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也代表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奋发的精神。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站在壶口,面对这汹涌奔腾的壶口瀑布,一种对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赞叹由心而发;观过壶口瀑布,一定会让你心有所感。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诗人光未然、音乐家冼星海,就是在这黄河壮丽情景的激励下,谱写出鼓舞人民斗志的《黄河大合唱》,如今听来依然震撼人心。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来到壶口瀑布,首先就是"听",在大老远就能听到水流的巨响;寻源而至就能看到,瀑布落差高达30余米,激起的水帘挂入云端,午间时分会有彩虹挂在其上;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在壮观景色中感受壶口瀑布的壮美。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象征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黄河,这条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黄河流过壶口,形成了黄河上唯一的瀑布-壶口瀑布。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在山西和陕西之间,由壶口分隔开来,壶口瀑布就诞生在这个壶口中,瀑布之前,黄河的河床足有几千米宽,而到了这里,两岸岩石陡然一缩,形成了一条足有万米的狭槽。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在凹槽下方形成了一个落差极陡的深谷,于是,漫天而来的水流在这里汇聚为一股,涌入峡谷,那气势如山崩地裂。壶口瀑布是中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要切身感受它的壮观,非身临其境才行。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有心人还会发现,壶口瀑布是第四套人民币50元背面图案。柯受良也曾在此驾着跑车,飞跃黄河。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世界上唯一的金黄色瀑布,是国内唯一的潜伏式的瀑布、移动式的瀑布,壶口瀑布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向黄河上游移动。壶口瀑布四季景色各异,变化无常、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壶口瀑布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水流情况下有着不一样的变化。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历代文人骚客,感叹于壶口瀑布的神奇壮丽和变幻多姿,概括出"壶口十大景":孟门夜月、卧镇狂流、十里龙槽、天河悬流、黄河惊雷、壶底生烟、彩虹飞渡、冰瀑银川、石窝宝镜、旱地行船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四季皆宜,春季,4-5月间山桃野杏遍地开花,冬季的冰瀑开始融化,水量大增,形成了极为值得一看的"三月桃花汛"。夏季,夏季的壶口瀑布流量较之于春秋季小,瀑布如同长练飞流直下,水柱冲天。待到夏末雨季期间,壶口瀑布水量逐渐增大。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秋季,壶口瀑布达到最大水量,特别是10月间,此时的壶口瀑布,洪波怒吼,气贯长空,激流飞溅,形成了"水底生烟"的壶口瀑布奇观。伴着两岸红叶,气势更显壮观。冬季,壶口瀑布化喧嚣为静穆、冰峰倒挂、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的冰雪梦幻奇观。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在山西和陕西交界处,山西和陕西两侧都有壶口瀑布景区;山西的在临汾市吉县壶口镇,陕西的在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两边分别收取门票,都是100元。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两处均能观赏到壶口瀑布的美景,两处只是隔了一条黄河。山西为瀑布的正面,陕西为瀑布的背面。山西一侧可以下到瀑布下近距离观赏瀑布和黄河,山岩多,视角好。而陕西侧则属于壶口瀑布上游,从高处往下看,可以看到黄河注入壶口,特别是水量大的时候,气势足。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中最佳观瀑点在:山西侧的观瀑洞(龙洞),龙洞是一处天然石洞,在瀑布的下方,从下往上看瀑布,瀑布壮观无比。冬季因黄河凌汛的发生,壶口景区可能会关闭,因此建议提前致电景区。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有民谚道:"一里壶口十里雷",淘淘河水从千米宽处注入一壶,万钧之力激起撼天惊雷,数里之外都可以听到隆隆吼声,艺术家们则称之为"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壶口瀑布是黄河的心脏。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当你站在壶口瀑布的边上,看着浊黄而巨大的水浪冲天而起,两岸是由水雕出的沟壑,深褐色的石板重叠起来,似乎在讲述一个久远的故事。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壶口瀑布,来感受黄河的壮美。

一生必要去的地方,黄河在咆哮,在怒吼,黄河之心-壶口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