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山西的五臺山值得一去嗎?

Emzie


表示每年都會去,而且還不是一次。

很多做生意的會去拜五爺廟,據說很靈驗,拜過之後吧,會在信仰面前更加規範約束自己,而達到自己的目標吧。

五臺山有很多名名頭,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中華十大名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光這幾點就有很多人去追尋了。

它屬於大山之中吧,各種鳥獸樹木,豐富多彩,大自然的恩賜


視覺勝宴


五臺山我第一次去時印象特別好,基本上沒什麼收費項目,民風純樸,稱得上佛家勝地。第二次去開始收進山費,每人五元,各寺廟都收費了。第三次去,進山費五十元,各寺廟開始收香火錢了。第四次去則出現了不計其數的寺廟,裡面全是假和尚並強行索要香火錢,六百六、八百八、九百九,稍有不從就破口大罵,立刻從後面出來幾個打手逼你掏錢。至此,五臺山完全變成一臺骯髒的收款機。從此,我再也不去五臺山了。十幾年過去了,也不知道那裡變成什麼z樣了?


中軍430


去過五臺山很多次了,沒有特殊情況每年都會去。第一次去是20多年前,那時候還沒修路,開車走了一天到夜裡才到五臺山,住在了大白塔下的農戶家,還沒通電呢,住宿,吃飯條件都不好,但是民風淳樸。後來逐漸的食宿條件都逐漸變好了,路也在越修越近,可也避免不了商業化,中間有幾年確實比較亂,有所謂的熱心人主動領香,然後找你要錢,其實不理他們就行,開始有各種宰客現象出現。最近幾年五臺山開始治理了,已經很少有宰客現象出現了,食宿也是有不同的檔次,有星級賓館也有農家樂,豐儉由己,而且現在的路很好了,高速都到山門了。當然作為佛教勝地,五臺山不僅僅風景優美,所以還是值得一去的。


小樣別跑20


五臺山去過幾次,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次2002年,4月30日出發,先到大同石窟再到應縣木塔記得還可以上到三層,全部木結構,木塔由於不均勻沉降有點斜了,現在肯定不讓進去了。五臺山不管是景區還是佛教聖地我都喜歡,因為第二天是五一節,晚上睡覺給我凍的,加被子,不行再加被子,早上一拉窗簾,靠,白雪覆蓋了整個五臺山,遊覽一天,吃晚飯犒姥姥(當地人的叫法),我一個人吃了一大屜。出去消化食看見了與佛教靜地不和諧的小店,呵呵呵,以後再也沒去過。


放飛記憶隨愛漂流


對於五臺山,我是山西人,即愛又恨。

【愛之愛】,五臺山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中華十大名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且是決對的避暑勝地。決對是山西代表的旅遊景點。

【恨之恨】

【一】規劃上,相對領導無大的戰略思想與綜合文化審美觀,整體景觀零亂不歁,缺少了國家級應有的民居,宗教、綜合文化的體現。

【二】銅臭味太濃,佛法文化、人類宗教信仰中加夾了過度濃郁的銅臭色彩,讓許多人厭惡之極,現在的殺雞取卵我不清楚為五臺山佛教文化留下怎樣的明天。

【三】僧侶管控制度太差。個人趁見部分佛門中人收受重禮,奢侈品、酒、肉成為他們常見的伴侶。

這几面上五臺山沒資格代表山西,沒資格宣揚佛教。

個人不懂宗教,但認為,心中有佛,自己為佛、眾生皆為佛,心中無佛、廟堂皆無佛。佛不在廟堂、不在神殿、不在名山、不在仙府。盡在百姓心中!!!

肺腑之言,我佛勿怪!


嚼後餘香


前天剛去過五臺山,3月8號是陰曆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兒子今年高考,希望兒子金榜題名能考上好的大學,特地去五臺山祈福朝拜。

五臺山是中國最著名的佛教聖地,是文殊菩薩的道場,祈福聖地,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其他佛教名山是福建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五臺山的五臺包括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中臺翠巖峰、西臺掛月峰、北臺也門峰,。臺懷鎮位於東臺西臺南臺中臺的懷抱,故名臺懷鎮,由於臺懷鎮有靈鷲峰是五臺山的佛教中心區,佛教寺院眾多,並且比較集中,便於遊客遊覽,聚集著著名的五爺廟、顯通寺、塔院寺、羅喉寺、圓照寺、廣宗寺、菩薩頂、殊像寺、龍泉寺、鎮海寺、南山寺、黛螺頂等。


五臺山海拔最高處3061米,最低處海拔624米,夏天天氣涼爽所以又稱清涼勝境。塔院寺最著名的大白塔,是宣傳五臺山標誌性的名片。寺內以舍利塔為主,塔基座正方形,藏式建築,總高約60米,塔基為正方形。周圍有轉經筒,每個遊客來到這裡都會虔誠的轉轉經筒,祈求平安好運。

顯通寺 顯通寺是五臺山寺廟群中最早建築的寺廟,始建於東漢,是五臺山最大的一座寺廟,寺域規模宏大。現有大小房屋四百多間,大多為明清時期建築。沿寺內之中軸線,並列有七座殿宇,分別為觀音殿、文殊殿、大佛殿、無量殿、千缽殿、銅殿與藏經殿。

菩薩頂,菩薩頂位於靈鷲峰上,從菩薩頂大佛影壁仰頭望去,108級石臺階十分陡峭。沿108級石臺階步步登高,就把世上108種煩惱踩在腳下了。聳立於石臺階高處平臺上牌樓中門大匾上,康熙皇帝御筆親題“靈峰勝境”四個鎏金大字。菩薩頂的大文殊菩薩殿是祈福朝拜的必去之處。


黛螺頂,黛螺頂垂直高度400米,上到黛螺頂有三種途徑,走大智路有1080級臺階,據傳可以增加智慧,消除煩惱,逢凶化吉,需要有好的體質。也可以選擇索道或者騎馬登頂。
五臺山是一生必去的地方之一,佛教聖地,祈福朝拜,清涼勝境去過之後還想去的地方。


童遙杏商道


五臺山非常值得去。以下沒有抄過度娘,都是本人真實體會。

理由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五臺山的寺廟建築歷史和地域特點跨度之大,之豐富,沒有哪座名山可以比得上。如果你喜歡唐朝,可以去真實古老的唐朝建築佛光寺,也就是以前的南禪寺。看北魏時期的建築寺廟,看碧山寺。而大顯通寺和洛陽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寺廟。

塔院寺和北京妙音寺,加德滿都大白塔寺都出自同一個尼泊爾設計師之手。不僅如此,菩薩頂還是五臺山最大的喇嘛廟,也是歷代皇帝的行宮。

有意思的是,可以充分比較藏傳佛教和常見佛教文殊菩薩的區別。當然每個寺廟的文殊菩薩還都有區別,黛螺頂的觀音還長著小鬍子。在殊像寺,你還能看到龐大的500羅漢的中國彩塑藝術。

2,宗教的大融合,五爺廟可謂是香火最旺之地,這裡的香火鼎盛和繁榮,恐怕只有北京為數不多幾個排隊大站可以比擬。而有佛有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在為數不多的地方才有。

3,如果趕上千僧齋,每人拿著幾捆一元錢供應一千個僧人的場面還真是壯觀,前所未聞。

4,以前不敢去五臺山擔心被坑,傻呵呵買上千元的香火。因為除了五爺廟,目前所有寺廟都不准許外帶香火,並提供免費香。而大顯通寺無處可燒香,因為根本不讓燒。

5,現在有直達五臺山的高速,所以一路過去不用盤山而去,從北京到五臺山也就4個小時,加上中途休息一次。

6,很多寺廟門口都有寬敞的免費停車位,不像從前那麼混亂。

7,五臺山自然風光確實很美。且從菩薩頂和北臺就能大概看出風貌。

以上是我此刻想到的理由

圖1殊像寺

圖2碧山寺

圖3菩薩頂

圖4黛螺寺纜車

圖5塔院寺

圖6大顯通寺千僧齋

圖7 五爺廟門口

圖8 五臺山燈光

圖9 北臺頂











旅遊醉客


遊五臺山 訪歷史古廟

山西五臺山是非常值得一去的,這裡因為氣候涼爽又名清涼山,與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合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五臺且居四山之首。據說文殊菩薩曾在五臺山顯靈,所以這裡也被稱為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在唐代最盛時期,五臺山有寺廟360多座,現尚存49座。

菩薩頂山門外康熙手書牌坊。

五臺山並不是只有一座山,而是由華北屋脊上五座山峰所組成的。五臺山的五座山峰分別是: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中臺翠巖峰、西臺掛月峰、北臺也門峰。因為各個峰頂上皆平坦寬闊,所以合稱五臺。

普化寺精美磚石雕照壁

在山西應縣參觀完著名的應縣木塔,我們的遊覽車順著公路向南行約一小時,進入五臺山區。我們的目標是五臺風景區中心的臺懷鎮。

臺懷鎮在五臺縣的最北部,四周因有五個大峰(五臺)包圍,因而得名。這是一個山明水秀的小鎮,也是五臺山寺廟集中的地方。在現尚存的五臺寺廟中,有30多座在這一區。

菩薩頂 金碧輝煌

車子在山路上依著山勢先是向上爬,然後又向下走,路面雖平坦,但是彎曲。到達下榻的臺懷鎮花卉山莊已是晚飯時間。這家旅館建得頗為精緻,稱得上是小巧玲瓏。

第二天起來天氣相當涼爽,山上空氣感覺特別新鮮。我們在地陪的帶領下,參觀了菩薩頂、塔院寺及普化寺三座大廟。

從菩薩頂去塔院寺,須下百多級臺階。

菩薩頂(滿語,意思是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位於五臺山臺懷腹地的靈鷲峰上。靈鷲峰是臺懷鎮北邊的一個小山峰,因為其地理形勢頗似印度王舍城北部釋迦牟尼曾經說法的靈鷲峰而得名。

菩薩頂是五臺山10座黃教寺廟(喇嘛廟)中最大的一座,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西元471至499年),當時叫文殊院,明永樂初年始稱菩薩頂。清朝因為皇帝信奉喇嘛教,順治17年(西元1660年)正式將之改成喇嘛廟, 並按清朝規定將主要殿宇改用皇家用的黃色琉璃瓦,使之真正成為皇家的寺廟。傳說順治在此出家,所以康熙曾經五次到此朝拜,乾隆也來過六次之多。

現存的菩薩頂佔地9000多平方米,殿堂大多建於清康熙年間。主要建築包括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及大文殊殿等。

走近菩薩頂,抬頭看,紅牆、金黃琉璃瓦一片金碧輝煌。接著是山門外高大華麗、上端康熙手書“靈峰勝境”四個大字的牌坊。

進入山門後,先是天王殿,裡面供著表情十分逼真的四大天王。五臺山的廟宇多以磚雕及石雕著名。菩薩頂當然也不例外,甚至連室外小點綴的磚雕造型都十分引人。就以天王殿外的‘青蛙拍水空’(青蛙形狀的排水孔)為例,不但青蛙形態逼真,且雕工細膩脫俗。

菩薩頂青蛙拍水空磚雕。

菩薩頂因是一座喇嘛廟,所以主要殿堂內的佈置和佛像雕塑全帶有濃厚的喇嘛教色彩。大雄寶殿曾是清朝皇家舉行法會的場所,所以殿堂內外的裝潢都很講究,殿頂上覆蓋的是皇家才能用的琉璃瓦。裡面除供三世佛外,還供有黃教創始人宗喀巴。

出了大雄寶殿,接下來是大文殊殿,殿前有石牌坊一座,上面是康熙御筆的“五臺聖境”四個大字。

菩薩頂既是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大文殊殿當然就建的更為富麗堂皇。走進佛殿,正中供的文殊菩薩相貌軒昂,佛壇兩側的十八羅漢個個表情逼真。

菩薩頂金碧輝煌的大文殊殿。

出了菩薩頂,接下來參觀的是塔院寺。

塔院寺 大小白塔

塔院寺位於菩薩頂之南較低的位置,從菩薩頂向下望,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座大白塔,但要下去卻需要下100多級臺階。

塔院寺因為寺中有一座釋迦牟尼舍利塔(即大白塔)及一座文殊菩薩的發塔(小白塔)而命名的寺院。 這裡原是與之相鄰的顯通寺的塔院。明萬曆7到10年(西元1579至1582年)在寺院改建時將塔與寺院分開。

小巧玲瓏的文殊發塔。

這是一個佔地1萬5000平方米的正方形寺院,內有上百間的殿堂及其他建築,但最著名的是大、小兩座白塔。

大白塔建於元代大德6年(西元1302年),是在顯通寺原來慈壽塔的位置上建成的。慈壽塔內曾藏有釋迦牟尼的舍利子,現則存在大白塔裡。

大白塔是一座兼有漢、藏風格的佛塔,高56.4米,通體純白,頂上裝有252 個風鈴,迎風作響, 清脆悅耳。塔下的殿宇內供有文殊、觀音、普賢等菩薩像。塔的後面是藏經樓。

莊嚴美觀的大白塔。

普化寺 精緻照壁

小白塔在大白塔的東邊,高約2米,形狀類似大白塔。因傳說塔內藏有文殊菩薩顯靈時留下的頭髮,所以其正式的名字是文殊發塔。

離開了塔院寺,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位於菩薩頂之東的普化寺。

普化寺在清水河東側的山腳下,與菩薩頂和塔院寺隔著清水河相望。這是一座佔地約1萬9000平方米的佛寺,其始建年代已不可考。這裡原是一座道教的寺廟,早期的名字叫玉皇廟,明朝時改為帝釋宮。民國14年(西元1925年)重建後,改稱普化寺,成為一所佛道兩用的寺廟,也是淨土宗的道場。

走近普化寺,迎面是一道寬大的照壁,因為造型漂亮,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個完成於民國時期的照壁,不但是我們在五臺山看過的寺廟照壁中是最長、最精緻的一個,而且是難得一見的藝術精品。整個照壁用磚石混合雕砌而成。除了照壁上方佈滿了各式的圖案花紋,前、後兩面還各嵌有三幅精美的石雕圖案。前面中間是“福祿壽三星”, 兩邊分別是“文五教子” 及“番溪求賢”, 背後的一面是觀音、善財及龍女。

普化寺番溪求賢石雕。

圖案中人物的雕工十分細膩,尤其是“福祿壽三星”及“番溪求賢”最為精緻。前者大家都知道,後者是描述周文王請姜太公的故事。

接下來的天王殿也很特別。前面3個磚石雕砌的拱門上方有“法輪常轉”四個字,三道門楣上石雕的是傳說故事。殿內是佛道並存。除了佛壇上的彌勒佛,左右平臺上是四大天王及哼哈二將的塑像。哼哈二將原屬道教,而此佛寺卻用來護法,應屬少見。

暜化寺天王殿。

過了天王殿,進入普化寺的主體,共有三個以中院為主的院落。中院除了大雄寶殿、三佛殿及臥佛殿,還有道教的玉皇閣及呂祖閣。

殿閣中以大雄寶殿最為華麗。釋迦牟尼佛與兩側的文殊和普賢菩薩的塑像全部鍍金,甚至連邊上的各種裝飾也是金黃色,因此顯得一片金光閃閃。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在五臺山我深深被五臺山的佛國文化所折服,這裡是一個可以淨化心靈的地方,十分推薦大家去一次,有問題的話可以在評論給我留言,我會一一回答。


藍貓的旅行日記


可以肯定的回答,當然值得去。

它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一體,二者完美結合的景區,是避暑聖地。

五臺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位於山西忻州市五臺縣臺懷鎮,以臺懷鎮為中心,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見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

五臺山五峰聳立,峰頂平坦如臺:東臺望海峰、西臺掛月峰、南臺錦繡峰、北臺葉鬥峰、中臺翠巖峰。五峰之外稱臺外,五峰之內稱臺內,臺內以臺懷鎮為中心,方圓2km內由30多座古廟宇組成的古建築群,是我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五臺山最低處海拔僅624米,最高處北臺頂海拔3061.1米,有“華北屋脊”之稱。

臺懷鎮方圓2km內著名的寺廟有塔院寺、殊像寺、顯通寺、菩薩頂、鎮海寺、普化寺、五爺廟……

也可以先上五臺,可以五個臺都去,五個臺也就是五座山峰,五臺山稱奇的是山峰上面是平臺一樣,所以,叫五臺山,也可以選擇只去最具代表性的東臺和北臺。上臺頂要到景區的觀光車站買票,根據你選擇去哪個臺或哪幾個臺,票價不同,車直接把你送到臺頂。





行者60後


酷妹兒去年獨自一人去的五臺山。

當時報的是一個兩日遊的旅行團,團費二百多,吃住行全包括。團里老年人居多,年齡在70歲以上的最後還每人返還一百多。應該說超級合適。

可以這麼說,五臺山作為國家5A級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其更多的還是在於它的佛教文化。

去這裡的人,絕大多數是祈願、拜佛、燒香、還願去的。

五臺山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其在佛教的地位毋庸置疑。

酷妹兒去的時候,趕巧了這裡舉辦大型法會,全國各地的僧侶幾千人雲集五臺山。有道袍飄飄,也有戴著竹笠蒙面巾的道姑,很有行走江湖的意思,幾乎讓人懷疑自己穿越了。

這幾年有大腹便便的和尚,也有十幾歲出家的孩子,還有佛學院的學生。有和尚收禮品(應該怎麼叫?)收的手軟,竟然有外來的和尚吃不飽的情況,找遊客要吃的,也是讓人好笑。

是不是有人去觀光不知道,作為佛教聖地,其自然風光肯定還是非常美。不過因為佛教的作用,自然景觀是排在參遊佛教道場之後了。

《名山志》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

這是對五臺山最權威的景色描述。在河北境內,有一處旅遊最愛的連綿山群,就叫小五臺山,常年霧氣繚繞,道路不熟的人,極容易迷路。

當然,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截至2017年,五臺山有寺院47處,臺內39處,臺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

你想吧,九五至尊,天子都來朝拜的地方,去的人能不多嗎?還能去幹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