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標不死,或當了一天皇帝再死,朱棣都不會造反,更不會成功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真正從社會最低層,逆襲成為開國皇帝的一代雄主。他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卻非常崇尚儒家思想。為了大明江山的千秋萬代,朱元璋開國伊始就制定了嚴格的皇位繼承法,以嫡長子為尊。朱標作為嫡長子,很快就被立為太子。

朱元璋為了悉心培養朱標,不像歷朝歷代皇帝忌撣太子勢力過大處處加以防範,而是充分放權。朱標在朱元璋的精心載培下,很快就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儲君。朱元璋甚至為了將來朱標能順利接班,專門為朱標準備瞭如藍玉等一批身經百戰的名將作為儲君班底。如果不是因為朱標英年早逝,將朱元璋一手安排的計劃徹底打亂。大明王朝的運轉將會安步就班,皇位繼承不會也不可能出現奪位之事發生。

如果朱標不死,或當了一天皇帝再死,朱棣都不會造反,更不會成功

朱元璋晚年由於年老體衰,精力大不如從前。因此他開始逐步放權,讓朱標處理一些政務。朱標突然離世後,朱元璋為了以身作則遵循皇位繼承法,他選擇朱標嫡長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排除了在自己其他兒子中再選一位作太子。

朱允炆根本沒有一點思想準備就當了儲君,心裡不免有些忐忑不安。朱元璋除了用心教導他之外,也知道憑他的能力根本就駕馭不了專門留給朱標的藍玉等猛人。為了避免皇太孫接位後有君弱臣強之事發生,朱元璋也不怕史上留下嗜殺的名聲,把專門留給朱標的一批精英給殺了個乾乾淨淨。雖然此舉保證了朱允炆當了皇帝后能夠迅速掌管權力,但卻給朱允炆留下了關健時候沒有精兵強將保駕護航的隱患。智者百密一疏,這大概是精明能幹的朱元璋根本沒有想到的吧!

如果朱標不死,或當了一天皇帝再死,朱棣都不會造反,更不會成功

說實話,如果朱標不死而正常接班,朱棣是絕對不會有覬覦皇位之心,更不敢犯上作亂起兵造反。這是因為,首先,朱標是嫡長子,長幼有序。其次,朱標早就明確為儲君,尊卑有序。另外,朱標也是久經沙場之人,文韜武略樣樣精通,身邊早就匯聚了一大批的能人之士。再加上,朱標身邊還有朱元璋特意留給他的一些治國安邦的棟樑之才。如果朱棣還是利慾薰心公然造反,那簡直就是以卵擊石不自量力,朱標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分分鐘把他搞定。

退一步說,就是朱標當了一天皇帝后突然駕崩,還是由朱允炆繼位為帝。如果朱棣不是腦子抽風,他還是不敢起兵造反。就是萬一朱棣還是不知死活的造反了,他也沒有一點勝算,畢竟藍玉等絕世名將的統軍本領不是李景隆之流可比的。朱棣天時、地利、人和一個不沾,他能成功豈非咄咄怪事。

如果朱標不死,或當了一天皇帝再死,朱棣都不會造反,更不會成功

後來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在大哥朱高熾當了皇帝后。雖然心中極為不滿,言語上也不尊重己經貴為皇帝的大哥,但他始終也不敢越雷池一步。等到朱高熾僅當了十個月皇帝就因病暴亡,侄子朱瞻基才繼位。朱高煦就再也按納不住熾熱的造反之心,心高采烈的起兵造反了。他以為可以輕而易舉的複製其父朱棣成功的例子,卻很快就在朱瞻基御駕親征的平叛大軍面前,如螻蟻一般被碾壓的體無完膚,慘不忍睹。

綜上所說,朱標只要那怕只當了一天皇帝就死了,朱棣不會也不敢造反。就是朱棣還是造反了,他也是自取滅亡,絕對不會成功。歷史上朱棣之所以能夠翻盤,創造了歷史上唯一一次藩王造反成功的紀錄,那真是僥倖之極。事實上,只要他的對手朱允炆關健時候有一次沒有犯錯,朱棣早就粉身碎骨,死無葬身之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