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创宜居环境 建康养之城

市中区:创宜居环境 建康养之城

在第三届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会议召开之际,市中区以全市着力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为契机,乘“第三届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会议”东风,突出“以科技创新托起康养名城”的目标,同步组织会议分论坛,积极宣传推介市中区产业发展方向、营商环境和双招双引成果,推动市中区“双招双引”工作取得更新更大成效,助力“济南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建设。

市中区:创宜居环境 建康养之城

论坛会上,市中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韩永军致欢迎辞,济南市政协副主席刘梦海出席活动并讲话,同时见证市中区政府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建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工程院侯立安院士、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科主任许贤豪教授、瑞士水务公司CEO舒尔泰斯先生,分别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围绕活动主题进行了专题演讲。

市发改委主任副张倩、市医改办主任成昌慧、市外侨办副主任王云国,市中区政协主席王其广以及市中区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依托传统优势 助推“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建设

作为山东省会济南的中心城区,市中区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是四面通衢之地;空间广阔、载体丰富,是兴业理想之地;环境优美、山明水秀,是生态魅力之地;配套齐全、生活便利,是品质宜居之地,在打造医疗康养名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市中区委、区政府抢抓机遇、超前谋划、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在营造生态环境、居住环境、营商环境、创业环境的同时,着力发展医疗事业,不断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将传统优势变成现代优势,将小优势变成大优势,将潜在优势变成现实优势,将现实优势做大做强。这次“创宜居环境·建康养之城”高端论坛暨项目签约会,体现了市中区在全市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进程中的主动作为与责任担当,为济南“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对接国家战略 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开拓空间

济南到北京一天87趟高速列车,一趟只需一个半小时左右,这种区位优势大有文章可做。市中区积极对接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央企、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着重引进企业研发中心、财务中心、区域总部,全力做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工作,紧密跟踪、精准对接、全力推动,制定承接方案和配套政策、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高北京企业落地“动力”和承接“引力”,实现与北京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这次签约的中冶集团就是重要成果之一。

在本次大会上,德勤中国政府与公共事务行业主管合伙人马炯琳对市中区产业发展情况和投资环境进行了主旨推介,市中区与德勤咨询管理公司深入合作,对产业发展情况和投资环境做了全面、精准、前瞻的规划,统领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今年以来,市中区已经引进国中巴新能环国际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东蓝海爱农生鲜超市、滴滴出行山东分公司、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大有期货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

强化服务功能 激发企业深耕热情

这次大会,既是一场招商推介会、签约会,也是一场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互利多赢的高峰论坛会。近年来,市中区提出了建设“国内知名、全省一流的品质之区”的发展目标,秉承“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招商形象、人人都是服务品牌”的理念,诚信言诺,厚德至善,扮演好“店小二”角色,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诚信、高效的服务,落地企业深耕市中的热情高涨。

具体而言,市中区将确保市级层面“一次办成”35项措施条条落地、项项见效,探索创新以企业承诺为核心的“拿地即开工”“标准地出让”“企业投资项目建设承诺制”等审批改革,变“先批后建再验”为“承诺就建过程验”;严格落实好“零跑腿”事项、“只跑一次”事项、“你不用跑我来跑”事项三个清单,进一步优化“一口办结”审批流程,实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全面探索“反向跑”改革,依托区企业服务局,开展精准上门服务、双向证照寄送和全程代办服务,让政务环境更加精简高效。

截至8月份,市中区招商引资“百花齐放”:新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66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9个,济南畅赢金安投资合伙企业、山东省财金创投新旧动能转换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山东泉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相等一批优质企业继落户,新注册外资企业19家,达到近5年最高水平……“发展品质更好”全面破题起势。

在全市“双招双引”大潮中,市中区将以更加昂扬饱满的状态、更加务实过硬的作风、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推动“双招双引”取得新突破、新成绩,为加快“品质市中”建设、在“大强美富通”现代化省会城市建设中走在前列做出新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