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五台山風景區怎麼樣?

趣聞視圖


五臺山風景區怎麼樣,這應該不是一個問題了,這裡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國家5A景區,佛教名山之首,光憑這些頭銜,就絕對值得一去。具體怎麼樣,分幾方面來說吧。

佛教名山:從這方面來說,五臺山在全國無出其右,這裡大小寺廟數十座,耳熟能詳的及其著名的寺廟也有十幾座,香客絡繹不絕,香火旺盛,佛教氛圍沒的說。而且寺廟很集中,核心景區的景點步行足夠了,很方便。

風景優美,如果你不信佛,單純看風景,這裡也非常值得一觀,小河流水,蒼松翠柏,高高的大白塔點睛,畫面極美,這裡還是有名的避暑勝地,遊玩起來很愜意。除了臺懷鎮,登上五臺頂,風光更美。東臺觀日出,南臺錦繡峰的花的海洋,西臺掛月峰可賞明月嬌色,北臺可覽群山層疊,中臺翠巖峰可見巨石如星。北臺是太行山最高峰。

餐飲住宿服務,這方面講,五臺山有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是進山,開車進山的指示牌不明確,需要先買票再開車排隊進山,流程沒有明確的說明,在哪排隊全憑目測,只是大喇叭在廣播流程,關著車窗都聽不見。住宿方面,五臺山絕大多數是民居改造,條件可以說是比較差,即便是200多的房費,依舊不行,建議早點訂,一個是便宜,一個是家庭房、親子房相對好訂,也相對舒適。餐飲方面,五臺山的飯店大多價格較高,但也有很實惠的,一般都在小巷子深處,比如黛螺頂公交站對面巷子裡一直走就有一家,只有3個桌子,價格相當實惠。總之,要有個心理準備。


山西新聞網


五臺山的由來

  佛教名山五臺山,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與文殊菩薩有著十分特殊的因緣。五臺山五個臺頂既是五方如來之座,又象徵文殊菩薩頂有五髻,顯示出這位上首菩薩的智慧圓滿。

  五臺山原叫紫府山,也稱作五峰山道場,曾是道士們修行的地方。東漢永平年間,漢明帝派人西行求道,路遇天竺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於是請他們同回洛陽。隨後他們以天眼看到五峰山有靈氣,認為這裡是文殊菩薩講經說法的道場,於是就想在這裡建築寺院,供奉文殊菩薩。可這裡的道士並不同意,最後由漢明帝在洛陽白馬寺主持,舉行道士與兩位高僧的賽法,結果兩位高僧獲勝。在這裡建築佛教寺院,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顯通寺。從此,歷經各個朝代的修建、擴建和近2000年的發展,五臺山寺廟林立、寶塔遍佈、雕塑繪畫相映。這就為五臺山佛教聖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五臺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歷史悠久、規模宏大位於全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了。  

關於五峰山的更名,據《五臺山的由來》記載:遠古時期,五峰山一帶氣候異常惡劣,常年酷暑,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時逢文殊菩薩在那裡講經說法,見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於是發大願拯救百姓脫離苦海。文殊菩薩裝扮成一個化緣的和尚,行程萬里到東海龍王那裡尋求幫助。他在龍宮門口發現了一塊能散發涼風的巨大青石(東海龍王的歇龍寶石),於是便把它帶了回來。當他把那塊大青石放置在五峰山一帶山谷裡時,剎那間,那裡一下就變成了草豐水美、清涼無比的天然牧場。此後,那條山谷也被叫做清涼谷。人們在山谷裡建了一座寺院,將那清涼石圈在院內。為此,五峰山又名清涼山。後來,隋文帝聽說此事後,便下詔在五座山峰的臺頂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薩。即東臺頂的聰明文殊,西臺頂的獅子吼文殊,南臺頂的智慧文殊,北臺頂的無垢文殊,中臺頂的孺童文殊。在東臺頂能看日出,西臺頂能賞明月,南臺頂能觀山花,北臺頂能摘星宿。這便是五臺山的由來。

自然地理背景

(五臺山東臺雲海)

  1、五臺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五臺山風景名勝區位居“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於1982年成為我國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東臺望海峰、西臺掛月峰、南臺錦繡峰、北臺葉鬥峰、中臺翠巖峰等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聳峙,頂無林木,平坦寬闊,如壘土之臺,故名五臺。五峰之內峰巒層疊、氣候涼爽、又稱“清涼山”。目前臺內外尚有寺廟47座。其中佛光寺和南禪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兩座木結構建築。五臺山以歷史悠久的佛教古建築群和輝煌的佛塔、造像、彩塑等藝術成就,見證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1982年五臺山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6年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列入第一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遺產預備名錄,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五臺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臺山國家森林公園於1994年確立為全國20處示範森林公園之一,總面積為19138公頃。經過近20年來的科學規劃、保護、開發建設,五臺山以其壯麗的自然風光、古樸優美的佛教建築、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和宗教活動而名揚中外。五臺山最誘人的自然景觀是林草茂密,滿山皆綠,風光雄奇的五個臺頂。誘人的森林景觀:五臺山的森林多分佈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上,主要喬木是落葉松、油松、青楊、白樺、雲杉等樹種及眾多灌木。林木覆蓋率22%。每當春夏之季,莽莽林海,鬱鬱蔥蔥,到了秋季則層林盡染,五彩繽紛,惟獨油松、雲杉,四季碧綠蒼翠,尤其在冰天雪地的冬天,依然枝繁葉茂,傲立於巖峰峭壁和茫茫雪原之中,真可謂林海雪原,景色極其壯觀。在林帶上下則為亞高山草甸、林緣草地、灌叢草地和山地草原,連綿起伏,一望無際,是著名的天然高山牧場。每年夏季,是草地景色最美麗的時節,在綠草如茵的山上,百花盛開、爭奇鬥妍,牛馬成群、膘肥體壯,景色如詩如畫。正如金代詩人元好問《台山雜詠》所言:  山雲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  此景只應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峰。  沉沉龍穴貯雲煙,百草千花雨露偏。  佛士休將人境比,誰家隨步得金蓮?  3、五臺山國家地質公園
  五臺山國家地質公園於2005年9月經國土資源部批准成立,是一處集佛教聖地、避暑勝地、革命聖地和地質景觀於一身的旅遊勝地。  五臺山是以典型的前寒武紀五臺群、滹沱群、高凡群、豆村群、東冶群等為核心的地質剖面型地質公園。地貌類型複雜多樣。根據其成因和形態,可分為斷塊山地和黃土地貌。與鄰近的恆山和太行山區構成華北大地臺基底最完整的地層、構造剖面。而其最大的特色是將自然景觀珠聯璧合地與人文景觀融合為一體,體現了地質遺蹟濃厚的人文情結。這對五臺山地質公園來講至關重要,確立了它在五臺山世界文化景觀遺產中的位置。  走進五臺山,破譯地質迷宮,需要一個艱難跋涉的過程,那將是一個需要穿越25億年生命演化歷史隧道的神秘旅行。

五臺山佛教文化形成的背景

(盛大的佛事活動)

  五臺山佛教文化是中國佛教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印度佛教文化傳入中國後與華夏文化相融合的產物,底蘊深厚,內涵豐富。在2000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與其他佛教名山相區別的鮮明的文化特色。五臺山的人文、宗教,甚至一草一木都有其獨特的內涵和價值。它不僅是三晉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同時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俗社會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在中國佛教史以及中國文化史上有著光輝的一頁。  1、五臺山佛教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據考證,五臺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陸地之一,後又經歷了“五臺隆起”運動,形成了華北地區最為雄渾的山地群,五臺山擁有獨特而完整的地球早期地質構造,具有漫長的地質歷史和豐富的地質遺蹟。而且五座臺頂在經歷抬升和長時間的流水沖刷之後,形成了典型的冰緣地貌,氣候清涼高寒。特殊的氣候孕育、積澱了豐厚的佛教文化,遂使五臺山“五巒巍然、氣候清涼”,這正好與佛經中的“清涼山”、“五頂山”等文殊菩薩傳法的道場相吻合。從佛家角度來看,僧人若要找個清淨的修行之地,達到完善自我、修成正果的目的,五臺山也是最好之處。  五臺山地區的植物品種較多,形成了得天獨厚的天然牧場,又因五臺山地處黃土高原,為漢、藏佛教交融之地。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促使歷代統治者屢次在五臺山修建寺廟、親臨膜拜、舉行法會。由於山西山河繞其外、高原河谷居其內的地理優勢,可以成為歷朝歷代阻擋外敵的重要屏障,因靠近邊塞、民族雜處,亦是民族融合之地。正是這種民族融合帶來佛教在三晉的發展,它為山西留下了五臺寺廟群,成為佛教建築、石刻、雕塑上的藝術寶庫。  2、五臺山佛教文化形成的人文背景  五臺山這一文化地位的形成,除了由於它具有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之外,還離不開自東漢以來的歷代高僧在五臺山持續不斷地文化推動和建設。他們唸佛修行、講經說法、撰寫著述,為五臺山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說“僧尼是五臺山文化的原始創造者和弘揚者”。  五臺山佛教聖地地位的確立還離不開歷代帝王的重視和支持。其中,對五臺山信仰推廣貢獻最大的莫過於唐代皇室。唐朝統治者對五臺山文殊信仰的提倡,不僅使其在中國廣為流傳,也使五臺山成為了一座國際性的佛教朝聖中心。宋代以後,藏傳佛教開始在北方傳播,五臺山成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一個兼有青廟和黃廟的佛教聖地。  中國歷史上的北魏孝文帝、隋煬帝、宋太宗、元成宗、元英宗、清聖祖、清世宗、清高宗、清仁宗等9位皇帝,先後18次至五臺山巡幸拜佛,拈香典禮,舉行法會。為五臺山建寺賜物不計其數,撰文樹碑40餘通,題匾賜額67塊,御製詩詞300餘首。為五臺山留下了豐富的皇家文化,使得五臺山佛教文化得以連綿不斷地傳承。

五臺山節慶活動

  五臺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其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精美絕倫的古建藝術和神奇秀麗的自然風光,成為五臺山向外推廣的一張靚麗的名片。五臺山歷史悠久,宗教習俗也一直延傳至今。暮鼓晨鐘,早晚功課,講經說法......而法會則是五臺山佛教寺院的主要佛事活動,也是進行較多的宗教活動。

(跳布扎)

  跳布扎:起源於西藏,是五臺山黃教每年都要舉行的重大佛事活動。一般是從每年陰曆六月初四開始,在菩薩頂文殊院裡唸經,到十四日達到高潮,寺內喇嘛開始念護法經,跳金剛舞,在菩薩頂“鎮鬼”;十五日,百餘名有身份的喇嘛走出菩薩頂,穿街繞巷,最前邊架著彌勒菩薩像,其後大喇嘛坐轎,二喇嘛騎馬,其餘僧眾吹奏廟堂樂,往羅睺寺去“跳神”;十六日,又在菩薩頂“斬鬼”,大、二喇嘛穿戴皇賜服飾,外列僧人頭戴面具裝扮28宿,就地畫圓,按圓行步,並輔以身形手勢。通過此活動以驅除邪惡,迎來吉祥安泰,也是五臺山佛事活動的最高潮。  五臺山國際旅遊月: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終年香火繚繞、梵音不斷,宗教氣氛濃厚。每年6月至7月,這裡舉行盛大的旅遊節慶——“五臺山國際旅遊月”,屆時各方賓客和僧眾雲集,舉行盛大的佛事活動,盛況空前。此外,旅遊月期間還有五臺山國際攝影大展、佛教工藝品、五臺山佛教餐飲大展、山水畫展、招商引資活動以及休閒旅遊活動中的佛母重生體驗遊、地質遺蹟科普遊等活動,讓廣大遊客充分體驗自然的情趣,感受獨特的樂趣。  水陸法會: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略稱為“水陸會”,又稱為“水陸道場”、“悲濟會”,是漢傳佛教的一種修持法,也是漢傳佛教中最盛大且隆重的法會。水陸法會起源於南北朝,主要以上供十方諸佛、聖賢,無遮普施齋食為基礎,救拔諸六道眾生,並廣設壇場,使與會眾生得以其因緣與根器,至各壇聽經聞法。故在法會中所供養、救度的眾生,範圍相當廣泛,因此集合了消災、普度、上供、下施諸多不可思議殊勝功德。  盂蘭盆節:五臺山佛教寺廟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循例舉行盂蘭盆暨供僧法會,依所修功德,佈施鬼道眾生,度化其脫離輪迴地獄之苦。  盂蘭盆法會是根據《盂蘭盆經》,以佛法供養三寶的功德,迴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延年益壽,超度歷代考妣宗親能速超聖地、蓮品增上的佛教儀式。“盂蘭”為倒懸之義,表示餓鬼的痛苦如人倒懸一般;而“盆”則為救護的器皿,所以盂蘭盆有“救倒懸”“解痛苦”的意義,意即用盆之類的器皿盛食供佛奉僧,以救倒懸之苦。  盂蘭盆節以供僧為主,願藉著供佛齋僧的功德力,以此迴向累劫父母、冤親,期令同沾法益,早登覺岸,並回向所有與會者業障消除,福慧增長,祈願正法久住,國家昌盛,人民安樂。

旅遊線路

古建探訪之旅:  南禪寺與佛光寺是我國保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結構建築,而龍泉寺和南山寺是晚清民國時期石雕藝術的上乘之作。無論是記錄了歲月流逝的開裂木質還是精工雕刻的石材,無不代表了最虔誠的信仰與藝術的交融。當你矗立在靜謐幽遠的大殿面前,令你難以忘懷的不僅是古樸的建築,生動的塑像和精美的壁畫,更多的是與千年時光相遇的那份感動。

行程安排

第一天  五臺山臺懷鎮/佛光寺/南禪寺/五臺山臺懷鎮

(佛光寺東大殿)

  從五臺山出發前往臺外的豆村,在深山中找尋被梁思成先生譽為“亞洲佛光”的佛光寺,它建於唐大中十一年,是我國僅存的四座唐代木構建築之一。東大殿內,脅侍菩薩身上的瓔珞流光溢彩了千年,出簷深遠的屋簷下,唐繪壁畫依稀折射信仰傳遞的力量。再驅車前往位於五臺縣東冶鎮的南禪寺,請你屏住呼吸去敬仰這座全世界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它比佛光寺還要早七十五年。走進南禪寺,大殿中的17尊唐代佛像神態自若,靈動灑脫,展現出唐代藝術的大氣風格,也開啟了人們心中智慧菩薩的形象。  第二天  五臺山臺懷鎮/龍泉寺/南山寺/五臺山臺懷鎮

(龍泉寺)

  穿一雙舒服的鞋子吧,今天要去攀爬兩座108級的石臺階。第一座位於龍泉寺,當你仰望石階的終點,那玲瓏剔透,巧奪天工的石牌坊最引人神往,整座牌坊上盤有89條蛟龍,鱗爪俱現,神態逼真,人物花卉鳥獸無一不活靈活現。寺中高大的普濟和尚石塔更是將一路攀爬的視覺體驗帶到高峰。再去接一壺智慧泉水,汲取清涼增進福慧。中午亦可用過五臺山的特色素齋稍事休息後,繼續南山寺的行程,寺內的石雕和泥塑最有特點,內容包括佛教傳說、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圖案,刀工細緻,構圖精妙,堪稱五臺山一絕。南山寺的建築也極具特色,整座寺院依山而建,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各殿之間迂迴曲折,小徑通幽,令人有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交通指南:  佛光寺:搭乘五臺山往忻州方向的長途車(每天只有三班車,發車時間都在上午)到豆村,然後從豆村到佛光寺路口乘坐村村通班費用3元,接著再從路口直接步行前往佛光寺參觀。如開車前往從豆村至佛光寺都有指示牌。  南禪寺:搭乘五臺山往忻州方向的長途車在東冶鎮下車,從東冶鎮向北行約8公里到達南禪寺。如在臺懷鎮包車前往,約95公里,建議與佛光寺一同遊覽,包車費用大約200元。  南山寺:從臺懷鎮沿明清街步行前往南山寺,南山寺之上是佑國寺也很值得一去。  龍泉寺:從臺懷鎮沿前往南臺的道路前往龍泉寺,沿途有指示牌。朝聖祈福之旅:

(五爺廟)  來到五臺山虔誠叩拜是必不可少的,小編為您精選了四座寺院引領您的心願。殊像寺供奉相傳是文殊菩薩真容的聖像,也是擁有五臺山最大的大文殊殿的寺院;五爺廟(又名萬佛閣)雖然是五臺山建築面積最小的寺院,但供奉的五龍王有求必應靈驗非凡。乾隆皇帝曾親臨黛螺頂完成朝拜五方文殊菩薩的心願,此地也是俯瞰臺懷鎮全景的最佳選擇。佛母洞位於山間,因一形似女性子宮的天然溶洞,善男信女紛紛以能有因緣從洞中出入為修行之善果。在佛母洞體驗“佛母重生”後脫胎換骨的愉悅感受。

行程安排

五臺山臺懷鎮/殊像寺/五爺廟/黛螺頂/佛母洞/五臺山臺懷鎮(一天)

(顯通寺銅殿近景)

  虔誠朝拜前別忘了換上輕便的服裝,先出發前往五爺廟吧,在當地都有趕早去五爺廟許願的習俗,傳說東海五龍王喜熱鬧愛管凡間俗事,所以五爺廟的香火鼎盛遠近聞名。殊像寺離五爺廟只有十分鐘路程,大文殊殿內正中佛臺上供奉的文殊騎獅真容塑像高近十米,大殿內滿壁的明代懸塑乃是五臺山中的雕塑珍品。再步行十五分鐘到黛螺頂腳下,換乘纜車或是攀爬大智路均可到達寺院。極目遠眺,整個臺懷鎮的風光盡收眼底,朝拜黛螺頂更有重要的意義,那就是被稱作“小朝臺”將五方文殊菩薩齊齊朝拜,在佛教徒眼中為大功德一件。  中午用完素齋後,乘車前往佛母洞,佛母洞中有一天然形成的溶洞,形似女性的子宮。朝拜五臺山的善信和遊客,絡繹不絕登臨佛母洞,虔誠發心,把入洞出洞示為大因緣,懇請佛母加持,獲得重生,消除業障。這一天的朝拜活動,定令您心生歡喜,福慧雙增。交通指南:  五爺廟:臺懷鎮寺廟群的中心就是五爺廟  殊像寺:臺懷鎮寺廟群南面大停車場上即是殊像寺  黛螺頂:五爺廟往東跨過清水河,可以乘坐纜車、攀爬1080級石臺階的大智路和騎馬上山三種方式到達黛螺頂。  佛母洞:從臺懷鎮方向沿去往石咀方向的道路到達通往佛母洞石階,攀爬1580個石臺階到達佛母洞。

“大朝臺”之旅

(臺頂晚霞)  五臺山的“大朝臺”不僅是佛教徒心生嚮往的聖地,更是驢友們眼中徒步穿越大自然的最美之處。無論你是否帶著信仰前來,絕美的風景和用雙腳走出的人生體驗是你平時對著電腦刷著微博不曾接觸過的世界。如果其他的旅行是眼睛上天堂,身體下地獄,大朝臺的勞累就是第十八層地獄中的地獄。可最美天堂的樣子,你就置身其中。行走在華北屋脊,近百里的高原徒步,在寺院中掛單參禪只為拾起放下。拾起我們曾經丟掉的那些美好,放下我們追求名利的虛無縹緲。踩在腳下的不是一座座山峰,而是你不斷挑戰自我的精神果實。綠草黃花,白羊黑馬;頂禮膜拜,文殊佛塔;忘卻煩惱,心靜如霞。行程安排  如果選擇乘車前往五座臺頂,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需要兩天的時間。第一天前往東臺和北臺,這兩座臺頂在一個方向,分列鴻門巖的兩邊。晨起陽光從瀰漫整個東臺頂的雲海中穿射,為東望海寺披上滿身霞光;遠處的北臺葉鬥峰終年不化的積雪,映照著潔白無瑕的華北屋脊。保留好您的進山門票,第二天乘車前往中臺、西臺和南臺。中西臺在一個方向,“站在中臺頂,伸手摘星星” 中臺頂的大殿剛剛修葺一新,是五座臺頂裡寺廟最為宏偉的;遠望西臺掛月峰 ,五彩旗在潔白的藏式寶塔周身飛揚,與綠色草甸、晴朗天空組合成一幅再美不過的風景畫。南臺頂時常出沒的小狐狸在漫山遍野的鮮花從中跳躍,感恩和諧的自然環境與眾生平等相處,方為朝臺的最大收穫。友情提示:

  五座臺頂和臺懷鎮之間的道路為非等級公路,山高坡陡彎急,路況複雜,所以五臺山風景區政府專門成立朝臺車公司,滿足各地信士朝臺的心願。除此之外,任何單位和個人的車輛均不得朝臺。大朝臺需注意以下幾點:1.由於臺頂海拔高,氣溫低,需帶好防寒衣物,防紫外線帽子,太陽鏡。2.朝臺要事先聯繫好車輛,夠好票,提前觀察好天氣預報,不要應天氣雨霧等影響行程中的朝臺事宜。3.臺頂出家人比較清苦,可以帶點水果、食物,供養臺頂僧人。如果搭乘指定的朝臺車前往五座臺頂,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需要兩天時間。在黛螺頂的停車場“日升達汽車公司”售票處購買朝臺車票。

佛國觀光之旅

(大白塔)  五臺山作為擁有跨越時代最多的佛教建築群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地,在此朝聖祈福之餘欣賞不同時代的古建築,也是視覺感官上的絕妙享受。那金碧輝煌如宮殿般的廟宇殿堂,流光溢彩的佛教造像,無不承載著“五百里道場風風雨雨,依然日出東臺 月掛西峰 花發南山 雪霽北巔”“兩千年香火斷斷續續,又是晨鐘悠揚 晚磬清徹 香菸繚繞 勝幡翩躚”佛教興盛的記錄。小編精選了三座寺廟,以藏傳佛教的首領廟菩薩頂、五臺山最早最大的寺院顯通寺、五臺山地標建築--大白塔的所在地塔院寺作為代表著全山寺廟的精華之作,期待您的蒞臨鑑賞。

(菩薩頂僧人)

行程安排

先乘車前往菩薩頂的後門,再從菩薩頂的五觀堂--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直至山門,在俯視臺懷鎮風光的108級臺階一路下行至顯通寺,金碧輝煌的銅塔建築群和鑄於明代萬曆年間的銅殿會先聲奪人的抓住您的眼球。再從顯通寺出來,右拐走到塔院寺,高達54.6米的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寶塔是典型的藏傳覆缽式塔,微風吹過252個風鈴叮咚作響,在繞塔禮佛的過程中令心情更為愉悅。也可在塔院寺提前預約過齋本日的午飯,體驗在五觀堂與僧人一同茹素,悉發食物來之不易的珍惜之心。在大白塔的東面還有毛主席當年路居與此的紀念館,還有一座文殊發塔印證文殊菩薩顯聖的傳說故事。最後在五爺廟前的廣場擇一位置拍攝寺廟群全景,留下最虔誠的朝聖回憶吧!交通指南:

  從菩薩頂一路行至塔院寺步行即可,寺院之間的步程不超過五分鐘,沿途都有指示牌非常便利。

五臺山特色美食

蔥燒苔蘑

蔥燒苔蘑在“全國名特優大眾菜”評比中獲金獎,是國內貿易部推薦的特色菜。原料選用五臺山特有的野生臺蘑,清洗乾淨後浸泡1-2小時,油鍋燒至六成熱,放入蔥椒煸出香味,加入臺蘑,倒入高湯,用大火燒至入味,勾芡裝盤。成菜特點:蔥味香醇濃郁,苔蘑鮮嫩適口。

砍三刀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五臺勞動人民生活貧困,常年以玉米為主食。為了改變這種單調乏味的飲食,五臺人便創制了這種粗糧細作的食品——砍三刀,經過代代相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製作方法是:將玉米麵粉和黃米麵粉摻合在一起,加水和成軟麵糰,發酵後對鹼,把紅糖揉入麵糰中,再放入一點精鹽揉勻。將麵糰揉搓成2釐米粗的條,切段進行油炸。炸制時,為使麻油滲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稱“砍三刀”,又因其吃起來油香四溢,又稱“油布袋”。烹製熟的砍三刀,色澤金黃,綿甜利口,是五臺山又一特色美食。

素齋

五臺山素齋是以宮廷風味為主,其原料可分為魔芋、大豆蛋白、小麥蛋白、磨菇等精製而成。其烹調方法豐富老道,講究原汁原味原湯,擅長素菜素燒。這裡的“雞、鴨、魚”肉,皆是以素仿葷,其形態絕對以假亂真。所以這些菜除了口感鮮美,還堪稱為藝術品。使人觀之頗為享受,食則營養豐富,而且利於健康。

五臺大燴菜

燴菜,是菜的一種烹調方法。相傳在宋朝的時候,佞臣當道,秦檜等奸人把持朝政,一些有識之士就把各種炸過的蔬菜(土豆、白菜、粉條等多種原料一起燉、煮制而成)燴在一起,把它當做秦檜,食其肉,飲其血。這種製作菜餚的方法,很快便在百姓之中流傳開來。如今的五臺大燴菜,在放入土豆、白菜、粉條的同時加入了當地特色豆腐丸子、燒肉等食材,口感極好。是當地在外忙碌一天的人們,回到家最常吃的一種菜,亦是五臺的特色菜餚。

豆腐丸子

五臺漿水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和其他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丸子以當地漿水豆腐為原料。先將豆腐捏碎,揉制,團團成型,上鍋蒸制3--5分鐘,以糖上色,入油鍋炸制,外焦裡嫩,這道菜外酥脆,裡鮮嫩,鹹香適口。也可以湯菜燉煮,入味而食。亦或是當做燴菜原料加以烹製,是年節家家必備的傳統美食。


忻州身邊事


是個5A級的景區,主要以佛教的建築為主。之前去過一次,如果你對佛教文化有一定的瞭解,那絕對是一個能讓你理解與境界更上一層樓的。如果單純的旅遊,到處看看風景,拍拍照就,環境挺不錯的,但要注意天氣的變化。沒必要每個廟宇都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