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系抄底A股公司在河南上演,又一次國進民退?

國資系抄底A股公司在河南上演,又一次國進民退?


| 總第1025期

“國資系”開啟“掃貨模式”?

國資系抄底A股公司在河南上演,又一次國進民退?


關於民企上市公司遭遇圍剿,有一個更加冠冕的說法,在降槓桿的大背景下,國資併購上市公司股權是大勢所趨。

而對於民企來說,所謂的大勢所趨,更像是一種宿命,上演的還是同樣的味道,同樣的配方。

今年以來,A 股持續低迷,匯率也大幅走低,P2P行業持續爆雷,股票質押平倉頻發,債務違約大量出現,一些民營企業掙扎在資金枯竭的生死邊緣。

反觀政府主導的經濟力量一直在大幅上升,“國進民退”的現象愈發突出。

國資、民企兩重天


國資系抄底A股公司在河南上演,又一次國進民退?


今年6月至9月,兩大國資平臺出手4家河南A股公司,至少60億流動性支持、股權、資產整合。

在全國範圍內,“國資系”在A股市場開啟大手筆、高頻次的“掃貨”模式,截至目前,包括國資委、地方政府、中央事業單位在內的“國資系”主體正在參與或已經完成20餘家A股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交易。

另有不少民營上市公司也在與國資談判股權轉讓或流動性救援方案。

雖然“國進民退”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但以如此高頻、劇烈的方式呈現在國人面前,依然讓人有些吃驚。

2018年9月3日,豫金剛石發佈公告與河南農投金控股份有限公司簽約,未來兩年內農投金控向豫金剛石提供流動性不少於 30 億元。同日,森源電氣發佈公告,公司與河南資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產業擴張、資源整合、戰略投資及產業投資等方面的整體合作規模累計不超過人民幣 30 億元。2018年7月5日,河南資產與輔仁藥業簽署合作協議,為輔仁藥業提供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2018年6月21日,雛鷹農牧公告,擬向河南農開現代農業產業基金(有限合夥)、中央企業貧困地區河南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河南農投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等發行股份購買其所持農業企業資產。同時,河南農投亦有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比例不超過 10%。


河南資產是河南省第二家省級AMC,於2017年8月8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50億元,按照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綜合運用各種金融手段,以“化解區域金融風險、服務國資國企改革、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為使命。

農投金控、河南農投均系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

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國有獨資農業政策性投資機構,是省委省政府現代農業大省建設的投融資綜合服務商,拓展財政職能的重要平臺、財政支持現代農業轉型發展的有效載體。

而此前傳聞,森源電氣、豫金剛石、雛鷹農牧、輔仁藥業遭遇資金鍊斷裂。很多人猜中了開頭,但未料結尾,白衣騎士是以上的河南兩大國資平臺。

從現象上看,本輪“國資系”的頻繁入主,與“去槓桿”和股市調整所帶來的民企資金鍊緊張以及由此衍生的債務難題密切相關。

從背後的本質上看,更需要關注到的是民營企業困境和國資出手的內在動機。

國資為何甘當白衣騎士?


國資系抄底A股公司在河南上演,又一次國進民退?



今年以來,大量民營企業出現了債務違約,此輪違約潮已經開始蔓延至民營上市公司,而且部分還是資質尚好的民企。

總體而言,上市公司比一般企業有更廣的融資渠道。而一些優質的上市公司都面臨違約風險,就不得不令市場擔憂了。

在存量貨幣總量足夠大的情況下,企業資金鍊緊張、融資困難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民營企業融資難且成本高。

數據也顯示,近年來國企融資大幅改善,而民企融資在持續惡化。

融資規模上,過去3年國有企業平均融資規模迅速上升,從 2015 年的7.15億元上升到2017年的22.54億元,民營企業從5.99億元下降到4.6億元。

並且,國有企業通過銀行貸款、債券融資、股權融資和其他融資方式的融資成本遠低於民營企業。

所以,在這些上市公司雖然擁有強大的業務、技術競爭壁壘,仍然受制於融資困境而與做大做強失之交臂,資金鍊之痛下,不得不主動或者被動地引入新的進入者。

而國資的資金和融資優勢都比較明顯,資金來源包括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那麼,國資為什麼對上市公司如此感興趣?

資金充足、融資成本低,並不是“國資系”進入民企上市公司的主因。“不排除地方政府為了讓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將資產在資本市場上運作的可能”。

專家的解釋有一定道理。“國資”接盤傾向於那些有實體、有資產、有創新技術的產業。質地優良、擁有核心競爭力,是國資入主最為首要的考量因素。

國資系抄底A股公司在河南上演,又一次國進民退?



一直熱議的“國有資本混改”,實際上有兩條路徑,一個是把自身存量拿出來,吸引民間資本;一個是去資本市場做股權投資。

前者,由於可能導致國有資本流失、自身利益受損,潛在風險較大。

後者,國資參股上市公司後,客觀上也形成了混合所有制,並且上市公司已經形成了市場定價機制,這種“增量”改革,相對來說風險也要低很多。

國資出手拯救,還是本就有所圖?這個問題已不重要。本輪“國資系”的高頻進入A股企業,讓“國進民退”的議論再次風起。“後入主時代”國資所存在的部分將扮演什麼角色?

從歷史規律來看,經濟運行平穩期,民企發展較好,一旦經濟下行,國企則是節節攀高。現在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