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蜀国应该叫什么名字?

从一些三国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来看,我们通常将刘备于公元221年在四川所建立的国家称之为“蜀国”,因为是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国志》也是这么称呼的。但是你知道吗,“蜀国”这个称呼其实是错误的,它真正的称呼应该是“汉朝”或者说是“汉国”,我们将他的名号叫错了千年之久。

三国时期的蜀国应该叫什么名字?

公元220年,曹丕受汉献帝之禅让而登基称帝,建立了魏国。消息传到四川之后,刘备立即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建立国号为”汉“的国家。为什么曹丕一称帝,刘备就紧接着称帝呢?原因就在于,刘备自起兵之时,便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而后更是自称大汉皇叔,也就是说刘备的政治法统来源于汉朝,而他也一直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现在曹丕以魏代汉,如果汉朝没有人称帝的话,就是承认了魏国的政治合法性和汉朝的灭亡,又因为当时有实力称帝的汉室宗亲就只有刘备了,所以这大汉皇帝的位置当然就由刘备来坐了。因此刘备建立的国家是汉朝的政治延续,而不是一个新的国家,并且其”汉“的国号,也表明了这一点。当然,因为它是偏安一隅的政权,所以在原则上不能称”汉朝“,而应该称”汉国“。

三国时期的蜀国应该叫什么名字?

从刘备”汉昭烈帝“的谥号,也可以看出他继承汉朝政治的事实,因为“汉昭烈帝”和“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等的谥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并且他的这个谥号,也说明了他的后代和文武群臣也是认为“汉国”是汉朝的政治延续,甚至是认为”汉国“就是汉朝。

三国时期的蜀国应该叫什么名字?

之所以我们会将刘备的”汉国“,称之为蜀国,是因为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的影响。《三国志》承认的是魏国的正统,而不承认”汉国“和吴国的政治合法性,从记载曹操的是武帝纪,而记载刘备和孙权的是先主传和吴主传就可以看出。因为曹操的是”纪“,而刘备和孙权的是”传“,正所谓君为纪,臣为传,所以《三国志》是不承认”汉国“和汉朝的关系的。因此,《三国志》当然就不能称”汉国“,而只能称”蜀国“。

三国时期的蜀国应该叫什么名字?

而三国后一统天下的西晋,因为他的法统是继承魏国的,所以他也是只承认魏国的正统地位,而不承认”汉国“的地位。”蜀国“这个名称的来历,也是因为其的政治地位得不到后世承认,而后世给它安的一个割据政权的名称,这个名称就像是后来的”南唐“”南陈“一般,不是正统的国号。虽然经过了近两千年的发展,“蜀国”的名号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当时,如果有人敢说什么“蜀国某某某来也”的话,刘备一定会一刀砍死他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现在的历史剧是多么地不严谨。如果刘备知道在这近两千年的时光里,我们都是这么说的,他一定想从陵墓里起来打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