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房貸再降10% 95後或成最幸福購房者

本月9日,央行公佈了《2018年2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1-2月貸款新增3.74萬億,同比多增5400億;短期開發貸同比上升517.56%,新增2637億,同比多增2110億;長期住房貸款在2017年增幅減小,但仍在增長,2018年1-2月卻出現下降,同比降9.58%,少發了967億,所以銀行缺錢是不成立的,個人房貸緊縮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個人房貸再降10% 95後或成最幸福購房者


上月有朋友傳出,開發商獲得開發貸的難度提高了,多家銀行已經開始“叫停”開發貸。那為什麼住戶部門短期貸還會新增2637億呢?主要原因就是保障性住房貸款增量,隨著安居工程、棚改工程、廉租房、公租房等工程的大量上馬,對於貸款的需求增加不少,優先保證保障性住房貸款也是目前銀行業的要求之一。當目前正在建設的保障性住房在3-5年後竣工並投入使用後,對於房地產市場的低端剛需住房會產生較大沖擊,到時開始進入市場的95後剛需購房者或將成為近20年來最幸福的購房者。

個人房貸再降10% 95後或成最幸福購房者

至於個人房貸緊縮“政策”,這並不是直接的政策性要求,而是多種因素下造成的結果。包括銀行業去槓桿,對“信用貸”的嚴查等等迫使銀行調整資產負債匹配,從而造成了對個人房貸業務的影響。畢竟個人房貸業務對於銀行是極為安全的,根據央行公佈的數據,個人房貸業務的不良率只有0.3%,對銀行來說如此安全的業務是不會輕言“緊縮”的。如果2018年經濟與金融運行良好的話,預計在幾個月的調整後批貸速度會有所恢復。

個人房貸再降10% 95後或成最幸福購房者

對於房貸利率的問題,由於我國經濟逐漸轉型,即將退出長期低利率的狀態。不良率以及市場需求都處於極佳狀態的個人房貸業務必然會成為銀行業追求利率的一大增長點,所以在央行劃定範圍內調高利率可以說是利率市場化之下的必然結果。預計在2018年,央行會進一步明確要求差異化利率,或出臺差異化住房信貸政策,對房貸利率執行差別化定位,以對應不同的購房者。目前各大銀行首套房與二套房房貸利率差別普遍在0.5%,對於二套房的認定也比較寬鬆,這對炒房者是有利的,在2018年可能對此做出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