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延安,黄河在咆哮,土坡已不再!

9月的延安,黄河在咆哮,土坡已不再!

9月初赴延安,以为能看到连绵的高坡深壑,放眼四周,遍地牛羊,遇见的是穿着白衣,系着红头巾,敲着腰鼓的陕北汉子,那个节奏,扬起一阵黄土。我的这种想法,在飞机进入八百里关中平原的片刻,便宣告结束。

9月的延安,黄河在咆哮,土坡已不再!

大概每个到延安的人,印象中都是黄土高坡和远处的宝塔山,能够想象的出,当年一个高叫花子带着一群矮叫花子来到凤凰山的场景。宝塔还是那个宝塔,窑洞还是那个窑洞,朝圣的心情还是那个心情,只是,黄土坡早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陕北的好江南,特别是绵延四十公里的南泥湾,让人误以为走进了秀丽的江南山地。

9月的延安,黄河在咆哮,土坡已不再!

这要归功于当年359旅的与天斗,与地斗,将烂泥湾建成了好江南;这也要归功于20多年来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这也难怪,施虐多年的沙尘暴不再猖狂。据说,因为上游的植树造林,黄河水多段清波逐流。

9月的延安,黄河在咆哮,土坡已不再!

曾经在兰州,看着清清黄河水穿城而过,心想,怕是只有到了黄土高坡,才能看到真正的黄河吧。还好,壶口瀑布没有让我们失望,9月,恰逢壶口水势最大,卷着黄沙,奔腾而下。只有到了这里,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只有到了这里,你才能真正感受到风在嚎,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在这里,你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水激荡在你的血液之中!在这里,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生命脉动!

9月的延安,黄河在咆哮,土坡已不再!

据说,当年,挟着占领延安淫威的蒋介石,在毛主席住过的窑洞前思绪良久,没人知道当时他到底在想什么,但他们搞的那个“为人民服务办事处”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有人说,住在圣托里尼的窑洞里,面对着美的令人窒息的爱情海,可以感受到无穷的浪漫主义。而在延安的窑洞里,望着满山黄土,可以感受到革命浪漫主义。

9月的延安,黄河在咆哮,土坡已不再!

感受只是一种感性认识,浪漫主义再浪漫,也敌不过当年的缺衣少粮,敌不过当年的虱子满床。每个带着好奇心情,或者带着朝圣心情去参观窑洞的人,看着这几方窑洞,应该好好思考个中的大学问。在蒋介石跑到台湾去后的20年后,一个16岁的年轻人来到梁家河,在这里的窑洞里,磨砺了7年,思考、实践了7年的窑洞大学问。

9月的延安,黄河在咆哮,土坡已不再!

今天的延安,山和江南的山一样绿,天和江南的天一样蓝,小米粥和江南的大米粥一样香。到了延安,一定要品尝当地的陕北面食,喝碗小米粥,摸两颗狗头枣,吃一吃洛川红苹果,更要去领略窑洞里的大学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