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康熙知道有人僞造太子手諭調兵圍八大山莊,爲何引而不發?

漢東獨立團皮尺部國師


《雍正王朝》中康熙知道有人偽造太子手諭調兵圍八大山莊,為何引而不發?

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看一下這件事發生的前提:

這件事發生在康熙四十七年,在這之前剛發生過刑部貪贓枉法的事情,因為涉及到太子和八阿哥,弄得康熙老爺子不太痛快,最後對張廷玉嘆口氣說,自己的孩子看來是治不好了……

緊接著就到了一年一度的木蘭秋獮,康熙帝說了,所有的皇子和十歲以上的皇孫都要去,要看看大家的狩獵本事有沒有退步。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明顯的BUG,就是四阿哥的兒子弘曆也在這次狩獵中一起去了,而真正的歷史中,此時的弘曆還沒出生呢!

其實最早的時候,康熙帝對太子還是非常信任的,比如第一集中就有好幾個細節:

當時南部發生了災荒,康熙帝朝會上是這樣說的:

“玄燁這麼多年不理朝政,將國事交予太子......”

緊接著他看了一眼眾臣,突然意識到了問題,馬上改口為:

“以及眾阿哥協調辦理……”

這樣太子的罪過就小多了,包括後來四阿哥追剿戶部錢款的事,最後也是太子賣了人情,這件事不了了之,搞得四阿哥得罪了一批人!

直到後來太子的刑部案件一發,康熙帝才真正開始懷疑太子還行不行?帶著這種懷疑,大家一起到了狩獵場。

也就在這次狩獵中,接連發生了三件事,導致康熙帝對太子胤礽極度不滿!

第一件事,各部落主對太子過於巴結:

當時康熙帝坐在正中間,蒙古各部落還有各少數民族主不停進獻寶物,其中一個蒙古部落首領進貢一個金如意,並且請示皇帝想當面進獻給太子。

此時康熙帝表情有絲詭異,本來笑呵呵的面容突然就止住了笑容,楞了幾秒後才冷冰冰的說了一句:

“太子病了,今天不能出來了,如意朕幫太子收下。”

這句話其實照應前面康熙帝對張廷玉講自己的兒子病了,恐怕是治不好了。

也就是此時的太子已經“病的”不能出來見人了。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也就是說,其餘部落首領已經把太子當成未來皇帝禮遇了。所以,康熙帝非常不爽,於是撤掉了往年由太子宴請各位的傳統,換了一個皇子代勞。

等到了第二天的狩獵場上,又把本來進獻給太子的金如意拿出來當獎品發給最優秀的皇子。

當然最後落到了弘曆手上,至於為何,這裡就不提了,總之也是爭搶的相當精彩,喜得四阿哥回去就給因伺候鄔思道有功的秋月抬了旗!

第二件事,太子竟然與康熙帝的嬪妃鄭春華鬼混:

第一件事,是太子動了皇帝的外部部落主,皇帝只是非常不悅。那麼下面這一件事就更過分了,竟然動了皇帝身邊的妃子。

話說康熙帝本來要翻牌子的,結果被身邊人勸住了,說身體要緊。於是康熙帝決定去搞點鹿血喝喝,這一去,差點沒把老爺子給氣死!

因為在鹿園,康熙帝撞見了太子跟鄭春華偷情,康熙帝猶豫再猶豫,硬是沒敢進去。

其實此時的康熙帝尚能靠最後的理智壓制自己的衝動,因為,一旦他進去了,那麼這個太子是萬萬的保不住了。

於是康熙帝決定回去好好思考一下,怎麼處理這麼太子?

此時的康熙帝已經對這個太子忍無可忍了,但考慮到在皇家內部偷情這種事,太毀三觀,一旦真的傳出去,不光太子不保,自己的臉面也不存,並且還會連累到一大批人,比如鄭春華及其一家。

所以,康熙帝決定回去後從長計議,也可能他要回去諮詢張廷玉。

第三件事,凌普的兩千兵馬應太子胤礽的調兵符圍困八大山莊:

這下徹底是把康熙帝給逼瘋了,但尚存的理智告訴他,還不能衝動,然後他下了第一道命令,是把所有皇子叫到戒得居見朕。很顯然,他是要分開造反的皇子與不造反的皇子,因為後來的十三阿哥沒有到,所以也被囚禁了!

第二步又調了狼覃派兵保護八大山莊,狼覃其實類似於明朝的錦衣衛,只聽命於皇帝,軍隊訓練有素,凌普的兵馬根本不是對手!

這時候,張廷玉提出來了這個調兵手令可能是假的,康熙帝看了一眼,心裡是完全明白了。

這時候的康熙帝就有幾種選擇了:一種是選擇這個手令就是真的,那麼結局就是太子要掉腦袋;一種選擇是這個手令是假的,那麼查出來誰偽造的,也是掉腦袋的結局;第三種選擇是什麼呢?就是把這潭水繼續攪渾,到底看看誰先浮上來?

於是康熙帝跟張廷玉就上演了一場裝糊塗的好戲:

皇帝先讓大阿哥進來了,皇帝要驗證這個手諭是不是大阿哥偽造的,不過這個大阿哥確實愚蠢,甚至說出自己親自殺了太子的話,讓康熙帝一下子就排除了他的嫌疑,就像康熙帝罵大阿哥“你這頭蠢豬!”一樣,這麼蠢的人,怎麼可能這麼周密的策劃調兵的事?

其餘的阿哥都不傻,這時候,誰出來一口咬定太子造反,誰就撞到了槍口上,難免把偽造手諭的罪責攬到自己頭上,於是一個個的沉默不發,為太子求情!

這個時候,對於康熙來講,太子是一定要廢的了,這跟他造不造反無關,因為之前發生的事情足夠讓康熙帝傷心了。

太子因為謀反罪被廢了,同時十三阿哥也被定為協助太子造反被囚禁。那個做局者以為自己的計謀成功了,豈不知自己也進了康熙帝做的局。

很簡單,太子被廢,後面大臣們推選哪個當太子,哪個皇子的嫌疑就最大,誰聰明能超過康熙帝呢?

最後康熙帝只看了一眼推選的最高票,就明白了所有,其餘阿哥們還一個個的都被矇在鼓裡呢。

最後任務完成,康熙帝以疼自己的孩子以及張五哥求情為由,放出了十三阿哥……

說實話,康熙帝是真心疼十三阿哥的,因為他知道十三阿哥是無辜的,之所以關了他這麼久,完全就是為了查出,誰才是幕後兇手?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


楊角風發作


太子胤礽膽大包天,竟然與父親的女人曖昧,被康熙皇帝堵了個正著,餘氣未消,又報太子胤礽調兵圍上了八大山莊,看看康熙老爺子如何處理?

康熙四十七年冬,一年一度的木蘭秋獮開始了,這是滿洲人的習慣風俗,每年要在熱河皇家園林開辦木蘭秋獮狩獵,康熙皇帝說了;所有的皇子都去,包括十歲以上的皇孫,要好好的放鬆一下。

目的有二:首先是鍛鍊滿洲貴族的騎射,因為大清國就是馬上得天下的民族,不能荒廢了皇家狩獵的習俗。還有一層;與蒙古各部落王爺的感情溝通,以保證塞外安寧。

康熙老爺子要喝“鹿血”,沒想到撞上了太子胤礽與自己的嬪妃鄭春華偷情,康熙老爺子罵了一句“畜牲”!

【太子胤礽與鄭春華偷情】

看來《雍正王朝》這部大戲就在太子胤礽這開始了,餘氣未消的康熙皇帝回到了住所,正在想如何料理自己這個親自擬定的“儲君”。

又報說太子胤礽簽發了調兵符,調凌普的兩千兵馬圍困山莊,這不就是謀反嗎?真正是膽大包天!康熙帝不禁說道;長本事了,竟然敢謀反,康熙帝戎馬一生還怕這個!

康熙皇帝叫來上書房大臣張廷玉如此這般安排妥當,聽張廷玉說這張調兵符是偽造的,假的?什麼意思呀,康熙皇帝明白了,他的這幫兒子一個個賊精八怪,趁太子胤礽遭難開始玩陰的,怎麼辦?


【太子胤礽的假調兵符】

康熙皇帝火了,查,馬上查,要一查到底!張廷玉說話了:此刻怎麼查,言外之意是,這幫阿哥一個個都是掌權者,雖然沒封王,也如同朱元璋的兒子差不多,都有自己的親兵,都開府建衙的,有勢力!

張廷玉:皇上,此刻查起來也是無從查起,最怕的就是容易引起“奪嫡之爭,蕭薔之禍”,這是重點。

【康熙帝與張廷玉商量】

康熙皇帝覺得張廷玉說的有道理,如何查,怎麼查?即使查出來也是康熙皇帝的兒子乾的!對自己的兒子開殺戒嗎?康熙帝為難了。

看來最大的問題是出在過早的確定了太子,特別是兒子多了,只要太子有過失必定引起“奪嫡之爭”,兒子少了又怕接續短,怪就怪立這個太子,康熙帝不禁動容;我太祖太宗也沒有立太子,天下照樣太平。

太子胤礽失德這是康熙皇帝早就看在眼裡,不過;培養太子胤礽花費了康熙皇帝的大量心血,三十多年了,容易嗎,康熙帝傷心了!

【這是十三阿哥胤祥】

無論如何不能查下去了,康熙皇帝一想到張廷玉說的話,兒子們大了,也是傷腦筋,不過這次的假調兵符案,太子胤礽淫亂後宮案要一併解決,不然要給朕來真的。

就在這一年的這一次,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黜,待回京後昭告天下並列祖列宗,太子胤礽失德等等一系列,量他也怪不得朕。

也是在這次凸顯出來的“九王奪嫡”被摧毀了,包括太子胤礽在內的太子黨,以“大阿哥胤禔”為一黨,三阿哥胤祉也遭到康熙皇帝的訓斥。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阿哥胤祥在這次廢太子中也被禁錮,理由是“協助太子胤礽謀反”,理由不太充分,但是康熙皇帝的心思誰能猜的到!

看來這一次的熱河之行是扯蛋了,不但沒有放鬆,惹了一肚子氣不算,不僅嘆息;這大冬天的,狩什麼獵呀,待到春天一片綠再來吧!回頭想想,一片綠也不好,還是不能狩獵,壞了滿洲人的規矩。

電視劇《雍正王朝》最值得一提的是;出演康熙皇帝的表演藝術家“焦晃”真的是把康熙皇帝演的淋漓盡致,如同接近了康熙帝!

(圖片來自網絡影視資料)


本文屬於作者邸曉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私自轉載!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帶你一起看古史!歡迎網友一起評論、留言!


日堯居k古史



康熙明知有人偽造太子手諭,卻為何隱而不發呢?這其中涉及到什麼秘密或者隱藏的力量呢?今兒酒翁來為您解開這個謎。

話說此事發生在康熙帶著一家老小,滿朝文武大臣去熱河木蘭圍場涉獵之際,本來打著放鬆+修養的旗號去的木蘭圍場,可誰成想,卻發生了一件原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康熙老爺子竟然自己親眼看到了自己的寶貝兒子胤礽與自己的嬪妃偷情,搞起亂倫之事這得多晦氣啊,多丟臉啊,康熙一氣之下,在大喊一聲“畜牲”之後,也就暈倒了,最後被侍衛們給攙扶著回去了。

如此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讓康熙自己親眼看見了,一下子完全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在稍微鎮定之後,立即派人去將那畜牲胤礽給抓過來,可沒多久,侍衛就前來稟報,胤礽不在鄭春華的住所了,是啊,這很好理解啊,你康熙一聲大叫:畜牲,胤礽肯定會聽見啊,這聲音胤礽熟悉啊,知道是誰的啊,胤礽聽到後,魂魄早就被嚇飛了,早已六神無主了,逃,是胤礽當時腦子裡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在康熙被攙扶著回住所的同時,胤礽也早就逃離此地了。


康熙心中也清楚,胤礽不會在鄭春華待著等自己去抓,估計早就去不知道跑哪兒去了,正思考間,突聽外面的侍衛大聲稟報:外面凌普帶領兩千多人馬,說是受太子手諭,前來護駕。

“護駕?”“太子手諭”,康熙聽完後,冷笑幾聲後,說道:我還沒將你太子咋樣呢,你卻反過來準備對我怎樣了,還護駕,這不明擺著是要造反嗎?但我康熙這一路走來,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無論是當初的鰲拜,還是後來的吳三桂,哪一次不比眼前危險,就憑凌普納兩千人馬能將我怎樣?


在康熙一陣安排後,凌普和兩千人馬立馬就被拿下,可當張廷玉將太子手諭拿給康熙時說道:這太子手諭好像有點問題。。。。康熙趕緊拿過來一看,果真,這太子手諭並非胤礽所寫,有人仿造胤礽的字跡,讓凌普帶著人馬前來“護駕”,這是在給胤礽下套呢。

那誰有這仿造的本事呢?康熙看後,心中其實雪亮,首先,這仿造太子手諭一般人沒這膽量,所以,可以直接鎖定這幾位阿哥中,而在這幾位阿哥中,仿造別人字跡最好非十四莫屬,十四是誰的人,是八爺胤禩啊,這一下子康熙就理清楚了。


有人說,既然康熙知道是誰,那為什麼不繼續徹查呢?


“繼續徹查?”怎麼徹查?就以當前這形式,雖說康熙知道是八爺黨所為,但沒有十足的證據來證明是十四做的,另外,如此徹查下去,又有什麼用處呢?康熙不是不想查,當看到太子手諭是仿造時,當場就說要徹查,但被身邊的張廷玉給阻攔了,張廷玉表明此時不宜徹查,其原因就是因為當下太子被廢,東宮無主,倘若此時徹查,勢必會弄的人心惶惶,而這正是給那些想造反的人創造了機會。當下眾阿哥個個心懷鬼胎,是好是壞都不清楚,一旦徹查,極有可能點燃了火藥桶,而最後也會造成無法收拾的局面。


至此,康熙雖然心中窩火,但也只能隱而不發,將仿造太子手諭之事給壓了下來,但對於太子胤礽,康熙則只能廢除。


雖說此次康熙隱而不發,但卻給後續埋下了伏筆,因為八爺黨們以為康熙沒有看出手諭是仿造的,所以,心中美滋滋,做事兒沒有任何收斂,完全被眼前的形式矇蔽了雙眼和頭腦,從而造成了後續的新太子人選舉薦時,出現了滿朝文武大臣都舉薦胤禩的局面(除去張廷玉胤禛胤祥繼續舉薦胤礽),而康熙則從手諭事件開始,對胤禩則厭惡之極,特別是後來的新太子人選舉薦事件,直接將胤禩排除在太子人選和接班人人選之外。


看似隱而不發是康熙的無奈,可在酒翁看來,也許這正是康熙與張廷玉間的計策,放長線才能釣大魚,倘若在不清不楚時,急於求成,那結果就無法在康熙的掌握之中了。也許這就是帝王之術吧。


謝謝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們會喜歡~


寒舍閱獨


康熙知道了有人偽造了太子手諭調兵,也不能立刻去查。

咱們把當夜的事情分解開就明白了。



一、康熙當夜要廢太子與調兵手喻關係大不大?

不大。

康熙原本對太子是十分疼愛的,甚至可以這麼說,實際上康熙心中只有一個兒子,就是胤礽。對其他皇子的定位和培養,都是圍繞太子輔臣來設定的。

但這個兒子,讓他非常失望。康熙的失望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可不是一時衝動。

大家回憶一下,在電視劇的開始,黃河決口,災患嚴重,朝堂上商議對策,康熙憂愁地說:”玄燁這麼多年不理朝政,將國事交予太子......”話到口邊,發覺不對勁,趕緊看了一眼太子,改口加上:“將國事交予太子,以及眾阿哥協調辦理......”,這樣就把罪過轉推給了所有的阿哥。又得知戶部錢款不足,立刻痛責老八胤禩,把過錯全部從太子身上卸掉。

在追繳欠款的過程中,太子胤礽借了國庫五十萬兩銀子還不起,賣官籌款還債,被康熙發現,但他仍然繼續包疪,默許太子賣官。後來甚至為了讓太子儘快擺脫窘境,親自插手,讓清繳欠款的事無疾而終,半途而廢,還為了胤礽在諸臣中收買人心,樹立德望。

但這個時候,從內心裡,康熙對胤礽感到失望了。他對自己提出質疑:胤礽到底還能不能克紹箕裘、光大祖業。

事情到了這一步,康熙已經開始考慮自己未來的繼承人是否合適,更應該顧及江山社稷,還是自己的舐犢情深。但他內心中仍然期望事情能逐步地有所改觀。

事情繼續發展下去,太子刑部冤獄案又敗露了。刑獄是國之大事,這都敢胡作非為,康熙怒火萬丈。從這一刻起,廢掉胤礽的太子之位就成了一個重要選項。

但這個炸藥包現在就點著嗎?還有問題,因為主持查案的老八並不是把所有受到冤枉的人都查清楚,而是隻針對胤礽不利的方面去查,如果現在立刻廢掉太子,就被利用了。這裡面有鬼。

肖國興的訴狀拿到手,康熙深夜找了張廷玉,說:“你的兒子生病了,朕的兒子也生病了。”

兒子生病了,當父親的怎麼辦?當然是要想盡一切辦法去救了。但能救得了還是救不了呢?要看病情有多麼嚴重了。

病得不輕!太子胤礽給老爹戴了綠帽子。帝王的家醜,康熙氣得發瘋,但不能宣揚,難道還敢詔告天下作為廢掉太子的理由?立即幹掉瞭望風的太監。太子見勢不妙,逃跑了。

事已至此,廢掉太子胤礽已成定局,與調兵手諭關係就不大了。但這個調兵手喻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二、胤礽的命運

這個調兵手喻的真正作用是太子胤礽能活不能活。

如果被認定了太子胤礽確實調兵了,那個情況就太嚴重了。這叫弒君謀逆!肯定是死罪了。

就算康熙再想盡一切辦法維護住胤礽的小命,但胤礽此生再無任何翻身的希望。最起碼的,廢宗籍,下大獄,終身囚禁,這些總跑不了吧。那麼,這樣的胤礽活著和死了還有什麼區別呢?還不如一了百了的好。

這個時候,大家要注意一個問題,十四阿哥胤禵拿出這份偽造的太子調兵手諭,誣衊太子,這個事情有漏洞嗎?

當然有,胤禵提出這個計劃之初,八爺胤禩就說:“我不能讓你冒這個險”,也就是說,這是個險招,漏洞是很大的。而八爺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算這事將來暴露了,不要打算讓我承擔責任,我有的是辦法推得一乾二淨,這個風險的後果可要由你十四弟來承當。

如果成功了,太子胤礽被殺或被囚廢,當然是最理想的結果。

但手諭不是口諭,這個東西做為廢太子的重要物證,當然是會被認真保存下來的,如果被收藏著,誰都沒有發現其中的貓膩,將來朝局變換,老八登上了皇位,這就是控制老十四的把柄啊。

所以,八爺同意這麼幹,漏洞被發現,我有辦法能洗乾淨脫身,如果沒有被發現,將來我還能捏住你。

十四爺是個忠心耿耿的傻冒?他也不傻。只要太子倒掉,人人都有機會上位了。誰說老八就一定能上位?跟隨你老八這麼多年,你的把柄我還不掌握一二?況且,萬一查起來,手諭中的那個漏洞又會指向誰呢?

看這群好兒子們,都不白給。



三、調兵手諭查不查?

張廷玉即然都看出來手諭中的問題了,做為老人精的康熙會看不出來嗎?

當發現手諭中的漏洞時候,現在整個情況就變了。已經不是針對廢除胤礽太子的事情了,而是早有策劃的奪嫡陰謀。

太子失蹤,到哪裡去了?是被控制住了,還是逃跑了?這個陰謀有多大,後續的手段是什麼?都無法確定。

老狐狸張廷玉指出了事情的關鍵:此時廢立太子已經無關緊要了,最要緊的是眾皇子愈演愈烈的奪嫡之爭。康熙和張廷玉要聯手破掉這個局。君臣配合,假戲真作。

四爺奪嫡的策略是不爭為爭,老康熙對待手諭的方法是不查為查。

如果要查,肯定能查出來,但無法落到實處。清理戶部欠款,康熙能把幾個不起眼的官員家財、住宅、商業行為都查得水落石出,他能查不出偽造手諭的底細?

查出來了,又能如何?太子胤礽調兵是被冤屈的,其它事情呢,是不是順著風也成了冤案了?廢掉太子這事就行不通了吧,然後呢?查出偽造者,怎麼處理?幕後的操縱者即然敢這麼幹,難道就沒有讓你無法下手的自保之策?

而康熙和張廷玉就表演了一出英明的糊塗大戲給人看。

把眾皇子全部集中起來,割斷與外界的聯繫,使內外無法呼應,免出意外。老大和老三最不可能有疑點的兩個人掌握護衛,他倆又互相有意見,互相能夠牽制。

但老大的腦袋瓜不靈光,總想著要幹掉太子胤礽,氣得康熙大罵:你這頭蠢豬!



四、誰在局中誰佈局

不查調兵手諭中的漏洞,而太子胤礽卻被廢了,原因即與調兵無關,行事荒唐也是因為遭到了魘鎮,這麼一處理,陰謀者的地位就尷尬了。

陰謀家們有了希望,但又有了暴露的風險。因為他們無法確定康熙這麼處理事情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調兵手喻似乎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但誰也不敢提出質疑,提出來就馬上暴露了。

那麼,站在陰謀家的角度看問題,調兵手諭的漏洞即然沒有被發現,康熙仍然不以此為廢太子的理由,只能是一個原因:給胤礽一條活路。

胤礽確實活著,那麼這個判斷就成立了,而調兵手諭也就成了未來的判決書。當有了新太子的時候,判決書就會生效。

那麼,陰謀家就要設法布個局讓它生效。

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陰謀家佈局的時候,他本身卻已經被康熙布進了局中。

眾臣推舉新太子,他就徹底暴露了。


饞嘴肥貓1


你要讓康熙怎麼辦呢,阿哥們為了奪嫡不擇手段,搞的人心惶惶。難道康熙要大刀闊斧,逼迫兒子就範,向天下人證明自己的兒子們為了爭自己的皇位胡作非為,成為笑柄嗎?何況一開始,康熙沒想明白來龍去脈,張廷玉一提點以後大阿哥終身監禁,八阿哥在康熙心中地位大減,十三阿哥也因為太子被牽扯受罰。



假冒太子手諭是筆跡仿照達人十四阿哥在八阿哥授意下寫的。仿造太子筆跡,命令太子親信凌普帶領2000人保衛八大山莊。本來想在廢太子事件上火上澆油,沒想到畫蛇添足,搬了石頭砸自己腳。康熙在張廷玉(張廷玉跟康熙說,縱使太子有這個心,也絕對沒這個膽啊)的提醒下識破了八阿哥詭計。康熙讓李德全拿過手諭仔細一看,手諭是誰仿造的,他也猜個七七八八。通過這個事,他看到了八爺黨的野心勃勃,八阿哥的結黨隱私。這是康熙最不願也是最討厭的。八阿哥從這個時候開始在康熙心中地位大降,慢慢離開了原來儲君位置。



康熙幾十年的皇帝,老謀深算,他明白來龍去脈以後,自然心裡清楚如何做是最好的。所以他讓阿哥們大晚上的都跪到了行宮外,凌冽的風,呼呼吹著預示著這是個不平凡的夜。這時候跪在門外的阿哥們中,十三阿哥和大阿哥早已吵的不可開交。十三阿哥出了名的暴脾氣。大阿哥心機深重,一心奪嫡。十三阿哥早不順眼了,他不想骨肉血親,自相殘殺。大義凌然的說“怕什麼,大不了一死”,“你想整倒太子取而代之”,“最是無情帝王家”可以說句句戳心啊,或許十三阿哥才真正說出來康熙引而不發的心聲。兒子們自相殘殺,這是作為父親的他最不想看到的啊。



紅雨說歷史


人生三大悲,幼年喪母,中年喪偶,老年喪子。

那時候的康熙帝,早已不復年少時的雷霆霹靂,更多了幾分煉達沉穩。太子始廢,諸子爭儲,查到最後,不管是誰,都是他不願看到,不忍痛下殺手的。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況,他並不是一個殘虐嗜殺的暴君。

在尋常人家,撒謊扯淡,頂多也就罵個忤逆不孝。在帝王之家,那就是欺君罔上,矯詔兵變,就是企圖弒君,是必死之罪。不殺何以服眾,何以教化諸子群臣,何以教化萬民。先例若開,都群起而效仿之,那豈非天下大亂了。

曹操曾有一語“生子當如孫仲謀”。作為皇室的最高統治者,康熙也未必不作此想,如果那時候一群兒子,還不知道伺機而動,一個個中規中矩呆若木雞。只怕也不是康熙想看到的吧。真就那樣,他的大清可能也就後繼無人了。

引而不發,也算是一種教化,也算是一種感化。子不教父之過,不教而誅更非為父之道。

有此四點,他的引而不發也就順理成章了。

歡迎有不同觀點的朋友暢所欲言。


把酒共東風


《雍正王朝》中,康熙帶眾皇子去熱河圍獵,表面上這是一次正常的出巡,但背地裡卻暗潮湧動。

一開始,康熙讓八阿哥胤禩代替自己接見蒙古王公,但其實按照慣例應該是太子出面;接下來康熙將蒙古王公送給太子的如意拿出來作為眾皇子打獵的彩頭,似乎預示著康熙要對太子動手了;更雪上加霜的是,康熙發現自己的嬪妃鄭春華與太子私通,這樣康熙又急又怒;最後,十四阿哥胤禵偽造了太子手諭,調兵直衝康熙行轅而來,這讓康熙下決心廢黜了太子。

不過,康熙隨後就發現,這張太子手諭很可能是偽造的。但令人費解的是,康熙並沒有聲張,而是引而不發。

那麼,康熙為何不徹查是誰偽造了手諭呢?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為了康熙的帝王尊嚴。

康熙廢太子其實有很多原因,比如太子主導了刑部冤案,以及和張春華私通。但是刑部冤案中肖國興供出太子的供詞已經被張廷玉燒了,這個鍋由肖國興背了;而私通鄭春華則屬於宮闈醜聞,不足為外人道。那麼廢黜太子的理由,就只有他調兵逼宮這一條了。

胤礽這個太子畢竟當了幾十年,大家都習慣了,而中國古代的大臣一向以維護太子為政治正確,把太子視為國家的根本。如果康熙這時候調查是誰偽造了太子手諭,那麼事情就變成了康熙在沒有確實證據的情況下廢了太子,豈不是康熙自己打自己臉嗎?

所以儘管手諭是假的,康熙也要把它當成真的。

第二,為了政局穩定。

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訓,所以讓有能力的皇子都出來做事,培養他們的政治能力。這麼做的好處是各位皇子不至於昏庸無能,壞處則是各位皇子都培養了自己的勢力,一旦鬥起來就不可開交。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

現在,康熙已經發現了自己的兒子們各懷鬼胎,都盯著皇儲之位。如果這時候查偽造太子手諭的人,必然引起皇子們人人自危。無辜的皇子害怕被冤枉,有罪的皇子要極力隱瞞。這樣一來,一場政治風波勢難避免。甚至眾皇子可能會揮戈相向,禍起蕭牆。

歷史上,齊桓公因為兒子們爭位,被餓死宮中;唐高祖因為兒子們奪權,被逼退位。所謂前車之鑑,殷鑑未遠,康熙不得不防。

所以,康熙不能公開地查,就算想查也必須在私下進行。康熙引而不發,能讓偽造手諭的皇子心生戒慎,不敢太過妄為。



夢露居士


《雍正王朝》電視劇只所以精彩,在於它的權謀有很多種解讀,編導採用引而不發的手法,讓觀眾猜想,下面我們先簡要看看題中所講的事件經過:

康熙四十七年秋季,康熙率領眾位皇子和近臣張廷玉,赴熱河狩獵。此時正是刑部案件爆發之後,太子地位已經岌岌可危。一天晚上,康熙外出閒逛時,又碰到了太子與康熙妃子私通,康熙勃然大怒,一場廢太子的政治危機即將上演。

此時,總兵凌普收到一張太子守諭,連夜調兵進駐熱河的皇帝行宮。大軍隨即開撥,並很快抵進行宮。劍拔弩張之際,康熙安排如下:第一,令眾皇子立即集合;第二,令圖理琛帶人護駕康熙到“戒得居”;第三,令張廷玉立即調狼覃三萬大軍進駐八大山莊。

這裡要解釋下,這“狼覃”估計是康熙掌握的秘密部隊,除了康熙親自授意外,任何人不能調動。

康熙平安到達“戒得居”後,立即下了幾道旨意:一是升任皇長子、皇三子、皇四子、皇八子為親王;二是由皇長子總領行宮保衛;三是停用太子一切印信;四是所有侍衛和駐軍由皇長子、皇三子、馬齊三人共同節制。

在康熙雷厲風行的處置下,驚心動魄的一夜過去了,這場危機迅速化解,太子被當場拘拿。意外的是,大阿哥也因為設計陷害太子而被圈禁,康熙還要求永遠不得釋放。

在處置兵變過程中,細心敏感的張廷玉發現,凌普手上的太子調兵手諭有問題,可能是偽造的。康熙一聽立即拿過來看,發現確實有問題,立即要求徹查。但在張廷玉的提醒下,康熙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這種極為嚴重的問題,為什麼康熙輕易放過了?從政四十七年的康熙,在外時碰到這樣的大事,這麼安排確實體現了高超的權術:

一、當時康熙在熱河行宮,事出突然,雖然名義上是太子調兵,但康熙並不放心其它所有的皇子。事件發生在夜晚,這時候誰是明槍、誰是暗箭,連康熙也分不清楚,所以康熙第一道命令就是把所有的皇子們集中起來。這麼做有一個好處是可以互相監督,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要有人冒出頭,其它的皇子肯定一擁而上廢了他。

二、動用秘密部隊,康熙令張廷玉立即調狼覃三萬大軍進駐八大山莊,估計在座的皇子們個個都傻了眼,什麼時候老爺子居然還有這一手?康熙去避署山莊狩獵,除了面上帶了大量的侍衛跟從,還秘密令張廷玉調了三萬大軍跟隨側應,一旦有問題立即現身。這也是古代帝王們貫用的手法,當皇帝睡覺時都想著安全問題。

三、讓皇長子負責侍衛、讓皇三子負責外圍軍隊。此時眾皇子中,皇長子政治智慧不高,皇三子無意儲位,其它人個個心懷鬼胎。康熙用皇長子負責侍衛,此人雖有爭儲想法,但手段低下,對康熙構不成危險,皇三子一心想做學問,暫時比較放心。

四、擱置查處太子假手諭問題,有利於一時穩定,此時情況危急,康熙雖然做出了合理安排,但也難以保證節外生枝,先挺過這一關,待局勢明瞭後再查比較穩妥。至於太子,雖然康熙已經知道逼宮非他所為,但太子過去種種不法行為足以成為廢除太子名位的理由。

從電視劇情節看,當晚形勢危急到什麼程度了?康熙當時氣的差點一口氣過不來,連老成持重的張廷玉都急得哭起來了。當天晚上,如果康熙突然去世,那麼不誇張地說,發生的事情比玄武門兵變還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