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中,爲什麼唐朝北方的軍隊有好好的大堂盛世不過,卻願意跟著安祿山反叛?

NM1876729


安史之亂中,為什麼許多唐朝軍隊有好好的大唐盛世不過,卻願意跟著安祿山造反?確實這個問題很值得探究,為什麼在唐朝的盛世時期,卻發生了安史之亂這種規模的內亂?為什麼那些軍隊要造反?可以說這些問題,如果用對安史之亂的傳統觀點的去看,可能很難理解,但如果從安祿山本人的身份,以及安祿山周邊將領和軍隊的構成來看,恐怕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了。


安祿山其人其族

關於安史之亂的原因,中國傳統的觀點還是多數從統治者和人民的矛盾,以及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這個角度來解釋,這些年則更多地從安祿山個人和其它唐朝大臣之間的矛盾這個角度解釋。當然這些角度也都不無道理,但卻很難解釋在仍然處在“盛世”階段的天寶年間,為何安祿山能動員起如此巨量的軍隊,與其一同發動規模如此之大的叛亂,以至於將整個盛唐在八年之間就打沒了呢?

唐朝壁畫裡的粟特人,安祿山的真實形象可能和這些人很接近

所以要解答這個疑問,就得好好看看安祿山是什麼人,他周圍團結起來的又是什麼人,他們究竟為什麼願意和安祿山一起叛亂。當然首先還是得說安祿山是什麼人,傳統古籍裡一般都只是說安祿山是雜胡,混血胡人。但現代通過對敦煌等地的一些粟特文文獻進行研究之後,基本上已經可以確定安祿山是在隋唐時期大量移居中原的粟特人與突厥人的混血,或者是被突厥人收養了的粟特人,其自己的民族認同基本是粟特人。

粟特人的祖居地

而粟特人則是中亞地區一個說伊朗語族語言的民族,在中國古籍裡被有時會被稱為昭武九姓。中原人這樣稱呼粟特人是因為中原人認為粟特人和大月氏有傳承關係,而大月氏最早是從甘肅昭武地區西遷到中亞的,所以叫他們昭武九姓。而安史之亂的另一個主角史思明則是出身於遷居中原的突厥部落,但粟特人早在隋末就臣服於突厥,後來歸唐也是跟隨突厥,所以史思明雖然是突厥人,但在當時的東北地區成長時也是和粟特人雜居,也認同粟特,所以他死後的諡號就叫“昭武皇帝”。

而粟特人很早就開始生活在中亞,這裡是不同文明互相交流碰撞的交通要道,所以造就了這個民族兩個非常鮮明的特點,一是他們是一個行商民族,從漢朝到唐朝時期,他們都經常在絲綢之路上扮演東西方不同民族貿易中間人的角色;二是因為總和不同民族做生意,使這個民族的人普遍都會多種語言。比如史書記載安祿山和史思明都“通六蕃語”,也就是這兩個人都會六種以上的語言。

唐朝的粟特人俑

而因為這些粟特人和突厥人都會多種語言,被唐朝認為在處理外交事務上很有天才,所以在唐初時大量被遷居到了東北地區,讓他們和當時也不斷給唐朝製造麻煩的契丹、奚、室韋等少數民族打交道。應該說這個思路本身是不錯的,但是唐朝卻忽略了粟特人除了會說多種語言,會和不同民族打交道之外的一個特點,即粟特人全部篤信一種異域宗教。

陌生的宗教戰爭

粟特人信仰的這種宗教叫祆(xiān)教,也叫拜火教。是一個古波斯人創立的宗教,是一種歷史非常悠久的宗教,從誕生時起就廣泛流行於波斯到中亞地區,因此也是世代生活在中亞地區的粟特人世代所信奉的宗教。

而祆教也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宗教一樣,具有組織性極強的特點,其宗教領袖是其社會組織中絕對不可或缺的一員,很多時候其影響力都要超過政治領導者。而“恰好”,安祿山就出身於一個祆教高級神職人員家庭,他的母親就是一個祆教的高級祭司,他的名字“祿山”甚至就是粟特語裡“光明”(Roxsan)的意思,而光明正是祆教所崇拜的神的象徵,而他死後,史思明給他的諡號也是具有明顯拜火教象徵的“光烈皇帝”。所以其實安祿山從出生開始,就是信仰祆教的粟特人群體裡一個接近於神的重要宗教領袖。

拜火教宗教儀式,安祿山和胡商們一起“邀福於天”時舉行的儀式與此類似

而且其實還不只安祿山,史思明的名字裡,祆教的光明崇拜其實更明顯,而史思明其實是唐玄宗為其改的漢名,但唐玄宗改名也是根據他原名的含義所改,所以其實史思明的名字裡,祆教宗教領袖的象徵也和安祿山一樣明確。而根據離安祿山時代最近的史書《安祿山事蹟》記錄,安祿山時常和大量粟特商人聚會,一起“邀福於天”,也就是安祿山會經常主持祆教宗教儀式,以此來團結粟特人,以及和粟特人特別接近的突厥人。

所以安祿山起兵之時,他軍隊中的核心人員其實是以宗教信仰團結起來的粟特、突厥將領,以及他們在東北幾十年經營過程中收服的大量當地民族人員,如奚族和契丹人。但這可不意味著安史之亂是民族戰爭,因為在安史叛軍裡,也同樣有大量漢族將士。而在同期抵抗安史叛軍的唐軍裡,也同樣有大量不同民族的將領,而這些將領對唐朝忠心耿耿,為最後唐朝能夠平定安史之亂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比如突厥人哥舒翰、僕固懷恩、高麗人高仙芝和王思禮、契丹人李光弼、龜茲人白孝德,而李懷光則是靺鞨人,李抱玉則乾脆就是粟特人。所以可以說沒有任何人是以民族來劃界的,這種情況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極其罕見的。而這就讓這場戰爭更像歐洲和中東地區的宗教戰爭了,即敵對雙方不是因為民族,而是因為信仰劃界。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安史之亂,其實就能看的比較明白了。

安史之亂形勢,當時東北地區是粟特人的主要聚居地

因為唐朝時,通過對外征服接納了大量來自不同民族的人群。但唐朝接納這些民族之後,也很自然地開始同化這些民族,包括粟特人,也就是像歷史上其它被漢族同化的民族一樣,使他們漸漸接受中原的生活方式和相對世俗的信仰。但相當部分的粟特人,也包括一部分和粟特人非常接近的突厥人,因為信仰具有嚴密教義同時組織性極強的拜火教,所以不願意被同化,因此就以安祿山這個拜火教教主為核心形成了秘密團體,最終以這個粟特-突厥拜火教團體為核心,聚集了東北地區大量不同民族的軍隊,利用唐朝時的各種矛盾,發動了叛亂。



但宗教畢竟不能和民族劃等號,所以當時大量不信仰拜火教的突厥人和其它民族的將領,包括像李抱玉(原名安重璋)這樣的粟特人並不認同安祿山等人因為宗教原因發動的叛亂,所以自始至終效忠唐朝。但因為中國古代對宗教戰爭始終沒有明確的認識,所以感覺安史之亂像民族戰爭,但又不是民族戰爭,像官場權鬥但又不是官場權鬥,所以才形成了對安史之亂究竟為何發生眾說紛紜卻誰也說不清楚的情況。但在瞭解了其它文明裡廣泛存在的宗教戰爭之後,其實就可以很明確地看出來,安史之亂就是一場中國人雖然感到陌生,但卻實實在在發生在了古代中國的宗教戰爭。


桃花石雜談


安祿山叛亂剛發生的時候,唐朝上下也不相信安祿山的部下會願意跟著他叛亂,但是從後來安祿山叛亂的過程看,叛軍內部凝聚力相當的強,與唐朝對抗的意志非常堅定,哪怕是安祿山、安慶緒相繼死亡也不影響叛亂的繼續,可見安祿山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很穩固的團體,並且得到東北地區很多民眾的支持。

之所以這種情況會出現,主要原因是唐朝河北地區的胡化。唐朝建立以後,把大量歸附唐朝的異民族移民安置在了河北地區,包括粟特人、突厥人、契丹人、奚人、靺鞨人、高麗人、室韋人等,這些人大量聚居在范陽周邊地區,造成當地胡風盛行,對唐朝中央產生離心力。安祿山叛軍的主力,正是由這些人組成的。安祿山本人是粟特人和突厥人的混血“雜胡”,史思明也是雜胡。

安祿山叛亂初期以粟特人為核心力量。粟特人通過經商而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在叛軍中處於核心地位,這些人擁有的財富和相對較高的文化素質,使得他們可以勝任叛軍的領導力量。

在安祿山叛亂之前,實力強大的粟特胡商集團為他造反提供了經濟支持。史載:“(安祿山)潛與諸道商胡興販,每歲輸異方珍寶,計百數萬。 每商胡至,則祿山胡服重床,燒香列珍寶,令百胡侍左右,群胡羅拜於下,邀福於天,祿山盛陳牲牢,諸巫擊鼓歌舞,至暮而散,遂令諸胡於諸道潛市羅帛,及造緋紫袍、金銀魚袋、腰帶等百萬計,將為叛逆之資,已八九年矣。”

由於河北地區的胡化,所以安祿山、史思明在這一地區很得人心。在安史之亂平息後,當地人還繼續崇拜安祿山、史思明,稱為“二聖”,進行祭祀。唐朝中期,唐中央一度控制了范陽,任命文官張弘靖為幽州節度使,他到任後就摧毀當地對安祿山的祭祀場所,結果引起當地百姓強烈不滿,最後引發叛亂,唐朝中央重新喪失對范陽的控制權。


談史說事


“驚堂木一響,有書君開講!”大家好,這裡是有書君講歷史。

今天我們來聊聊在唐玄宗時期,安史之亂中唐朝軍人為什麼不珍惜“盛世”生活而去造反?

首先我們要說唐朝時期是中國最鼎盛的一個時期,唐玄宗一生經歷了唐朝從最輝煌走向最沒落的過程。

在他前半生,他做到了前輩們都沒能達到的豐功偉績;

可是他後半生卻因為自己的“殘疾行為”讓好好的大唐盛世出現了危機。

為什麼說唐玄宗有“殘疾”,因為有人稱他後半生像個“聾子”。這全都是通過他對安祿山的態度體現出來的。

有書君聽說過一個段子:張九齡勸誡唐玄宗殺掉安祿山,認為此人不可留,但是唐玄宗並沒有執行,氣的張九齡大罵:

“你聾子嗎(李隆基嗎?自行腦補粵語發音)?”唐玄宗答道:“對啊,是我啊。啥事兒?”

當然,前面是開玩笑。不過唐玄宗確實是有機會殺掉安祿山的。

但是因為他沒有殺,才給了安祿山發起“安史之亂”的機會,也就是在“安史之亂”事件之後,唐朝就開始走向衰退了。

那麼在安史之亂事件發生的時候,唐朝還處於一個盛世階段,為什麼僅憑安祿山這樣的一個普通人就可以讓那麼多軍隊跟著他一起造反呢?這得從兩點說起:

1. 所謂的大唐盛世

對於像長安、洛陽或其他主要城市的官宦子弟來說,這當然是盛世,源源財富從全國各處匯聚到這裡。

靠著家裡的關係,這些名門子弟可以出任重要的官職,或者至少是有利可圖的職位。

他們成天作詩、飲酒,享受盛世的生活。

然而,對於在邊境討生活的人來說可能就不太一樣了。

無論什麼時期的生活都是一樣的,有富就有窮。

不是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說麼?那下面的百姓和邊疆的軍人們都是很苦的,所謂的盛世跟他們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安祿山在年輕的時候,日子就挺不好過。

他的父親是粟特人,可能是因為絲綢之路的原因,一路來到了唐國的東北邊疆。

本來安祿山還可以有一個殷實的童年,但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父親就故去了。

他母親是突厥人,信仰拜火教(不懂的去玩一下“劍俠情緣網絡版”),後來改嫁了一個突厥小官,對安祿山十分不好。

沒法子,安祿山只能自己想辦法討生活了。

2. 安祿山的為人

安祿山狡黠、陰險,同時也敏感、精明。

他雖然目不識丁,但卻不是純正的大老粗。

他能說六種語言,還擅長玩“讀心術”,是個智商與情商都很高的人。

而且他很會偽裝,先是想方設法巴結上唐玄宗,然後又認了比自己小十六歲的楊貴妃當乾媽(聽說楊貴妃還給他洗過澡)。

如此通天絕地的人脈為他罩上一層神秘色彩,有奏必準的能力也增強了他的感召力。

唐玄宗給了安祿山很大權力,同時也給了他很高的地位。

頭銜包括地方上的盧陽、范陽、河東三個節度使,以及閒廄群牧史、隴右群牧史和群牧總監。

朝中則先後履職御史大夫和左僕射(等同於宰相),晉封東平郡王。

如果安祿山要是活在當下,印個名片都不夠地方寫頭銜的。

安祿山也很有交際能力,馮夢龍在《智囊》中寫過,他在造反前會先宴請手下將領,主要是為了宣佈獎懲紀律、恩威並施。

先是提出立功之後的大量賞賜,然後分發出兵路線圖佈置任務;同時威懾手下、宣佈違令者斬,讓手下別無選擇。

通過以上兩點,有書君覺得凡是對大唐盛世毫無感覺的邊疆將士茫目跟隨造反也很正常,畢竟他們的價值只能在戰場上體現出來。

危難時刻,官民們才能想起他們;

太平盛世,他們就成了隱形狀態。

如今有了安祿山這樣如此爽朗、又會做人的領導者帶領他們爭取更好的生活,誰能不渴望未來或許真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在等待著他們呢!


有書共讀


不僅是安史之亂,幾乎所有朝代的叛亂都如此,都會有一大批人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要跟著別人去造反。這涉及兩個最基本的問題,第一是什麼叫盛世?第二,古代的軍隊的性質。

先來說所謂的盛世。現在一般確定的被稱為盛世的時期主要包括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相對而言,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更多的是指國家整體比較穩定,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比較安定,是在上升通道里。開元盛世和康乾盛世則是兩個巔峰期,政治上比較穩定,國家沒有大規模的戰爭,經濟也比較繁榮。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個盛世,也就是所謂的巔峰期之後,就是一個比較長的國家衰落過程。

實際上,就以經濟繁榮程度來說,開元盛世和康乾盛世是要大打折扣的。如果按照一般的標準來說,北宋統一全國之後,整個北宋幾乎都可以說處在盛世,國家總體比較安定,內部沒有大規模的戰亂,經濟也比較繁榮,國力一直在穩步提升。如果只是看經濟繁榮程度,北宋可能是比開元盛世持續的時間要長得多的盛世時期。

相比較而言,北宋並沒有被稱為盛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北宋沒有開元盛世時期對外擴張那麼積極。但這也恰恰是值得討論的問題,正是因為對外擴張沒有那麼積極,更加註重保持內部的穩定和一些社會、經濟、民生問題,所以整個國家的經濟才能持續比較長時間的繁榮。如果過分積極的對外擴張,整個國家的資源分配就會向軍隊傾斜,就很難保持穩定,這也是開元盛世最終在安史之亂的打擊下戛然而止的原因。

盛世的另一面則是杜甫詩中說過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是私有制條件下任何階級社會都無法避免的,因為有階級分化、貧富分化、地區發展差距,所以盛世能夠帶來的社會福利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公平的享受到,只有一小部分人能享受到更多的好處,絕大多數人只要能免於忍飢挨餓,就算是不錯了。

而且,所有的盛世都是階級分化、貧富分化加速的時期,而且會出現越來越明顯的階層固化態勢,每個人的上升通道會越來越依賴於父祖輩的財富和文化、社會資本積累,個人努力在其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少。也就是說,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這是這種盛世的常態,而且會加速讓一些自耕農破產,整個社會越來越兩極化。

也就是說,哪怕是在開元盛世、康乾盛世這樣的時期,也還是有大批的窮人存在,他們並沒有享受到盛世帶來的好處,而且這個人群數量不小,這是這些盛世之後就會出現動亂的社會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就不至於出現叛亂。如果社會財富在各個階層之間的分佈相對來說比較平衡,而且每個人的階層上升通道都是暢通的,都能夠依靠個人努力過上更好的生活,當然沒有人願意去造反、叛亂。

第二個問題,古代軍隊實際上下層士兵都是比較貧苦的,上升通道極其狹窄,而且戰損率非常高,尤其是在徵兵制條件下,國家初創期還比較注重對陣亡將士的家庭進行撫卹和優待,一旦進入比較長時間的承平時期,軍官剋扣軍餉,喝兵血就會成為常態,下層士兵的生活也是非常窮苦的。

在這種條件下,如果要保持一個軍隊的戰鬥力,就要在每次打仗之前先發賞錢,不發錢就不肯打仗。尤其是在中晚唐時期出現越來越多的牙兵,也就是世襲軍戶出身的職業軍人家庭。因為他們是職業軍人家庭出身,所以他們沒有其它的社會技能,收入來源就是當兵打仗的微薄收入,以及打勝仗之後的獎賞。打個比方說,平時的餉銀是他們的基本工資,而打仗的獎賞則是他們的績效工資。這也是涇原之亂時,因為不發賞錢,涇原兵突然在長安城下直接反叛的原因。

相比之下,古代軍隊尤其是職業化的軍隊的另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更重要,也就是在戰爭中的繳獲,以及在攻破城鎮之後的劫掠。正常的戰場繳獲都要上繳,至少是要上繳一部分,劫掠所得則基本上都是歸個人所有的。所以古代條件下,只要出現大規模的戰亂,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本國軍隊和敵國軍隊差別不大,反正都是要搶掠老百姓的。大家都讀過杜甫的三吏三別,應該是有些印象的。

甚至直到現代化的軍隊,也有一些軍隊也仍然保持著傳統農耕時代的封建軍隊的特點,比如抗戰時期的日軍,所到之處就必須進行劫掠,就是因為日本是在明治維新這種改革之後就進入了近代化,軍隊沒有進行根本性的改造,仍然保留了以前的封建軍隊的特點。如果哪個軍隊不允許劫掠,那就必須要保證軍隊士兵能夠得到比較優厚的待遇,如果無法提供,就必須放縱搶掠。

叛亂的軍隊尤其如此,更加需要搶掠。因為是叛亂,所以一般都會承諾只要攻破一個城鎮,士兵就可以隨意姦淫擄掠,正因為有這樣的誘惑,所以叛亂一般剛開始的時候,叛軍的士氣會特別高漲,因為每個叛軍都覺得自己終於等到了這一天,發財的機會來了。如果能夠連續打幾個勝仗,讓叛亂的下層士兵嚐到一些甜頭,士氣就更加高漲了。但是,這種用搶掠維持的士氣也很脆弱,一旦被打敗,就會出現全軍崩潰的可能。


蕭武


首先是安祿山要造反,安祿山身為節度使,掌握有軍政大權,手裡麵人馬幾十萬,還大部分都是外族。

其次,大唐的盛世只是虛有其表。

政治上,玄宗信任李林甫楊國忠,以他二人先後為相,搞得朝政烏煙瘴氣。唐朝內部空虛腐敗,普通百姓早已怨聲載道。“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t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t黨羽\t,把持朝政。 繼他上臺的\t楊貴妃\t之兄\t楊國忠 ,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經濟上,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t,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t楊貴妃\t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t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聲色犬馬,權慾薰心,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民族上,各民族矛盾不斷出現,致使國家動盪。

安祿山看到唐朝目前的狀況,作為野心家,覺得有可趁之機會。

而唐朝的盛世已經走向了沒落,玄宗夜夜笙歌,不理朝政。朝堂烏煙瘴氣,作為底層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造成貧富差距極大。

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大批大批的赤貧出現,而作為士兵自然對朝廷不滿,假如別有用心者再煽風點火,馬上就會出現譁變。

這也就是為什麼安祿山的士兵放著大唐盛世不過去偏偏要造反的原因,因為這個所謂的盛世,只是對皇帝和官員來說的。


歷史也就什


安史之亂是不同於歷史上任何一個叛亂的奇怪叛亂,首先皇帝對安祿山是喜愛有加賞賜不斷,可安祿山卻反了,其次是安祿山手下那麼多士兵將領都願意和他一起反。

那原因是為什麼呢?主要還是財富分配的不均。當時雖然是大唐最繁榮昌盛的時候,可是奢靡之風大盛國家要靠大量的財富供養,邊關等地的稅負都要集中到中央,所以像安祿山這樣的雖然有大量賞賜,可是下面人其實是沒有多少錢財的,那些士兵就更苦不但要在邊關玩命還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所以這些人對中央是沒有任何好感的,所以當安祿山表現出有造反的意思時下面人就會不斷慫恿甚至威逼他,最後連安祿山都沒辦法不反了。

這一現象其實一直延續到後來的藩鎮割據和五代十國,很多將領都是在下面人的裹挾中生存,很多時候會出現唐中央出現危險其他藩鎮也會出人出錢,但是這些藩鎮又會保持一個半獨立,當老的割據首領死了也不是兒子繼位,也需要得到下屬的擁護才能順利上位。


也就是隨便看看


安祿山反叛的時期正是大唐最強盛的時期,隨著反叛的結束,大唐的黃金時代也結束了.


但是很多人會想,以玄宗的英明和大唐將士的勇武,怎麼能讓叛軍勢如破竹一般,一直從河北打到西安,佔領了中國的整個北方呢!以下來分析一下:


第一:從制度上面來分析.當時唐朝為了控制周圍的眾多少數民族,在邊境地區設置了很多藩鎮,藩鎮的統治者節都的權力是很大的!


為了對抗和安撫強悍的少數民族,需要調動各個方面的力量,因此地方的行政,司法,稅收和軍事權力,基本上都掌握在節都使手中.


也就是說,基本上是一個獨立的諸侯國!


利處:在於這套方法非常有效,藩鎮在存在的百年內通常能夠有效的對付邊疆民族的入侵!


缺點:在於藩鎮節都使權力太大,中央很難有效的制約他們.而且權力生腐敗和野心,雖然節都使都是起先所謂的絕對忠臣,但是政治鬥爭中,並無忠臣一說.再忠得人,也會很快變為維護自己利益之徒!一旦節都使認為自己有能力和中央對抗,結果往往都是反叛一條路!


制度其實是安史之亂的根本所在!


第二:從軍事力量上來分析:當時安祿山的兵力很強,基本是大唐的全部精銳.


安祿山手下的少數民族和唐朝精銳士兵多達十五萬之眾,都是強悍善戰之徒.


對比起來,唐朝在北方的部隊與其交戰的部隊,要比叛軍差了幾個檔次.唐軍高仙芝的十一萬部隊,都是臨時的募集兵,只受過簡單的軍事訓練.封常清的六萬人大部分也是臨時抓來的壯丁,還不如高仙之的部隊!


精銳部隊大多在南方,北方現有唐軍的戰鬥力太差!


第三:從雙方準備上來說.安祿山其實一直都在等待時機,從他上任以來,始終都在準備.他依靠玄宗的信任,以抗敵為名積蓄大量糧草,兵器,戰馬!


收契丹等少數民族健兒為義子,人數多達八千!


大量招收武將謀士,成立自己的一套軍政朝廷!


同時加大賄賂和收買朝廷和地方官員.


加上他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三鎮,權力和地盤都很大.多年的戰爭演練使得,叛軍在初期,“所過州縣,望風瓦解,守令或開門出迎,或棄城竄匿,或為所擒戮,無敢拒之者”。


另外一方面則是玄宗沉迷酒色,李林甫專權扼殺了敢於直言的通道.


玄宗的晚年生活基本是在一片歌功頌德和太平盛世中度過.其實當時的安祿山手握三鎮重兵,即使沒有任何反叛的可能.也應該將其兵權分散,作為明君的玄宗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實在太安於享樂和太平,根本不去考慮!


皇帝如此,下面能怎麼樣.


第四:具體戰略失誤


早期的叛軍雖然渡過黃河,接連攻陷陳留等重鎮,又在洛陽擊敗了唐朝名將高麗人高仙之和安西節度使封常清的十幾萬聯軍部隊.但是後面平原太守顏真卿和常山太守顏杲卿舉兵,威脅叛軍的後方,加上安祿山自己已經在準備在洛陽稱帝,暫緩進攻.


當時就應該按照高仙之的想法,固守潼關整訓部隊再和郭子儀和南方唐軍集兵.再集中力量,一舉擊潰叛軍!


但是玄宗竟然不能理解高仙之的戰略,反而認為其不戰而退後數百里,影響唐軍士氣,不怕陣前換帥的大忌,將其殺了!接著強令哥舒翰出兵洛陽,結果中了埋伏,全軍覆沒!


直接造成西安無兵可守,被迫逃亡西蜀的完全失敗的結局!


結語: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很多的.根本上說,還是藩鎮制度的必然結果.這樣來看宋代的杯酒釋兵權,還是有著很大的正面意義的!


回憶還是要忘記


安祿山起兵是以清君側的名義,即宣稱奉密旨討伐楊國忠,偽裝成正義之師。這點頗具迷惑性,加上安祿山的影響力和為此所做大量功課,吃瓜將士一哄而起並不奇怪。所謂大唐盛世,更多體現在首都長安的繁榮以及國際交往上,並未實現全覆蓋,邊疆將士也體會不到什麼,他們的紅利在戰場上。

安祿山狡黠、陰險卻也敏感、精明,他雖目不識丁但也不是大老粗,他能說六種語言還擅長揣度人心,是個智商、情商都很高的人。而且他還很會裝,舞動著肥胖的身軀巴結上唐玄宗,又認了比自己小16歲的楊貴妃當乾媽。通天的人脈為他罩上一層神秘,有奏必準的能力也增強了他的感召力。

李隆基給了安祿山很大權力,也給了他很高的社會地位。頭銜包括地方上的盧陽、范陽、河東三個節度使,以及閒廄群牧史、隴右群牧史和群牧總監。朝中則先後履職御史大夫和左僕射——等同於宰相,晉封東平郡王,印名片的話字大了都佔不下。顯赫的權勢和地位顯然也是號召、動員力量的加分項。

安祿山出手大方捨得花錢,拜了好多幹哥們還認了好多義子,朋友圈很熱鬧。他也能為部下謀福利,僅一次就讓玄宗封了500來個將軍和2000來個中郎將。他與同羅、契丹、奚族作戰時招降了大量人馬,8000壯士被收為養子。之後他又忽悠李隆基,用這些人完成了中低層將領的人事換血。

安祿山也很有手腕,馮夢龍在《智囊》中說,他造反前宴請手下將領時恩威並施,一邊大量賞賜一邊發出兵路線圖,同時宣佈違令者斬,讓手下別無選擇。對大唐盛世無感的邊疆將士鼓譟跟從也很正常,他們的價值本來就在戰場上,前方或許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路衛兵


其實很簡單,安史之亂不是安祿山一個人的叛亂,他死了以後還沒結束,同時安史之亂也只是被招安,河北三藩鎮唐朝滅亡人家還在。安史之亂是必然,是李世民種下的禍根,大量遷移外族進入河北,安史之亂的時候外族在河北的數量幾乎趕上漢人,這樣的基礎才是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從中唐以後河北山西包含所謂的西夏這些原來是漢人的祖地,被偉大的天可汗搞砸了,漢人大批南下,異族湧入,當時的丞相魏徵反對,可惜啊,那些扯政治什麼的,都沒看清基礎


東哥在中國


估計有些人會覺得,安祿山造反,是因為部下都是番族軍隊,對唐朝朝廷不夠忠誠的原因。

但實際上安祿山的叛軍集團確實有數十個民族的武人構成,但漢人也一點都不少,甚至還是造反的主力。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評書《薛剛反唐》中薛剛的原型薛嵩,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之孫,范陽節度使薛楚玉之子。

根正苗紅的開國元勳之後,居然也參加了安史叛軍。還好後來找機會又歸順了。

從安史亂軍的士兵構成來看, 既有少數民族人, 也有漢族人。如張通儒屯守在長安的10萬人中, 多數是奚人。 張獻誠所率的萬餘人多數是由漢族人組成的團練兵。 李庭望在東襲寧陵、襄邑時, 率領“ 蕃、漢二萬餘人” 。安祿山攻取河北後, “ 郡置防兵三千, 雜以胡兵鎮之” 。

為什麼這些漢人士兵,會不顧大節,向大唐朝廷反戈一擊呢?

在整個唐朝初期,佔據主導地位的是府兵制,簡單的來說就是國家免費發給你田地,甚至還發耕牛和農具,你家則需要耕種,繳稅,以及派男丁服兵役來回報。如果你在戰爭中立功,可以用軍功換取田地。

府兵制下人民其實是過的非常苦的,很多史料記載唐朝初期政治清明,治安很好,其實原因是人民忙於服兵役,每個人的生活完全被朝廷控制著。不過好歹如果朝廷真能兌現田地,農民至少還活得下去。

但是今天我們都知道,朝廷政府這東西,如果缺乏外界監督,那麼再好的政策肯定執行不下去,唐太宗的時代還可以,到了唐高宗接任時,已經出現了不少軍人發現獲得的軍功得不了獎勵,只是個名義而已。

不但得不到賞賜,府兵們還發現自己成了兵部的奴僕,經常被命令去做一些額外的工作,雖然法令說這些建立了功勳的士兵地位和公卿並列,但實際上卻連小吏都不如。於是府兵們逐漸失去了對朝廷的信心,出現大規模逃亡。

這個過程,無論是唐高宗,武則天。。唐朝前期的君主,基本都無法阻止,也就是說唐朝衰亡的根源,是從唐朝初年就開始的。府兵制和後世明朝的衛所制度一樣,其實都是短時間有用,但會隨著時間進展不斷退化的。



最後的解決方法,就是募兵制。

唐玄宗後期邊軍的兩大骨幹是安祿山的東北軍和哥舒翰的西北軍,前者有18 萬兵力,後者有15 萬兵力。基本都是募兵制。

募兵制會帶來幾個大問題:第一,必須給士兵發工資了。

唐朝募兵的費用很大部分來自地方財政,對普通的北方士兵來說,他們的衣食來源都來自於安祿山,自然是知安祿山不知朝廷,跟著造反也是沒有選擇的。

第二個問題是兵為將有,誰給飯吃就聽誰的,這個問題實際一直到民國都是如此,在建立現在的財政體系之前,永遠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