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知識100條

第一部分:綜合

1、【對聯】是對句和聯語的合稱,是由兩串等長、成文和互相對仗的漢字序列組成的獨立文體,它以對偶句為基本形式,講求聲韻,格式自由的獨立的文學藝術,它萌發於民間具對偶特點的對句,而後孕育於詩歌、駢賦,最後脫體於律詩成為獨立的對聯。對聯的核心是對立統一,其本質是對仗。它具有民俗性、文學性、藝術性和實用性。它既獨立於與詩、詞、曲、賦、散文、謎語、俚語等各種文字藝術表現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這些藝術形式的特長。因過去對聯常題寫在楹柱上,所以也稱楹聯。

2、【對聯的歷史】目前認為,它萌芽於律詩之前,發展於律詩之後,鼎盛於詩、詞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廣泛地使用。從律體文學形式出現的高峰期而論,“清聯”可以與唐詩、宋詞、元曲相提並論,並駕齊驅。從歷史朝代來說,對聯的萌芽階段:從漢晉到唐;發展階段:從五代到元;繁盛階段:明清兩代。

3、【桃符】據傳,古代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音“圖”)、鬱壘二神,主管萬鬼,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中原春節就戶懸“桃梗”,又稱“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懸掛在門兩旁,為驅避鬼怪。到五代時,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演變為書寫文字的對聯。

4、【對聯與文字】漢族語言不同於其它民族語言,其它民族語言往往很難做出文字上的兩兩相對和形式工整協調的對聯。漢語文字字形方正,結構優美,音節分明,聲調勻稱。因此,漢字便於形成對句,適合創作對聯。漢字的特點使對聯成為漢語言文學所獨具的一種藝術形式,各種拼音文字都不可能產生對聯。

5、【副】對聯以副計量,上下聯(全聯)合稱“一副對聯”。

6、【言】詩體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數計算,如五言、七言……對聯則以上聯(或下聯)的字數計算,如“願聞己過;求通民情”為四言;“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為七言。長句,尤其是長聯,一般稱字,而不論言,如昆明大觀樓長聯稱百八十字聯,而不稱九十言聯。

7、【字】一副對聯的字數為全聯文字數量的總和。如:“願聞己過;求通民情”為八字;“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為十四字;昆明大觀樓長聯為一百八十字。

8、【對聯的標點】文章中引用對聯一般在上聯收尾處用標點符號。一般而言,單句聯聯尾用分號為宜;中長聯,聯中已用了分號、句號,上聯尾用句號為宜;至於某些表達特殊語氣的標點符號,可使用疑問號或驚歎號等。對聯貼在牆上或門的兩側不用標點符號。

9、【上聯】對聯的前半部分。一副對聯由兩個字數相等的部分組成,古人稱先為上,故先書的部分為上聯。上聯又稱出句、上支、上比、對公、對頭……。

10、【下聯】對聯的後半部分。一副對聯由兩個字數相等的部分組成,古人稱後為下,故後書的部分為下聯。下聯又稱對句、下支、下比、對母、對尾……。

11、【全聯】整幅對聯,包括上聯和下聯。

12、【橫批】是指掛貼於一副對聯上頭的橫幅,一般指配合春聯使用的文字,與名勝楹聯配合使用的稱橫額。所謂“橫”,指的是橫寫的書寫方式;“批”,含有揭示、評論之意,指的是對整副對聯的主題內容起補充、概括、提高的作用。因此,橫批應當與主題內容相關,應當尤其精煉(實踐中多以四字為格),也應當考慮平仄交替。橫批的字詞和內容還應避免與上下聯簡單地重複。橫批應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不應當是畫蛇添足。“橫批”之“虛額”:不直書地名,或用典,或擬景,更具文采的橫額,如南昌滕王閣的“仙人舊館”,《紅樓夢》中的“有鳳來儀”、“杏簾在望”;“橫批”之“實額”:直書該處地名、店名的橫額,如“黃鶴樓”、“同仁堂”。

13、【對聯的書寫與張貼】對聯(上下聯)的書寫格式,可以橫寫,也可以豎寫,在實用中一般是豎寫。豎寫時,如果分成數行,則應注意上聯要由右而左書寫,下聯要由左而右書寫。上端要平齊,下端最內行(即最末行)應較短。使全聯成為繁體的“門”字形。而在張貼、懸掛、雕刻對聯時,上聯在右邊,下聯在左邊(此時左右,應以面對對聯的人的左右來確定)。

14、【絕對】又稱為片玉。對聯中所謂的“絕對”一般有兩重意思:一、指對聯的技巧、用詞之高妙達到空前絕後,甚至無與倫比的地步,令人歎絕。二、因聯句奇巧、新穎、難度大而長時間無人對出的出句,常被稱為絕對或片玉。如:明月照窗紗,個個孔明逐個亮(諧音鑲嵌複姓人名:諸葛亮,字孔明。)

15、【合壁】或稱“雙壁”,指將“片玉”之聯對上。

16、【短聯】一般指上下聯單邊字數少於七字的聯語。

17、【中聯】一般指上下聯單邊字數在七至二十之間的聯語。

18、【長聯】一般指上下聯單邊字數各達二十字以上的聯語。

19、【句腳】在多句組成的對聯中,每一分句的尾字稱之為句腳,在單句聯中,句腳即是聯腳。

20、【聯尾】上、下聯的最末一個字。

21、【通用聯】適用於較大的範圍的對聯,叫通用聯。如春聯、勵志聯等。

22、【專用聯】僅用於某一方面或某一特定對象的對聯。如:鐵漢三杯軟腳;金剛一盞搖頭。此聯僅適用於酒館。

23、【勝蹟聯】為名勝古蹟題寫的楹聯。勝蹟聯包括山水風光聯、園林古蹟聯、祠廟墓陵聯和寺院道觀聯。如:千峰撥地,萬笏朝天。

24、【婚聯】為婚嫁喜事所作的楹聯,又稱喜聯。如:琴瑟春常潤,人天月共圓。

25、【壽聯】為他人(或自己)祝賀壽辰而作的楹聯。舊時習慣,人到而立之年(年滿30)方可稱壽,因此壽聯主要用於30歲以上的人。如:南山欣作壽,北海喜開樽。

26、【輓聯】也叫哀輓聯,是在治喪祭祀時悼念死者的,故民間也稱喪聯。如:綠水青山誰做主,落花啼鳥總傷神。

27、【題贈聯】在社會交際應酬中用於題贈酬答的對聯叫題贈聯。題贈聯分兩種,一是贈人,一是自題。如: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

28、【行業聯】專門用於各行各業的楹聯稱作行業聯。如: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29、【遊戲聯】以知識性、趣味性體現文字遊戲的對聯。如: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

30、【節日聯】在節日期間書寫、懸掛的對聯。如:春至芳菲入畫圖,化機活潑悟魚鳶。

31、【春聯】也叫“春貼”,它是對聯家族中出現最早、最為普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個品類。五代時,蜀後主孟昶(音“廠”)親寫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有確鑿記載的最早的一副春聯。用紅紙書寫春聯始於明初,相傳有一種叫“年”的鬼害怕紅色,人們為驅邪害,採用紅紙。明代時,“桃符”真正稱之為“春聯”。例:春回大地,福滿人間。

32、【網絡對聯】就是以傳統對聯知識為依託,以現代虛擬網絡工具為交流手段的對聯。

第二部分:格律

33、【對聯的格律】是指對聯的實用、欣賞和創作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格式和規律。

34、【對聯的基本要素】字句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平仄相諧、內容相關。

35、【字句相等】上聯字數等於下聯字數,長聯中上下聯各分句句數、字數分別相等。如:萃百代人文,興學重教,騁懷華夏千叢錦;匯八方俊彥,好善樂施,放眼客家一派春。

36、【詞性相當】指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詞或詞組的詞性相對一致,或者說盡可能地相同或相近。如:風搖翠柳鶯啼序,日映紅桃蝶戀花。

37、【合掌】對聯禁忌之一。把左右手掌合起來,掌心對掌心,指尖對指尖,指根對指根稱為合掌。合掌處處吻合謂之全合,部分合或一處合謂之半合一處合。此理用之於對聯就是,上下聯意義完全相同稱之為全合掌,部分意義相同或個別詞義相同稱之為半合掌或一處合掌、二處合掌。對聯製作應儘量避免合掌,尤其是全合掌更是對聯之大忌。如全合掌:長空展翅,廣宇翔雲。

38、【結構相稱】指上下聯語法結構(或者說其詞組和句式之結構)應當儘可能相同。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39、【節奏相應】指上下聯的節奏相同、相應、相似或儘可能保持一致。如:風和/日麗;人傑/地靈。

40、【節奏】原指音樂中強弱、高低、緩急變化組合的細小段落。在對聯中指上下聯在音節上的停頓或間歇,這是對聯格律中的一個聲律要求,通過聯句中有規律的停歇和韻律的變化,達到和諧的音樂美。節奏分聲律節奏(也稱聲調節奏和音步)和語意節奏(也稱意義單位)。

41、【節奏點】每節奏中最末一個字為節奏點。也稱音步位,兩字為一頓叫雙音步,一字為一頓叫單音步。頓是音節單位。

42、【語音節奏】又叫聲律節奏,是利用平仄聲的交替與對立產生和諧的音節停頓來實現的,是從律詩中移植而來。是律詩的根本,其顯著特點是按照詩中用字順序,以兩個字為一節奏,每一節奏第二字為節奏點(即音步)。如:臨水/看雲/起,鉤簾/待月/來。

43、【語意節奏】又稱意節,是依詞語結構劃分,即根據語意所產生的音節上的停頓方式。語意節奏無固定字數。如:公生明/偏生暗,智樂水/仁樂山。

44、【平仄相諧】指音韻和諧,包括平仄相對、平仄交替、上仄下平。

45、【平仄相對】主要是指上下聯之間節奏點上的字,上下平仄應當是相反的。即上聯是仄聲的,下聯就應當是平聲;上聯是平聲的,下聯就應當是仄聲。如:入座(仄)有情(平)千古(仄)月(仄),當窗(平)無恙(仄)六朝(平)山(平)。

46、【失對】指上下聯之間節奏點上的字平仄不相對,即上下聯同一節奏點都仄聲或都是平聲。

47、【平仄交替】主要是指在上聯或下聯內節奏點應平仄交替使用,即第一個節奏點為平,第二個節奏點應為仄,以此類推,也稱平仄相間律。如:春風(平)放膽(仄)來梳(平)柳(仄),夜雨(仄)瞞人(平)去潤(仄)花(平)。

48、【失替】是指上聯或下聯內節奏點平仄沒有交替使用,即兩個相臨的節奏點都平仄或都是仄聲。

49、【上仄下平】對聯上下聯的句腳安排一般是上仄下平,即上聯句腳是仄聲,下聯句腳是平聲。如:山徑摘花春釀酒(仄),竹窗留月吟夜詩(平)。

50、【內容相關】就是上下聯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語意語氣相關、相扣、相聯、相呼應,上下聯之間有著合理的內存邏輯關係,或相近,或相反,或相關。不論正對、反對和串對,都應圍繞一個特點的主題加以表達和闡述,使主題突出,中心思想明確。內容相關是創作、鑑賞、評析對聯的基本原則。如:西南雲氣來衡嶽,日夜江聲下洞庭。

51、【工對】又稱嚴對,即上下聯必須字數相等、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同、平仄相諧、語義相關,總而言之就是既對又聯,上下聯互相對應,相互關聯,完全符合聯律。在一副對聯中,只要多數字對得工整(多數的概念是75%,即7個字至少有5個是工的,就是工對;7個字都是工的,叫全工對),就是工對。工對是對聯的最高境界,它可以產生一種整齊和諧的美。如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52、【寬對】是與工對相對而言,就是對仗上放寬要求,基本合乎格律,句式結構基本一致,平仄大體相對,詞性大致相當即可,但內容仍然相關。寬對,往往只需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就可以了。古今楹聯作品,以寬對為主,因為刻意求工,往往因詞害意,步入形式主義。如黃魯直《答龍門秀才見寄》詩第二聯:明月清風非俗物,輕裘肥馬謝兒曹。

53、【正對】亦稱同類對,指上下聯的內容基本相同,互為關聯,互為補充。或上下聯是寫一個事物的兩個側面,或從不同的角度去寫一人事物,雖然內容相近相似,但不是上下聯同義或基本同義。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54、【反對】指上下聯的內容相反的對仗,它們從相反的角度去闡述一個主題,兩相對照,對比鮮明,相反相成。如:滿招損,謙受益。

55、【串對】也叫流水對,是對聯中一個意思分成兩句來表達的對仗,出句對句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出句與對句在語法上一脈相承,互相不能脫離,更不能顛倒,猶如順流而下。如:雖為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56、【自對】又稱當句對、邊對、就句對,即於一句中自成對偶。如: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便賞眼前生意滿;挽蔬夜雨畦,煮茗寒泉井,不知山外有塵寰(此聯前兩句,從上下聯相同位置來看,詞性與結構都不對仗,但聯中的各自為對都很工整。工整的自對補救了上下聯對仗不工的缺憾)。

57、【借對】就是在用某個詞語的甲義的同時,又借它的乙義來與另一個詞語相對。如:紅白相兼,醉後怎分南北;青黃不接,貧來盡賣東西。下聯中“東西”主是在用其表“物件”的意思的同時,借其表方位意思來與上聯的“南北”相對。

58、【虛實對】“虛”為虛擬的,抽象的,或概念的;“實”是實寫的,具體的,看得見的,摸得著的,聽得清的。指上下聯內容或都是虛的相對(如: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極天),或都是實的相對(如: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或上下聯分別為虛實相對(如:西出崑崙東入海,神馳泰嶽志摩天)。

59、【無情對】又名羊角對,是晚清士大夫中興起的一種文字遊戲。指的是上下聯形式上(字面上)對仗工整,而內容上(意義上)卻並不相關,造成一種特殊的效果。它的特徵是要求字面對仗愈工整愈好,兩邊對的內容越隔得遠越好。如:三星白蘭地,五月黃梅天。無情對主要有三個要點:一是逐字相對;二是上下必須具備極強的歧義效果,以能讓人會心一笑或拍案叫絕為標準;三是大量採用借對法。

60、【詩鐘】是清代中期以來文化人文娛活動的一種。它是在限定的短暫時間內,限定的特殊條件下,創作七言對句的一種文字遊戲性質的活動。詩鐘叫法來源是:在出題以後,把點燃的香橫放著,香根上系根線,線頭墜個銅錢,下面再放個盤子,香著到那裡,把線燒斷,銅錢落在盤子裡,發出鐘鳴一般的聲音說明時間已到,必須交卷,因此稱為“詩鐘”。詩鐘的創作,一般採取出題、答卷、評定、發獎等一連串的方式,以集會形式進行。此種集會稱為“吟社”、“詩鐘社”、“折枝社”等,簡稱“社”。

61、【詩鐘格】詩鐘限定條件方式甚多。總的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不要求嵌字的,一是要求嵌字的,都稱為“格”。都用一副七言對偶句組成。嵌字的,稱為“嵌字格”,不要求嵌字的,又可分為“合詠格”、“分詠格”兩種方式。

62、【詩鐘嵌字格】是詩鐘裡最常用來出題的一大類。指出題者指定幾字,並要示嵌在指定的位置的一種對聯方式。所嵌的字稱為“眼字”,簡稱為“眼”。

63、【詩鐘合詠格】即將題意表現於鍾聯中,以不犯題字為原則。例:“花落知多少,合詠,不犯題字:淒涼牆外飄難數;狼藉階前掃幾回”。

64、【詩鐘分詠格】上下聯分別詠出不相干的兩個事物,逐字逐詞對仗工整,通過聯意從某一點上把兩件事物關聯起來。例:近視眼,楊貴妃,分詠:面前但覺乾坤小,掌上猶嫌體態肥。

65、【四聲】漢語的四聲有舊四聲和新四聲。所謂舊四聲(古聲),即古漢語將音調分為“平(上平、下平)、上、去、入”五個聲調讀法,其中,“平”為平聲,“上、去、入”為仄聲;所謂新四聲(今聲),即現代標準漢語(普通話)中的發音,即現代普通話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又作第一、二、三、四聲)四個聲調讀法為今音,它有一二三四聲和輕聲。“陰平、陽平”兩聲為平聲;“上聲、去聲”兩聲為仄聲。

66、【平仄】古人做詩區分漢語聲調的一種術語。仄通“側”,即不平之意,平仄之分即漢字聲調讀法的兩大分類,圓緩平和的讀音為“平聲”;短促有力的讀音為“仄”。一聯之內,不能只用平聲或仄聲字,應當有規律地交替使用。

67、【用韻規則】目前聯界實行新舊四聲雙軌並行,但古聲、今聲不能在一幅聯作中混用。

68、【短聯平仄形式】如按語音節奏而論,短聯平仄規律如下(以下均為正格): 一言聯: 仄,(墨) 平。(泉) 二言聯: 仄仄,(月夕) 平平。(霜容) 或 平仄,(風扁) 仄平。(月圓) 三言聯: 三言聯平起式: 平平仄,(紅泉館) 仄仄平。(白石橋) 三言聯仄起式: 平仄仄,(荷葉廠) 仄平平。(杏花園) 四言聯: 四言聯平起式: 平平仄仄,(書林漫步) 仄仄平平。(藝海泛舟) 四言聯仄起式: 平仄平仄,(書以明理) 仄平仄平。(德能立名) 五言聯: 五言聯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雲來山補缺) 仄仄仄平平。(月靜水無聲) 五言聯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老我書千卷) 平平仄仄平。(驚人筆一枝) 六言聯: 六言聯只有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漢柏秦松骨氣) 平平仄仄平平。(商彝夏鼎精神) 七言聯: 七言聯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流壁立撐天柱) 仄仄平平仄仄平。(百道泉飛落地維) 七言聯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碧海長空懸寶剎) 平平仄仄仄平平。(蒼泉峭壁湧名山)

69、【多言聯平仄形式】如按語音節奏而論,多言聯是由一言至七言聯句變化排列組合而成,每一句腳的仄平,應符合一至七言的平仄形式(按正格而論)。 如八言聯: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雪後尋梅,霜前訪菊)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風中聽竹,雨際培蘭) 上聯句腳平仄安排,其規律是: 平仄, 仄平。 這正是二言聯平仄的形式。

70、【拗】近體詩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稱為“拗”。就是說,按標準句式,這個字該用平聲的,你用了仄聲,此之為“拗”。

71、【拗救】就是對中古律詩中的拗句(即平仄的運用不符合一般的規定的句子)按照一定的方式加以補救,即在本句或對句的適當位置上把另一個該用仄聲字的易為平聲字或相反,使平、仄聲字的比例基本上恢復平衡狀態。這一“拗”一“救”,合起來便稱為“拗救”。按標準句式,這個字該用平聲的,你用了仄聲,那末在本句或對句相應的該用仄聲的字眼上,換個平聲字,這就“救”過來了,這叫仄拗平救。若是該用仄聲的字眼上,你用了平聲,那就在本句或者對句的相應的該用平聲字眼上,換個仄聲,這叫平拗仄救。拗救基本方法有兩種: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對句相救。如五言聯平起式正格為: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其變格為: 仄平仄平仄,(案頭檁三益) 仄仄平仄平。(座右銘四非) 上聯第三字應平而用仄,第四字應仄而為平,下聯第三、四字平仄換位,對句完成拗救。 如七言聯仄起式正格為: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變格為: 仄仄平平仄平仄,(自是君身有仙骨) 平平仄仄仄平平。(何如此處學長生) 上聯第五字“有”應平而仄,第六字“仙”處應仄而平。平仄易位,本句完成拗救。

72、【“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規則】原是律句規則,此規則的要點在於:只注重雙音節詞組第二個字的平仄交替(第一個字則可以靈活處理)。此規則一般應用於以“兩平”或“兩仄”起頭的格式中,且單言句不計最後一字。具體說(上聯)在遵守對聯“禁忌”的基礎上:三言句“一不論”(□平仄),四言、五言句“一三不論”(□平□仄、□仄□平仄),六言、七言句“一三五不論”(□仄□平□仄、□平□仄□平仄),八言、九言以上通常按拆分成兩句以上的多句聯另論。

73、【三仄尾】指上聯最末三個字,不可以都是仄聲。如:依法修行可入道。

74、【三平尾】指下聯最末三個字,不可以都是平聲,也叫三平調。如:有筆墨詩書做伴,與棋牌酒煙無緣。

75、【出律】當出句為標準韻律,對句也必須使用標準韻律。無論對句哪個位置的平仄發生錯誤,都是出律。

76、【馬蹄韻】也稱 “馬蹄格”,是漢語“仄頂仄,平頂平,”即“平平仄仄平平”這樣平仄兩兩交替交替的規則。因其平仄格式如馬之行步,後腳總是踏著前腳腳印走,每個腳印都要踏兩次,而被學界形象稱為“馬蹄律”。

77、【對聯平仄正格】馬蹄韻的基本原理在於“平平仄仄兩兩交替”,只要句中和句腳嚴格做到“兩兩交替”就應該視為正格。

78、【對聯平仄變格】沒有嚴格遵循“平仄兩兩交替”規則即可視為變格。

79、【亂腳】對聯禁忌之一。一般來說,對聯上聯要求仄聲收尾,下聯要求平聲收尾。聯末平對、仄對仄或上平下仄,統稱為亂腳。如:清風入座吟新詩;明月敲窗敘舊情。“詩”和“情”同為平聲。

80、【同聲落腳】對聯禁忌之一。對聯每邊兩句以上者,單邊句腳平仄要交替,雙邊句腳平仄要相對;每邊三個分句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聲落腳;而四個或四個以上分句的要求各分句不能連續三句或三句以上同聲落腳。如:講道德,做好事,奉公守法;學雷鋒,樹新風,為國利民。此聯上聯各句腳為仄聲,下聯各句腳為平聲。再如:金碧兩坊,東西雙塔,星輝雲燦,光於中夏;湖山十里,煙火萬家,樂後憂先,式是南邦。此聯上下聯後三個句腳都是同聲。還如:一曲高山,一曲流水,千載傳佳話;幾分清風,風分明月,四時邀友人。此聯上下聯第一個分句句腳同落平聲,第二分句句腳同落仄聲。

81、【粘律】上下聯二、四、六偶數位平仄相同。

82、【出句】原則上是根據對聯的格律而出的半聯,可以是上聯,也可以是下聯。

83、【對句】與出句相反,是應對別人所出的半聯。這兩句嚴格講應是相互成對而沒有統一中心的上下兩句。如:張之洞,陶然亭。現在原則上一般指根據他人的出句而按對聯格律對的另外一句,可以是上聯,也可以是下聯。

84、【成聯】又稱自撰聯、自對聯、聯語。原則上講,是按照對聯格律,由一個作者創作的有統一的中心和主題的上下兩句。如:水清魚讀月,花靜鳥談天。成聯包括自創聯、集聯、改聯、仿聯、命題聯等。

85、【自創聯】作者對某一事物有所感觸而自行創作的成聯。這樣的成聯因是原創,原則上應具有更高的學習和欣賞價值。

86、【集聯】將古今詩文、碑帖中的字句,按照楹聯的基本規律,根據集聯者所要表達的宗旨組成的新聯。集聯包括集字聯、集句聯、摘句聯、集名聯等。

87、【集字聯】主要是從碑帖書法中選字而撰寫成聯。如何子貞從《蘭亭序》中集字聯:少生閒氣天長靜,不作大言懷自虛。

88、【集句聯】從已有詩詞中將本不相干的兩句配成一副對仗工整的楹聯。集句聯最嚴格的要求是在同一作者詩文中找句子,必須將不同詩文裡本不相干的兩句配成一副對仗工整的楹聯,而不允許照搬原作的上下句。如是照搬是“摘句”而不是集句。如郭沫若集毛澤東詩句聯:梅花歡喜漫天雪,玉宇澄清萬里埃。

89、【摘句聯】從同一人的詩文中摘取成句,不作任何修改,以楹聯的形式落實集聯者構思,寓以新的含義。如陳毅摘杜甫《將歸草堂途中有作》為成都杜甫草堂詩史堂題聯: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90、【集名聯】就是將人名、地名、藥名等連接成聯。如集魯迅書名:《故事新編》須《吶喊》,《朝花夕拾》莫《彷徨》。

91、【改聯】指移用詩文 中的成句或成聯,在文字上略作改、移、增、減而另鑄新意的楹聯。改聯包括改字

92、【改字聯】改變原聯中的一字或幾字,使聯意變化的聯。如:莫愁前路無知己,西出陽關多故人。上聯集高適《別董大》中句子,下聯集王維《送元二使西安》中“西出陽關無故人”,將“無”改成“多”。

93、【添字聯】在原聯的基礎上,增加一字或數字,使聯意變化的聯。如蘇小妹讀了權勢子弟方若虛的詩後寫了一批評聯:筆下才華少,胸中韜略無。其兄蘇東坡怕得罪人,將聯改為:筆下才華少有,胸中韜略無窮。

94、【減字聯】在原聯的基礎上,減去一字或幾字,使聯意變化的聯。如有人結婚,另一人寫婚聯鬧事:流水夕陽千古恨,春露秋霜百年愁。新娘見後,將上下聯最後一字都撕了,變成:流水夕陽千古,春露秋霜百年。眾人拍手叫絕。

95、【移字聯】在原聯的基礎上,把其中的某些字移換位置的聯。如黃埔軍校曾有這樣的門聯: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後來黃埔軍校性質發生變化,有人將原聯中“請”與“莫”字進行了移換,變成:升官發財,莫走別路;貪生怕死,請入此門。

96、【仿聯】模仿別人楹聯的模式、句式、風格及特色而製作的楹聯稱為仿聯。如有人仿“兩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作聯:兩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97、【命題聯】按指定的內容作的聯。分為徵聯,看文寫聯、看圖寫聯等。

98、【徵聯】由徵聯者發起,提出徵聯主題、內容、聯類、形式,向社會各界廣泛徵聯,然後由徵聯評委對應徵作品進行遴選,並評出獎次。

99、【看文寫聯】根據提供的一個文字素材寫的聯。

100、【看圖寫聯】根據提供的一副圖像寫的聯。

101、【句眼】指一句詩、詞、曲、賦、聯中的最精當的,起到畫龍點睛,盤活意境的字。

102、【領字】對聯長句,尤其長聯長句中用以引領下文的字詞,一般可以點斷,字數在1—3之間;原為從詞曲中使用的。如:此處有清風朗月,其人如勁柏蒼松。(按古韻,柏,入聲)“此處有”和“其人如”即為領字。

103、【重複用字規則】如果上聯(或出句)重複使用某個字時,下聯(或對句)必須在相同位置重複使用另外一個字。例:春風吹來春氣象,好曲奏出好風光(上聯重複“春”,下聯在相同位置重複“好”)。

104、【重字】分為幾點說明:一是同位重字:指同一個字在上下聯同一個位置相對。例:法界,世界。二是異位重字:指同一個字出現在上下聯不同的位置。例:陶匠摶泥,掌中觀果;樵夫觀弈,夢裡入槐。三是異位互重:作為一種成聯手法,比較特殊,允許適當使用。例:萬法一心,空不異色;一心萬法,色即是空。四是虛字相重:受賦體駢文的影響,對聯允許適當虛字(之乎者也等)相重 。例:虎賁三千,直掃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堯舜之天。

105、【上重下輕】或上強下弱,對聯禁忌之一。對聯是對稱性文體,上下聯要保持平衡,或下聯略強於上聯,作聯一定要忌上聯氣盛,下聯弱,造成頭重腳輕、虎頭蛇尾的毛病。如:萬仞驚峰承日月;一枝柔柳伴花枝。

106、【意境】簡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種情景交融的詩意空間;是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客觀圖景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具有虛實相生、意與境諧、深邃幽遠的審美特徵,能使讀者產生想象和聯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意境也稱境界,是中國獨有的一個詩學和美學術語。

107、【聯評】根據一副對聯,對聯意進行解釋,對背景進行闡述,對字詞來源進行追查,對格律及修辭進行分析,並最終給予評價的一段文字。

108、【聯理】在不斷的學習、創作中,針對楹聯某一問題而確定主題所作的理論性文章。因其涉及論點、論據、論證等,創作難度相對更大,故而其學習、借鑑的價值更高。

對聯知識100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