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湧汕頭:從龍湖荒地到華僑試驗區

潮湧汕頭:從龍湖荒地到華僑試驗區

如今的汕頭港,已成為“一帶一路”15個重點建設港口之一。圖為汕頭港珠池港區。本版攝影:楊立軒

潮湧汕頭:從龍湖荒地到華僑試驗區

影集《鮀城舊影》中,當年正在建設的汕頭大學(翻拍)。

潮湧汕頭:從龍湖荒地到華僑試驗區

今天現代感十足的汕頭大學體育園。

潮湧汕頭:從龍湖荒地到華僑試驗區

影集《鮀城舊影》中1996年的迎賓路(翻拍)。

潮湧汕頭:從龍湖荒地到華僑試驗區

當年特區的起點迎賓路,如今已成為汕頭最繁華的街區之一。

1981年11月14日,時代大潮向汕頭湧來。

這一天,毗鄰港澳的深圳、珠海兩個特區建設紅紅火火,汕頭經濟特區則正式在市郊龍湖1.6平方公里的荒地上誕生。

汕頭特區放眼海外,因僑而設。僑居海外的潮汕同胞有千萬之眾,豐厚的“人緣”,促使汕頭肩負吸引外資發展經濟的歷史使命。即便紅頭船帆影遠矣,僑批字跡褪去,僑胞聽到家鄉盛情呼喚,仍忍不住望鄉思歸——

“華僑來了!”忽如一夜春風來,汕頭特區建設如春潮迸發:僑資僑智紛紛湧入,通用廠房迅速拔起,外資企業接連落戶,汕頭港燈火通明吞吐繁忙;僑胞累計捐資助學2000多項,汕頭大學建起來了,蓋起的中小學也成了鄉間村頭最漂亮的建築……

藉助海外資源,鼓起“殺出血路”的衝勁,汕頭特區在人多地少、遠離經濟發展核心區等不利條件下摸索探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1990年,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谷牧在汕頭揮毫寫下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詩句,概括特區的創辦過程。

歷史不會重複,但會“押韻”。2014年,汕頭經國務院批覆成立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被賦予“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的重任。填海新造的試驗區傳承特區精神,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改革開放40年,歷經潮起與潮落,汕頭經濟特區改革再出發。

●南方日報記者 姚瑤 黃學佳 沈叢升 通訊員 黃華東

華僑來了

特區從1.6平方公里荒地上起步

如今,走在汕頭市區、鄉間的學校,隨處可見以港澳和海外華僑的名字命名的樓房堂館,鐫刻著改革開放初期“華僑來了”的一段特別記憶。

汕頭人常說,“海內一個潮汕,海外一個潮汕”。千萬名潮汕籍僑胞遍佈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們的赤子心,是汕頭特區建設溫暖有力的支撐。

改革開放之初,就有不少海外華僑積極建言,家鄉汕頭可以藉助對外貿易優勢,吸引外資發展經濟。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廣東、福建兩個省委的報告,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試辦“出口特區”,並指出“可先在深圳、珠海兩市試辦,待取得經驗後,再考慮在汕頭、廈門設置的問題”。

中央這一重大決策,讓汕頭人民和海外僑胞激動不已。當年底,時年68歲的著名愛國僑領莊世平就邀請多位東南亞華僑實業家參與汕頭特區的踏勘選址,主動遊說他們回鄉考察投資。

泰國正大集團總裁、汕頭籍華僑謝國民正是在莊世平的熱情相邀下,在汕頭特區還未正式成立時,就建立起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汕頭地毯廠,後來更是在汕頭、深圳、珠海3個經濟特區都拿下“001號”外商營業執照。

1980年8月26日,《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由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通過,批准汕頭設立經濟特區。

1981年11月14日,汕頭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成立,汕頭經濟特區正式創辦,區域面積1.6平方公里,一舉將汕頭推向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更多僑胞熱情湧回家鄉參與建設。

“興學育才最有意義!”1981年8月國務院批准成立汕頭大學,華人商界領袖李嘉誠首期投入3000萬港元支持建設,汕頭大學於1983年正式招生。

1986年,鄧小平同志在北京接見李嘉誠時說:“要更開放一些,汕頭大學一開始辦就要辦成高水平的學校。”從此,汕頭大學承擔起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試驗田的重任,書院制、學分制、CDIO工程教育、全球引才,結出累累碩果。而到目前,李嘉誠基金會對汕頭大學的支持款已超過100億港元。汕頭市委原書記林興勝激動地說,汕頭大學的建立,圓了潮汕人建大學的百年夢,意義深遠。

1984年,汕頭特區還建立起全國唯一一個“特區顧問委員會”,由莊世平任主任,香港各界21名代表人物擔任第一批顧問。此後,北京、澳門、加拿大、上海先後組建汕頭特區顧問團(組),為汕頭爭取資金投入、優化投資環境、協助解決各類困難上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

海內外豐厚的“人脈”來了,1.6平方公里的荒地如何承載?汕頭特區建設伴隨著前所未有的艱難與挑戰,再一次激起汕頭人“下南洋”生生不息的膽魄和勇氣。

汕頭經濟特區管委會第一任主任劉峰迴憶,特區故事是從用鋤頭、鏟子掀起滾滾黃土開始的。

人多地小、交通基礎差、資金欠缺、遠離經濟核心區……面對艱苦條件,汕頭特區發揮改革開放開拓者精神,“開發一片、建設一片、投產一片、獲益一片”,並從軟件機制上破題,依靠內生動力探索獨特的特區發展路子,在全國創造了多個“率先”。“24小時審批答覆制度”的設立就是一例。

1987年4月,較早來汕頭投資設廠的香港客商——錦龍織染製衣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錫謙投訴機關作風拖拉等問題。他說,改革開放不僅需要引進外資、技術和設備,同時要引進服務和效率,“24小時內就給出答覆,能不能實現?”陳錫謙當面問劉峰。

劉峰迴憶,當天管委會討論立即決定展開“24小時答覆制度”。此後制度不斷細化,“到汕頭特區辦事方便、手續簡單”“這裡人情味最濃,服務周到”等口碑漸漸流傳開來。1988年,來汕投資設廠的客商大幅增加,單這一年投資總量等於過去幾年的總和,這一做法更開創了全國政府機關實行承諾制的先河。

幹部改委任製為聘請制;首提集體經濟、橫向聯合經濟、個體和私營經濟一齊上;出臺我國首部個人獨資企業條例;解決城市居民住房問題,探索三三四、二二六補貼出售住宅;出臺全國第一個保護華僑房地產權益的綜合地方性法規……多項全國率先的改革舉措為汕頭特區發展闢開了道路。

劉峰感慨地說,辦特區,財力和人才都極為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改變人們保守陳舊的思想。要保持不斷創新、不斷髮展,就要找到那些舊觀念及舊規章制度並加以破除,對症下藥、除舊佈新。

激活市場

一條路上冒出多家上市民營企業

東方鋯業、群興玩具……僅在汕頭市澄海區的萊美路上,就先後冒出了多家上市民營企業。改革開放40年,汕頭特區由外資攪活市場“一池春水”,更激發了本土民營企業旺盛的發展動力。不少的“故事”,是從家庭式作坊開始的。

1983年,家住汕頭西隴村的黃偉鵬三兄弟合夥租了3畝地,成立西隴化工廠,他們隱約感到化學試劑未來有大市場,並把世界知名醫藥化工企業德國默克集團當作發展的目標。這個小工廠,成為後來化學試劑與生命科學領域上市公司西隴科學騰飛的起點。

“1986年,我17歲,用借來的800元錢,買了一臺老式注塑機建起家庭作坊,開始製作塑料小喇叭。”奧飛娛樂董事長蔡東青曾在接受採訪時回憶道。

像西隴化工廠、奧飛娛樂這樣的家庭式作坊,在市場大潮中開始萌芽,為後來燃起汕頭民營經濟之火做足積澱。

“1993到1998年是汕頭特區的‘黃金五年’。”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說,當時汕頭髮展速度快且工業佔比超過80%,走在前列。

“總結起來就是‘市場’兩個字。”廣東省委黨校教授、汕頭人陳鴻宇表示,汕頭依靠民營經濟的內生動力,利用外資僑智發展起來,在粵東逐漸形成了以汕頭經濟特區為核心的城市群和產業集群,走出了一條不同於其他特區、具有汕頭特色的發展道路。即使在新世紀初期汕頭遭遇信用危機、經濟下行之際,澄海、潮陽、潮南等區縣仍穩步推進工業化進程,逐漸構築起多點佈局、錯位發展、結構穩定的區域經濟圈層。

西隴科學同汕頭特區一同成長。通過引進海外專業人才、加大產學研合作,2002年便成為國內化工試劑行業第一,2011年6月在深交所掛牌,成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化工試劑企業,現在營銷服務網絡覆蓋國內及亞太地區。用黃偉鵬的話說,創業之初源於“追星”,現在自己也一步一步成為行業內的“偶像”。

在“玩具之都”澄海做玩具生意,如何突出重圍找準定位?1995年,蔡東青從法國方程式大賽汲取靈感,投入200多萬元舉辦全國青少年四驅車大賽,吸引了60萬人次參加,在國內掀起四驅車熱潮。隨後奧飛不斷創新,與日本企業合作摸索“動漫+玩具”的商業模式,2009年奧飛動漫頂著“中國動漫第一股”的光環順利上市,蔡東青感嘆,這一刻“足足等了23年”。

憑藉敏銳的市場觸覺和堅忍不拔的生命力,民營經濟成為多年支撐汕頭髮展的“根”。

截至2017年,汕頭上市公司達32家,穩居全省前列。民營經濟單位29.29萬戶,佔全市經濟單位的96.6%;完成民營經濟增加值1685.64億元,佔全市GDP的七成;民間投資1697.52億元,超全部投資的八成。

擴大開放

填海新造特區中的試驗區

“這裡是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一個全新的汕頭!”站在東海岸大道向西遠眺,填海新造的土地上現代建築林立,高科技和總部企業項目紛紛落戶動工。

2014年,國務院批覆同意汕頭設立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40年前,特區在1.6平方公里的灘塗上開荒拓土。如今,汕頭圍海造地24平方公里,在華僑試驗區正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特區速度”在試驗區重現——高標準規劃建設汕頭東海岸新城新津、新溪和塔崗圍三大片區,完成圍填海建設並實現互聯貫通;東海岸大道通車,躋身廣東沿海經濟最美濱海公路的一段;明園、泰盛科創園已經落戶並施工,粵東首個地下管廊也在此啟動建設……

“華僑試驗區還要進行經濟和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僑務工作新模式。”華僑試驗區黨工委書記吳先宏說,華僑試驗區推行的“一工作日審批制”,比當年特區“24小時答覆制度”更進一步。明園汕頭國際科創金融城項目從洽談到落地用了不到4個月,華潤集團註冊股權投資基金僅用了3個小時就拿到了執照。

2015年9月,華僑試驗區在多方支持下還創設全國首個以華僑為核心概念的區域股權交易板塊“華僑板”。截至2018年1月,“華僑板”累計掛牌企業492家,其中8家成功轉板到“新三板”、2家增資擴股4119萬元,改制轉板功能和融資通道功能日益顯現。

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拆違建、修道路,改善營商環境……近2年多來,汕頭“創建文明城市、強化城市管理”取得實實在在效果,城市形象煥然一新。

闊別家鄉多年的老華僑、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陳振治談到汕頭的變化聲音哽咽:“此次回鄉,看到汕頭的變化喜人。我願意在家鄉投資打造產業基地,並帶自己孩子回鄉創業,為汕頭髮展出一分微薄之力。”陳振治帶來的“中泰(汕頭)華僑中心”項目已與汕頭市簽約,即將落戶華僑試驗區。

“我還要增加在汕頭的投資!”香港四洲集團主席戴德豐是改革開放後最早一批投資汕頭的港商之一,目前他在汕頭有4家食品工廠,還計劃擴大生產規模。

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創會會長陳偉南說,他將一如既往關心、支持汕頭髮展,動員鼓勵更多鄉親回鄉投資興業。

不僅如此,汕頭還引來了比亞迪、中海信、上海風電等大型集團“搶灘”。

“我們將堅決衝破不符合新時代要求的觀念束縛,以思想大解放推動改革開放大突破,以改革的紅利推動汕頭經濟特區大發展。”汕頭市委書記方利旭表示,汕頭將發揚特區精神,在實踐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規律,為新時代全面改革開放提供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鮮活經驗。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汕頭特區二次創業,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愈發清晰。

2017年,由李嘉誠支持創建的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招收第一屆學生,與汕頭大學毗鄰而居,正在為汕頭和粵東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建設省實驗室,機會難得!”身兼汕頭大學和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兩校副校長的林丹明說,當前,汕頭正依託兩所高校籌建廣東省實驗室,以先進化學制造為重點建設方向,將支撐粵東和廣東“材料+智能製造”產業發展。

5月底,汕頭出臺“人才30條”,每年近2億元的人才工作預算,逾百個政策點,覆蓋了院士和外國專家等高端人才、優秀企業家和青年英才等優秀人才、能工巧匠和非遺傳承人等技能人才、創新創業人才以及高校畢業生等人才群體,滿滿誠意地吸引“新闖將”。

……

40年前,僑資僑智彙集,掀開了汕頭跨越式發展的序幕。

40年後,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來自更多新興行業的人才,正譜寫新時代汕頭經濟特區的篇章。

■親歷者說

原汕頭特區管委會副秘書長回憶特區初創:

創辦特區的實踐

最重要的是轉變了思想觀念

南方日報:您曾參與汕頭特區初創,有什麼事情令您印象最深刻?

謝繼儒:我是1983年汕頭實施地市合併時調到汕頭經濟特區的,直到1999年退休,擔任原特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副秘書長,龍湖區政協主席等職務,基本上經歷了汕頭特區初創的艱辛歲月。

汕頭特區有兩方面讓我印象最為深刻:一是堅定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解放思想、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二是堅持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量力而行、艱苦樸素創辦經濟特區的創業精神。

“改革開放”在今天看來是一個常談的話題,但在上世紀80年代初卻一點不輕鬆。當時一方面迫切要求改善民生,發展經濟,另一方面一時又難以接受國外、港澳地區的新事物,在這種情況下要引進外面的人來辦特區,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現在回過頭來看,汕頭特區是在先天條件明顯不成熟的情況下辦起來的。汕頭沒有像深圳、珠海、廈門毗鄰港澳臺的區位優勢,也偏離廣東經濟發展的核心區。此外,汕頭特區是在汕頭市裡劃出1.6平方公里的一小塊地方來辦的。在基礎設施上,汕頭上世紀70年代後期的景況十分蒼涼,被形容成樓房殘破,街道汙垢,竹棚亂搭,道路不平,電燈不明,電話不靈,民生艱難。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汕頭特區靠特區人奮力拼搏辦起來。

南方日報:初創階段“摸著石頭過河”,汕頭特區有哪些探索?

謝繼儒:儘管條件極差,汕頭特區還是始終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針對一些不適應改革開放的問題著手探索,實事求是地啟動了特區自身的制度建設。

比如在引進外資、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方面,我們率先制定出臺了《汕頭經濟特區個人獨資企業條例》,成為全國首部獨資企業法規。又如在改革住房制度方面,1984年第一期幹部宿舍分配時就實行了個人繳納30%的住房制度改革,啟動了住房商品化的探索。

在改革用人制度上,1984年將幹部原來執行的“無限期委任制”改為“任期制”,企業幹部改為“聘任制”,明確幹部的職責權限,率先實施了領導幹部定期述職評議,企業幹部則全部推行合同制。

在管委會辦事作風上,率先推行了24小時審批答覆制,要求24小時之內必須要給出答覆,提高工作效率。

南方日報:在經濟發展方面呢?

謝繼儒:當時開發1.6平方公里的特區,起碼需要2億元的資金,但每年只有撥款640萬元,於是汕頭就“開發一片,建設一片,投資一片,獲益一片”,後來這也成為汕頭特區發展的經驗做法。當時我們想,汕頭人最擅長的就是創匯農業,於是拿出100萬元在農業預留區珠池一帶開發了1.4平方公里,放手養育蝦,後來單是農產品出口,一年就進賬幾千萬美元,為特區積累了“第一桶金”。

在初創的10年,汕頭特區建成了6個工業區,4個綜合配套小區和1個農業生產區,10年建成面積接近9平方公里。10年累計批准簽約利用外資項目1315項,協議投資額8.2億美元。

南方日報:當時華僑為特區建設提供不少幫助,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

謝繼儒:汕頭特區“因僑而設”,大批海外華僑為特區的發展付出了很多心血,尤其樂意為家鄉興學育才和發展醫療事業。

比較遺憾的是,當時不少潮汕籍的華人華僑帶著回報桑梓的熱情回來,可由於投資成本過高等客觀因素,一些項目沒有落成。例如有一位泰國實業家多次來汕頭考察,但由於電力供應不足、交通條件較差等原因,這個高達8000萬美元的浮法玻璃項目最終在深圳蛇口落戶。又如汕頭當時公路路面坑坑窪窪,在車上坐著,人感覺又慢又抖,僑商都戲稱“騎著馬去汕頭”。

40年轉瞬而逝,回望過去,如何解決華人華僑的愛鄉熱情與投資成本過高之間的矛盾?從當年的工作可以總結出一條經驗:汕頭要吸引投資,關鍵還是在於改善投資條件和營商環境。

我想,通過創辦特區的實踐,最重要的是轉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創辦特區使我們增加了對外交往,開闊了視野,敢於學習借鑑,勇於探索冒險,在認識領域實現飛躍。

大事記

2017年

3月,國務院原則同意《汕頭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年)(2017年修訂)》

2017年

2月,汕頭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區,定名為汕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高新區政策

2015年

12月,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在汕頭大學新體育館舉行籌設儀式

2014年

12月,華僑試驗區和海灣新區管理機構正式揭牌

2014年

9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在汕頭經濟特區設立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

2011年

5月1日,汕頭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市,即汕頭行政區劃範圍含龍湖區、金平區、濠江區、潮陽區、潮南區、澄海區、南澳縣“六區一縣”,汕頭經濟特區版圖實現全市2064平方公里全覆蓋

2003年

汕頭行政區劃作出重大調整,原市區5個區調整合併為3個區;澄海市撤市設區;潮陽市撤市分設潮陽、潮南兩個區;南澳縣建制和區劃不變。調整後,汕頭市區面積從原來的310平方公里擴大到1956平方公里,市區人口從原來的120萬增加到487.5萬

1991年

4月,汕頭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整個汕頭市區,面積234平方公里,並確定於當年11月正式實施

1984年

11月,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面積擴大為52.6平方公里,分龍湖和廣澳兩片區

1981年

11月14日,廣東省汕頭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成立,汕頭經濟特區正式創辦

1980年

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劃出一定的區域,設置經濟特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