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相見恨晚的小工具?

藍波灣的小火花


不論你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裡,生活始終都是自己的。其實要想把家裡打理得更好,可以多一點實用的小物件。

一、不鏽鋼廚房置物架

多功能款式的置物架,廚房儲物的好選擇。雙層款式,底層比較高,能存放高瓶裝的物品,備上一款放置在廚房檯面來用,特別棒哦。

二、瀝水籃子

密度均勻鏤空設計,側面採用雙瀝水扣,過濾小米、細粉絲、雜糧類的都不怕漏掉浪費,時尚創意設計,還可以用來清洗水果和蔬菜。

三、洗鍋刷

居家長柄洗鍋刷,這種長柄刷子,不僅刷的乾淨、省力,而且還能護手,性價比這麼高為什麼不用呢。還在用傳統的刷子清潔廚具嗎?刷的手都累了,手也髒了,趕緊試試這款洗鍋刷吧!

四、多功能刨絲器

多功能刨絲器,各種花片可切各種花片菜式,美味營養,還可以做花型配菜,非常便捷。

五、可調式水龍頭

有了這款可調式水龍頭節水花灑,再也不用擔心廚房死角清洗不乾淨了!水流成花灑型,接觸面積大,清潔效率高。根據實際情況調節閥門,管子可360度旋轉,清潔水槽方便多了,節水50%,居家必備良品!

六、網格速凍保鮮盒

餃子包多了,家裡雞蛋沒容器可放,放在一起又怕凍黏糊和碰壞,多層的網格保鮮盒解決你這些煩惱。獨立的網格,能夠防止食物粘連,又不會讓雞蛋碰壞,多層的設計,容納量非常的大,超省事。

七、壁掛式置物架

吸壁式樣的置物架,免去了打孔的煩惱,還你整潔的牆面,簡單的款式,可以存放很多的東西,可以將衛生間的各種瓶瓶罐罐都收納在內,還不會佔地方。

八、帶醋碟餃子盤

北方人愛吃餃子,但是盤子不漏水,容易反餃子泡爛,是不是影響了您好好大吃一頓的美好心情?用這種盤子就沒煩惱了,還可以把漏盤拿出來當盤子用,真的是廚房的好幫手!

九、創意磨刀器

切菜切不動又不會磨刀,傳統的磨刀石磨刀棒費時費力還沒有什麼效果?試試這款日本原裝進口,告別磨刀煩惱,5秒見效,廚房刀具護理小工具,靈巧不佔空間,關鍵是方便快捷,聰明主婦都在搶!


良小生


(過了優質)此話題,正合我意。鱉了幾十年的話,今,終於遇到一個可一吐為快的地方。

生活中,相見恨晚的小工具,筆者有兩個故事要說!

下面就從搗蒜泥聊起。

搗蒜泥~藏在我內心深處多年,一個無人理解的話題……。

因,早年家中搗蒜泥的活,基本是我全包。所以,對制蒜泥工具一直就有特別情結

之所以有情結,因為,開始搗蒜泥那時,我年齡還比較小

小時候我家在東北,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未,雖然,那時生活比較困難,但,不是有那麼個說法:"過年誰家不吃回餃子”。

感覺,家中老大,都是吃苦的排頭兵。

吃餃子,必備蒜泥。那時,家裡每年雖說吃餃子次數少,但,家中我是老大,每次搗蒜泥的活都是我的。

搗蒜泥這活,每次手工搗蒜不僅時間長,還要一把子力氣,挺累人。加之幹完這活後,時常換來的是不開心。所以,我特不情願幹這活。

後來,工作了,有次到開放不久的東北黑河考查。在中俄邊貿一條亍地攤上,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一個俄羅斯男人在推銷蒜泥夾。

當時,我真的是相見恨晚,如獲至寶,拿起五個就走人。那俄羅斯男人,以為我在搶他東西,抓住我衣服就不放,後來,我冷靜下來,說明忘記給錢原由,同時還多給對方十元錢。

當然,從那以後,在不為搗蒜泥而鬧心。

我與蒜泥夾相見恨晚,此是其一

其二,學英語~最讓我刻骨銘心的記憶。

當父母被身邊人瞧不起時,其兒女也易被人不用正眼相待。

我隨父母搬家到南方三線,在子弟學校讀中學時,那些當官的、有知識或會與老師拉關係的父母,孩子在學校讀書被關照的特明鮮。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所有教我的老師,在班上課時,只要出什麼事,都先拿我說事。最讓我痛恨終身的是初中英語老師。

英語學的最差的,在班裡,就我們幾個背景是直來直去工人家庭的孩子。而我又是英語老師班上一有壞事,總是第一責罰對象。幾十年來,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那個男英語老師,當著全班同學,拿起我的英語課本,指著我用漢字標註的英語單詞:"`……,姑娘白’。同學們,學英語不可象這樣加柺杖,偷懶不……。"那個嚴重打擊我學習英語興趣的場景,時常出現在我人生路上的腦海裡。

英語老師當年說的話,對不對,我不關心,只是學英語不能用柺杖,讓我再也不想學英語了。

因為,我是工人家庭,學習英語父母也無能力幫助。我想出的維一學好英語的笨辦法,也被老師無情否定。說心裡話,當時我真的真的想學好英語。就因老師在班上"這一棒"把我那麼一點熱情,給徹底打飛了。

一個人,學習時期,遇到的老師好壞,會影響整個人生走向。

然而,"無巧不成書“!世間事有時就那麼巧。我怎麼也沒想到,英語對我那麼重要。

工作後,在國外伊拉克工作中,經常用到英語交流和溝通。記得有一次,與意大利工頭因工作發生爭執時,他站在我開的挖土機對面,邊叫邊比劃著:"丫拉……丫拉……“接著,用手切自己的脖子,這是他解僱人,常用出的習慣動作。他口中的英語我不懂,可手勢我懂。所以,我想你想解僱我,我還不幹了。

我跑回中國營地,當晚中方領導說我理解錯了。因不會英語,鬧出的誤會,這只是其中一個。

十多年後,在國內看到英語學習機,我是看了又看,心中那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難以言表!

總之,以上是筆者生活中兩個相見恨晚的經歷。前者蒜泥夾與我雖然相見恨晚,但,對我人生影響並不大。可,後者,英語學習機,與我不僅僅是相見恨晚,對於我來說,更是無法補回的遲到的春天!

綜上所述,生活是本厚重書!通過以上兩個故事,讓我明白遇事,換個角度看問題,壞事或許變好事。委屈、挫折或許可以培養人,寧斷不彎的性格;多吃苦或許會讓人變得勤快起來!

勤快,是一切財富的根基……。

如您看後,對股姥爺晚年,悟價值感興趣,建議關注、收藏或轉發……《股姥爺~人設》

股姥爺堅信:堅持就是終點!努力定出成果!

…《股姥爺不聊股》~悟價值…歡迎加入分享未來……


股姥爺小吃


生活中有哪些相見恨晚的小工具?

我們的生活隨著時代的發展脈搏而跳動,生活用品也不斷的一代一代的更新。

可是懷舊心理人皆有之,有些老物件往往捨不得丟掉,不為收藏不為實用,只為留住曾經難以忘卻的情懷。

本人就珍藏一個自制鋁質耳挖勺,可惜今天沒找到,可能是被敗家娘們給扔了。不然今天我就曬一曬我的“文物”,也讓大家見識見識我的精湛手藝。

我的耳挖勺是有故事的,哪是上小學的時候,看見有的同學鑰匙鏈上掛著耳挖勺,很是羨慕。

自己總想買一個,可是跑遍了周邊的供銷社,都沒有買到。

於是自己回到家裡找塊鋁絲拿錘子一砸,再用鉗子一彎就成個勺子。然後在磨刀石上蹭了幾下,由於想見證自己的本領心切,沒有磨平帶著尖角就伸進了自己的耳朵,結果拉拉淌血😂

疼痛銘心刻骨,至今記憶猶新。後來上中學以後,進了縣城也沒有買到耳挖勺,為此我還跑了一趟省城哈爾濱。

我想偌大的省城還買不到耳挖勺,結果跑遍了省城,走到哪裡都覺得既陌生又熟悉,我才知道我轉向(迷路)了。別說找耳挖勺了,我連北都找不到了。

後來改革開放,小商小販走街串戶叫賣的小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包括耳挖勺。

我一氣之下買一堆耳挖勺,掏我這兩隻耳朵。我為的不單單是需求,也為給心裡滿足。

當年閒暇時,把玩著耳挖勺,總覺得相見恨晚。

後來發跡了,我去金店打製了兩隻金耳挖勺。怎耐用不了,耳朵眼兒太小,勺子太大了。

不是我任性,只是對耳挖勺情有獨鍾。也是用我的實力,來懲罰殘酷的現實。

還記得上文說到的自制耳挖勺吧!我對它還念念不忘。

不是讓敗家娘們兒給扔了嘛!為了懲罰她,我決定把這對金耳挖勺改成大耳墜子,放在她耳朵上保管,看她還扔不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