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美國和蘇聯的地理位置互換,二戰德國閃擊美國會發生什麼?

東星揸fit人烏鴉


咋一看到這個問題,第一感覺就是不可能,美國和蘇聯的地理位置怎麼可能互換,這個問題問的沒有什麼意義!但仔細想想在,

這個問題可以從地緣政治也地緣文化角度來進行分析。

我們知道,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民族特性和戰略文化傳統的形成,是與本民族、本國的地理、歷史等緊密相連的。按照著名學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說法,國家是一個“想象的政治共同體”。這一共同體的成員共享一種集體的記憶、夢想、態度和價值觀,這些記憶、夢想、態度和價值觀在長期的歷史演進過程中通過歷史、文化遺傳的方式被不斷地傳承,構成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傳統的主要內容,並影響一個國家及其人民的對外行為,特別是一個國家設計和實施其外交政策的風格與方式。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其民族特性和戰略文化傳統都是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的。

美國的民族特性與戰略文化傳統的形成,與北美大陸的獨特的地理條件(擁有“神性”,是上帝的“應許之地”,孤立在歐亞大陸之外、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使得北美人在征服大陸、拓展邊疆中逐漸形成了“天定命運”“美國例外”的自我形象,認定這個世界必然為沒事的自由民主所主宰。

正是基於這些因素,美國形成了漠視歷史、缺乏耐心、無視文化差異、規避政治而喜好工程學風格和技術式解決的戰略文化,在訴諸武力時常常是姍姍來遲,但卻規模巨大。因此,如果但就美國的這一民族特性和戰略文化傳統而言,美國在面對德國的閃擊戰之時,由於美國訴諸武力會比較慢,因此一旦閃擊戰打響,德國偷襲得手的話,美國基本上是一潰千里。不潰不行,美國沒那麼多軍隊來抵抗。當然,美國人民,會拿起槍來抗擊德國入侵。但現代戰爭中,未經過正規軍事訓練的民兵,真的很難應對這種大規模裝甲集團作戰。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美國還沒有緩過來,也就是軍事動員和軍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從平時向戰時的轉變還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德國就已經佔領基本上美國全境的話,甚至只是佔領了美國主要城市和工業中心,並且美國現有的軍事機器在戰爭中被德國人摧毀,從而使得美國國內既喪失了統一的軍事指揮機構,成建制的軍隊又被打散,這時候
美國可能會選擇投降;而如果德國沒有迅速完成以上任務的話,那麼美國將會逐漸發力,從而依靠比德國雄厚得多的潛力,逐漸拉近與德國的軍事差距,並最終逐漸扳回劣勢。出現這兩種不同的情況的關鍵就在於德國是否能夠迅速的擊潰美國現有軍隊有組織的抵抗,並迅速佔領美國絕大多數中心城市和工業中心。可能大家看著覺得這與德國對蘇聯的閃擊戰沒有什麼太多區別。德國對蘇聯的閃擊戰的關鍵同樣也是是否摧毀蘇聯有組織的抵抗,是否佔領關鍵城市和工業中心。某種意義上,的確存在這樣的相似之處。畢竟美蘇都是遠比德國大得多的洲際大國,想要征服這樣的國家,如果不依靠速戰速決,在對方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徹底摧毀其有組織抵抗的能力,那就很難達成征服這樣的國家的目的了。同樣,美國和蘇聯還有另外一個方面的相似之處,那就是不論美蘇,在對德國這樣的中等國家作戰之時,其最大的優勢,也是其戰略特點之一,就是利用自己巨大的潛能,以規模優勢,最終擊敗對手。

但這些相似之處,並不代表美國和蘇聯在面對納粹的閃電戰時,做出的反應是完全相同的。首先,美國不會像蘇聯那樣,擁有龐大的陸軍,而是在非戰爭時期,保留一直規模相對於美國的地位和規模而言,比較小的軍隊——這是美國政治文化傳統和地理條件決定的。其次,美國也會像蘇聯那樣,對納粹的入侵進行堅決抵抗,但美國不會將大量未經訓練、裝備不完全的士兵送上前線。這與美國征服邊疆所形成的戰略文化傳統是相悖的。美國必然要將其士兵武裝起來、並經過至少比較充分的訓練後,再送上戰場。第三,美國的交通和氣候條件可比蘇聯好得多了。這也意味著美國面對納粹的壓力,將更大。第四,美國大兵是在事不可為的情況下,可以投降的……因此個人以為,如果納粹突擊美國,雖然結果可能有兩種,但相對來說,美國迅速敗亡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一些。

不過,我們回到問題本身,就會發現,

問題的前提是美國和蘇聯互換位置。如果是互換位置的話,那麼我們說美國和蘇聯的國民特性和戰略文化傳統,也將隨著這種地理位置的互換而有所不同。事實上,如果美國和蘇聯互換了位置,那麼在蘇聯領土上將會出現一個名字叫做美國的蘇聯式的國家,而在美國領土上會出現一個名字叫做蘇聯的美國式國家。而這個叫做美國的蘇聯式國家,將會天生就具有對外擴張性,這種擴張性將會源自根源於這個民族內心的不安全感。也就是說,從地緣角度來說,追求“以空間換時間”。所以,我們將會看到這個名為美國的蘇聯式國家將會不斷的向著溫暖的“南方”挺進,直到其遇到不能征服的強大對手為止。而其對手卻會因為這個叫美國的蘇聯式國家的歷史,而對這個國家甚為警惕,將會不斷在與這個叫做美國的蘇聯是國家的邊境駐紮武裝力量。而這將使得這個叫做美國的蘇聯式國家更為感到不安全。

另外,既然兩國交換了,那麼原本蘇聯的西部邊境將變成美國的西部邊境,而這一邊境線也將成為這個名為美國的蘇聯式國家的心腹大患。因此,這個名為美國的國家,也必然只能是步步設防,也必然會為納粹的閃電戰撕開一個口子,並且長驅直入,打到其首都城外。

所以,處於苦寒之地的這個名為美國的國家,也必然會利用其落後和極端的氣候條件來對付納粹,將戰爭拖入冬季,使得戰爭成為敵人的噩夢,為此,必然要將大量未經訓練或僅經過少許訓練的新兵送上戰場。

因此,如果美國和蘇聯交換位置,那麼這個叫美國的國家將不會是我們所認知中的那個美國,其國民特性和戰略文化傳統也將隨之發生變化。而一旦納粹入侵位於蘇聯位置的名為美國的國家,這個國家的選擇必然與蘇聯曾經做過的選擇


hording


這個問題可以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答案。

由於美國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以及其長期奉行的“孤立主義”政策,在二戰的開始階段美國的常備軍是非常有限的,而當時的蘇聯由於意識到了來自歐洲和日本的強大軍事威脅所以建立了規模非常龐大的常備軍,但是儘管如此蘇聯在最開始的戰爭中依然吃了很大的虧,那麼如果換作是當時的美國,德軍可能簡直會如入無人之境般迅速的佔領美國。

但是我們說國家的戰略其實和周邊的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如果美國和蘇聯易地而處,美國勢必也會相應的調整自己的國家戰略,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由於美國的強大國力很可能會擁有比蘇聯更大的軍事優勢,那麼德國閃擊美國的結果可能就會使自取滅亡。


英勇的少年大俠


拋開地理優勢,二戰中美國與德國領土接壤的話,德國需要面對同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同蘇聯一樣擁有較大的戰略縱深,打到後期,德國依然要面對補給短缺與補給線過長的問題,而美國則擁有豐富的資源以及強大的工業能力,我認為,短期之內美國難以招架會付出很大傷亡,但是後期德軍任然會戰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