈”的创始人陶华碧创业初期,捣麻椒、切辣椒时溅起的飞沫把人眼睛辣得流泪,工人们不愿干,她亲自上阵,一手挥着一把菜刀,嘴里还不停地说:“我把辣椒当成苹果切,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

但商场之险恶,冷暖自知。陶华碧咬碎银牙用一双千疮百孔的双手打磨企业,她的理由很简单:“否则,你吃不上饭,人家笑话你。”到后来,老干妈的故事传遍全城,老干妈的辣椒享誉全球。

那一刻,那样的红颜佳人,刚柔并济举世无双。

人生的故事,饱经的风霜,都是生命中最温柔的灌溉。女性企业家们的奋斗史,宛若一段段表面胭脂香味、内心坚若磐石的年代,每一个惊世艳绝的传奇背后,都起伏着无数个昼夜拼搏的悲欣交集,佳人会在时光逝去之前一直傲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