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罪不至死,对于这个人物,应该给予的是同情而不是谩骂

王伦这人,水平实在不怎么高,本来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受到了柴进的资助,在梁山落草,手下有宋万、杜迁、朱贵三个头领。

王伦罪不至死,对于这个人物,应该给予的是同情而不是谩骂

要说王伦这人,读书能力不怎样,当强盗吧?领导能力也不怎么样。梁山这种地域广阔,四面环水,易守难攻的山寨,本来是极有发展前途的,可在梁山在王伦的带领下,始终也就只有几百个喽啰而已。这种规模,朝廷都懒得来围剿你。

跟后两任寨主比起来,王伦的个人能力实在是不敢恭维。

王伦罪不至死,对于这个人物,应该给予的是同情而不是谩骂

王伦原本是个落第的秀才,不管怎么看都是和打劫无关的人,但不管过程如何,他最终都是落草为寇,占了八百里梁山泊成了山大王。再后来,他结识了小旋风柴进得到了柴大官人的帮忙,又招来了杜迁,宋万,朱贵为爪牙,以据官兵。

本来,如果就这样的话也就是个普通的土匪,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随着一个特别倒霉的人到来,他的一些隐藏的性格逐渐地显露了出来。

王伦在《水浒传》里第一次登场是第十回“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中亮相,而且首次亮相就气场比较足,当时林冲在朱贵的引领下,来到梁山聚义厅,只见王伦端坐在正厅中央,手下的两个小弟杜迁、宋万分坐在两旁,给人一种架子十足的感觉,而这种十足感的架子,可能更多是经过提前演练,有意安排给人看的,目的是居高临下给投奔者一种强大的震慑力。

在此,暂且不谈王伦的这种行径对错与否,至少日后梁山“第三代”领导者宋江断然不会如此,尤其投奔者为原东京80万禁军枪棒教头,估计宋江会是恭敬热情相迎,甚至不用等到聚义厅见面,提前会带领一干人马、敲锣打鼓去金沙滩迎接。

王伦罪不至死,对于这个人物,应该给予的是同情而不是谩骂

林冲上梁山之前,王伦已经赶走不少来投靠的草莽好汉,其中还有不少有本事的好汉。林冲上梁山更是让王伦坐立不安、心神不宁,害怕失去自己的地位。对林冲也是百般刁难、打压,以前这样的事王伦肯定没有少干。

如此的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简直就是个不断吸引仇恨的存在,但凡能到梁山落草为寇的人都不是善茬子,每赶走一个人,他的死期就近一步。

王伦罪不至死,对于这个人物,应该给予的是同情而不是谩骂

王伦当着林冲面和兄弟们商量该不该留下林冲,把林冲当透明人完全无视林冲的存在,林冲自尊心受伤害了,这也是林冲后来杀掉王伦的原因。这一点说明王伦是个老实人,太实在。要是宋江的话肯定是这样说:来来了,林教头快来坐第一把交椅,我宋江才疏学浅哪里当得了梁山之主。请林教头来,您上座......

他客气,这样的话林冲怎么也不好意思,肯定会推辞,一推辞以后你就不能再夺梁山之主的位置了,这才是宋江的高明之处,还是宋江的软刀子杀人厉害。

可惜王伦不会宋江这一套,就硬整。其实王伦并不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是想保护自己的利益,只不过不会用方法,不会做人。最后林冲在吴用的挑唆下,杀了王伦。

王伦罪不至死,对于这个人物,应该给予的是同情而不是谩骂

王伦,一个村野穷儒,在林冲上梁山时,已不适合做山寨老大,这个他自己心里十分明了,所以才想方设法让林冲离开,待晁盖等人前来投靠时,倘若能主动让贤,将自己山寨之主的位置赠给别人,还不至于殇命。

不过,如果真的是好汉,就不会因为别人不接纳你而杀掉别人。

王伦有性格缺点,但是这都不是罪该致死的缺点。他当初害怕出现的局面就是,当林冲等人熟悉了梁山之后,对他的话不听从,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早,而且早到丢了自己的性命。如果王伦是奸佞小人,他知道轰不走你们,还不如先稳住你们,然后设计害死你们来个清静,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说王伦只是一个目光不够远大的人,但是本质并不是大家所说的那么奸佞,那么不堪。

王伦罪不至死,对于这个人物,应该给予的是同情而不是谩骂

王伦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没有他的死,就没有后来宋江的辉煌,对于这个人物,我们应该给于更多的是同情而不是谩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