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成功操纵西方媒体的宣传战

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失败?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甲午战争期间日本的宣传战。甲午战争明明是一场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但当时的西方媒体报道和后来的西方史学论述大多数对中国没有同情。在他们看来,日本打败中国是文明对野蛮、是进步对保守的胜利,是所谓的“人类文明”的一次进步。这些错误的看法主要归功于日本进行的宣传战的功效。

甲午战争中成功操纵西方媒体的宣传战

甲午战争爆发时,满清光绪皇帝的诏书讲:朝鲜是我们的藩属,现在有内乱,朝鲜请中国出兵平息内乱,这是中、韩两国内部的事情与别国无关,日本不应出兵。但日本的宣战诏书却说:朝鲜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现在中国侵犯了朝鲜的主权,所以日本出兵帮助朝鲜恢复独立。我们对中国宣战是为了保护朝鲜改革开放的成果。是维护东亚和平、世界和平。

虽然中国诏书说的是事实,但日本黑白颠倒、胡说八道的诏书,既不是给自己看的,也不是给中国人看,而是给世界看的,而且很有效,最终影响了当时的世界舆论。日本在进攻朝鲜前,秘密聘请了美国《纽约论坛报》的记者豪斯作为国家宣传战的总指挥。老牌记者豪斯,很熟悉西方媒体的运作方式,在他有计划的包装下,对中国和日本分别带着代表着野蛮与文明,西方门媒体形成了一种潮流和共识。比较典型的看法,纽约《先驱报》说:“日本在朝鲜的作为,有利于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日本一旦失败,朝鲜将重回中国野蛮的统治。”亚特兰大《先驱报》则说:“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地同情日本,日本代表着亚洲的光荣与进步。”

甲午战争中成功操纵西方媒体的宣传战

当时,日本驻国外的所有外交官,几乎都精通当地语言。而清朝派驻海外的外交官绝大多数不会当地语言。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叫葛礼山,中、日两国都对美国进行公关,中国公使杨儒选择接近葛礼山的老婆孩子,送点中国特产,走“私交”的路子。而日本驻美公使栗野慎一郎,哈佛毕业生,精通英文。他天天去拜访葛礼山,在办公室跟人家谈国际大事,谈日本对美国有多么重要。

驻英、德日本公使青木周藏极富经验和全局眼光,在他和栗野慎一郎推动下,日本最终同意西方媒体随军采访。随日军的西方媒体记者达114名之多。在战争中,日本还做了很多新闻策划,比如让西方媒体记者,看日军怎样优待俘虏,如何照顾战地百姓等等。通过欧美媒体记者,将日本的“正面形象”传播给全世界。相反,清朝不仅不允许西方记者随军采访,还将两名误入清军阵线的西方媒体记者砍了头,搞出外交风波。很多日本外交官不仅自己写东西,还专门组织学者积极写稿,解释日本为什么要这么干?日本代表了文明进步,中国威胁论等等。大量赞美日本的文章,有效地影响了美国舆论。整个甲午战争期间,西方媒体各大报纸上几乎没有一篇清朝官方和个人主动提供给西方公众阅读的文章。

甲午战争中成功操纵西方媒体的宣传战

“高升号”是清朝政府向朝鲜增兵时,从英国怡和洋行租借的一艘商船。1894年7月25日,悬挂着英国国旗毫无武装的商船“高升号”在朝鲜半岛附近被日本海军击沉。英国是清朝最大的贸易伙伴,“高升号”被击沉后,英国舆论一片哗然,军方要求政府对日本进行军事报复。日本政府非常恐慌,首相伊藤博文马上启动紧急公关。日本外交部有一个专门研究国际法的机构——法制局。而当时清朝政府根本没有这样的部门。在随后的英国政府海试听证会上,日本法制局灵活运用国际法。一是装傻,宣称并不知道这条船是英国船。二是明确向英国表态,表明如果查清责任在日本海军,日本绝对承担所有责任,态度非常好。与此同时,驻英公使青木周藏向路透社等英国各大媒体和英国多名国际法专家行贿。当年11月,英国法院最后裁定,“高升号”事件中,日本海军没有过错,清朝政府要赔偿英国怡和洋行所有的损失。“高升号”事件至今仍是西方国际法的经典案例,这也是日本成功玩弄世界舆论的经典案例。

甲午战争中成功操纵西方媒体的宣传战

​甲午战争日本为什么能够打赢?除去战场真刀真枪的争夺,日本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媒体战、宣传战。而落后保守的清朝政府,不仅输在枪杆上,也输在笔杆子上。

欢迎在评论区评论,图片来自网络,请关注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