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五台山风景区怎么样?

趣闻视图


五台山风景区怎么样,这应该不是一个问题了,这里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国家5A景区,佛教名山之首,光凭这些头衔,就绝对值得一去。具体怎么样,分几方面来说吧。

佛教名山:从这方面来说,五台山在全国无出其右,这里大小寺庙数十座,耳熟能详的及其著名的寺庙也有十几座,香客络绎不绝,香火旺盛,佛教氛围没的说。而且寺庙很集中,核心景区的景点步行足够了,很方便。

风景优美,如果你不信佛,单纯看风景,这里也非常值得一观,小河流水,苍松翠柏,高高的大白塔点睛,画面极美,这里还是有名的避暑胜地,游玩起来很惬意。除了台怀镇,登上五台顶,风光更美。东台观日出,南台锦绣峰的花的海洋,西台挂月峰可赏明月娇色,北台可览群山层叠,中台翠岩峰可见巨石如星。北台是太行山最高峰。

餐饮住宿服务,这方面讲,五台山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是进山,开车进山的指示牌不明确,需要先买票再开车排队进山,流程没有明确的说明,在哪排队全凭目测,只是大喇叭在广播流程,关着车窗都听不见。住宿方面,五台山绝大多数是民居改造,条件可以说是比较差,即便是200多的房费,依旧不行,建议早点订,一个是便宜,一个是家庭房、亲子房相对好订,也相对舒适。餐饮方面,五台山的饭店大多价格较高,但也有很实惠的,一般都在小巷子深处,比如黛螺顶公交站对面巷子里一直走就有一家,只有3个桌子,价格相当实惠。总之,要有个心理准备。


山西新闻网


五台山的由来

  佛教名山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与文殊菩萨有着十分特殊的因缘。五台山五个台顶既是五方如来之座,又象征文殊菩萨顶有五髻,显示出这位上首菩萨的智慧圆满。

  五台山原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曾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派人西行求道,路遇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于是请他们同回洛阳。随后他们以天眼看到五峰山有灵气,认为这里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于是就想在这里建筑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可这里的道士并不同意,最后由汉明帝在洛阳白马寺主持,举行道士与两位高僧的赛法,结果两位高僧获胜。在这里建筑佛教寺院,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显通寺。从此,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扩建和近2000年的发展,五台山寺庙林立、宝塔遍布、雕塑绘画相映。这就为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位于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了。  

关于五峰山的更名,据《五台山的由来》记载:远古时期,五峰山一带气候异常恶劣,常年酷暑,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时逢文殊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见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于是发大愿拯救百姓脱离苦海。文殊菩萨装扮成一个化缘的和尚,行程万里到东海龙王那里寻求帮助。他在龙宫门口发现了一块能散发凉风的巨大青石(东海龙王的歇龙宝石),于是便把它带了回来。当他把那块大青石放置在五峰山一带山谷里时,刹那间,那里一下就变成了草丰水美、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此后,那条山谷也被叫做清凉谷。人们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将那清凉石圈在院内。为此,五峰山又名清凉山。后来,隋文帝听说此事后,便下诏在五座山峰的台顶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即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在东台顶能看日出,西台顶能赏明月,南台顶能观山花,北台顶能摘星宿。这便是五台山的由来。

自然地理背景

(五台山东台云海)

  1、五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于1982年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等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耸峙,顶无林木,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五峰之内峰峦层叠、气候凉爽、又称“清凉山”。目前台内外尚有寺庙47座。其中佛光寺和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五台山以历史悠久的佛教古建筑群和辉煌的佛塔、造像、彩塑等艺术成就,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1982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第一批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于1994年确立为全国20处示范森林公园之一,总面积为19138公顷。经过近20年来的科学规划、保护、开发建设,五台山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古朴优美的佛教建筑、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活动而名扬中外。五台山最诱人的自然景观是林草茂密,满山皆绿,风光雄奇的五个台顶。诱人的森林景观:五台山的森林多分布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上,主要乔木是落叶松、油松、青杨、白桦、云杉等树种及众多灌木。林木覆盖率22%。每当春夏之季,莽莽林海,郁郁葱葱,到了秋季则层林尽染,五彩缤纷,惟独油松、云杉,四季碧绿苍翠,尤其在冰天雪地的冬天,依然枝繁叶茂,傲立于岩峰峭壁和茫茫雪原之中,真可谓林海雪原,景色极其壮观。在林带上下则为亚高山草甸、林缘草地、灌丛草地和山地草原,连绵起伏,一望无际,是著名的天然高山牧场。每年夏季,是草地景色最美丽的时节,在绿草如茵的山上,百花盛开、争奇斗妍,牛马成群、膘肥体壮,景色如诗如画。正如金代诗人元好问《台山杂咏》所言: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沉沉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  佛士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  3、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9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是一处集佛教圣地、避暑胜地、革命圣地和地质景观于一身的旅游胜地。  五台山是以典型的前寒武纪五台群、滹沱群、高凡群、豆村群、东冶群等为核心的地质剖面型地质公园。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根据其成因和形态,可分为断块山地和黄土地貌。与邻近的恒山和太行山区构成华北大地台基底最完整的地层、构造剖面。而其最大的特色是将自然景观珠联璧合地与人文景观融合为一体,体现了地质遗迹浓厚的人文情结。这对五台山地质公园来讲至关重要,确立了它在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中的位置。  走进五台山,破译地质迷宫,需要一个艰难跋涉的过程,那将是一个需要穿越25亿年生命演化历史隧道的神秘旅行。

五台山佛教文化形成的背景

(盛大的佛事活动)

  五台山佛教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与华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在2000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与其他佛教名山相区别的鲜明的文化特色。五台山的人文、宗教,甚至一草一木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它不仅是三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俗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中国佛教史以及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  1、五台山佛教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据考证,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陆地之一,后又经历了“五台隆起”运动,形成了华北地区最为雄浑的山地群,五台山拥有独特而完整的地球早期地质构造,具有漫长的地质历史和丰富的地质遗迹。而且五座台顶在经历抬升和长时间的流水冲刷之后,形成了典型的冰缘地貌,气候清凉高寒。特殊的气候孕育、积淀了丰厚的佛教文化,遂使五台山“五峦巍然、气候清凉”,这正好与佛经中的“清凉山”、“五顶山”等文殊菩萨传法的道场相吻合。从佛家角度来看,僧人若要找个清净的修行之地,达到完善自我、修成正果的目的,五台山也是最好之处。  五台山地区的植物品种较多,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又因五台山地处黄土高原,为汉、藏佛教交融之地。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促使历代统治者屡次在五台山修建寺庙、亲临膜拜、举行法会。由于山西山河绕其外、高原河谷居其内的地理优势,可以成为历朝历代阻挡外敌的重要屏障,因靠近边塞、民族杂处,亦是民族融合之地。正是这种民族融合带来佛教在三晋的发展,它为山西留下了五台寺庙群,成为佛教建筑、石刻、雕塑上的艺术宝库。  2、五台山佛教文化形成的人文背景  五台山这一文化地位的形成,除了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之外,还离不开自东汉以来的历代高僧在五台山持续不断地文化推动和建设。他们念佛修行、讲经说法、撰写著述,为五台山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僧尼是五台山文化的原始创造者和弘扬者”。  五台山佛教圣地地位的确立还离不开历代帝王的重视和支持。其中,对五台山信仰推广贡献最大的莫过于唐代皇室。唐朝统治者对五台山文殊信仰的提倡,不仅使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使五台山成为了一座国际性的佛教朝圣中心。宋代以后,藏传佛教开始在北方传播,五台山成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一个兼有青庙和黄庙的佛教圣地。  中国历史上的北魏孝文帝、隋炀帝、宋太宗、元成宗、元英宗、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清仁宗等9位皇帝,先后18次至五台山巡幸拜佛,拈香典礼,举行法会。为五台山建寺赐物不计其数,撰文树碑40余通,题匾赐额67块,御制诗词300余首。为五台山留下了丰富的皇家文化,使得五台山佛教文化得以连绵不断地传承。

五台山节庆活动

  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其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精美绝伦的古建艺术和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五台山向外推广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五台山历史悠久,宗教习俗也一直延传至今。暮鼓晨钟,早晚功课,讲经说法......而法会则是五台山佛教寺院的主要佛事活动,也是进行较多的宗教活动。

(跳布扎)

  跳布扎:起源于西藏,是五台山黄教每年都要举行的重大佛事活动。一般是从每年阴历六月初四开始,在菩萨顶文殊院里念经,到十四日达到高潮,寺内喇嘛开始念护法经,跳金刚舞,在菩萨顶“镇鬼”;十五日,百余名有身份的喇嘛走出菩萨顶,穿街绕巷,最前边架着弥勒菩萨像,其后大喇嘛坐轿,二喇嘛骑马,其余僧众吹奏庙堂乐,往罗睺寺去“跳神”;十六日,又在菩萨顶“斩鬼”,大、二喇嘛穿戴皇赐服饰,外列僧人头戴面具装扮28宿,就地画圆,按圆行步,并辅以身形手势。通过此活动以驱除邪恶,迎来吉祥安泰,也是五台山佛事活动的最高潮。  五台山国际旅游月: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终年香火缭绕、梵音不断,宗教气氛浓厚。每年6月至7月,这里举行盛大的旅游节庆——“五台山国际旅游月”,届时各方宾客和僧众云集,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盛况空前。此外,旅游月期间还有五台山国际摄影大展、佛教工艺品、五台山佛教餐饮大展、山水画展、招商引资活动以及休闲旅游活动中的佛母重生体验游、地质遗迹科普游等活动,让广大游客充分体验自然的情趣,感受独特的乐趣。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略称为“水陆会”,又称为“水陆道场”、“悲济会”,是汉传佛教的一种修持法,也是汉传佛教中最盛大且隆重的法会。水陆法会起源于南北朝,主要以上供十方诸佛、圣贤,无遮普施斋食为基础,救拔诸六道众生,并广设坛场,使与会众生得以其因缘与根器,至各坛听经闻法。故在法会中所供养、救度的众生,范围相当广泛,因此集合了消灾、普度、上供、下施诸多不可思议殊胜功德。  盂兰盆节:五台山佛教寺庙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循例举行盂兰盆暨供僧法会,依所修功德,布施鬼道众生,度化其脱离轮回地狱之苦。  盂兰盆法会是根据《盂兰盆经》,以佛法供养三宝的功德,回向现生父母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超度历代考妣宗亲能速超圣地、莲品增上的佛教仪式。“盂兰”为倒悬之义,表示饿鬼的痛苦如人倒悬一般;而“盆”则为救护的器皿,所以盂兰盆有“救倒悬”“解痛苦”的意义,意即用盆之类的器皿盛食供佛奉僧,以救倒悬之苦。  盂兰盆节以供僧为主,愿藉着供佛斋僧的功德力,以此回向累劫父母、冤亲,期令同沾法益,早登觉岸,并回向所有与会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祈愿正法久住,国家昌盛,人民安乐。

旅游线路

古建探访之旅:  南禅寺与佛光寺是我国保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而龙泉寺和南山寺是晚清民国时期石雕艺术的上乘之作。无论是记录了岁月流逝的开裂木质还是精工雕刻的石材,无不代表了最虔诚的信仰与艺术的交融。当你矗立在静谧幽远的大殿面前,令你难以忘怀的不仅是古朴的建筑,生动的塑像和精美的壁画,更多的是与千年时光相遇的那份感动。

行程安排

第一天  五台山台怀镇/佛光寺/南禅寺/五台山台怀镇

(佛光寺东大殿)

  从五台山出发前往台外的豆村,在深山中找寻被梁思成先生誉为“亚洲佛光”的佛光寺,它建于唐大中十一年,是我国仅存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东大殿内,胁侍菩萨身上的璎珞流光溢彩了千年,出檐深远的屋檐下,唐绘壁画依稀折射信仰传递的力量。再驱车前往位于五台县东冶镇的南禅寺,请你屏住呼吸去敬仰这座全世界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它比佛光寺还要早七十五年。走进南禅寺,大殿中的17尊唐代佛像神态自若,灵动洒脱,展现出唐代艺术的大气风格,也开启了人们心中智慧菩萨的形象。  第二天  五台山台怀镇/龙泉寺/南山寺/五台山台怀镇

(龙泉寺)

  穿一双舒服的鞋子吧,今天要去攀爬两座108级的石台阶。第一座位于龙泉寺,当你仰望石阶的终点,那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石牌坊最引人神往,整座牌坊上盘有89条蛟龙,鳞爪俱现,神态逼真,人物花卉鸟兽无一不活灵活现。寺中高大的普济和尚石塔更是将一路攀爬的视觉体验带到高峰。再去接一壶智慧泉水,汲取清凉增进福慧。中午亦可用过五台山的特色素斋稍事休息后,继续南山寺的行程,寺内的石雕和泥塑最有特点,内容包括佛教传说、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图案,刀工细致,构图精妙,堪称五台山一绝。南山寺的建筑也极具特色,整座寺院依山而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各殿之间迂回曲折,小径通幽,令人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交通指南:  佛光寺:搭乘五台山往忻州方向的长途车(每天只有三班车,发车时间都在上午)到豆村,然后从豆村到佛光寺路口乘坐村村通班费用3元,接着再从路口直接步行前往佛光寺参观。如开车前往从豆村至佛光寺都有指示牌。  南禅寺:搭乘五台山往忻州方向的长途车在东冶镇下车,从东冶镇向北行约8公里到达南禅寺。如在台怀镇包车前往,约95公里,建议与佛光寺一同游览,包车费用大约200元。  南山寺:从台怀镇沿明清街步行前往南山寺,南山寺之上是佑国寺也很值得一去。  龙泉寺:从台怀镇沿前往南台的道路前往龙泉寺,沿途有指示牌。朝圣祈福之旅:

(五爷庙)  来到五台山虔诚叩拜是必不可少的,小编为您精选了四座寺院引领您的心愿。殊像寺供奉相传是文殊菩萨真容的圣像,也是拥有五台山最大的大文殊殿的寺院;五爷庙(又名万佛阁)虽然是五台山建筑面积最小的寺院,但供奉的五龙王有求必应灵验非凡。乾隆皇帝曾亲临黛螺顶完成朝拜五方文殊菩萨的心愿,此地也是俯瞰台怀镇全景的最佳选择。佛母洞位于山间,因一形似女性子宫的天然溶洞,善男信女纷纷以能有因缘从洞中出入为修行之善果。在佛母洞体验“佛母重生”后脱胎换骨的愉悦感受。

行程安排

五台山台怀镇/殊像寺/五爷庙/黛螺顶/佛母洞/五台山台怀镇(一天)

(显通寺铜殿近景)

  虔诚朝拜前别忘了换上轻便的服装,先出发前往五爷庙吧,在当地都有赶早去五爷庙许愿的习俗,传说东海五龙王喜热闹爱管凡间俗事,所以五爷庙的香火鼎盛远近闻名。殊像寺离五爷庙只有十分钟路程,大文殊殿内正中佛台上供奉的文殊骑狮真容塑像高近十米,大殿内满壁的明代悬塑乃是五台山中的雕塑珍品。再步行十五分钟到黛螺顶脚下,换乘缆车或是攀爬大智路均可到达寺院。极目远眺,整个台怀镇的风光尽收眼底,朝拜黛螺顶更有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被称作“小朝台”将五方文殊菩萨齐齐朝拜,在佛教徒眼中为大功德一件。  中午用完素斋后,乘车前往佛母洞,佛母洞中有一天然形成的溶洞,形似女性的子宫。朝拜五台山的善信和游客,络绎不绝登临佛母洞,虔诚发心,把入洞出洞示为大因缘,恳请佛母加持,获得重生,消除业障。这一天的朝拜活动,定令您心生欢喜,福慧双增。交通指南:  五爷庙:台怀镇寺庙群的中心就是五爷庙  殊像寺:台怀镇寺庙群南面大停车场上即是殊像寺  黛螺顶:五爷庙往东跨过清水河,可以乘坐缆车、攀爬1080级石台阶的大智路和骑马上山三种方式到达黛螺顶。  佛母洞:从台怀镇方向沿去往石咀方向的道路到达通往佛母洞石阶,攀爬1580个石台阶到达佛母洞。

“大朝台”之旅

(台顶晚霞)  五台山的“大朝台”不仅是佛教徒心生向往的圣地,更是驴友们眼中徒步穿越大自然的最美之处。无论你是否带着信仰前来,绝美的风景和用双脚走出的人生体验是你平时对着电脑刷着微博不曾接触过的世界。如果其他的旅行是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大朝台的劳累就是第十八层地狱中的地狱。可最美天堂的样子,你就置身其中。行走在华北屋脊,近百里的高原徒步,在寺院中挂单参禅只为拾起放下。拾起我们曾经丢掉的那些美好,放下我们追求名利的虚无缥缈。踩在脚下的不是一座座山峰,而是你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果实。绿草黄花,白羊黑马;顶礼膜拜,文殊佛塔;忘却烦恼,心静如霞。行程安排  如果选择乘车前往五座台顶,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需要两天的时间。第一天前往东台和北台,这两座台顶在一个方向,分列鸿门岩的两边。晨起阳光从弥漫整个东台顶的云海中穿射,为东望海寺披上满身霞光;远处的北台叶斗峰终年不化的积雪,映照着洁白无瑕的华北屋脊。保留好您的进山门票,第二天乘车前往中台、西台和南台。中西台在一个方向,“站在中台顶,伸手摘星星” 中台顶的大殿刚刚修葺一新,是五座台顶里寺庙最为宏伟的;远望西台挂月峰 ,五彩旗在洁白的藏式宝塔周身飞扬,与绿色草甸、晴朗天空组合成一幅再美不过的风景画。南台顶时常出没的小狐狸在漫山遍野的鲜花从中跳跃,感恩和谐的自然环境与众生平等相处,方为朝台的最大收获。友情提示:

  五座台顶和台怀镇之间的道路为非等级公路,山高坡陡弯急,路况复杂,所以五台山风景区政府专门成立朝台车公司,满足各地信士朝台的心愿。除此之外,任何单位和个人的车辆均不得朝台。大朝台需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台顶海拔高,气温低,需带好防寒衣物,防紫外线帽子,太阳镜。2.朝台要事先联系好车辆,够好票,提前观察好天气预报,不要应天气雨雾等影响行程中的朝台事宜。3.台顶出家人比较清苦,可以带点水果、食物,供养台顶僧人。如果搭乘指定的朝台车前往五座台顶,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需要两天时间。在黛螺顶的停车场“日升达汽车公司”售票处购买朝台车票。

佛国观光之旅

(大白塔)  五台山作为拥有跨越时代最多的佛教建筑群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在此朝圣祈福之余欣赏不同时代的古建筑,也是视觉感官上的绝妙享受。那金碧辉煌如宫殿般的庙宇殿堂,流光溢彩的佛教造像,无不承载着“五百里道场风风雨雨,依然日出东台 月挂西峰 花发南山 雪霁北巅”“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悠扬 晚磬清彻 香烟缭绕 胜幡翩跹”佛教兴盛的记录。小编精选了三座寺庙,以藏传佛教的首领庙菩萨顶、五台山最早最大的寺院显通寺、五台山地标建筑--大白塔的所在地塔院寺作为代表着全山寺庙的精华之作,期待您的莅临鉴赏。

(菩萨顶僧人)

行程安排

先乘车前往菩萨顶的后门,再从菩萨顶的五观堂--大文殊殿--大雄宝殿直至山门,在俯视台怀镇风光的108级台阶一路下行至显通寺,金碧辉煌的铜塔建筑群和铸于明代万历年间的铜殿会先声夺人的抓住您的眼球。再从显通寺出来,右拐走到塔院寺,高达54.6米的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是典型的藏传覆钵式塔,微风吹过252个风铃叮咚作响,在绕塔礼佛的过程中令心情更为愉悦。也可在塔院寺提前预约过斋本日的午饭,体验在五观堂与僧人一同茹素,悉发食物来之不易的珍惜之心。在大白塔的东面还有毛主席当年路居与此的纪念馆,还有一座文殊发塔印证文殊菩萨显圣的传说故事。最后在五爷庙前的广场择一位置拍摄寺庙群全景,留下最虔诚的朝圣回忆吧!交通指南:

  从菩萨顶一路行至塔院寺步行即可,寺院之间的步程不超过五分钟,沿途都有指示牌非常便利。

五台山特色美食

葱烧苔蘑

葱烧苔蘑在“全国名特优大众菜”评比中获金奖,是国内贸易部推荐的特色菜。原料选用五台山特有的野生台蘑,清洗干净后浸泡1-2小时,油锅烧至六成热,放入葱椒煸出香味,加入台蘑,倒入高汤,用大火烧至入味,勾芡装盘。成菜特点:葱味香醇浓郁,苔蘑鲜嫩适口。

砍三刀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五台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常年以玉米为主食。为了改变这种单调乏味的饮食,五台人便创制了这种粗粮细作的食品——砍三刀,经过代代相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方法是:将玉米面粉和黄米面粉掺合在一起,加水和成软面团,发酵后对碱,把红糖揉入面团中,再放入一点精盐揉匀。将面团揉搓成2厘米粗的条,切段进行油炸。炸制时,为使麻油渗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称“砍三刀”,又因其吃起来油香四溢,又称“油布袋”。烹制熟的砍三刀,色泽金黄,绵甜利口,是五台山又一特色美食。

素斋

五台山素斋是以宫廷风味为主,其原料可分为魔芋、大豆蛋白、小麦蛋白、磨菇等精制而成。其烹调方法丰富老道,讲究原汁原味原汤,擅长素菜素烧。这里的“鸡、鸭、鱼”肉,皆是以素仿荤,其形态绝对以假乱真。所以这些菜除了口感鲜美,还堪称为艺术品。使人观之颇为享受,食则营养丰富,而且利于健康。

五台大烩菜

烩菜,是菜的一种烹调方法。相传在宋朝的时候,佞臣当道,秦桧等奸人把持朝政,一些有识之士就把各种炸过的蔬菜(土豆、白菜、粉条等多种原料一起炖、煮制而成)烩在一起,把它当做秦桧,食其肉,饮其血。这种制作菜肴的方法,很快便在百姓之中流传开来。如今的五台大烩菜,在放入土豆、白菜、粉条的同时加入了当地特色豆腐丸子、烧肉等食材,口感极好。是当地在外忙碌一天的人们,回到家最常吃的一种菜,亦是五台的特色菜肴。

豆腐丸子

五台浆水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和其他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丸子以当地浆水豆腐为原料。先将豆腐捏碎,揉制,团团成型,上锅蒸制3--5分钟,以糖上色,入油锅炸制,外焦里嫩,这道菜外酥脆,里鲜嫩,咸香适口。也可以汤菜炖煮,入味而食。亦或是当做烩菜原料加以烹制,是年节家家必备的传统美食。


忻州身边事


是个5A级的景区,主要以佛教的建筑为主。之前去过一次,如果你对佛教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那绝对是一个能让你理解与境界更上一层楼的。如果单纯的旅游,到处看看风景,拍拍照就,环境挺不错的,但要注意天气的变化。没必要每个庙宇都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