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妃生前深受乾隆寵愛,卻沒有被冊立爲後,原因讓人難以接受

看完這三點你就會明白,令妃生前深受乾隆寵愛,卻沒有被冊立為後

乾隆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四任皇帝,在位六十年,曾先後冊封了三任皇后。第一任是他的結髮妻子富察氏,第二任是繼後輝發那拉氏,至於第三任有點特殊,她生前並未被冊立為後,直到其死後二十年,才被乾隆追封為後,她便是大名鼎鼎的令妃魏佳氏。

令妃生前深受乾隆寵愛,卻沒有被冊立為後,原因讓人難以接受

歷史上的令妃,雖然出身非常卑微,但是卻深受乾隆皇帝的寵愛。在其進宮三個月之後,便被乾隆封為了令嬪,三年之後又晉升為令妃,令貴妃。在繼後因斷髮事件被乾隆徹底打入冷宮後,乾隆更是封其為皇貴妃,掌管六宮大小事宜。此時的令妃年僅三十八歲,其晉升速度,在整個大清朝,也可以稱得上是無人能出其右。

令妃生前深受乾隆寵愛,卻沒有被冊立為後,原因讓人難以接受

然而,就在她離皇后的寶座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晉升之路卻戛然而止了。她以皇貴妃的身份管理後宮的十年,乾隆卻絲毫沒有冊立她為皇后的想法。令妃生前,遲遲沒有等來那份屬於她的榮耀,只得帶著一絲遺憾與世長辭。好在乾隆在令妃死後追封她為孝儀純皇后,也算是彌補了令妃生前的遺憾。

令妃生前深受乾隆寵愛,卻沒有被冊立為後,原因讓人難以接受

那麼,令妃生前深受寵愛,乾隆為什麼不立她為後呢?在阿毛看來,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個原因,令妃出生卑微。雖然乾隆曾經為她抬旗,但是,當時的宗室貴胄們也不傻,他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出生不高的人,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這不合乎老祖宗留下的規矩。況且,當年先祖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的感情,看上去比乾隆對令妃的感情更深厚,順治也曾有立董鄂妃為後的想法,後來卻不得不妥協。所以,連先祖順治也絲毫沒有辦法辦到的事情,在乾隆這裡,更是難上加難了。

令妃生前深受乾隆寵愛,卻沒有被冊立為後,原因讓人難以接受

第二個原因,乾隆有心讓令妃的兒子成為自己的繼承人。乾隆為了政局的穩定,不得不放棄冊立令妃為皇后的想法,因為一旦立了令妃為皇后,就相當於昭告天下,令妃的孩子即將成為儲君。這和清朝的秘密立儲制度是相違背的。只有在令妃的兒子成為公開的繼承人之後,乾隆才得以追封令妃為後。

令妃生前深受乾隆寵愛,卻沒有被冊立為後,原因讓人難以接受

第三個原因,乾隆有感於前兩任皇后的命途多舛,認為做他的皇后,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說來也巧,乾隆時期,不僅冊立皇后不吉利,就連側立儲君同樣也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乾隆早早冊立的幾個儲君,比如嫡子永璉,永琮,以及五阿哥永琪,都紛紛過早的死去。所以,乾隆為了自己親人的安全,冊立皇后和儲君的原則是能拖一天便是一天。

令妃生前深受乾隆寵愛,卻沒有被冊立為後,原因讓人難以接受

綜合以上三點原因考慮,縱然乾隆本人對立令妃為後,有非常強的意願,卻也不得不打消這個念頭。令妃能夠身居高位,想必也是一個聰明人,她知道這份榮耀乾隆遲早會給她,自己生前爭不來,倒不如安生一點,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讓乾隆更加寵愛自己。

令妃生前深受乾隆寵愛,卻沒有被冊立為後,原因讓人難以接受

況且,令妃早就知道乾隆有立自己兒子為太子的想法,於是,自己生前有沒有被冊封為後,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