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都有哪些繪畫大師,對現代繪畫起到什麼樣的影響?

攝影vision


14一16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是歐洲文化藝術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它開啟了歐洲近現代繪畫藝術的新紀元。這期間大師輩出,群星璀璨,創作了許多對繪畫藝術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經典作品。

意大利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也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繪畫藝術的中心。從早期的喬託、波利切尼到初期的佛羅倫薩畫派“三傑”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再到後期的威尼斯畫派“三傑”貝利尼、喬爾喬內、提香,意大利是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大師最集中的地方,為繪畫藝術的發展作出了突出重要的貢獻。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

這裡要特別提到一位大師,提香。

提香(1490一1576),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的集大成者,也是歐洲著名的長壽畫家。他一生創作了近千幅油畫作品,把威尼斯畫派推向全盛時期。

提香《聖母昇天圖》

提香繪畫注重吸收前輩畫家的藝術精華,藉以宗教神話為題材,宣傳“人文主義”思想。突出的特點就是在色彩運用上大膽創新。他喜歡用粗糙不平的畫布,用紅色做底色,再用更濃重的色彩在紅色底色上競爭、疊加,造成畫面閃煉不定的反光,使畫作更為明亮、生動、深沉、厚重,熱情奔放,富麗堂皇。同時,人物背景的風景比例更大,增強了畫的意境和氣勢。人們說提香是提供了威尼斯水城全套色素的畫家,也是通過顏色來描繪人的靈魂和感情世界的一代繪畫宗師。





誰憐一燈影


要細數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大師,美術史和歷史資料裡都有詳盡記載,我們就沒必要在此羅列那一大堆名字了。其實,每個人的欣賞角度和審美習慣不同,鍾情的大師和大師作品也不盡相同。就算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也不是每個人都為之傾倒。拉斐爾的古典寫實主義人物繪畫堪稱唯美,同樣有不少人對其筆下過於豐腴的女性形象頗有微詞。正所謂眾口難調,何況是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的繪畫作品。



提起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大師,喬託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迴避的名字。正是從喬託的繪畫開始,不再拘泥於古羅馬拜占庭式的繪畫特點了。那些把人物神化,把神模式化的空洞乏味,全憑想象的繪畫模式被喬託徹底改寫。喬託開始真實地描繪對象,這種藝術觀念和繪畫技法對後來的“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達芬奇和拉斐爾的繪畫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所以,稱喬託為現代繪畫藝術之鼻祖實在是實至名歸。


在“文藝復興三傑”中,我個人最喜歡拉斐爾的作品。不僅僅是因為拉斐爾最為年輕,繪畫作品也最富人性感染力。我更覺得相較於達芬奇和其他大師的作品,拉斐爾的表現手法更為細膩,塑造形象更顯唯美,真實再現的人性魅力也更能打動人心。可惜的是,拉斐爾英年早逝,否則一定會有更多、更經典的繪畫作品流傳下來。

現在去看文藝復興時期的那些偉大的繪畫作品,表現出來極為嫻熟的繪畫技法和很高的美學境界,時常會讓我們歎為觀止。但是,我們有幸還能看到其後的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繪畫作品,他們對於光與色的把控和真實再現使得繪畫作品展現出更為迷人的魅力。在我看來,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作品是值得景仰的,但我更痴迷於其後的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繪畫作品。


驚龍軒


文藝復興嚴格來說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在長達近千年的中世紀裡不斷的通過文學、藝術、科學來閃耀其迷人的光彩。

第一次文藝復興大體能定義為公元8世紀的加洛林文藝復興,它被稱為歐洲的第一次覺醒,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推動的一系列辦學和扶持古典藝術的措施雖然是為宗教統治服務,但從結果上看仍然取得了很多思想文化成就。


丟勒所繪製的《查理曼大帝》

大眾最為熟知的應該是13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了。13世紀屬於該階段文藝復興運動的早期。

多納泰羅(Donatello ,又譯多納太羅、唐納太羅,1386年 —1466年)意大利文藝復興雕塑家、畫家。 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早期第一代美術家,也是15世紀最傑出的雕塑家。


《大衛》

多納泰羅運用古希臘對應構圖方式,雕像的比例和結構相對於當時其他作品都很準確。不再把聖經人物作為概念性的象徵,而是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

馬薩喬 (Masaccio,1401—1428)意大利文藝復興繪畫的奠基人,被稱為”現實主義開荒者“。


《三位一體》第一位使用透視畫法的人。
喬託·迪·邦多納(Giotto di Bondone 1266年-1337年),意大利畫家、雕刻家與建築師,被認定為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創者,藝術手法直接影響了其後一百年的意大利畫風。

《哀悼基督》任何藝術品的欣賞都跳脫不了歷史橫向和縱向的比較。而這些藝術品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們的前瞻性和當時一切以神為先的環境下所展現的人本主義的氣息。所以是不能直接把它們拉入現代和所謂的技法完美的作品相比較的。

15世紀末至16世紀文藝復興達到鼎盛,文化中心城市已從佛羅倫薩轉移到了羅馬。主要代表人物是美術三傑-文藝復興後三傑-達.芬奇(1452至1519)、米開朗基羅(1475至1564)和拉斐爾(1483至1520)。(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者,被稱為“文藝復興三顆巨星”,也稱為“文壇三傑”-文藝復興前三傑)

萊昂納多·達·芬奇(1452—1519),畫家、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築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完美的代表了整個文藝復興。



《麗達與天鵝》
《巖間聖母》


喜歡藝術的朋友可以關注下或者點個贊~每天上新關於藝術的一切內容!


一一一0有趣的藝術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繪畫的天空可謂多姿多彩,群星閃爍,璀璨無比。眾多的畫家以不同的姿態,展現出自己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改寫了歐洲藝術的歷史,成就了他們在世界藝術史上無可比擬的地位。

他們相互影響,相互媲美,在不斷的交流和碰撞中,讓自己的藝術火花,形成了一種趨勢,映亮了歐洲社會,為黑死病大流行帶給人的心理恐慌,帶來了一絲藝術的安慰。其中最著名的首先來自於意大利的契馬布埃,他被近代繪畫史稱為是中世紀文藝復興轉化的開路先鋒。再是他的弟子喬託被稱為西方繪畫之父,接著有達芬奇的老師韋羅基奧,然後依次是波奇切利、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喬爾喬內、拉斐爾、提香等,而文藝復興從契馬布埃可謂起始,以提香可謂終結。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契馬布埃在13世紀的後半頁,率先在藝術之上,進行了藝術風格的革新,從而標誌了文藝復興藝術的開端。而提香則以絢爛的色彩,奔放的造型,在後期的畫面之中,呈現出濃郁的世俗化色彩,讓他之前畫家畫面的虔敬、肅穆、聖潔的氣息,得到顛覆,從而在16世紀,結束了歐洲的文藝復興,使藝術走向了現代。而他也被稱為西方現代油畫之父。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天空是多彩的,尤其是波奇切利、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提香的繪畫,影響了後來的畫家,使不同的畫家,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並在繼承他們的基礎上,反其道而行之,拓展出自己的個性,從而開創了自己的藝術流派。因之他們的藝術風格和形式,對後世的繪畫,影響十分巨大。而也正因為他們的存在,才使歐洲偉大起來,卓越起來。


昊愚堂夜畫


在西洋繪畫史上,藝術史學家通常把文藝復興分三個時期:Prototype-Renaissance(文藝復興,有意為「文藝復興前期),這一名詞來形容哥特晚期的繪畫風格的轉變,藝術史學書籍一般公認的起始時間是12世紀未,結束時間為14世紀初,地點在意大利。而杜喬.迪.博耶納是主要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主祭壇畫》,作於1308-1311年間,尺幅巨大,由50多塊木板組成,以紅色和金色為主色,這幅作品受早期拜占庭藝術風格的影響,杜喬將聖母瑪利亞置於畫正中,寶座裝飾精美絕倫,向外敞開,彷彿正在熱情歡迎受眾,這是繼早年的哥特和拜占庭風格之後發生的一個重大變化。前期還有洛倫澤蒂兄弟-皮埃特羅、安布羅喬。他們的作品深受杜喬的影響,但也有自己的繪畫風格-簡單、高雅,且在作品中創造了一種真實的空間感。代表作品有The Allegory of Good Govemment in the City《城中好政府的寓言》,描繪了一個理想的錫耶納城(位於弗羅倫薩西南三公里),用視覺手法展示了一個公正的政府對人民的益處。與此相對的作品是The Allegory of Bad Govemmennt in the City《城中壞政府的寓言》,畫面呈現墮落的景象,擬人化的貪婪、驕傲和贊美潛伏在野蠻的統治者腦後,城中的陌性飽受折磨。

文藝復興的早期,又稱為Quattrocentro(字面意思為「15世紀」)。代表人物有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他既是金匠、鐘錶匠,也是數學家、拉丁文學者、建築師。他發明瞭文藝復興最重要繪畫技術-單點透視法,又稱線性透視法,是一個基於現實觀察的數學系統。它的原則是,畫中的物體近大遠小,在同一個物體上,遠處的邊線看上去比近處的邊線短,這類形狀的扭曲和傾斜被稱為foreshortening(透視縮小)。他還發明瞭picture plane(圖象平面)的概念,就是把畫框想像成一扇窗,觀者可以透過它看到一個虛擬的3⃣️維空間。

文藝復興的全盛時期,指15世紀未至16世紀初這段時間活躍畫壇巨匠列奧納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菲爾在內的藝術品大師,以及時間上略晚的提香、柯羅喬和喬爾喬內等等的時期。而這一時間可以說是文藝復興繪畫史上最偉大的時期之一,同時也是意大利藝術最著名的一個時期。而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就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作品。《蒙娜麗莎》作於1503-1507年間,畫作尺寸只有77釐米X53釐米,材質為布面油畫。作品描繪的是位弗羅倫薩的貴婦,畫中充滿神秘氣息-人物冷靜地望向畫框之外,雙臂優美地疊在一起。她高興?在思考什麼?神態自若?她的嘴角一側輕輕上揚,好像在微笑,雙眼似乎正在向右側看去。她是在故作忸怩?

達.芬奇在蒙娜麗莎的嘴角和眼角使用了sfumato「暈染法」,意大利語原意為「煙燻的」,造成了畫中人物個性和情緒都呈現模稜兩可的效果。正是因為這種畫法,觀者每次去觀畫時,麗莎的情緒好似都有所不同。暈染法加強了肖像的寫質感,讓她栩栩如生。

文藝復興的藝術繪畫直接被所謂的「風格主義」流派所終結(風格主義的命名是藝術史學家路易吉.朗齊在1792年提出的。)1527年,查理五世洗劫了羅馬,而繪畫藝術的創作開始背離文藝復興的古典主義平衡。但風格主義的畫法仍保留了文藝復興的手法~



填格


文藝復興之繪畫解放的是性,性為什麼被世界各國禁錮多年?因為性是人的第一慾望,是人大多數幸福和災難的成因,是統治階層特權,也是他們試圖保持血脈純正的需要。所以幾乎所有宗教及倫理道德都是禁慾的,但性與人的審美息息相關。中國古代大多山水畫,意景高妙玄遠即便仕女畫也是風雅嫻淑不務俗情。而西方文藝復興後男女裸體藝術盛行,解放了性以後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和交往模式,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內容,對經濟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但副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家庭解體婚姻不穩吸毒性混亂盛行,這已引起世界各國有識之士的重視,什麼事都得有個度,自由以自律為前提,才是長久之道,藝術來自生活指導生活,必須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